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
一、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六个共同特性:P2
1.低下生活水平
2.低下生产力水平
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承担(DependencyBurden)
4.较严重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
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高度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在受支配、依附和脆弱地位
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概念P2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国或一种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期期(一季度、一
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增长。它普通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或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来表达。
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意味着随着产出增长而浮现经济、社会和政治构
造变化,固然涉及经济增长,但是,它还涉及经济构造变化。这些变化涉及:P2
第一,投入构造变化。第二,产出构造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派状况变化。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诲状况变化。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
区别:
经济增长内涵较狭窄,是一种偏重于数量概念,通用尺度是GNP或GDP;
经济发展内涵较广,是一种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概念。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
PQLk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等综合评价表达。
联系: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基本;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成
果:
普通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在
个别状况下,有时会浮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状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构造升级
I、农一工业构造(工业化)2、城一乡构造(都市化)3、收入分派构造
4、制度构造性变迁5、预期寿命(健康)6、文盲一识字率(教诲)
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状况P5
1、无工作增长(joblessgrowth)
在巴基斯坦,1975-1992年间,实际GDP每年增长6.3%,而就业只增长2.4%;
印度从1975-1989年,GDP增长率为5%,而就业仅增长2%。中华人民共和国?
2、无声增长(voicelessgrowth):少有民众参加和管理公共事务,自由表达意愿。
3、无情增长(ruthlessgrowth):收入分派不公平,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某些国家。
4、无根增长(rootlessgrowth):泯灭老式先进文化。
5、无将来增长(futurelessgrowth):自然资源耗损和环境恶化。。
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衡量
(~)经济增长衡量
普通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即GNP(GDP)总量或人均量增长为尺度。
(二)经济发展衡量P3
衡量经济发展比衡量经济增长困难得多。普通以为,发展中心意义是社会和个人福利增
进,因而,表白发展至少应涉及五个方面指标:
1、基本必须品消费量;2、收入和分派均等限度;3、识字率;
4、健康水平;5、就业状况。
五、洛伦兹曲线
美国记录学家M.O.洛伦兹提出了知名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I」按收入由低到高排
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任意比例人口所得到收入比例。将这样人口合计比例和收入合计比例
相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弯曲限度有重要意义。普通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派不平等限度。弯曲限度
越大,收入分派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别的
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派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
一人口比例均等于其收入比例,从而人口合计比例等于收入合计比例,则收入分派是完全平
等,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45度直线0L。
六、衡量经济发展重要指标
1.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LphysicalqualityoflifeIndex)P3
1977由莫里斯(M.D.Morris)提出,是一种衡量一国人民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综合指标,由
识字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三项构成。
该指数以瑞典水平为基准,识字率是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诲发
展限度反映;预期寿命指数由营养、公共卫生、收入和普通环境等指数综合而来;婴儿死亡
率则反映饮用水净化限度、居住环境条件、妈妈健康状况等。
2.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16项综合发展指标
(1)出生时预期寿命;
(2)2万人以上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3)人均每日消费动物蛋白质;
(4)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
(5)职业教诲入学比例;
(6)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数;
(7)每千人中读报人数;
(8)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中使用电、水、煤等比例;
(9)每个男性农业工人农业产量;
(10)农业中成年男性劳动力比例;
(II)人均消费电力千瓦数;
(12)人均消费钢公斤数:
(13)能源消费(折合成人均消费煤公斤数);
(14)制造业占GDP比例;
(15)人均对外贸易额;
(16)工薪收入者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比例。
其中,(1)一(7)属于社会指标,(8)——(16)属于经济指标。
3、人文发展指数
最有影响发展度量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HumenDevelopementlndex),它是由联合同
发展筹划署(UNDP)在1990年初次刊登《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其后刊登人类发展
报告对这一指标进行了某些修正。这个指数也是由三个指标构成,即:预期寿命、教诲限度
与生活水准。
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分级,0为最坏,1为最佳。人类发展指数分为三组,低人类
发展指数(1.50)、中档人类发展指数(0.51—0.79)、高人类发展指数((0.8—Do
4.其她量度指标
(1)某些发展经济学家以为,经济发展目的应当是一方面保证基本需要,即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要注意改进卫生、营养和教诲条件以直接对人力资源产生积极作用。同步,要注意
采用减少挥霍和改进既有技术效率简易办法去提高生产率,而不要一味追求技术迅速变化。
这种主张被称为“基本需要思路.域”基本需要战略”。
依照前国际劳工局(Iniernationallaboroffice)局长布兰查德(FrancisBlanchard)定义,基
本需要”是一种社会应当为最贫穷价层规定最低生活原则,满足基本需要意味着满足各个家
庭对衣、食、住个人消费最低需要,意味着可以获得清洁饮水、下水道卫生设施、运送、保
健以及教诲等方面必不可少服务,意味着使一种可以工作并乐意工作人得到恰当报酬工作,
还意味着应当满足更具备质规定性需要:健康、人道和令人满意环境以及对足以影响人民生
活、生计和个人自由决策广泛参加。”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提出“社会指标”体系由人均GNP、社会构造、
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四个某些构成,分解为16项指标。P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康社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建设再到“全面实现小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民在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历程。
小康社会指标拟定,一方面要考虑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定与发展趋势,同步也要考
虑已有记录数据中现成指标,或通过简朴换算就能得到指标,以体现指标权威性与可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录年鉴》现成指标为基本,通过筛选、换算合成,拟定了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构造、生态环境五大类共36个指标.
