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理论试题库》(附答案)_第1页
《采油工理论试题库》(附答案)_第2页
《采油工理论试题库》(附答案)_第3页
《采油工理论试题库》(附答案)_第4页
《采油工理论试题库》(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2 (A)常温(B)常压(C)地层(D)密闭(A)结蜡点(B)凝固点(C)熔蜡点(D)凝析点(A)脱气压力(B)地层压力(C)饱和压力(D)流动压力(A)收缩率(B)溶解系数(C)体积变化率(D)体积系数(A)碳、氧(B)氧、氢(C)碳、氢(D)硫、氢(A)5~30(B)5~17(C)10、AA004原油中的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A)碳氧(B)碳氢(C)氮氧(D)硫氧(A)弹性压缩系数(B)体积系数(C)收缩率(D)体积变化率15、AA007干气多产自(A)。(A)古生物(B)沉积岩(C)淤泥(D)微生物(A)岩浆岩(B)花岗岩(C)变质岩(D)沉积岩(A)高等植物(B)低等动物(C)低等植物(D)高等动物(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C)相对稳定(D)不断运移(A)储油层(B)盖层(C)产油层(D)生油层(A)砾岩(B)花岗岩(C)泥质(A)原生孔隙(B)绝对孔隙(C)次生孔隙(D)有效孔隙(A)原生孔隙(B)次生孔隙(C)有效孔隙(D)绝对孔隙(A)有效孔隙度(B)相对孔隙度(C)渗透率(D)原生孔隙度(A)有效孔隙度(B)绝对孔隙度称为某相的(C)。(A)饱和度(B)孔隙度(C)含油饱和度(D)含油率(A)孔隙率(B)孔隙度(C)含水饱和度(D)含水率(A)岩浆岩(B)石灰岩(C)变质岩(D)泥岩(A)夹层(B)盖层(C)渗透层(D)生油层AC006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地质场所称为(A)断层(B)储集层(C)盖层(D)圈闭(A)35.3226(B)35.52(C(A)采油速度(B)采出程度(C)采收率(D)采收比AD002某油井测得的静压为38MPa,正常生产时测得井底流压为32MPa,日产液量100t,其中油量90t,则该井的采液指数是(D)t/(MPa·d)。(A)2.63(B)3.13(A)饱和压力(B)目前地层压力(C)原始地层压力(D)流压(A)原始地层压力(B)目前地层压力(C)流动压力(A)静压(B)流压(C)油压(D)压差(A)流动压力(B)生产压差(C)流饱压差(D)总压差(A)生产压差(B)流饱压差(C)采油压差(D)总压差(A)注水井套压(B)注水井油压(C)注水井泵压(D)注水井流压(A)注水压差(B)注水压力(C)吸水指数(D)注采比(A)动液面(B)井温(C)流压(D)采出量和注入量(A)流压梯度(B)静压梯度(C)静压(D)流压(A)水油比(B)油水比(C)水液比(D)油液比AD004某井日配注100m3,现场测得油压为12MPa,日注水量95m3,当油压为10MPa(A)注入速度(B)注入程度(C)注入强度(D)注入量AD004某油田1997年累积产油400×104t,1996年末采出程度2.7%,综合含水58%,1997年末采出程度4.2%,综合含水65%,则该油田的含水上升率为(C)。(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等于0积之差叫(C)。(A)地下亏空(B)累计亏空(C)累计亏空体积(D)地下亏空量(A)采油比(B)注采比(C)注入比(D)采出比AD005某油田累积注入水10×104m3,累积产油5×104m3,累积产水量8×104m3,(A)产能(B)产量(C)动态(D)静态(A)油水(B)油气(C)油气水(D)气液(A)注水压力(B)日注水量(C)日历时间(D)注水(A)采油指数(B)日产液量(C)生产压差(D)油压曲线)都是一条(A)曲线。(A)油压(B)流压(C)含油饱和度(D)含水饱和度通常都要下(A),管外用水泥封固。(A)表层套管(B)技术套管(C)油层套管(D)特殊套管(A)不断升高(B)不断降低(C)保持不变(D)经常波动(A)渗滤阻力(B)饱和压力(C)油层压力(D)油层气(A)油流上升力(B)天然气膨胀力(C)油层压力(D)剩余油层压力(A)电动机(B)减速箱(C)驴头(D)三抽设备(A)链条式(B)塔架式(C)无游梁式(D)液压式(A)横梁(B)游梁(C)连杆(D)驴头(A)横梁(B)游梁(C)连杆(D)曲柄(A)复合(B)游梁(C)气动(D)曲柄(A)曲柄(B)气动(C)复合(D)游梁(A)气动(B)复合(C)游梁(D)曲柄(A)游梁(B)曲柄(C)气动(D)复合(A)管式泵(B)杆式泵(C)两者均(D)两者均不(A)杆式泵(B)管式泵(C)两者均(D)两者均不(A)两者均(B)两者均不(C)杆式泵井(D)管式泵井(A)两者均(B)两者均不(C)管式泵(D)杆式泵(A)管式泵(B)杆式泵(C)两者均(D)两者均不(A)两者均(B)管式泵(C)两者均不(D)杆式泵(A)游动阀(B)固定阀(C)两者均(D)两者均非(A)活塞上端(B)活塞下端(C)活塞中间(D)活塞两端(A)前者大(B)后者大(