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7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他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A.黄帝B.尧C.舜D.禹2、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A.B.C.D.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4、《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界巨著,下列对这部作品的作者和体例表述正确的是()A.司马迁,编年体B.司马光,编年体C.司马迁,纪传体D.司马光,纪传体5、在学习了有关商朝、西周的史实后,细心的肖虎同学发现导致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因素是()A.诸侯的叛乱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C.奴隶起义D.少数民族内侵6、如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列哪一选项是对这幅画卷的真实描绘()
A.魏晋南北朝佛教故事B.北宋社会风貌C.唐朝民族关系D.明朝山水和花鸟7、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A.曹操B.刘备C.诸葛亮D.孙权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共10题,每题1分,答案填入答题框中)(1)()退避三舍(2)()纸上谈兵(3)()阵前倒戈(4)()刀耕火种(5)()卧薪尝胆(6)()围魏救赵(7)()道路以目(8)()作法自毙(9)()问鼎中原(10)()烽火戏诸侯a.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b.牧野之战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e.晋楚争霸时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f.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被处死g.桂陵之战h.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i.周厉王暴虐无道,监视平民言行,平民不敢交谈,路上只能相互交换眼色j.周幽王9、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商王____把都城迁到____,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____。10、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元昊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仿效唐宋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______(判断对错)11、请你简要回答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方面措施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经济统一______和度量衡文化统一______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军事北击匈奴,修筑______12、火药于13世纪由____人传到欧洲。13、根据提示写出下面人物的名字。
(1)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蜀汉在丞相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北朝农学家______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4)南朝的_____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5)______和______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14、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______(判断对错).15、东汉时,宦官______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遍。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马可·波罗行纪》中描绘的元朝都城大都就是今天的南京。()17、宋齐梁陈四个南朝政权的都城都在建康。()18、某校七年级(1)班,排演汉初历史情景剧:“小兰:西汉初年,皇帝出行是不是用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拉车?小明:那当然,就是将相出行也肯定用马车。”()19、商朝又称为殷商,是因为商朝开国国君盘庚定都在殷。()20、郑成功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______(判断对错)2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正确反映了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______(判断对错)22、历史上的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______(判断对错)23、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______(判断对错)24、安史之乱是唐朝国势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之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27分)25、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回答问题。
(1)1980年我国决定在(____)()()()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2)1985年起,相继在()()()()开辟经济开放区。同时批准()省并成为经济特区。(3)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作出开发与开放()的决定。26、识读下图;请完成:
(1)图中人物是谁?他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他把君和民关系比作什么?(2)请你举出“载舟”与“覆舟”各一例。(3)他执政之后,为了避免“覆舟”,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形成了怎样的局面?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一、图二
材料二耕获图(图三)
(1)根据材料一,写出材料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2)《耕获图》中既有插秧又有收获,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的种植出现了什么现象?从越南引进了什么新的作物品种?
(3)南宋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1题,共3分)28、请写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4分)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29、两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方面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虽然彼此间屡起战端,但议和后的和平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到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材料一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请回答:(1)据材料一,北宋真宗率宋军与辽军交战后议和,请写出盟约的名称。(1分)后来,北宋与两夏党项族的哪一位首领也是先战后和?(1分)请写出南宋时期,宋金和议后划定的分界线。(1分)(2)据材料二,宋代的重要粮仓在太湖流域的哪些地区?(1分)别致的冰裂纹瓷器出自哪一个窑口?(1分)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1分)30、【题文】(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河,北通涿郡。
——《通典》卷十《遭运》
材料二: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请回答: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它目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加以概括。(2分)
(2)材料三中的江都指的是现在哪座城市?(1分)该城市位于此河哪一段(1分)今天的运河是否只剩旅游价值?(1分)请阐述你的理由(1分)
(3)材料四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1分)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交流促进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3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居住图一、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请说明出现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比较一下上述两个居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至少3点)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3)先秦时期(即秦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大自然作斗争,积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治理水患就是改造自然的重要措施之一。请将远古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水患的成功范例举一例。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两个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公元前2070年,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奴隶制国家国王”.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禹的史实.
注意准确识记禹建立夏朝的有关内容.【解析】【答案】D2、C【分析】略【解析】C3、D【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行的相关史实。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所以,玄奘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佛教。故选D。【解析】D4、B【分析】【分析】注意区分:《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历时19年编成。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点。5、B【分析】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由此可知,国家要长治久安应该施行仁政,勤政爱民,不能实行暴政.
故选B.