第三节发展经济学兴起和演变
一、发展经济学兴起此前经济发展思想P6
(一)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被称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她也是由重商主义向古典学派过渡时期
经济学家。十分注重商业和对外贸易,以为人口稀疏是贫困真正因素,主张国家应合理地
干预经济生活。重要思想有:
1.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进财富增长;
2.财富物质形式是劳动产品,价值形式是纯收入,财富大小重要决定于劳动者人数多少,因而,
人口稀少是贫困因素,增长人口可以增进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源泉是土地和劳动两个因素,“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4.国家应干预经济生活,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
5.配第关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比重变动看法,她以为,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经济发
展,从事农业人数比起从事工业人数将相对减少,从事工业人数比起从事服务业人数又将相
对减少。即“配第——克拉克命题(法则)
(-)重农学派:魁奈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魁奈是重农学派
创始人和首领。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基本,
以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华必要因素。
农业是经济增长唯一源泉。重农主义者以为,和物质世界同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
人们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永恒、抱负、至善。但社会自然秩序
不同于物质世界规律,它没有绝双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以建立社
会人为秩序。后者体现为不同步代,不同国度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
重农主义自然秩序,实质上是被抱负化了资本主义社会。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
序所规定人类基本权利,是天赋人权重要内容。自然秩序实质是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统一,
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于是重农主义者就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
义。
(三)亚当•斯密
她是将经济发展问题作为分析中心第一位经济学家。
1.强调国民财富增长决定于专业化分工、人口、资本积累,储蓄是经济增长必要条件:
专业化分工增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口和资本增长引起从事生产劳动人数增长。
2.在一种封闭经济中,国民财富增长要受资源与技术条件限制,但通过对外贸易可以运
用外部条件增进增长,
3.经济增长不是一种短期现象,而是一种长期过程。她以为,经济增长一旦开始,便会
持续地进行,但受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稀缺限制,资本和劳动投入到一定限度,边际报酬从
而利润会下降,资本积累减慢,最后会停止,经济发展也会停止。因而,如何突破这种停滞
状态,是非常值得研究。
4.“自由放任”是斯密所主张经济政策基本原则。
斯密说“由于每个人都努力把她资本尽量用来支付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
其生产物价值达到最高限度,她就必然竭力使社会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的确,她普通并不
打算增进公共利益,也不懂得她自己是在什么限度上增进那种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
她许多场合同样,她受着一只看不见手指引,去竭力达到一种并非她本意要达到目。”
(四)大卫.李嘉图(D.Ricardo)
1.经济增长即生产增长,而生产增长重要看经济剩余多少。经济剩余多,用到再生产上
资源多,生产能力扩大就快,生产增长得也快。经济剩余是最后产品价值扣除付给最低工资
后差额。
2.李嘉图经济理论不同于斯密经济理论之处,在于她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分派。
3.关于报酬渐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约束作用,李嘉图以为,由于土地有限而质量有异,农
业生产报酬是渐减,而这将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约束作用。她以为,生产技术进步也许抵消
或延缓报酬渐减,这种状况在工业生产中体现比较明显,就农业而言,技术进步只能短期地、
间歇地提高生产,但在长期不能扭转报酬渐减趋势,生产发展长期趋势是:工业生产报酬渐
增,农、业生产报酬渐减。在所有土地都被耕种之后,农业报酬渐减趋势将压倒工业报酬渐
增趋势,成果,从某个历史阶段起,经济增长将逐渐放慢,并且越来越慢。
4.利斯密同样,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主张
实行贸易自由。
5.和斯密同样,以为资本积累扩大是使国民财富增长主线因素。
(五)约翰.斯.穆勒(JSMiH)
I.穆勒经济理论是斯密和李奈图学说以及萨伊与马尔萨斯、西尼尔等人学说系统综合,
但是,她对经济增长问题作了某些特殊论证。穆勒也摸索了静止状态问题。她以为,当技术
进步和资本积累把经济增长推向高水平阶段时,由于人口增长约束,经济浮现了静止状态,
但“一种高发展水安静止状态,比任何其她状态都令人高兴。”
2.她把经济规律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规律,它是自然水恒不变;另一类是分派规律,
受人类意志支配,因而是人为,可以变化。这成为在增长同步解决收入分派与不平等问题理
论基本。
3.她把生产要素概括为资本、劳动、技术和自然资源,这些至今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出发
点。她把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逐个地作为变化条件来观测对投入要素价格升降所
起作用,这是当代经济发展理论惯用分析办法。
(六)“静态插曲”
某些发展经济学家以为,从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段时间中,经济增长
和经济发展理论几乎在经济思潮主流中完全消失了,正如迈耶(GM.Meier)所说:“经济思
潮浮现一种明显转变,即由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把经济进步视为由积累力量形成动态模式看
法,转变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既定资源静态配备特别关怀。”这种状况浮现,被称为“静
态插曲”(TheStaticInterlude)o
在这一时期中,价值理论、分派理论和资源配备理论在经济思潮中成为主流。但是,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以为,在这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从主流经济学消失一种世纪之中,有
