新时代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1页
新时代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2页
新时代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3页
新时代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4页
新时代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代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TOC\o"1-2"\h\u30147第1章引言 3265971.1绿色制造体系概述 3152471.2标准化建设背景与意义 428046第2章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目标与原则 538512.1建设目标 522642.2建设原则 5129502.3建设框架 56686第3章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构建 6303843.1标准化体系架构 690023.1.1基础标准 692473.1.2管理标准 6264333.1.3技术标准 6693.1.4检验与评价标准 6124633.2标准分类与编号 712803.2.1基础标准 739823.2.2管理标准 7288863.2.3技术标准 7173673.2.4检验与评价标准 7146513.3标准制定与修订流程 7217683.3.1需求征集 7307603.3.2项目立项 7112303.3.3成立工作组 7305703.3.4起草标准 7263543.3.5征求意见 7202913.3.6审查与批准 7105623.3.7发布与实施 7315843.3.8评估与修订 823013第4章绿色设计标准化 882384.1绿色设计原则与方法 8180424.1.1绿色设计原则 8194694.1.2绿色设计方法 8261434.2绿色设计标准制定 869064.2.1制定绿色设计标准的依据 8104694.2.2绿色设计标准内容 863064.3绿色设计评价与优化 9246064.3.1绿色设计评价方法 9235534.3.2绿色设计优化策略 928161第5章绿色采购标准化 9289185.1绿色采购策略与流程 980465.1.1绿色采购策略制定 919045.1.2绿色采购流程设计 9268455.2绿色采购标准制定 10238485.2.1绿色采购标准的分类 10183675.2.2绿色采购标准的制定方法 10158755.3供应商绿色评价与管理 10214575.3.1供应商绿色评价体系 1062795.3.2供应商绿色管理措施 1010298第6章绿色生产标准化 10202406.1绿色生产工艺与方法 10190526.1.1工艺流程优化 10296146.1.2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1194936.2绿色生产标准制定 11193996.2.1标准制定原则 1181106.2.2标准内容 1186916.3生产过程绿色监控与优化 11244216.3.1监控指标体系 11245046.3.2监控方法与手段 12257196.3.3生产过程优化措施 1230211第7章绿色物流标准化 1238927.1绿色物流体系构建 1247587.1.1绿色物流体系框架 12128647.1.2绿色物流组织与管理 12209347.1.3绿色物流技术支持 12173647.2绿色物流标准制定 13223307.2.1绿色物流标准体系 1335937.2.2绿色物流标准制定原则 13198497.2.3绿色物流标准内容 13323707.3物流过程绿色监控与评价 1330507.3.1绿色物流监控体系建设 13306107.3.2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 13231317.3.3绿色物流评价方法 13232787.3.4绿色物流评价结果应用 1320444第8章绿色销售与售后服务标准化 13309268.1绿色销售策略与渠道 13255278.1.1绿色销售策略制定 13150838.1.2绿色销售渠道拓展 14209828.2绿色销售标准制定 14188378.2.1绿色销售标准体系构建 14134128.2.2绿色销售标准实施与监督 14100188.3售后服务绿色化与标准化 14319608.3.1售后服务绿色化 14234498.3.2售后服务标准化 148858第9章绿色制造体系评价与认证 14232919.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92449.1.1资源利用指标 14252439.1.2环境影响指标 15182789.1.3经济效益指标 15118709.1.4社会效益指标 1558529.2评价方法与流程 15114879.2.1评价方法 15177439.2.2评价流程 16152219.3认证体系与实施 16245419.3.1认证体系 16251469.3.2认证实施 164248第10章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与推广 16628310.1实施策略与措施 162796110.1.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173085910.1.2构建多元化参与机制 17350810.1.3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 172849410.1.4开展试点示范 172149310.1.5加强培训与宣传 1790910.2推广与应用 171184910.2.1推广绿色制造理念与方法 171919510.2.2建立绿色制造评价体系 1748610.2.3推广绿色制造技术 171922010.2.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7996510.3持续改进与优化建议 181066110.3.1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82698010.3.2强化监督与考核 182928110.3.3深化产业链协同 182430110.3.4鼓励创新与研发 18875710.3.5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8第1章引言1.1绿色制造体系概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是传统制造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消耗、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绿色制造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旨在实现制造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绿色制造体系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内,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通过采用绿色技术、绿色工艺、绿色管理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一种制造模式。绿色制造体系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等多个方面,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2标准化建设背景与意义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指导,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绿色技术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等。因此,加强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建设背景:(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也强调了绿色制造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2)市场需求: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功能。(3)国际发展趋势:全球范围内,绿色制造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各国制造业竞争的焦点。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标准化建设意义:(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采用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等技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减少环境污染:标准化建设有助于规范企业生产行为,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压力。