本题考查导致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因素.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夏商周的更替.【解析】【答案】B6、B【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这幅画卷的真实描绘了北宋的社会风貌。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史实。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史实。【解析】B7、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顾茅庐的相关知识。“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的是刘备为了招揽人才,三次于襄樊隆中请诸葛亮。第三次才会见了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所以ABD不对,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试题解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2)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成语纸上谈兵就出自该战役。从此之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3)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阵前倒戈"。阵前倒戈发生在牧野之战时。牧野之战是中国商朝和周朝交替时,周朝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在牧野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好阵,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格申明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随后武王命吕望率一部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纷纷倒向周军,(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武王乘势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4)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法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经营方式。原始先民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5)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末年,出现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在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夫差强迫勾践赴吴国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勾践遭耻辱后,三年后回国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睡觉睡在柴薪上,以此明志,最后灭吴雪耻,并问鼎中原,称霸一时。(6)本小题考查的是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回救,必备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中了齐军的埋伏,大败而归。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战例。(7)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道路以目。公元前9世纪时,周厉王暴虐无道,平民不是不满。厉王竟派人严密监视他们的言论行动,谁有不满,就杀死谁即杀人之谤。平民彼此不敢交谈,亲戚朋友在路上见了面也只敢用眼睛示意来表示对厉王的不满。史书上称为“道路以目”。他的大臣召公劝戒说:“这样堵住人民的嘴,就象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然后采纳其中好的建议。这样,天子处理国政就少差错了。”厉王不听劝告,仍然一意孤行,实行暴政。举国上下都是敢怒不敢言。3年后(公元前842年),平民们最终不堪忍受,自发地组合起来攻入王宫,把暴君赶走了。这个事件史称“国人暴动”。(8)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作法自毙。作法自毙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商鞅变法,首先取消了贵族的特权,规定重新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贵族由此失去了无功受禄的特权,对商鞅十分不满,但商鞅有秦孝公支持。贵族虽怀恨在心,仍然毫无办法。秦国经变法以后,很快强盛起来,生产率大大提高,国库充盈,将士作战勇猛,威震六国。商鞅因变法有功,受封商地十五邑,号商君,人们从此称公孙鞅为商鞅。变法过程中,太子的老师触犯了法律,商鞅为了新法能得以实施,请示孝公,依法严厉地作了公正处置。太子对商鞅开始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手快。孝公在位二十二年驾崩,太子嗣位,史称惠文王。贵族们知道惠文王痛恨商鞅,便纷纷制造流言蜚语,有人甚至诬陷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自孝公死后,自知失去靠山,不敢久居京城,返回自己的封地。当他风闻有人诬告他谋反的消息后,情知早晚必罹杀身之祸,便只身逃出家中,打算潜往它国,躲灾避祸。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寒鸦背着夕阳余辉,结队归林。商鞅急于逃离秦境,匆匆赶路,来到关下,不想被守关军士拦住,声称"“商君有令,黄昏后非公事不得出城。”商鞅这才意识到必须投宿住店。他来到一家旅店,要求住宿.老板走出来说"“既是客人我们当然欢迎,请问您是谁,弄不清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我这是作法自毙呀!”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惠文王杀了商鞅,却继续执行商鞅的政策,秦国日益强盛,为赵政(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与军事基础。(9)本小题考查的是问鼎中原。问鼎中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10)本小题考查的是烽火戏诸侯。西周的周幽王,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兴亡;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答案】(1)(e)(2)(c)(3)(b)(4)(a)(5)(d)(6)(g)(7)(i)(8)(f)(9)(h)(10)(j)9、盘庚殷殷朝【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盘庚迁都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0、略
【分析】据所学知;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而不是元昊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仿效唐宋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元昊建立的是西夏。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契丹政权的建立。
注意识记两宋时期主要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及建立时间。【解析】×11、货币文字灵渠长城【分析】秦统一后;下令全国一律使用以秦篆为基础的小篆,以统一文字;废除原有各国的货币,把过去商鞅制定的度量衡标准作为统一制度推行全国。统一车辆形制与道路宽度,派人开凿灵渠,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为了抵御匈奴,修筑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故答案为:
。方面措施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本题以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为切入点;考查秦的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采取的措施与影响。【解析】货币文字灵渠长城12、阿拉伯【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火药于13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点评】考查火药的传播。13、略
【分析】(1)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2)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北朝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5)钟繇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
故答案为:
(1)卫温.
(2)诸葛亮.
(3)贾思勰.
(4)祖冲之.
(5)钟繇;胡昭.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基本史实.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基本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卫温;诸葛亮;贾思勰;祖冲之;钟繇;胡昭14、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都江堰修建的时间.【解析】×15、蔡伦【分析】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故答案为:蔡伦.