两位经济学家是例外,她们是马歇尔(A.Marshall)和熊彼特(J.A.Schumpeter)。
1.马歇尔学说是西方经济学第二次系统综合。她对经济发展问题也有阐述。她不只注意
到现实资源配备,还注意到资本积累来源和劳动数量与质量。她以为,工业方面报酬渐增趋
势会压倒农业方面报酬渐减趋势,从而不会浮现对经济增长障碍。她十分强调通过教诲以
开发人力资源重要性,她以为,把公私资金用于教诲与否明智,不能单以它直接成果来衡量,
使大多数人有比她自己普通能运用大得多机会,也将是有利。她说:“依托这个手段(教诲
投资),许多本来会默默无闻而死人就能获得发挥她们潜在能力所需要开端。并且,一种伟
大工业天才价值,足以抵偿整个都市教诲费用;由于,像白塞麦重要创造那样一种新思想之
能增长英国生产力,等于十万人劳动那样多。”
马歇尔对经济发展理论影响最大是对发展过程基本看法:经济发展是渐进、和谐和经济
利益逐渐分润到社会全体过程。这一看法成为新古典学派经济发展理论重要观点。
2.熊彼特
她把经济发展当作是对现存经济关系格局(即她所说静态循环周流)一种突破。突破力
量来自公司家“创新”。“创新”间歇浮现引起经济周期波动,也增进了经济增长和发展。她
以为“创新”是一种“内在因素”,从而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一种变动。可见,
熊彼特比较强调发展内因作用。
二、发展经济学兴起P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初几年,由于战后经济重建问题引起了人们注重,促使了三种
初期关于发展问题著作刊登,即斯塔利(E.Staley)《世界经济发展》,曼德尔鲍姆
(K.Mandelbaum)《落后地区工业化》和罗森斯坦罗丹(P.N.Ri>senslcin・Rodsn)《东南欧
工业化问题》。普通以为,这三本著作出版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诞生。但在1943年至1947年
刊登上述三种著作,虽然开始涉及了经济发展问题,论证还很不系统,很不全面,还远远没
有形成发展经济学。
1950年先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殖民体系迅速崩溃,形成了发展中华人民共
和国家。摆在这些国家面前最迫切任务是:如何谋求经济发展?什么是增进经济发展动力?
什么是限制经济发展障碍?这些问题规定经济学家作出专业性解答,因此必要建立专门发展
经济学。
三、发展经济学演变
发展经济学演变,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上个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60
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是发展经济学演变第二阶段。80年代初至今为第三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特点P8
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如何发展经济问题,曾有三种重要看法:第一,
强调物质资本积累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唯资本论”或“资本第一主义”;第二,强调工业
化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唯工业化论”或“工业化第一主义”;第三,强调筹划化重要性和
必要性,即“唯筹划论”或“筹划第一主义:这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具备如下某些特点:
1.反“单一经济学”倾向P9
2.自以为经济发展理论是“宏大理论”(grandtheory),这些理论连同以此为依照政策建议,
可以合用于一切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P10
3.内向发展战略倾向P10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演变P10
I.对经济筹划化得失重新评估,重新对市场作用作出评估
2.对农业偏见受到纠正
3.外向发展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作用重新受到强调
总之,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在许多问题分析中,恢复了新古典主义观点,并扩大了新古典
主义应用,无论在筹划化批评上,市场作用重估上,还是在农业重要性强调和国际贸易再结识
上,都可以体现出新古典主义理论和办法深刻影响.这被成为“新古典主义复兴”(The
NeoclassicalResurgence)
在新古典主义复兴影响下,不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改弦更张,纠
正了畸重畸轻政策,从片面强调工业化,转而注重农业;从片面强调物质资本积累,转而注
重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在经济体制上作出了重大改革,由不同限度筹划管理下封闭式进口
代替,迈向市场经济开放模式下对出口勉励。这样改革开放政策,使某些发展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和地区浮现了持续、迅速经济增长。如“东亚奇迹”。
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固然是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必由之路。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新特点P11
1.在新古典主义复兴浪潮冲刷中,人们又逐渐结识到新古典经济学在某些主线问题有
可推敲之处,由此而兴起号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流派。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以为:一方面,新古典主义以单个消费者或厂商为分析单位,而事
实上个人或个体偏好是受到制度约束和引导,她们并非只做所喜欢做事情,也做在一定制度
构造下不能不做事。因而,经济理论基本必要与制度相联系。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把人当
作孤立、自利个体,而事实上个人行为是受到一定组织和制度制约,对人类行为分析不应当
建立在不可靠个人偏好基本上,而应当建立在制度构造基本上。再次,新古典主义世界是交
易成本为零世界,而现实世界是有交易成本世界,这也就决定政治、法律制度构造对资源配
备和经济增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再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基本上不涉及国家问题,或者暗含
假定国家但是是约束个人某种行政体系,而事实上国家能有效地界定并强制执行产权,从而
大大地推动经济绩效。最后,新古典主义不注重制度变迁,至多把制度变迁当作一种外生变
量,因而,它可以解释经济绩效静态与比较静态变化,但无法解释经济发展动态变化,而事
实上,动态经济发展是以制度变迁为契机。
总之,新制度主义在新古典主义复兴浪潮中是逆流而上,在对经济问题研究中,不像新
古典主义者那样只是着重效用、财富、效率、均衡、货币、成本一收益等范畴,而是把视野
扩大,强调政泊、法律、历史、组织、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等非经济因素,并提出产权、
契约、交易成本等一系列新概念,这就在一定限度上回归到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古典主义老