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哪个大(A)前者大(B)后者大(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哪个大(A)冲程(B)冲次(C)排量(A)产即打开(B)不能立即打开(C)产即关闭(D)不能立即关闭(A)油井出砂(B)气体影响(C)油井结蜡(D)原油粘度高(A)稳定(B)降低(C)保持(D)提高(A)CYG(B)25(C)250082、BB016抽油杆型号CY83、BB016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2(A)铬钼钢(B)碳钢(C)不锈钢(D)镍钼钢(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A)保持不变(B)将会增大(C)将会减小(D)无法确定(A)将会减小(B)保持不变(C)无法断定(D)将会增大(A)抽油杆(B)活塞(C)光杆(D)拉杆(A)中间部分(B)井下部分(C)地面部分(D)控制部分(A)杆式泵(B)管式泵(C)多级离心泵(D)单级离心泵(A)泄油阀(B)单流阀(C)分离器(D)泄油阀芯(A)保护器(B)单流阀(C)泄油阀(D)分离器发生气蚀。(A)保护器(B)分离器(C)单流阀(D)泄油阀(A)控制屏(B)接线盒(C)保护器(D)变压器(A)变压器(B)控制屏(C)接线盒(D)电缆(A)潜油电泵(B)控制屏(C)电机(D)分离器(A)功率(B)效率(C)排量(D)扬程(A)正常运转(B)负载停机(C)过载停机(D)报警BC005潜油电泵井在启动前必须确定过载值,其值一般为电机的额定电流(A)。(A)120%(B)100%(CBC005潜油电泵井在正常运转30min后,确定欠载值,其值一般为工作电流(C)。97、BC006潜油电泵井的资料录取要求(C)。(A)BC006潜油电泵井记录仪电流与实际电流不符,其原因可能是(B)。(B)控制电压太低(B)笔尖连杆松动、移位BC006潜油电泵井的气油比较大时,应合理控制(B)。(A)油压(B)套压(C)流压(D)静压98、BC006潜油电泵采油工应每天用压力表测量电泵井的(D)。99、BC006潜油电泵井从控制屏上录取的资料是(A)。BD001水力活塞型号为SHB21/2×10/20,表明该泵在额定冲数时泵理论排量为(B)101、BD001水力活塞泵的抽油泵主要由(A)、活塞、游动阀、固定阀组成。(A)缸套(B)阀座(C)拉杆(D)连杆BD001水力活塞泵采油时,首先是由地面(B)将原油加压,并通过井口装置从油管BD001水力活塞泵采油时,液马达工作后的废动力液和抽汲的地层原油(C)排出井(A)分别从油管、套管(C)一起从环形空间102、BD002气举采油系统的关键部件是(D)。103、BD002增压气举工艺中的最主要的104、BD002气举采油的基本动态资料是(D)资料。(A)高压高速(B)高压低速(C)低压高速(D)低压低速BD004链条式抽油机由五个系统组成,其中电动机、皮带传动装置和减速箱属(A)换向(B)平衡(C)悬挂(D)动力传动106、BE001从油井到计量站的管网叫(C)。(C)生产流程、计量流程、洗井流程(D)单管流程、双管流程、三管流程108、BE006计量站内回水流程中的水流向(D)。109、BF001油套管分采管柱就是利用(C)将开采层段在油管、套管环形空间分(A)BF001双管分采管柱是在127mm以上套管中,同时下入(D)油管,在长110、BF002下列防蜡措施无防蜡作用的是(B)。(A)油井加聚丙烯(B)下油管锚112、BF002强磁防蜡器减缓结蜡的原理是(B)。(A)增加流速(B)破坏石蜡结晶格局(C)增加原油温度(D)改变油管壁的润湿特性113、BF003一般地蒸汽洗井是从(B)注入井内。(C)结蜡不严重的自喷井、抽油机井(D)结蜡严重的自喷井、空心杆井(A)岩层原始受力状态(B)油井大量出水(C)岩石的胶结状况(D)高渗透率的砂岩油层BF005一般把在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s或油层温度下脱气后粘度大于(C)mP·s,相对密度大于0.934的高粘度重质原油视为稠油。BF005某油井地层原油粘度为60mP·s,相对密度0.941,采用以下四种工作制度均可(A)φ57×3.0×8(B)φ57×4.2×6(C)φ57×4.8×6(115、BF005稠油地面掺水井的操作采。下列措施中无降粘作用的是(B)。BF007关于含气大的抽油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116、BF008偏心配水器主要由工作筒和(C)两部分组成。117、BF008空心活动配水管柱是由油管把封隔器、空心活动配水器和(C)等井BF009注水井洗井时的排量应由小到大,最大排量不应超过(C)m3/h。119、BF009试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层(A)的大小。120、BF010注水管理中的“三个及时”是指(D)。122、BF010注入井管理中的“一平衡”指的是以阶段注水为基础的(D)地下注BF010注水井管理的总目标是均衡、合理、有效地注水,其要点可概括为(D)。