(3)提升企业竞争力: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功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4)促进产业升级: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将推动制造业向绿色、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5)推动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第2章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目标与原则2.1建设目标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旨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1)构建完善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形成涵盖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2)提高绿色制造关键技术标准水平,推动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3)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制造,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2.2建设原则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绿色制造需求,制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2)引导,企业主体。发挥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推动企业成为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激发企业内在动力。(3)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加强产学研用各方合作,推动绿色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4)开放共享,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标准,推动我国绿色制造标准与国际接轨。2.3建设框架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设计标准:制定产品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资源利用效率、产品可回收性等方面的标准。(2)绿色生产标准:制定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生产过程优化等方面的标准。(3)绿色评价标准:制定产品、企业、园区等不同层次的绿色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制造实施。(4)绿色管理标准:制定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提升企业绿色管理水平。(5)绿色服务标准:制定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物流服务、绿色维修服务等标准,推动服务业绿色化发展。(6)绿色回收再利用标准:制定产品回收、再制造、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标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以上建设框架,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为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3章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构建3.1标准化体系架构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旨在规范和指导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目标。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的架构:3.1.1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绿色制造基本要求等。这些标准为绿色制造体系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和概念体系,为各类标准制定提供依据。3.1.2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及绿色服务等环节的管理规范。这些标准规定了企业在绿色制造过程中应遵循的管理要求,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制造的目标。3.1.3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制造相关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产品标准等。这些标准为企业提供了实现绿色制造的技术指导,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环保的技术和工艺。3.1.4检验与评价标准检验与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制造产品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评价体系等。这些标准为绿色制造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市场准入提供了依据,保证了绿色制造体系的健康发展。3.2标准分类与编号为便于管理和使用,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按照以下分类进行编号:3.2.1基础标准编号范围为GB/T100011999,例如:GB/T52018《绿色制造术语和定义》。3.2.2管理标准编号范围为GB/T100021999,例如:GB/T62018《绿色设计管理规范》。3.2.3技术标准编号范围为GB/T100031999,例如:GB/T72018《绿色制造工艺规范》。3.2.4检验与评价标准编号范围为GB/T100041999,例如:GB/T82018《绿色制造产品评价方法》。3.3标准制定与修订流程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与修订流程如下:3.3.1需求征集广泛征求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各方面对绿色制造标准化的需求,形成绿色制造标准化体系框架。3.3.2项目立项根据需求征集结果,确定标准制定或修订项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3.3.3成立工作组成立由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研究机构等组成的绿色制造标准化工作组,负责标准制定或修订工作。3.3.4起草标准工作组根据立项批复,开展调研、论证、起草等工作,形成标准草案。3.3.5征求意见将标准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修改完善标准内容。3.3.6审查与批准组织专家对标准草案进行审查,修改完善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发布。3.3.7发布与实施正式发布绿色制造标准,并监督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贯彻执行。3.3.8评估与修订对已发布的标准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修订,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4章绿色设计标准化4.1绿色设计原则与方法4.1.1绿色设计原则绿色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影响纳入设计考虑范围,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2)预防性原则:在设计阶段预见和预防潜在的环境风险,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3)循环经济原则: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4)以人为本原则:关注用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环保、舒适、耐用。4.1.2绿色设计方法绿色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生命周期评估(LCA):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为绿色设计提供科学依据。