式,因而,有人称之为“亚当.斯密复兴二
2.应当对政策办法变动从政治经济学角度作出研究,并且还应看到政治市场中信息不完
全现象比经济市场更为突出,其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更高,就努力使政治行为内生化“
3.在新古典主义复兴推动下,许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纷纷走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之路。这些国家在获得迅速经济博长同步,也浮现了权利与金钱相结合腐败现象——寻租行
为。相应地,在20世纪80年代,“寻租”理论得到推动。就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而言,
由于市场经济尚有待于哺育,有序、公平市场竞争尚未形成,法制还不健全,某些人更容易
凭借权力攫取经济利益,或凭借权利而索取贿赂。在“看不见脚”践踏卜,“看不见手”是
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权力进入市场合引起问题,其咎不在市场。显然,寻租理论已不是一种
纯经济分析,而是联系制度、体制、政治因素来考察经济问题,它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浮现了不同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新思路,号
称新增长理论。它明显特点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
体系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成果。新增长理论注重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
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
人均收入广泛跨国差别。
新增长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派生出新贸易理论。它创新意义在于:在贸易理论中引
入产业组织理论,使之从完全竞争模式束缚下解放出来,提出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相一致
理论,使贸易理论有了新突破。从而消除了比较优势与收益递增矛盾。
新增长理论蕃衍过程中,滋生了一种新概念——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
和信息生产、分派和使用上经济。知识经济对工业经济代替,其影响要比2前工业经济对农
业经济代替具备更深远意义。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本,通过高科技和信
息技术广泛地渗入到生产各个环节,使生产率大大提高。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于老式产业
或“夕阳产业”,将增进其改造,使经济效益大大改进。从增长来源看,知识生产和应用普
通呈现出收益递增规律。可见,知识经济发展与新增长理论基本思路是一致。
总之,以科斯等人为代表新制度主义浮现,标志着发展经济学第三阶段——新古典政
治经济学来临,而新增长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中浮现并成为这一时代具备重要内容新理论,
它受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深刻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浮现了对可持续增长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同于新古
典主义思路之处是:
第一,新古典主义思路所考虑资源最佳配备是短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考虑资源最佳
配备则是长期,不是这•代而是下•代,甚至是更下•代。
第二,新古典主义思路偏重于纯经济分析,可持续发展研究则有辽阔得多视野,考虑范
畴涉及到非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模式、社会观念、新贸易埋论、制度安排(市场经济F
经济发展绩效比较研究)等等,
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1.教学目与规定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经济增长历史比较分析、论证经济发展
问题四种思路
掌握新增长理论、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
2.教学重点
新经济增长理论、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3.教学难点
新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又称增长经济学,是研究一种国家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产出量即增大
国民生产总值一种经济学说。其内容涉及经济增长数量与构造、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因
素、经济增长后果、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关系、经济增长含义与目的等等分析。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模式P15
(一)哈罗德---多马模式(Harrod-DomarGrowthModel)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通过增长投资来扩大总需求理论。20世纪40年代末期,
1939年,哈罗德刊登了《关于动态理论一篇论文》,英国哈罗德和美国多马分别依照凯恩斯
思想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当代经济增长
理论产生。
哈罗德——多马模型数学表述:P16
1.前提假设
(1)假设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既是资本品又是消费品。即假定社会只存在一种生产部
门、一种生产技术。
(2)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索:资本和劳动。两者按照一种固定比例投入生产,不能互相
代替。
(3)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即单位产品成本与生产规模无关。
(4)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因而资本一产出比例(k二K/Y二AK/AY)不变。
2.数学推理环节:
(1)设国民收入为Y,储蓄率为s,储蓄为S,则:S=sY
(2)资本存量变化是投资。设资本存量为K,投资为I,△!<为资本存量变化,则:1=
△K
(3)一国总投资必与总储蓄相等,即:5=1
设:经济增长率G=ZkY/Y
由于储蓄等于投资即S=I=AK,因此,s=S/Y=I/Y资本-产出比k=AK/AY
由于资本存量变化(△!<)就是投资(I),因此k=△!</AY=I/AY
从而G=AY/Y=(S/Y)/(AK/AY)
=(S/Y)/(1/AY)
=s/k
3.结论:经济增长率G=储蓄率s/资本.产出比例(k)P16
4.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式评价P17
积极意义:
第一,它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常态化,并重点阐明了投资双重作用,从而发展了凯恩