(A)定性、定压、定量(B)定量、注采平衡、及时调整(C)定压、定量、及时调整(D)三定、三率、一平衡、三个及时(A)定性、定压、定量(B)定泵压、油压、套压(C)定压、定量、及时调整(D)定泵压、定注水方式、定水量124、BG001采油树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悬挂(C)。(A)法兰(B)螺纹(C)卡箍(D)焊接(A)生产气量(B)套压(C)生产压差(D)回压(A)套管四通(B)油管(C)套管(D)回压闸门(A)处理气量大(B)易于清洗脏物(C)承压高(D)便于控制液面(A)重力沉降(B)碰撞(C)离心分离(D)(A)安全阀(B)流量计(C)气涡轮(D)温度计(A)底部(B)中下部(C)中上部(D)顶部(A)顶部(B)中上部(C)中下部(D)底部(A)中部(B)中下部(C)下部(D)中上部(A)平式泵(B)卧式泵(C)立式泵(D)竖式泵(A)平式泵(B)竖式泵(C)立式泵(D)卧式泵(A)叶轮(B)导翼(C)泵轴(D)轴套(A)封闭式(B)敞开式(C)半封闭式(D)内包式(A)0.25(B)0(A)互换法(B)压差法(C)守恒法(D)温差法(A)进油过程(B)循环过程(C)出油过程(D)传热过程152、BG015在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B)和水套式加热炉。对法和(D)三种。BG016压力表要定期检验,压力容器上使用的压力表(B)送检一次。BG016压力表的实际工作压力要在最大量程的(C)之间,误差较小。BG016水套炉和分离器的安全阀,在安装后要按设备的(A),对安全阀进行校对。BG016校对水套炉安全阀时,要(B),使压力达到规定值,调节安全阀的调节螺丝,(A)先改小循环,关小火嘴(B)156、BG016出油阀是以(C)连接形式串接在分离器的油出口管路中。158、CA001450mm的管钳的合理使用范围为(B)mm。159、CA001900mm管钳可咬管子的最大直径为(C)mm。(A)<40(B)50~62(160、CA001600mm的管钳可咬管子的最大直径是(D)mm。162、CA002使用管钳前应检查(B)。(A)固定销钉是否牢固,前牙是否断裂(B)固定销钉是否牢断裂164、CA003油嘴扳手属于(B)扳手。(A)梅花(B)套筒(C)管汇(D)球阀(A)活动(B)梅花(C)套筒(D)CA003下列规格中,(D)CA004在用手钢锯工件时,应采用远边起锯CA005用压力钳夹持长管子,应在管子(D)用十字架支撑。(A)大小(B)重量(C)夹持管子的最大承受压力(D)夹持管子的最大外径CA005某压力钳夹持管子的最大外径为110mm,此压力钳型号为(B)号。168、CA0062号割刀的割轮直径为(B)m170、CA007锉刀的锉纹密度是指每(C)mm171、CA0072号锉刀按锉纹密度来讲属于(B)锉刀。173、CA008修理电气仪表常用的克丝钳为(A)。CA008剪带电的电线,手钳绝缘胶把的耐压必须高于电压(C)以上。174、CA008把金属片丝弯成圆形应选用(C)。CA009游标卡尺测量时,整数在零线(A)的主尺刻度尺上读出。(A)左边(B)右边(C)上边(D)下边176、CA009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主尺和(A)两部分组成。(A)游标(B)尺框(C)尺身(D)深度尺(A)上卡和下卡(B)内卡和外卡(C)固定卡和移动卡(D)直卡和弯卡178、CA010内卡能够测量工件的(A)。(A)助燃(B)可燃物(C)自燃(D)闪燃(A)动火单位(B)生产单位(C)安全部门(D)主管单位(A)用热水烫(B)用明火烧(C)用蒸汽烫(D)用热砂烫(A)绝缘保护(B)屏障保护(C)接地防护(D)漏电保护二、判断题194、AA003原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原油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20℃和压力为211、AA007天然气在油层条件下所占的体积与在标准状况(20℃和0.101MPa)212、AA007天然气中乙烷以上的重烃含量超过5%时,称为湿气。(√)215、AB002丰富的有机质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要使有机质保存下,218、AC001孔隙性的发育情况决定了油气在岩石中流动的难易程度。(227、AD001综合生产气油比是指每采1t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228、AD002油田自然递减率是反映油田各采油井如果不采取增产措施的产量变230、AD003地层压力一定时,生产压差增大,井底流压将减小,油井产量将升234、AD005地下亏空标志着油田总的采出油量多少。(×)241、AE003采油、注水曲线是将综合记录上的数据以曲线方式绘制在方格纸上,244、BA001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其套补距是套管短节法兰上平面至方补心上245、BA001套管层次和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确定之后,使可以根据开采的要求和套管的系列确定各层套管及其下入井段所需之井眼(钻井)的直径。