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第五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酿酒酵母产酒精能力强,但没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糖化酵母能合成淀粉酶,但酒精发酵能力弱。科研人员通过两种途径改良酵母菌种,实现以淀粉为底物高效生产酒精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途径Ⅰ需用纤维素酶处理酵母菌,再利用PEG诱导融合B.途径Ⅱ需要以淀粉酶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C.途径Ⅰ和途径Ⅱ最终获得的目的酵母菌染色体数目相同D.以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的效率作为最终鉴定目的菌的指标参考答案:B【分析】识图分析可知,途径Ⅰ利用了细胞融合技术,酵母菌细胞存在细胞壁,如果使二者细胞融合,必须出去细胞壁,根据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利用酶的专一性应该选择几丁质酶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融合后诱导再生新的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即杂种酵母,该细胞融合了酿酒酵母和糖化酵母二者的遗传物质,形成了异源多倍体,染色体数目为二者之和。途径Ⅱ利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从糖化酵母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淀粉酶基因)导入的酒精酵母中,使其既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又有较强的产酒精能力。转基因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利用Ca2+转化法导入酵母菌,然后可以在个体水平上进行鉴定。【详解】途径Ⅰ需用几丁质酶处理酵母菌,再利用PEG诱导融合,A错误;根据题意,途径Ⅱ需要以淀粉酶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以便于导入受体细胞中,B正确;途径Ⅰ获得的目的菌株为多倍体,是原来两种酵母菌染色体数目之和,途径Ⅱ获得的目的酵母菌染色体数目与原来酵母菌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鉴定目的菌株的依据是酵母菌合成淀粉的能力和酒精发酵的能力,D错误。2.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不涉及
A.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B.染色体变异和细胞全能性
C.减数分裂和配子形成
D.DNA的复制和基因表达参考答案:C1.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参考答案:B4.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中1、2、3、4代表染色体,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A.若某个体与该生物杂交后代表现2种类型,则某个体基因型的可能性有2种B.1、2、3、4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若在1上出现了三个a,则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D.若在3上出现了一个a,则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参考答案:B5.下列事实属于细胞克隆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
D.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参考答案:C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6.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若观察发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40条和20条,则最可能是第几次分裂的什么时期
A.第一次;中期
B.第二次;后期
C.第三次;中期
D.第四次;后期
参考答案:B7.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A.造血干细胞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造血干细胞是完全没有分化的细胞C.造血干细胞有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酶
D.造血干细胞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参考答案:D8.将含有六对将含有六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H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让细胞进行分裂。根据右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半数的染色体有3H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6个a,6个b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6个b,6个c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分裂中期时b+c=12,但b和c数目不确定参考答案:D进行减数分裂时,精原细胞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有DNA分子复制后都是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3H标记,所有染色体都含有3H标记,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全部的染色体有3H,A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精原细胞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有DNA分子复制后都是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3H标记,所有染色体都含有3H标记,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2个a,B错误;在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12个b,C错误;由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两极,因此第二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的数目不确定,可能是0条,最多可能是12条;该细胞再经过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可能有两种情况,即图b和图c,但是不能确定b、c各自确切的数目,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肯定是12条,即b+c=12个,D正确。9.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下如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4个B.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50肽是由50个氨基酸形成的,至少有1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共49个肽键,将2个丙氨酸去掉后,形成两条肽链和3个氨基酸,肽键数目减少4个,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该过程中肽键数目减少4个,需要消耗4分子水,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氧原子数目增加4个.解:A、根据图示,五十肽是条多肽链,含有50﹣1=49个肽键.如果将其中的2个丙氨酸去掉后,就形成两条多肽链和3个氨基酸,则肽键数=47﹣2=45,因此肽键数减少了4个,A正确;B、由于减少了4个肽键,相当于多增加了4个水分子,因此氢原子数目增加了8个,B正确;C、一条肽链变成二条肽链,氨基和羧基各增加1个,而两个丙氨酸也含有2个氨基和羧基,加上第50位的氨基酸,故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C正确;D、由于减少了4个肽键,相当于多增加了4个水分子,因此氧原子数目增加了4个,D错误.故选:D.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10.图1、图2表示某生物部分染色体发生的变化,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参考答案:D【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其目标.