斯理论,并奠定了当代经济增长理论基本。
第二,它阐明了经济波动因素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增长条件,并将复杂经济增
长理论简朴化、模型化,为人们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它强调了资本积累(体现为储蓄率或投资率)在经济增长中重要作用。
第四,它阐明了国家干预和实行调控在增进经济增长中必要性,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
策及经济筹划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办法。
模型缺陷:
哈罗德——多马模式浮现后,受到注重,但也受到来自索洛、罗宾逊等人批评,指出了
其存在缺陷:
(1)资本一产出比不变假定不合理,由于它否定了生产要素可代替性,规定资本一劳动
配合比例不变。
(2)该模式中资本一产出比是一种平均量概念,意味着平均资本一产出比和增量资本
一产出比相等,在事实上是不也许.由于当收益递减时,两者并不相等。
(3)它是一种非价格模式,即重要是以资本价值论为基本,没有考虑生产要素价格变化
对增长倜节问题。过度依赖于国家干预,忽视市场调节作用。
(4)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
(5)它所设计增长道路是一种狭窄“刃锋”:GA=GW=GNO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P18
1956年,索洛和斯旺分别提出了新古典模式。
新古典模式基本假定是:
(I)资本和劳动存在代替关系,因而资本一产出比可变;
(2)产出增长重要由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推动,且资本和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
(3)市场是完全竞争型,价格机制起重要调节作用;
(4)技术变化是中性乃A
Y=rfK。
在这些假定基本上,一方面研究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式中,Y表达产量,K和L分别表达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r、a.。为常数,普通状况
下有:a+p=l
中性技术
A代表技术
y=F(Ak,1)被称为资本增进型
y=F(k,Al)被称为劳动增进型或者哈罗德中性
y=AF(k,1)被称为希克斯中性
所谓希克斯“中性技术”是指技术进步使产出水平提高了,但并不变化资本与劳动边际代
替率,即资本一劳动比不随技术进步发生变化。
固然,考虑到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生产函数还可以表达为:
Y=F(K、L、R、t)式中,Y代表产量,K,L,R代表资本、劳动要素和自然资源投入,
乘数因子A(t)用来度量生产函数随时间变动累积效果,F表达函数关系。如果R固定不
变,产出增长率,可依照各投入要素增长率表达:
AXV.KA/CW.LALY'
------=---------・--------T-----------.--------F----
YYKYLYpig
该式表白,经济增长率决定于资本和劳动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产出弹性(相对收
入份额),以及随时间变化技术变化。
新古典模式理论意义和特点:P19
(1)它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决定因素”观点,
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备最重要贡献”观点。并且把技术进步单独列项,
作为经济增长最故意义、贡献最大一种因素独立出来。这种区别和办法论上意义是不可预计。
(2)它重新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备互相代替性,使资本产出比由固定不变变
为可变。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资本一劳动比来变化资本一产出比,从而增长了经济增长率可
调节性,克服了增长率只有一种唯一值“刃锋”问题,使经济有也许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增
长。
(3)强调了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调节作用,在新古典模型中,资本一产出比
调节重要不是通过国家干预作到,而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实现。
(4)阐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派趋势。随着经济增长,资本投入增长使资本生产力
递减从而利润率下降,而劳动投入减少使劳动边际生产力相对增长从而工资率上升,因而收
入分派有助于工人不利于资本家。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P19-21
新剑桥学派是凯恩斯左派,她们以哈罗德一多马模式为基本,以令易图和马克思经济分
析为根据和办法,提出了新剑桥增长模式,来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抗争。
据此,她们以为,在资本一产出比既定期,要实现稳定增长,只有调节储蓄率,而储
蓄率变化有赖于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两阶级”分析法)在国民收入中分派比例。
可见,经济增长是同收入分派紧密联系,从而收入分派成为经济稳定增长条件,
该模型基本假设有:
①资本一产量比率保持不变,即常数;
②均衡条件为七S;
③社会成员分为工资收入者(工人)和利润收入者(资本家),两者储蓄率都是固定,井
且利润收入者储蓄率不不大于工资收入者储蓄率。
1.模型数学推导
以P代表资本利润,W代表工资,Y代表国民收入,贝ij:Y=P+W或W=Y-P
以sp代表利润收入者储蓄率,sw代表工资收入者储蓄率,s代表总储蓄率,则有:
s=P/Y•sp+W/Y,sw
=P/Y•sp+(l-P/Y),sw
=P/Y•sp+sw・P/Y,sw
=P/Y(sp-sw)+sw(1)
k=K/Y(2)
将式(1),(2)代表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中,得到:G=[P/Y(sp-sw)+sw]-1/k
=P/K(sp-sw)+sw/k(3)
2.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P20
利润率TT=P/K,则:G=jr(sp-sw)+sw/k(4)
上式即是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含义是:在既定技术水平下,经济增长率决定
于利润率高低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储蓄倾向。
当工资在国民收入中份额越小时…….G=Sp*冗(资本家储蓄率与利润率)P21
3.新剑桥增长模式特点:P21
①在经济增长中,收入分派有助于资本家不利于工人。经济增长中收入分派趋势是:
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比例越来越大,工资比重越来越小,
②经济增长加剧了收入分派比例失调,收入分派比例失调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增长,并
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一结论与新古典学派以为经济问题根源于有效需求局限
性观点完全不同。