(√)252、BB005游梁式抽油机型号CYJ—3—5HB,表明该机减速箱齿轮为渐开线人253、BB007在一台抽油机上同时使用游梁平衡和气动平衡,则称为复合平衡。260、BB014深井泵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下降,在泵的入口处及泵内极易结蜡,261、BB016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的最后一个字母表示的是抽油杆材料强263、BB017碳钢抽油杆一般是用20号优质碳素钢制成。(√)264、BB017合金钢抽油杆一般用20号铬钼钢或15号镍钼钢制成。(√)265、BB017C.D.K三个等级的钢制抽油杆中,抗拉强度最大的抽油杆是D级杆。268、BB018采油井抽油杆的负载不受出砂影响。(×)269、BC001潜油电泵装置的地面部分主要由控制屏和接线盒两大件组成。(×)各大件的外壳一般都用法兰螺钉相连接,它们的轴用花键套联接以传输电机输271、BC002潜油电泵装置的保护器的主要任务是平衡电机内外腔压力,传递扭272、BC002控制屏的作用之一是用来连接井下与地面的电缆,以便测量机级参274、BC003潜力油电泵装置的保护器经吸入口将井内液体吸入分离器内,经气275、BC004潜油电泵的外径小、排量大,排量一般为276、BC004潜油电泵的级数多、扬程高,级数一般为196~394级,扬程一般为277、BC005潜油电泵井过载停机后280、BDO01地层原油经过脱气后方可作水力活塞泵采油用的动力液283、BDO01水力活塞泵主要由提升装置、液马达、抽油泵、泵筒等几部分组成。287、BD002间歇气举采油分为常规间歇气举、腔室气举和柱塞气举三种方式。299、BE003注水井单井注水管线可以采用铸铁管。(×)301、BE004各单井油气混输井入计量间,经阀组靠加压将油气混输至转油站。305、BF003将油井井下抽油设备全部起出地面,用蒸汽刺净,然后再下入井内,308、BF004对于出砂的油井,可采取合理的开采制度和合理的井下作业措施防321、BG001采油树是控制和调节油井生的的主要设备,它可以用来测取油套压323、BG002卡箍连接和焊接均是采油树的连接方式。(×)325、BG003油嘴一般装在采油树一侧的油嘴套内,也可装在井下或站内计量分327、BG004油管头安装于采油树和套管头之间,其上法兰平面为计算油补距和336、BG008分离器人孔的作用是当分离器内部需要维修或是清除分离器内壁上337、BG009气体流经孔板时,在孔板入口处发生局部收缩,全部压能转变为动338、BG009就一定尺寸的孔板来说,所发生的压差与气体流量有关:流量越大,339、BG009通过测量压差大小间接地计算气体流量,这种方法称为压差法测流340、BG010离心泵按叶轮数目可分为单级离心泵、双级离心泵和多级离心泵。343、BG010高比速离心泵的比转数大于150。(√)344、BG010中比速离心泵的比转达数在50~150范围内。(×)348、BG011泵壳的作用是把液体均匀地引入叶轮,再把叶轮甩出的高压液体汇349、BG011离心泵平衡部分主要是用来平衡离心泵运行时产生的指向叶轮出口350、BG011离心泵的轴承部分主要用来支撑泵轴并减小叶轮旋转时的摩擦阻力。354、BG013离心泵的进出口温度反映了泵内能量损失的大小,可以利用这一温355、BG013离心泵的效率=输出功率/(输出功率+损失功率)(√)360、BG016油、水井上常用的压力表是扁曲弹簧管压力表和包氏管式压力表两362、CA001450mm的管钳的合理使用范围为60mm以下管径的管子。(×)363、CA002较小的管钳在必要时可加力杠以增大其力矩。(×)371、CA004用压力钳夹压管子时应迅速旋紧。(×)374、CA005使用压力钳之后应检查压力钳三角架及钳体,将三角架固定牢固。375、CA0052号压力钳夹持管子的最大外径是200mm。(×)377、CA0064号和6号割刀的割轮直径相同。(√)380、CA007为防止屑末淤塞,不宜用2号、3号锉纹锉削硬金属。(×)385、CA009测量外径尺寸,游标卡尺两测量面的连线应水平于被测量物的表面,399、CB003加热炉可以是自制的。(×)401、CB003井站要做到“三清、四无、五不漏”,其具体内容是:三清:场(站)413、CB009防护措施是为了防止直接电击或间接电击而1、AA001地质构造是指(C)本身所具有的形态特征。(A)岩石(B)地层(C)地质体(D)岩层2、AA001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是(C)。(A)褶皱变动(B)断裂变动(C)构造变动(D)非构造变动3、AA002构造变动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B)两类。(A)构造变动和非构造变动(B)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C)构造变动和褶皱变动(D)断裂变动和非断裂变动4、AA002岩层分为(B)。(A)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B)向斜和背斜(A)单斜岩层(B)水平岩层(C)倾斜岩层(D)平行岩层(A)背斜(B)褶曲(C)向斜(D)单斜(A)翼部(B)核部(C)轴面(D)顶角(A)地质构造(B)断裂构造(C)褶皱构造(D)(A)断层面(B)断层线(C)断层上盘(D)断层下盘(A)断层面(B)断盘(C)断层要素(D)断距沉降区是(B)。