【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图1只①和②互为同源染色体,所以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而图2中②和③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图1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2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基因重组过程中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染色体片段的易位也不会改变基因数目,B错误;C、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生物性状改变,C错误;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重组中四分体的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⑥⑦过程会在同一细胞中发生B、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细胞中C、③④反映了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⑥⑦过程不能完成参考答案:C12.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二苯胺试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参考答案:答案:A1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A.2
B.3
C.4
D.5参考答案:B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①错误;②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来源于食物,②错误;③活细胞都要发生代谢反应,所以活细胞都含有酶,③正确;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④正确;⑤酶是蛋白质或RNA,而不是固醇,⑤错误;酶只起催化作用,不起调控作用,⑥正确、⑦和⑧错误;所以B选项正确。14.下面是四位同学实验操作的方法或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水解B.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此时细胞仍为活细胞C.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参考答案:C【知识点】教材生物实验解析: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而不是水解,A错;洋葱根尖经解离后细胞已死亡,B错;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该细胞可能处于失水状态,也可能处于吸水状态,还可能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因为温度既影响酶的活性,也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不宜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1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纯种黑人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4种,3:1
B.4种,1:2:1
C.9种,9:3:3:1
D.9种,1:4:6:4:1参考答案:B16.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参考答案:B17.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所包含的食物链有:藻类→海螺;藻类→线虫→沼蟹;藻类→细菌→线虫→沼蟹;大米草→食虫草→蜘蛛.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食草虫减少,蜘蛛缺少食物,数量减少;土壤中的磷的增加以及大米草的竞争减弱,可促进藻类生长,线虫增加,沼蟹数量增加;因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随沼蟹数量增加,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解:A、由藻类→细菌→线虫→沼蟹可得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A正确;B、由食物链有:藻类→海螺;藻类→线虫→沼蟹;藻类→细菌→线虫→沼蟹;大米草→食虫草→蜘蛛,可得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沼蟹、蜘蛛、线虫,B错误;C、大米草死亡,可促进藻类生长,线虫增加,沼蟹数量增加,C正确;D、由图可知,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食草虫减少,蜘蛛缺少食物,数量减少,D正确.故选:B.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18.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能够表示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
)参考答案:D19.下图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甲是C3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B.乙是C4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4→C3
C.甲是C4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4→C3
D.乙是C3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4参考答案:C20.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用健那绿染液代替龙胆紫染液为染色体染色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观察D.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参考答案:C【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解答】解:A、染色体或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一般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进行染色,不能用健那绿替代,A错误;B、细胞分裂中期细胞核的核膜与核仁已经解体,看不出细胞核了,且是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接着先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C正确;D、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使细胞分散开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参考答案:C22.用某种药物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将会受到强烈影响的是
A.水
B.丙三醇
C.睾丸酮
D.丙氨酸参考答案:C23.下图是某种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生物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
)A.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功能,②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甲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乙结构上的反应提供的C.乙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氧气可以由甲结构上的反应提供D.乙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化学反应的膜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参考答案:B24.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参考答案:B【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是内环境稳态维持的机制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A正确;B、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B错误;C、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B.