③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问题,主线途径不是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而是实现收入
均等化。
④要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地增长,主线办法不是调节资本一产出比或增进技术进步,
而是调节储蓄率,即调节资本收入(利润)和劳动收入(工资)在国民收入分派中比例。
(四)新增长理论P21
1、代表人物及重要贡献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来,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经济学家获得了一系列最新
理论贡献:新增长理论研究重要是环绕技术进步内生化展开。
老式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假定为不受经济系统内任何变量影响外生变量,好
象技术进步是从天上掉下来。这与实际状况不符(P22)o
新增长理论重要贡献是技术内生化(P22)o
2、技术内生化
面对现实困境,新增长理论有两种技术进步内生化思路:
一种是先把技术进步详细化为人力资本积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外部效应,也就是说
全社会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使生产要素收益和规模收益递增,从而保持长期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积累既可以通过脱离生产学校教诲进行,也可以通过不脱离工作岗位边干边学进
行。
另一种技术进步内生化尝试是把技术视为一种知识,通过
(1)知识积累外部效应,也就是全社会总体知识提高所带来技术要素和规模收益递增来
阐明经济长期增长;
(2)运用人力资本和已有知识存量来生产新知识研究开发部门投资,不断引入新产品,
使劳动分工不断加强所导致规模收益递增及技术进步自身溢出效应所带来收益递增来保证
长期经济增长。
3、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基本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1990年在理论.上第•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把经济
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
(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核心;
(2)大某些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勉励而导致故意识行为成果;
(3)知识商品可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自身成本。
4、新增长模型
重要有内贝罗AK模型、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巴罗等政府支出增长模型、阿罗“干中
学”模型、罗默知识资本外溢模型,等等。这些模型创新之处在于设法解决递增规模收益,
保证人均收入长期增长。如简朴AK模型:
在AK模型中,生产函数为:
其中,A表达影响技术任何要素,K为资本存量。
假设:s储蓄率,没有人口增长和资本折旧,则所有储蓄转化为资本存量,于是有:
△K=sY=sAK
△K
K
(产量与资本成比例,即有产量增长率等于资本增长率)
内贝罗AK模型
sA
由上式可知:S越高,产量增长率也将越高;在S稳定期,经济漕长由A决定。
AK模型结论:
(1)AK模型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型。
(2)4K模型中长期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水平等。较高储蓄率、较
低人口增长率和技术水平提高都可以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率。
新增长理论重要贡献在于打破了新古典增长模式中“余值”不解之谜,以为决定经济
增长要素有三个:劳动、资本和技术,阐释了当代经济增长特点为内生变量技术和知识要
素贡献。
5、新增长理论基本理论意义
(1)一国经济长期增长最后源泉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生产和积累。各国经济增长
率差别和收入水平差别源自各国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不同刺激,以及向她人学习能力。如
果一种国家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最重要、具备决定意义是知识、人力资本及向其她国家学
习能力。一种国家运用教诲和研究开发,进行直接勉励政策对经济增长最为有效,因此一国
政策重点应当放在教诲和研究开发上。
(2)新增长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国际资本流动是如何加剧了发达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财富上不均衡状况。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虽然由于资本一劳动比率较低,因而投资所
能提供回报率也许较高,但是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由于人力资本、教诲以及研究开发
(R&D)或基本设施上投资局限性,潜在较高投资回报率不能实现,因此穷国投资收益低
于其她资本支出所能带来收益,由此引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财富和收入,越
来越大差距。
(3)新增长理论关于内生技术进步和收益递增理论分析对经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作出了开创性发展和贡献,有助于咱们更进一步地分析经济增长过程,探寻经济增长机理、
动力和影响因素,主张政府介入经济增长,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6、新增长理论局限性之处P21
(1)新增长理论过度强调外部效应和收益递增重要性,缺少对技术进步过程中制度性因
素(经济构造)、劳动和自然资源重要性分析,加之大量数学方程运用,从而使其应用于经
济发展研究适当性受到影响。
(2)新增长埋论非常强调技术因素,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并且也以为制度安排和技术
进步在长期中是互动,是经济持续增长不可或缺因素。但是,对制度进行内生化解决及经验
性研究显然是不成熟。此外,新增长理论在技术和制度共性方面缺少研究。事实上,技术
和制度都是人类所创造“知识”,而对知识进一步研究和理解必是一项非常重要基本性工作。
二、经济增长历史记录分析
库兹涅茨:在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比过程中,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00各种提名所
选出10个候选人中,最后拟定了西蒙・库兹涅茨。
西蒙•库兹涅茨重要从事下述领域研究
(1)经济周期:西蒙・库兹涅茨在经济周期研究中所提出为期经济周期,被西方经济学
界称为“库兹涅周期“
(2)国民收入核算:她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构成某些定义和计算
办法,被经济学家们誉为“美国GN.P.之父”。
(3)经济增长:她对经济增长分析,被西方经济学界以为揭示了各发达国家一种多世纪
经济增长过程,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看法。据说,西蒙・库兹涅茨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在西