(A)油气田(B)含油气盆地(C)油气聚集带((A)隆起(B)断裂带(C)长轴背斜(D)地坳陷(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面岩(A)变质岩(B)沉积岩(C)岩浆岩(D)碳酸盐岩(A)沉积岩结构(B)沉积岩构造(C(A)层理构造(B)层面构造(C)岩石内部构造(D)水平层理(A)天然能量(B)人为补充能量(C)注水驱动(D)注气驱动(A)气压驱动(B)弹性驱动(C)弹性水压驱动(D)溶解气驱动(A)急剧上升(B)急剧下降(C)逐渐上升(D)逐渐下降(A)重力驱动(B)气压驱动(C)水压驱动(D)溶解气驱动(A)动力、动力(B)动力、阻力(C)阻力、动力(D)(A)驱动力(B)岩石的湿润性(C)毛细管力(D)粘滞力(A)1×10¹(B)1×10²28、AC008岩石渗透率与(C)有关。(A)岩石厚度(B)岩石截面积(C)岩石物理性质(D)通过岩石的流量(A)反比(B)正比(C)对数关系(D)指数关系(A)提高(B)不变(C)下降(D)不确定(A)球形(B)半球形(C)圆柱形(D)圆锥形(A)球形(B)圆形(C)直线(D)半球形(A)可采储量(B)探明储量(C)预测储量(D)地质储量(A)采出程度(B)采油程度(C)综合递减(D)采收率(A)采油速度(B)采出程度(C)采收率(D)采油强度(A)年产油量/地质储量×100%(B)产水量/产液量×100%(C)年产液量/地质储量×100%(D)可采储量/地质储量×100%(A)探明储量、预测储量两种(B)探明储量、控制储量两种(C)预测储量、(A)探明储量(B)地质储量(C)可采储量(D)预测储量(A)预测储量(B)控制储量(C)地质储量(D)探明储量(A)注水(B)天然能量(C)注聚合物(D)注热油(A)井网(B)井网部署(C)油水井总数(D)井网密度(A)缘内注水(B)缘上注水(C)切割注水(D)面积注水(A)切割注水(B)面积注水(C)边缘注水(D)四点法注水(A)切割注水(B)面积注水(C)边内注水(D)五点法注水(A)面积大小(B)布井方向(C)油水井数(D)注水井数(A)四点法(B)五点法(C)七点法(D)九点法(A)九点法(B)七点法(C)反九点法(D)五点法方式称为(B)。(A)开发方式(B)开发层系(C)开发原则(D)注水方式(A)开发原则(B)开发层系(C)开发井网(D)井网和干扰。(A)压力系统(B)原油性质(C)地质储量(D)压力系统和原油性质(A)采收率(B)储量(C)采油速度(D)采出程度(A)稀释法(B)加温法(C)裂解法(D)乳化降粘法43、BA004可分为热力驱替(或驱动)法采油和热力激励法采油的采油方式称为(A)热力采油(B)注热流体采油(C)加温法采油(D)裂解法采油44、BA004热力采油可分为两大类即热力驱替(或驱动)法采油和(B)采油。可能达到(B)m。(A)热力采油法(B)热力激励法(C)热力驱替法(D)热力裂解法(A)热力采油(B)注热流(A)原油产量(B)采油速度(C)采出(A)地锚式预应力完井(B)砾石充填完井(C)尾管完井(D)(A)套管(B)油管(C)尾管(D)中心管50、BA011(C)由蒸汽发生器、输汽管网和井(A)地面加热流程(B)地面蒸汽流程(C)地面注气流程(D)地面集汽流程BA011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干度为(B)的蒸汽,由输汽管网输送到各注汽井。51、BA011井下热补偿器就是为解决(A)管线受热伸长的补偿而设计的。(A)驱替(B)激励(C)BA012根据蒸汽吞吐实践经验,(B)时间在不同时期、不同注入量下是不同的。53、BA013热采井自喷采油大多在蒸汽吞吐的(A)和注气质量比较好的井。BA013热采井机械采油在管理上根据井口原油的流动温度,把抽油期分为(B)个生产54、BA014热采井机械采油初期阶段的生产时间和累计采油量与(D)有着密切的BA014热采井机械采油的中期阶段,(D),产量较高,含水很低(B)动液面上升BB001电子压力计测试系统有两种:(A)电子压力计测试系统。(A)地面直读式和井下储存式(B)地面储存式和井下储存式(C)地面直读式和井下传感式(D)地面传感式和井下传感式(A)BB001油井压力测试过程中,获取(C)的仪器常用的有:机械式压力计(B)油井压力(B)油层压力(C)井下压力(D)地面压力(D)弹簧管式压力计和弹簧式压力计(E)弹簧管式压力计和其他类型机械压力计(F)弹簧式压力计和其他类型机械压力计(G)弹簧管式压力计、弹簧式压力计和其他类型机械压力计(A)流压(B)静压(C)启动压力(D)流压、静压、启动压力(A)油套合注(B)偏心配水(C)一级二段配水(D)二级三段配水(A)105%(B)110(C)井筒脏(D)油井出砂(A)采油井(B)注水井(C)油井、水井(D)电泵井(A)高含水(B)中含水(C)低含水或中含水(D)不含水或低含水(A)水层(B)高含水层(C)出水层(D)高渗层(A)封隔器(B)化学堵剂(C)物理堵剂(D)堵水措施(A)油层(B)出水层(C)气层(D)干层(A)固态或液态(B)胶态(C)液态或胶态(D)固态或胶态(A)采油站(B)施工现场(C)采油队部(D)作业队部(A)5(B)10井下落物事故。