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必修1-单元检测(四)_第1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必修1-单元检测(四)_第2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必修1-单元检测(四)_第3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必修1-单元检测(四)_第4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必修1-单元检测(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争辩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自然 暴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读雁荡山峡谷图,回答1~2题。1.该景观形成的缘由是()A.古冰川作用 B.古岩浆活动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解析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因而雁荡山峡谷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D2.雁荡山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挨次,排列正确的是()A.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化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流水侵蚀C.搬运—流水积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流水积累—地壳抬升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该地貌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其反映的是岩浆活动;之后经过抬升、切割、剥蚀作用形成。答案B云台山位于太行山南麓,30亿年的沧海桑田,形成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多次的地壳构造运动,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猛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旷奥兼具的“云台地貌”景观。如图为“红石峡谷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红石峡谷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古冰川侵蚀 B.两侧岩层断裂下沉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解析由题干内容可知,红石峡谷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深度下切形成的。答案D4.近期在云台山景区发觉的怪石头经鉴定为4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的三叶虫化石。下列岩石与保存该化石的岩石成因相同的是()A.石灰岩 B.玄武岩C.大理岩 D.花岗岩解析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玄武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答案A读图,完成5~6题。5.图示区域受内力作用影响形成的自然现象有()A.滨海沙滩 B.珊瑚礁C.圆锥状山体 D.狭长裂谷6.对图中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少雨,风力作用强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震多发D.肥沃火山灰土壤,有利耕作5~6.解析本题组考查空间定位分析及地质作用与板块运动,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火山灰经风化可形成肥沃土壤。答案5.C6.D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图,读图分析回答7~9题。7.图示中心地区地势特点为()A.四周高中间低 B.西南高东北低C.西北高东南低 D.中间高四周低8.图中湖泊的形成缘由是()A.河流下切形成B.山体滑坡,堵塞河道C.火山口积水而成D.地壳断裂凹陷形成9.图中湖泊岸边的岩石()A.含有生物化石 B.不会受到风化作用C.来源于软流层 D.可形成岩溶地貌7~9.解析第7题留意题干中的条件“中心地区”,图中中心地区为湖泊,故A项正确;该湖泊位于山体顶部,应为火山口积水而成;火山口处的岩石为岩浆岩,岩浆来源于软流层,岩浆岩中不含有生物化石,也不会形成岩溶地貌,岩石在外界均会受到风化作用。答案7.A8.C9.C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2题。10.图中众多较大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由东向西 B.由东南向西北C.由西向东 D.由西北向东南11.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波浪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断裂下陷作用12.图中河流在本图中塑造出的地貌主要为()A.冲积扇 B.河漫滩C.“V”型谷 D.“U”型谷10~12.解析依据经纬度分析该区域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西侧有幽深曲折的峡湾海岸,为冰川侵蚀而成,图中河流由西北部山地向东南流淌;山区河段河流下切侵蚀形成“V”型谷。答案10.D11.B12.C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3~14题。13.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丙、丁解析图中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地形倒置的是乙和丙。选C。答案C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山B.甲处适合选做水库坝址C.开凿隧道适合选址于乙处D.地壳最不稳定的是丁处解析依据图中岩层弯曲方向可推断,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山;甲处为断层,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乙处为背斜,适合开凿隧道;地壳最不稳定的是甲处。选C。答案C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侵入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为“岩墙”。读“不同时代相互穿插的岩墙图”,完成15~16题。15.图示岩墙按生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C.②①③ D.③①②解析依据岩墙内部裂隙的连续性推断,③的连续性最差,①次之,②最好。所以③的形成时间最早,②的形成时间最晚。答案D16.关于图示地质构造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岩墙①②③属沉积岩B.图中地质构造为外力作用所致C.岩墙在地貌上通常表现为山脊或沟谷D.图中不行能含有变质岩解析依据岩墙的概念判读,岩墙①②③属岩浆岩;图中的地质构造为内力作用所致;岩层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形成变质岩。答案C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据以上材料完成17~18题。17.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A.青藏高原 B.天山两侧C.横断山区 D.江南丘陵答案C18.该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A.半山腰 B.高山顶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答案A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9~21题。19.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 B.冲积扇C.三角洲 D.侵蚀平原解析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状分布在山脚下,是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答案B20.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 B.3月C.7月 D.10月解析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则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依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可推断该地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7月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答案C21.依据“地势平坦、取水便利、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依据聚落选址的原则,聚落应选在地势平坦开阔的高地,故乙处最佳。答案B读下面①、②两图,完成22~23题。22.①、②两图中的交通线均呈环状分布,造成此种现象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河流地形 B.地形水源C.气候地形 D.水源地形23.影响图②中聚落规模扩大的限制性因素是()A.交通 B.地形C.水源 D.气候22~23.解析图①为台湾岛,中部有山地,人口和城市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图②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的冰雪融水成为山麓绿洲的浇灌水源,使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于绿洲上,聚落的规模大小受水资源数量的制约。答案22.B23.C下面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回答24~25题。24.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缘由是()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四周,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四周,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C.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D.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解析依据题干中关于该岛位置的叙述和图中中心山脉的标注,可推断该岛屿为台湾岛。台湾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为板块的消亡边界。岛屿东部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猛烈的影响,多变质岩的分布。断层和变质岩的形成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答案B25.城市丁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缘由是()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冬季风经海洋增温增湿遇地形阻挡C.位于中心山脉的背风坡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解析冬季,冬季风越过东海,经海洋的增温增湿后,在台湾岛山地的迎风坡形成降水。冬季台湾海峡主要受南下的寒流影响,暖流的势力弱;山脉的背风坡一般降水较少;亚欧大陆东部的冬季风不属于盛行西风。答案B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区域图。(1)材料一中喜马拉雅山从山地类型上看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2)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________。(3)关于在图中墨脱地区修建大路的区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是墨脱大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B.资金不足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C.该地修建的大路为县级大路,等级较低,对技术条件要求不高D.该地地质条件简单,有河谷地貌、冰川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等(4)材料二中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C________。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如打算在材料二地区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褶皱山。第(2)题,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线,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第(3)题,雅鲁藏布大峡谷,夏季多雨,不适合施工;该地经济落后,但该大路由国家投资,故资金不是最大障碍;该地地质条件简单,自然条件恶劣,对大路建设的技术条件要求高。第(4)题,依据岩层的弯曲变样子况可知,A处为背斜,C处为断层;B处是向斜形成的向斜山,是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第(5)题,隧道工程选址应位于背斜地区。答案(1)褶皱山亚欧印度洋(2)内力作用(3)D(4)背斜断层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5)A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又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小渗漏。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大,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难度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27.读我国亚热带某地区地质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推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推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丙三个村中,________村可成为旅游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________村不行能找到化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山岭等高线分布中间高、四周低(2)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且对称分布(3)丙石灰岩分布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4)甲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而甲处为岩浆岩28.下图是北纬30°四周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分?缘由是什么?(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比较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缘由是什么?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渐渐积累形成。(3)2009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削减,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进展。29.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8分)(1)甲、乙两图中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有什么不同?(2)图甲高原南部的高大山地为________山脉,乙图高原的西部有________山脉,按成因都是由于地壳的________运动形成的________山系。(3)图甲东南部和图乙北部地区河流塑造的地貌有什么不同?(4)图甲中南部河谷是当地人口聚落密度较大的地区,而图乙北部河流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