方经济学界经济学家和记录学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
(一)经济增长六大特性P23
20世纪50年代,在考察了英、法、美等14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GNP、生产率、经济
构造、分派状况等在经济增长中变化趋势、特点及其互有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人均GNP和人口体现出加速增长趋势,但人均GNP增长率要高于人口增长率。
(2)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率不断提高.
(3)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构造转变率很高。
(4)经济增长随着而来是社会构造和意识形态迅速变化。
(5)经济增长不是一国独特现象,而是在世界范畴内迅速扩大,成为各国追求目
标。
(6)经济增长在世界范畴内是不平衡,因而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二)经济增长与其她经济变量有关性及其源泉P23
(1)GNP年平均增长率为3%,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人均GNP年平均增长率为
1.98%.
(2)劳动力数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但人均工时投入量却以年平均0.3%速度下降。
(3)总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率2.54%,人均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52%.
重要结论:人均GNP增长,25%归因于投入要素数量增长,75%归因于投入要素
效率一技术进步。
因而,科学技术进步为当代经济增长开发了新源泉!!
(三)经济增长与收入分派P23-25
库兹涅茨效应结论: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收入分派越
不平等;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分派越趋
于平等。
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
三、经济增长阶段理论P25
I960年,罗斯托(W.W.Rostcw)出版了《经济增长阶段》一书。她吸取了德国历史学派
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办法,熊彼特创新学说、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等,从世界经济发展史角度,
把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普通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1971年又补充了第六阶段,它们是:
1、老式社会(traditionalsociety)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preconditionsfortakeoff)
3、起飞阶段(take-off)
4、向成熟推动阶段(thedrivetomaturity)
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theageofhighmassconsumption)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0
在这六个阶段中,第三、六阶段是社会发展两次“突变”,也是最具备特殊意义阶段。
罗斯托起飞模型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乂称作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take-offmodel)、“罗斯
托模型”,该模型以为当代化有五个基本阶段,长短各不相似:
I.老式社会阶段(农业经济,级别社会)
2.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过渡性社会,投资增长,社会行为方式转变)
3.起飞阶段(投资率不不大于10%,生产进步)
4.趋于成熟阶段(投资率不不大于20%,资源配备优化)
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国家影响、福利国家,大规模消费)
(一)老式社会经济增长局限和起飞意义
老式社会特性是:没有持续经济增长。生产重要依托劳动力,大某些资源用于农业生
产,消费水平很低。实行级别制,社会阶层构造有某些变动余地,但是很小,家族和民族起
着重大作用。不存在当代意义上科学技术,经济增长极其缓慢。
为什么老式社会不能产生持续经济增长P25-26(局限)
“起飞”阶段及其意义
就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重要转折点,是实现“突破”阶段。罗斯托以
为,起飞是一种社会历史中具备决定性意义时期,是近代社会生活中大分水岭。
所谓“起飞”,是指一种产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办法激烈变革,具备双重含义(经
济起飞和社会起飞)。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开始或经济发展开端,是一国经济
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重要转折点。
起飞阶段特性
在起飞阶段,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制造业,外国投
资明显增长,以某些迅速成长产业为基本,国家浮现了若干区域性增长极。农村经济走向商
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流动加速:资本在部门间转移加快,大量地向工业领域集中;近代
工业和交通运送业带动了其她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主导力量。
起即介段完毕标志是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从农业出口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
口,开始出口大量服装、鞋、玩具、小工艺品和原则化家电产品。
某些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起飞阶段时期如下:英国1783—18,法国1830—I860年,
美国1843—1860年,德国1850—1873年,日本1878—19。
(二)成熟阶段
指起飞阶段后,正常成长经济力图把当代技术推广到它经济活动所有领域中去,国民
收入大概有10%—20%经常作投资之用。工业趋向多样化,新主导部门逐渐成长起来,代替
起飞阶段旧主导部门。
成熟阶段是一种社会已经把(当时)当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它大某些部门时期。国民
经济各部门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当代化装备,生产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长,社会也随之进入
下一种阶段。
成熟阶段特性
后起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主导部门;农业虽然尚有相