(2)生态设计:结合生态学原理,设计出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品。(3)模块化设计:提高产品零部件的通用性,方便维修、升级和回收。(4)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降低资源消耗。4.2绿色设计标准制定4.2.1制定绿色设计标准的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国际、国内绿色设计相关标准。(3)行业特点和需求。(4)企业实际情况。4.2.2绿色设计标准内容(1)产品设计要求:包括环保、节能、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要求。(2)产品制造过程要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3)产品包装要求:遵循绿色包装原则,减少包装材料使用,提高包装可回收性。(4)产品运输与储存要求:优化物流方案,降低运输与储存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4.3绿色设计评价与优化4.3.1绿色设计评价方法(1)生命周期评价(LCA)。(2)生态效率评价。(3)绿色度评价。4.3.2绿色设计优化策略(1)改进产品设计:根据评价结果,优化产品结构、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2)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原材料管理,提高废料回收利用率。(3)降低能耗: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通过绿色设计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新时代绿色制造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第5章绿色采购标准化5.1绿色采购策略与流程5.1.1绿色采购策略制定本节主要阐述制造业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中,如何制定绿色采购策略。明确绿色采购的目标,即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环境友好、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原材料、产品和服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结合市场调研,确立绿色采购的指导原则和重点领域。制定绿色采购的长期和短期计划,保证绿色采购策略的有效实施。5.1.2绿色采购流程设计本节介绍绿色采购的具体流程,包括采购需求分析、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签订、采购执行、验收评价等环节。在采购需求分析阶段,明确绿色采购的具体要求,如环保标准、节能减排指标等。在供应商选择阶段,优先考虑具有绿色认证、环保措施完善的供应商。在采购合同签订阶段,明确绿色采购的相关条款,保证供应商按照绿色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在采购执行和验收评价阶段,加强对供应商的绿色管理,保证采购目标的实现。5.2绿色采购标准制定5.2.1绿色采购标准的分类本节对绿色采购标准进行分类,包括环保标准、节能标准、资源循环利用标准等。各类标准分别针对不同的绿色采购要求,为制造业提供明确的采购依据。5.2.2绿色采购标准的制定方法本节阐述绿色采购标准的制定方法,包括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和政策,开展行业调研,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确定绿色采购标准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专家咨询、论证等方式,保证绿色采购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5.3供应商绿色评价与管理5.3.1供应商绿色评价体系本节构建供应商绿色评价体系,包括供应商的环境管理体系、节能减排措施、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环保产品比例等评价指标。通过量化评价,全面评估供应商的绿色水平。5.3.2供应商绿色管理措施本节提出针对供应商的绿色管理措施,包括建立绿色采购数据库,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绿色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加强对供应商的培训与指导,提升其绿色生产能力。建立供应商激励机制,鼓励供应商不断提高绿色水平,共同推动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设。第6章绿色生产标准化6.1绿色生产工艺与方法6.1.1工艺流程优化在新时代制造业中,绿色生产的核心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1)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降低能耗和物耗;(2)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3)优化生产布局,缩短物流距离,降低运输能耗;(4)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方法,减少污染物排放。6.1.2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本节提出以下处理与资源化方法:(1)分类收集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2)采用生物、化学等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降低环境污染;(3)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保证处理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6.2绿色生产标准制定6.2.1标准制定原则绿色生产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绿色生产标准;(2)系统性:涵盖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保证标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3)可操作性:标准内容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实施;(4)动态性:根据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6.2.2标准内容绿色生产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限值;(2)生产过程能耗、物耗指标;(3)生产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4)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要求;(5)绿色生产管理要求。6.3生产过程绿色监控与优化6.3.1监控指标体系建立生产过程绿色监控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污染物排放指标;(2)能耗、物耗指标;(3)生产设备运行状态指标;(4)绿色生产管理指标。6.3.2监控方法与手段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进行生产过程绿色监控:(1)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能耗、物耗等指标;(2)数据分析与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3)现场检查: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保证绿色生产标准的实施;(4)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监控与优化。6.3.3生产过程优化措施根据监控结果,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调整生产计划,降低能耗、物耗;(2)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3)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4)加强绿色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第7章绿色物流标准化7.1绿色物流体系构建7.1.1绿色物流体系框架在新时代制造业背景下,绿色物流体系构建应遵循系统化、集成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节从组织架构、管理体系、技术支撑等方面,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框架。