(A)油水井数量(B)油田产量(C)油田含水井下落物事故。(A)公锥(B)母锥(C)捞筒(D)钩件(A)公锥(B)捞钩(C)外钩(D)一把抓(A)活页打捞器(B)捞钩(A)套管外(B)套管内(C)油管内(D)泵内(A)分采分注(B)全井酸化(C)全井压裂(D)聚合物驱BF011电泵井分采管柱的分隔密封部分上部接(C),由投送管柱下入井内坐封后丢入82、BFO11抽油井封上抽下分采管柱连接顺序由上至下正确的是(D)。(C)抽油泵、筛管、封隔器、封堵层、丝堵(E)BG002研究地下油水分布状况的目的是为了了解(A),以便采取相应的(F)地下剩余油的数量和分布状况(G)地下流体的分布状况(H)地下水的分布状况(I)地下水淹状况83、BG002研究地下油水分布的常用分析方法有(B)、化学示踪剂研究法、油藏数(C)测井解释法、不稳定试井法、水动力学试井法(D)岩心分析法、不稳定试井法(E)BG004薄油层厚度小、油层渗透率小,水驱过程中(D)的影响都比较(F)重力的作用于和毛管力(B)毛管力的作用和粘滞力(C)毛管力的作用和非均质(D)重力的作用86、BG004多段多韵律油层的油水分布主要受(D)的影响。(A)油层内渗透率的分布及组合关系(C)孔隙结构与润湿性变化(D)层内夹层的发育程度(F)水洗厚度、强水洗厚度小、开采效果好(I)水洗厚度、强水洗厚度大、开采效果差88、BG006注水井在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叫(A)。89、BG006通常用(B)的变化表示注(A)流度(B)流度比(C)含水饱和度(D)注水波及系数(A)第一性(B)工程(C)动态(D)静态(A)砂层厚度(B)渗透率(C)示功图(D)油、气、水的分布情况(A)静态资料(B)动态资料(C)钻井资料(D)工程资料(A)井下作业资料(B)地质资料(C)工程资料(D)动态资料分别用(D)色。(A)工作制度(B)泵径(C)采油方式(D)泵深、泵径(C)分层措施(D)油井工作参数(A)10%或20%(B)5%或10%(C)2%或5%(D)20%或25%(A)等值线法(B)三角形内插法(C)剖面线法(D)零厚度线法(A)水井(A)水淹图(B)油水井连通图(C)开采现状图(D)油砂体平面图(A)油层厚度(B)油层渗透性(C)孔隙结构(D)油层夹层发育程度(A)生产时间(B)泵效(C)工作制度(D)采油指数(A)地面设备(B)井下工具(C)注水水质不合格(D)地层原因(A)无法确定(B)变大(C)变小(D)不变(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A)无法确定(B)不变(C)变大(D)变小(A)有效压力(B)注水压力(C)油管压力(D)套管压力(A)离心法(B)蒸馏法(C)脱水法(D)分离法(F)除去游离水(B)加无水化验汽油(A)密度(B)粘度(C)沸点(D)熔点(A)无水化验汽油(B)无铅汽油和1~2滴破(C)无水化验汽油和1~2滴破乳剂(D)破乳剂(A)BI004有游离水油样含水率计算公式:原油含水率(%)=(A)×100%。(D)游离水重量/(油样)(A)硫氰化钾比色法(B)蒸馏法(C)比色法(D)离心法(A)容积相等(B)重力相等(C)浮力相等(D)连通器平衡(C)水银柱高度差(D)温度130、BJ006排液法测气计算公式Q=86000VA(p+0.1)/中A表示(B)。(A)流量系数(B)温度系数(C)膨胀系数(D)分离器横截面积(A)1/3~1/2(B)1/2~2/3(C)1/3~2/3(A)开发方式(B)油田开发方案(C)开发层系(D)地层方案(A)工程方案(B)开发方式(C)油田开发方案(D)层系划分(A)采出程度(B)采收率(C)采油速度(D)采油强度(A)地层压力(B)油层温度(C)饱和压力(D)静压(A)地层(B)高渗层(C)低渗层(D)裂缝(A)井网密度(B)开发方式(C)开发层系(D)开发原则(A)开发方法(B)开发井网(C)开发方式(D)开发原则(A)消防器材(B)安全挂牌(C)消防砂、消防斧、灭火机(D)消防器材、140、CB003油井投产前化学清蜡及其他清蜡方法应根据要求配齐配全(A)。(A)设备、药品(B)工具、用具、药品(B)设施、用具(D)药品、工具(√)1.AA001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2.AA001地质构造是由褶皱变动形成的。(×)3.AA002岩层在地表的出露部分是天然露头。(√)6.AA005褶曲构造的形态反映了在形成过程中受地壳构造力的方式、程度及次数。(√)13.AA011世界上的油气田都受区域地质条件的控(√)16.AA012在油气聚集带形成(√)18、AB001沉积岩呈层状分布,这是(√)21.AC001油藏的驱动类型是指石油在油层中的主要驱油能量。(×)27、AC007粘滞力是油气在油层中流动的动(√)28、AC007油层五种天然能量是边水或底水、气顶压头、溶解气、流体和岩石的弹(√)31.AC008绝对渗透(√)35.AC009油气在油层中流(×)36.AD003储存在地下的石油的实际数量叫地质储量。(×)38、AD005油田的采收率最大可以等于1。