称规模,但是劳动力依然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并且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纯熟化和专业化。
同步人口也继续向都市集中。
(三)大规模高消费阶段
指社会重要注意力从供应转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方面,社会不再以为进一步推广当代
技术是一种比一切都重要目的。到了这一阶段后,社会有三个也许发展方向:
一是国家追求在国外势力和影响;
二是福利国家,即用国家力量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目的;
三是提高消费水平,使之超越出衣食住基本需要范畴。此时,各种生活及耐用消费品消
费提高;都市人口和办公室工作及纯熟工作人员比重增长。
大规模高消费阶段特性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在满足普通生活必须品消费基本上,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
劳务服务需求空前增长,导致消费构造发生重大变化;为了满足耐用消费品需求增长,开始
生产大量耐用消费品;公司党争日益激烈,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
由于社会化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增长,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来诱导需
求增长,于是就浮现了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局面。
(四)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指主导部门不再是生产有形产品工业部门,而是提供劳务和改进生活质量服务业。
这是由于高额消费阶段虽然提高了人们消费水平,但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都市衰败、
犯罪增长、年轻人精神空虚厌倦等问题,只有让一切有才干人均有受教诲机会,使那些对工
业化后来社会现实不满人感到有也许在现存制度中解决问题。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特性
在物质生活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享有
随着消费倾向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教诲、
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与提高生活水平关于部门成为推动经济住宅新主导部门。
(五)经济起飞先决条件P26
罗斯托以为,一国经济要实现起飞,必要具备如下先决条件:
第一,科学思想条件(牛顿科学思想)
第二,社会条件(创业精神)
第三,政治条件(以经济社会为政治日的统一而强有力政府)
第四,经济条件:
一是社会分摊资本投入是必要。经济主体是工业,但工业迅速增长必要有农业作基本,
同步需要有完善基本设施可供使用。
二是要有较高资本积累率(10%)。
三是要建立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主导部门。
(六)经济起飞动力和源泉:主导部门
罗斯托以为,经济增长几种阶段浮现依次更替因素,重要是“主导部门”不断更替和“人
类欲望”不断更替,前者是客观因素,后者是主观因素。由于“主导部门”是经济增长中起
重要作用先导部门,它采用了新技术,自身有很高增长率,并且能对其她产业部门产生重大
影响,因而它优先发展可以带动其她各部门发展,进而增进整个经济增长。
主导部门条件及其形式
条件:
该部门必要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必要拥有雄厚资金,必要有技术创新和迅速
应用新技术能力,必要可以通过自身发展对其她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罗斯托以为,主导
部门带动作用不但体当前自身可以高速增长,并且可以把这种增长“扩散”到其她部门去,
对其她部门产生决定性影响。
这种影响重要有3种形式:
1.规模经济影响:主导部门建立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在内部,可以减少生产和销售成
本;在外部,可以把新开发地区和新产品纳入商业市场,扩大市场范畴,形成对主导部门产
品有效需求。如铁路业作为主导部门,既减少了运送成本,又将广大地区纳入了商业市场。
2.产生新产业和扩大出口部门影响:主导部门建立,为新产业和部门建立创造了先决
条件,有助于新产业和部门发展;另一方面,主导部门发展可以扩大出口,换取外汇,从而
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国外资源。
3.带动影响:又称扩散效应。指主导部门发展可以带动“当代基本工业部门”(modern
basicindustrialsectors)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奠定基本。如铁路业发展带动了采
掘、钢铁、动力、机械工业等等发展,这些部门、产业发展又增进了整个经济发展。
这种带动影响作用方式:(1)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某些供应生产资料部门影响;(2)
旁侧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影响;(3)前瞻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新工艺、新技术、新
原料、新能源浮现诱导作用。
主导部门带动影响:以棉纺织工业示例
棉
前
汽机)
命(蒸
力革
回_用
.—
机制造
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赣南科技学院《农业标准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东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影视广告创意与策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中医药大学《逻辑与逻辑思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 2025年1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药房服务培训课件
- 信息安全事件课件
- 小学生起床图片课件
- 益阳定点月嫂培训课件
- 物业年终总结汇报工作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生物学试卷
- 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评分标准)
- 员工安全记分管理实施细则
-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设计)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四川省政治会考试卷与答案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解答题应用题大全50题含答案
- 2024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备课
- 视听说课程(《走遍美国》)教学方案
- 高中体育与健康-短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音乐“大单元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