25.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P)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cDNA和P﹣cDNA).其中,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以及不能与P﹣cDNA互补的L﹣mRNA分别含有编码(
)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②胰岛素的mRNA③抗体蛋白的mRNA④血红蛋白的mRNA.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B2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胚胎移植时对受体用促性腺激素处理的目的是使其与供体同时发情和超数排卵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参考答案:D27.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金属离子浓度ACP相对活性(%)草鱼鮰鱼鳝鱼Na+30100.83101.4796.03Zn+1112.38116.06158.13Ca2+565.2196.1888.18A.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B.将宰杀后的鮰鱼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一段时间能保持其鲜味C.将宰杀后的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鲜味下降的速度会减慢D.Zn2+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都减慢参考答案: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分析曲线图:在最适温度之前,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但是超过最适温度后,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分析表中数据: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在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中的活性不同.三种鱼的ACP活性在Ca2+溶液中都最低.三种鱼的ACP活性在Zn2+溶液中都最高.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ACP活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超过一定温度后会下降,A错误;B、由图可知鮰鱼放到37℃左右ACP活性最大,鲜味最难保持,B错误;C、由表可知草鱼在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ACP活性较低,鲜味保持的时间应最长,C正确;D、由图表可知Zn+能使这三种鱼的ACP活性升高,鲜味下降速度都增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酸性磷酸酶(ACP)为素材,结合图表,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图表的分析,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对相关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28.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主要储能物质是糖类
B.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淀粉、纤维素、乳糖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D.构成DNA的单体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参考答案:D29.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由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所启动C.效应B细胞相对于B细胞具有更发达的内质网D.对抗原再次免疫时血清抗体的产生具有更长的延迟期参考答案:D30.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①B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参考答案:A31.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够说明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C.部分有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参考答案:B32.关于DNA复制与转录,叙述正确的是A.均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新的子链B.均需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将双链中的磷酸二酯键水解C.DNA复制必须在细胞核内进行,而转录可以在细胞质中进行D.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而转录可进行多次参考答案:D33.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3582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参考答案:C34.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右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B.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C.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D.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图可知,IAA对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乙烯对幼苗生长起抑制作用,二者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A正确;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B正确;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但是通过图解不能得出这一结论,C错误;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D正确。【知识归纳】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1)生长素和赤霉素①两者关系
a.促进: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来促进细胞伸长。b.抑制: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②两者的生理效应a.赤霉素能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b.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3)生长素和乙烯①两者的作用机理②两者的含量变化③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生长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4)脱落酸和赤霉素右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①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植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能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一般在脱落的果实和种子中含量较高。②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所以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赤霉素和脱落酸浓度之比,两者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是相反的。35.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受刺激时,瞬间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
B.兴奋在①②处传导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C.刺激③处,①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A或③处均可使E产生反应参考答案:D36.下列关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突变使狼和鹿产生不定向变异,自然选择使它们向奔跑速度快的方向进化C.突变是可遗传变异,都会遗传给下一代D.物种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参考答案:B37.如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对该图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D.DE段兔群数量的增长率几乎为0参考答案:A38.右图所示细胞为某杆物体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该植物属于A.二倍体
B.单倍体
C.三倍体
D.多倍体参考答案:B39.下列肯定不含有核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质粒
D.酶参考答案:C40.下图为DNA分子的一个片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图中仅含由a、c、e、g代表的四个基因,则b、d、f三个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B.若图中仅含由a、c、e、g代表的四个基因,则这四个基因共用一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若该图中X代表一个基因,Y代表该基因的编码区,则a可能是D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D.若该图中X代表b-珠蛋白基因,Y代表该基因的编码区,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突变位点位于d或f中的一个片段中参考答案: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若图中仅含由a、c、e、g代表的四个基因,则b、d、f三个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A正确;若图中仅含由a、c、e、g代表的四个基因,则这四个基因都具有各自的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错误;若该图中X代表一个基因,Y代表该基因的编码区,则a属于非编码区,可能是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C错误;真核生物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若该图中X代表β-珠蛋白基因,Y代表该基因的编码区,则c、e、g代表的是外显子,d和f代表内含子,内含子中发生的突变不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所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突变位点应位于c或e或g中的一个片段中,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DNA分子片段结构图,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等知识,解题关键能识记真核生物的基因的特点,明确真核生物编码区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的关系,明确内含子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4分)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图,请回答:(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经用
处理,除去了
;A、B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微积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羽毛球I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十二月职位心得总结
- 【红对勾】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课后巩固提高
- 【名师一号】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
- 【-学案导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必修四课时作业:第三章-章末检测(B)
- 【金版学案】2014-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练习:Unit-2-第四学时
-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大寺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初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寻找创意和启发学生的天赋
- JCT908-2013 人造石的标准
-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
- 礼品申请领用表
- 开工报告、暂停令格式
- 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应用
- !悬臂式挡土墙计算软件
- 石油工程概论
- 运维应急预案
- 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 工程造价审计投标方案
- 办公楼装修环境与对策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