(√)39、AD005采收率的高低主要受地质条件、流体性质、采油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41.AD006控制储量是作为进一步钻探、编制中期和长期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42.AD006在预探中钻探获得油气流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对比的(√)43.AD007油田开发方案是指某油田开发原油的办法和要求。(√)47、AD009油田的开发方式实质上是指油田开发时采用的注水方式、层系划分、井(×)57、AD013切割注水适用面积小、储量丰富、物性好、分布相对稳定的油田。到注水效果,但水淹区分散,动态分和调整较复杂。(√)61.AD015对于非均匀多油层油藏,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是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62.AD015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就是在性质不同的油层中,把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63、AD016在同一套开发层系内,油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64.AD016在划分开发层系时,同一开发层系,各油砂体的渗透率和延伸分布状况不能相差过大,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65.BA003对稠油藏常采用稀释法、加温法、裂解法、乳化降粘法开采。(√)66.BA004热力采油可分为两大类,即热力驱替(或驱动)法采油和热力激励法采油。(×)67、BA004热力采油可分为两大类,即热力激励法采油和火烧油层法采油。(√)68、BA005热力激励法是把生产井周围有限区域加热以降低原油粘度,并通过清除粘土及沥青沉淀物来提高井底附近地带的渗透率。(×)69、BA005热力激励法可分为井筒加热法、注热流体法和单井吞吐法。(×)70、BA006热力驱替采油根据注入热流体的类型不同又可分注热水法和注热油法。(√)71.BA006火烧油层法可分为干式向前燃烧法和湿式向前燃烧法。(√)72.BA007蒸汽驱就是把采油井划分为注气井和生产井,向注入井中注入高压蒸汽,使热力推移过注采井之间的整个距离,将油层中的油驱赶到生产井中,由生产井采出。(×)73.BA007一个油区进入热采阶段,首先对冷采后的井进行蒸汽驱。(√)74.BA008油层里的原油由于受注入的蒸汽加热,其中的轻质成分将气化。(×)75.BA008向油层注入蒸汽,对油层加热,蒸汽以气态形式置换油层里原油滞流空隙。(√)76、BA009在蒸汽吞吐的一个周期中,要经过注汽、焖井、采油三个阶段。(×)77、BA009在蒸汽吞吐的一个周期中,套管的线性长度保持不变。(√)78、BA010隔热注气管柱由隔热管、井下热胀补偿器、热封隔器、尾管、防砂封隔器及防砂筛管组成。(×)79、BA010隔热注气管柱由隔热管、热封隔管、尾管、防砂封隔器及防砂筛管组成。(×)80、BA011地面注汽流程由蒸汽发生器、输汽管网和采油树组成。(√)81.BA011在注汽过程中,由于井下注汽管柱的散热,使套管温度升高,随之引起套管的受热伸长。(√)82.BA012注汽是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压蒸汽,通过输汽管网从井口注入到地层。(×)83.BA012在注入相同数量的蒸汽时,高速注汽比低速注汽的加热半径小。(×)84.BA013热采井机械采油的初期阶段,井口温度在90℃以上。(√)85.BA013热采井自喷采油在管理上,同稀释自喷井一样,但温度资料尤为重要,它反映了地下油层温度的变化,进而显示出地下原油粘度的变化,可预测产量的变化情况。(√)86.BA014热采井机械采油的后期阶段,常常出现脱、断、烧等现象,影响正常生产。 (×)87、BA014热采井机械采油的后期阶段,油层的供液能力差,原油流动性差,油层温度及粘度变化不大。(√)88、BB001井下压力测试仪器常用的有两大类:机械式压力计和电子压力计测试系统。 (×)89、BB001根据感压元件的不同,机械工压力计可分为:弹簧管式压力计和其他类型机械压力计。(√)90、BB002水力活塞泵井基本的压力恢复曲线有两种:泵吸入口压力曲线和压力恢复曲线。(×)91、BB002电潜泵井基本的压力记录有两种:环空流压曲线和环空静压曲线。(×)92.BCO01注水井井下压力测试主要是测静压和流压,不能测启动压力。(√)93.BC001注水井井下压力测试主要是测静压、流压、启动压力。(√)94、BC002利用正常注水时的井口压力与油管内的阻力损失以及一定井深水柱压力,可推算出某层目前地层压力。(×)95.BC002利用注水井关井稳定24h后井口压力及一定井深的液柱压力,可推算出某层目前地层压力。(√)96、BC004注水井井下流量计测试,其测试工具为107井下流量计,主要由导流部分、计量部分、记录部分组成。(×)97、BC004井下流量计测试出手记录卡片是井下流量计浮子的位移随压力变化的关系曲线。(√)98、BD003油井出砂后,由于有砂卡现象,出现强烈的振动载荷,示功图曲线成锯齿形。(×)99、BD003抽油井结蜡后,上冲程阻力增大,下冲程阻力降低,并出现振动载荷。