7.1.2绿色物流组织与管理明确绿色物流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物流操作流程,降低物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7.1.3绿色物流技术支持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如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绿色包装材料、智能化物流系统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7.2绿色物流标准制定7.2.1绿色物流标准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四级标准,涵盖物流各环节的环境保护要求。7.2.2绿色物流标准制定原则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原则,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制定绿色物流相关标准。7.2.3绿色物流标准内容明确绿色物流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的环保要求,以及绿色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标准。7.3物流过程绿色监控与评价7.3.1绿色物流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监控体系,对物流过程中的能耗、排放、资源利用率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物流活动的绿色、高效。7.3.2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物流效率、环保效益、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评估物流活动的绿色程度。7.3.3绿色物流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绿色物流活动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推动企业不断提高绿色物流水平。7.3.4绿色物流评价结果应用将绿色物流评价结果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政策制定、市场推广等方面,引导企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第8章绿色销售与售后服务标准化8.1绿色销售策略与渠道8.1.1绿色销售策略制定本节主要阐述新时代制造业在绿色制造体系下,如何制定绿色销售策略。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产品特点,确立绿色销售目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环保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8.1.2绿色销售渠道拓展企业应积极拓展绿色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线下绿色专卖店、代理商等。同时加强与绿色产业相关组织的合作,提高绿色产品市场份额。8.2绿色销售标准制定8.2.1绿色销售标准体系构建本节主要介绍绿色销售标准体系的构建,包括产品绿色功能、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等方面的标准制定。8.2.2绿色销售标准实施与监督企业应建立健全绿色销售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保证绿色销售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强对绿色销售过程的监控,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进行整改。8.3售后服务绿色化与标准化8.3.1售后服务绿色化企业应将绿色理念融入售后服务,提高服务人员环保意识,采用绿色服务方式,降低售后服务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8.3.2售后服务标准化(1)制定售后服务标准:明确售后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时效等方面的标准。(2)售后服务标准实施:加强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保证服务标准得到有效执行。(3)售后服务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监督管理机制,对售后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以上措施,推动新时代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化建设,提高制造业绿色销售与售后服务的整体水平。第9章绿色制造体系评价与认证9.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了全面评估制造业绿色制造体系的实施效果,本节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指标:9.1.1资源利用指标(1)能源消耗强度:衡量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指标,反映能源利用效率。(2)水资源消耗强度:衡量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消耗的指标,反映水资源利用效率。(3)原材料消耗强度:衡量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的指标,反映原材料利用效率。9.1.2环境影响指标(1)废水排放强度:衡量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的指标,反映企业对水环境的影响。(2)废气排放强度:衡量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的指标,反映企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3)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衡量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固体废物产生的指标,反映企业对固体废物处理压力。9.1.3经济效益指标(1)绿色制造投资回报率:反映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投资效益。(2)绿色制造产品市场份额:反映企业绿色制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9.1.4社会效益指标(1)绿色就业人数:反映绿色制造为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2)绿色制造技术培训:反映企业对员工绿色制造技能培训的投入。(3)绿色制造宣传与普及:反映企业在绿色制造理念宣传与普及方面的投入。9.2评价方法与流程9.2.1评价方法采用加权打分法对绿色制造体系进行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2)数据标准化处理:对收集到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指标之间的量纲影响。(3)综合评分: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绿色制造体系的综合评分。9.2.2评价流程(1)成立评价小组:由相关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部门人员组成评价小组。(2)制定评价方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和评价标准。(3)收集评价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考察、企业报告等方式收集评价数据。(4)评价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并进行综合评分。(5)撰写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撰写绿色制造体系评价报告。9.3认证体系与实施9.3.1认证体系建立绿色制造体系认证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证机构:负责对绿色制造体系进行审核、评价和认证。(2)认证标准:制定绿色制造体系认证的具体标准,保证认证的科学性和公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