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
本题以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解析】蔡伦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马可·波罗的史实。《马可·波罗行纪》中描绘的元朝都城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解析】【答案】错17、√【分析】【分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南朝。18、×【分析】【分析】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皇帝出行是不是用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拉车,将相出行只能用牛车,不是马车。如何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汉初年的社会景象。19、×【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0、×【分析】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知识点;应把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知识.
解答本题要熟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知识.【解析】×21、√【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西夏地处北宋的西北方向,与辽同处于当时北宋的北方.故图示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识记两宋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建立者.【解析】√22、√【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起兵击败了商朝军队,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重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周朝的相关知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和春秋争霸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23、√【分析】祖冲之;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因此题干的说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祖冲之的贡献为切入点;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
本题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4、√【分析】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是唐朝国势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之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解析】√四、识图题(共3题,共27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特区的设立。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2)本题主要考查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海南的设立。我国开放的第三步是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批准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
(3)本题主要考查了上海浦东新区的相关内容。上海浦东原本只是“一片农田菜地”,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作出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政府进入“开发浦东”的实质阶段,浦东成为上海经济的引擎,亦被誉为中国三个增长极之一,地区面貌日新月异。而先进的国际物流港口,航空运输、铁路轨道运输、城际高速路共同建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使浦东距世界仅“一步之遥”。
【解析】(1)深圳;珠海;厦门;汕头(2)环渤海地区;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海南省(3)上海浦东新区26、略
【分析】(1)本小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出自于唐太宗,意思是说:统治者就像船,人民就像水。水能托起船,也能使船倾覆。统治者若能勤政爱民,实行仁政,百姓就会支持统治者,国家就会兴旺发达。统治者如果实行暴政,百姓就会推翻统治者。(2)本小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载舟”的史实有:汉初和隋初,注意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开创了文景之治、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覆舟”的史实有:秦二世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秦朝被推翻;隋炀帝滥用民力,统治残暴,导致隋末农民起义,天下大乱,隋朝很快灭亡。(3)本小题考查贞观之治的史实。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隋末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重用贤才,虚心纳谏,提高行政效能;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完善科举制度,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经过唐太宗时期君臣的努力,唐朝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解析】(1)唐太宗(李世民);舟和水的关系。(2)“载舟”:文景之治或开皇之治。“覆舟”:秦二世暴政而亡或隋炀帝滥用民力而亡。(3)措施: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写到其中4点即可)结果: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是曲辕犁和筒车。唐代农民改进耕作工具,制造出曲辕犁。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可以自如地控制耕作的深浅,回转胜利,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唐代人民还发明了筒车,安装在水流湍急出,利用水力带动筒车旋转。当筒车转至低处,竹筒灌满水,转至高处时,水则泻出,形成灌溉,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灌溉效率。(2)本题考查宋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宋代,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耕获图》中既有插秧又有收获,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的种植出现了一年两季的现象。宋代,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能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3)本题考查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宋代,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原因有: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战乱相对较多,很多北方人迁到南方地区,北民南迁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的重视等。【解析】(1)曲辕犁;筒车。(2)一年两季;占城稻。(3)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民南迁不仅提供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五、列举题(共1题,共3分)28、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四大名著又称四大小说,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考点:四大名著【解析】【答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29、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南宋的史实。北宋真宗率宋军与辽军交战后议和,盟约的名称是檀渊之盟。后来,北宋与两夏党项族的首领元昊也是先战后和。南宋时期,宋金和议后划定的分界线是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宋代的重要粮仓在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别致的冰裂纹瓷器出自哥窑。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解析】【答案】(1)檀渊之盟(1分)元昊(1分)淮水至大散关一线(1分)(2)苏州、湖州(1分,任答一点)哥窑(1分)市舶司(1分)3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修建目的的准确识记,材料一中主要从利于发展经济发展的角度修建大运河,材料二主要是从“喜欢外出巡游”即巡游享乐的角度修建大运河。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的准确识记,由已学知识可知“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中的江都指的是扬州,位于邗沟;今天的大运河不仅具有旅游的价值,而且具有“南水北调”;运输、考古等现实价值等。
第(3)问;主要考查江南经济的发展,材料中“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苏州;湖州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原因可以从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推动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4)问;主要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赣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网络安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三年级下册小学生期末评语(17篇)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新人教版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混合运算过河说课稿北师大版
-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材料教科版
- 小学生宿舍内务管理制度
- 死因制度培训课件
- 2021年卫生招聘(公共卫生管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 医生输血培训课件
- 同轴电缆接头制作(最终版)
- 债务纠纷证明范本图片
-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题
- 安全科学导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管理文秘与公文写作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 棒球训练指南
- 学前教育基础综合(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北京的春节》说课课件
- 二次元操作规范
- (完整)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 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班级
- MINICEX考核方式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