(√)100、BD004根据抽油杆断脱示功图计算断脱位置时,抽油杆的重量应取每米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101.BD004根据抽油杆断脱示功图计算断脱位置时,示功图到横坐标的距离应取上载荷线。(√)102.BD005某井的回音标深度为450m,从测得的动液面曲线中量得井口波至音标波的长度为120mm,井口波至液面的长度为138mm,那么,该井液面深度是517.5m。(×)103.BD005根据现场经验,声音在油套环空之间气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为340m/s左右。(√)104、BD006潜油电泵井正常运行的电流曲线表明,沉没泵的选型和设计是合理的,设计功率和实际功率基本接近,误差在10%以内,是比较理想的电流曲线。(×)105.BD006一般情况下,要求电泵井电压波动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值的±10%。(√)106.BE001水力压裂形成的填砂裂缝具有很高的导流能力。(×)107、BE001水力压裂时,蹩起的压力要超过套管的承受压力。(√)108、BE006化学剂堵水可分为选择性堵水和非选择性堵水。(×)109、BE006油水井堵水可分为选择性堵水和非选择性堵水。(√)110、BE007机械堵水适合于多油层油井,封隔效果普遍较好,成功率较高。(×)111、BE007油井机械法堵水只适合单纯出水层,并且在出水层上下距油层有2.5m以上的稳定夹层。(√)112、BE008选择性堵水是针对油井而采用的堵水方法,尤其是油水同层,多采用这种方法。(×)113.BE008常用的选择性堵剂有水基水泥浆、酚醛树脂、水玻璃一氯化钙等。(×)114.BE009地层窜通专指管套与水泥环之间的窜通。(√)115.BE009油水井窜通都是由于断层造成的。(√)116.BE010依据管外窜通分地层窜通和管外窜通两种类型。(×)117、BE010管外窜通专指管套与水泥环之间的窜通。(×)118、BF003油水井维修交接时,采油队或作业队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交接。(√)119、BF003油水井维修完井后,作业队交井不合格,采油队则不履行现场交接,责令限期整改遗留问题。(√)120、BF004井下落物是指从井口落入井内的各种物体。(×)121.BF004井下落物仅指断落在井内的钻杆、钻铤、油管、抽油杆、下井工具和仪器。(√)122、BF005井下落物按性质,大致可分为管类落物、杆类落物、绳类落物、小件落物。(√)123.BF005绳类落物指的是钢丝绳、电缆、录井钢丝等细长而体软的落物。(√)124.BF006打捞小件落物有强磁打捞器、一把抓、反循环打捞篮及老虎嘴等。(×)126.BF007软捞的缺点是起下慢、劳动强度大。(√)127、BF007软捞是指用钢丝绳或录井钢丝连接一定重物和(×)129、BF009空心活动配水器由固定部分的工作筒和活动部分的堵塞器组成。(×)131.BG002研究地下油水分布状况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剩余油的物理化学特征。(√)132.BG002研究地下油水分布状况的常用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岩心分析法、测井解(√)133、BG004由(√)136.BG006当油井见水后,流度比将随井网内水占区的含水饱和度和水相(√)141.BH003油层的连通关系属于静态资料。(×)143.BH004水淹资料指油井全井含水率。(√)144.BH004水质资料包括含铁、含氧、含油、含悬浮物等项目。(√)147、BH006生产数据表包括油井生产数据表和注水井生产数据表。(×)149、BH007抽油井采油曲线不能用来选择合理(×)151.BH008用连通图无法了解射开单层的类型。(√)152.BH008应用连通图可以了解油水井之间各小层的对应情况。(×)154.BH009应用水淹图可以研究小层平面分布状况和物性变化。(√)155.BH010油砂体平面图是全面反映小层平面分布状况和物性变化的图幅。(×)157、BH011作业措施效果不属于油井动态分析内容。(√)158、BH011油井动态分析要拟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出合理管理及维修措施。(×)159、BH012油井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不连续的。(√)160、BH012油井动态分析方法包括:(1)掌握油井基本资料,(2)掌握油井生产情况,(3)联系历史,(4)揭露矛盾,(5)分析原因,(6)提出措施。(√)161、BH013配注水量对油井的适应程度必须与油井结合起来,以油井的反映作为检验标准。(×)162.BH013注水井分层指示曲线不能用来分析井下工作状况。(√)163.BH014正注井的套管压力表示油套环形空间的压力。(×)164.BH014正注井的油管压力,用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