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图制图学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黑龙江工程学院第一章单元测试
地图由于采用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了()。
A:一览性
B:可量测性
C:直观性
D:可记载性
答案:可量测性
比例尺为1:50万的地图属于哪种比例尺地图()。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其它选项都不是
答案:中比例尺地图
以下哪项不属于专题地图()。
A:历史地图
B:地形图
C:人口地图
D:经济地图
答案:地形图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地理要素()。
A:居民地
B:水系
C:植被
D:地貌
答案:居民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地图描述正确的是()。
A:地图把用地图符号表示事物作为唯一的方法
B:地图正在由“纸质”地图向“无纸”地图转变
C:更加强调制图对象的空间联系和随时间的变化
D:地图不再单纯地描绘地球表面
答案:地图正在由“纸质”地图向“无纸”地图转变
;更加强调制图对象的空间联系和随时间的变化
;地图不再单纯地描绘地球表面
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
A:地理要素
B:经济要素
C:辅助要素
D:数学要素
答案:地理要素
;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
现代地图学的现状和发展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
A: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
B:专题制图进一步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
C: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
D:地图学新概念与新理论的不断探索
答案: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
;专题制图进一步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
;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
;地图学新概念与新理论的不断探索
由于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制图综合手段,使地图具有一览性。()
A:对B:错
答案:对航空像片能够保证所描绘的范围内各处的比例尺一致。()
A:对B:错
答案:错地图可以应用于地方病与流行疾病的分析与防治。()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图上1cm等于实地1km,属于哪种比例尺()。
A:文字式比例尺
B:直线式比例尺
C:数字式比例尺
D:图解式比例尺
答案:文字式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的主要作用()。
A:其他选项都是
B: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
C: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
D: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答案:其他选项都是
下列哪种比例尺不使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A:1:100万
B:1:10万
C:1:50万
D:1:5万
答案:1:100万
以下哪些为分州分国地图常用投影()。
A:彭纳投影
B:斜轴等积方位投影
C: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D:墨卡托投影
答案:彭纳投影
;斜轴等积方位投影
;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长度具有哪些特点()。
A: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
B: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相等,椭球体面上,从低纬向高纬稍有加长。
C: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D:纬线长度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极地的纬线长度为零。
答案: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
;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相等,椭球体面上,从低纬向高纬稍有加长。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纬线长度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极地的纬线长度为零。
下列哪些图号是正确的()。
A:J50B001001
B:J50B003002
C:J-50-A
D:J-50-[17]
答案:J50B001001
;J-50-A
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点的经纬度和它在平面上的直角坐标之间的解析关系。()
A:错B:对
答案:对大地水准面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
A:对B:错
答案:错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A:对B:错
答案:对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是影响地图投影的主要原因之一。()
A:对B:错
答案:对
第三章单元测试
以下地图符号中,不属于按物体的性质分类的是()。
A:正形符号
B:测量控制点符号
C:居民地符号
D:境界符号
答案:正形符号
以下颜色能带给人以沉静感的是()。
A:青、蓝、紫
B:绿、黄绿
C:红、橙、黄
D:黑、白
答案:青、蓝、紫
以下符号中,不依比例符号定位的是()。
A:线状符号
B:组合图形符号
C:宽底符号
D:底部呈直角的符号
答案:组合图形符号
;宽底符号
;底部呈直角的符号
地图符号的实质就是对地理事物进行了一次制图综合。()
A:错B:对
答案:对侧形符号是用简化了的侧视外形来设计符号。()
A:对B:错
答案:对不依比例符号是只表示平面轮廓的长度,不表示宽度的符号。()
A:对B:错
答案:错地图上大部分符号都不属于定位符号。()
A:错B:对
答案:错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A:对B:错
答案:对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色相。()
A:错B:对
答案:错名称注记是地图注记的种类。()
A:错B:对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全野外数字测图的设备不包括()。
A:电子手簿
B:电子平板
C:全站仪
D: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答案: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
A: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B: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
C: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D:地图比例尺
答案: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图幅边缘匹配处理包括:①识别和检索相邻图幅②逻辑-致性的处理③相同属性多边形公共边界的删除④相邻图幅边界点坐标数据的匹配正确执行步骤为()。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答案:②①④③
地图文本数据的获取手段有()。
A:平板数字化仪
B:目视判读
C:扫描仪扫描后字符识别
D:键盘录入
答案:扫描仪扫描后字符识别
;键盘录入
遥感图像的信息获取中,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有()。
A:统计概率法
B:语言结构法
C:监督分类法
D:模糊数字法
答案:统计概率法
;语言结构法
;模糊数字法
线状要素矢量化能实现的功能有()。
A:线状要素细化
B:断线修复
C:跟踪
D:边界细化
答案:线状要素细化
;断线修复
;跟踪
下列属于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的是()。
A:多源信息复合
B:增强处理
C:平差处理
D:纠正处理
答案:多源信息复合
;增强处理
;纠正处理
野外数据采集是地图数据获取的唯一手段。()
A:对B:错
答案:错软件自动矢量化和屏幕鼠标跟踪矢量化都是对栅格图像的矢量化。()
A:对B:错
答案:对图像增强处理包括光学图像增强处理和数字图像增强处理。()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普通地图上有关水系要素表示说法错误的是()。
A:海洋及依比例尺表示的湖泊、水库、双线河一般用蓝色水涯线与浅蓝色水域色表示。
B:通常表示其类型、形状、大小和流向。
C:往往采用0.5mm不依比例尺双线符号实线单线河与双线河衔接。
D:河流、运河及沟渠等水系一般以蓝色线状符号表示其位置及长度。
答案:往往采用0.5mm不依比例尺双线符号实线单线河与双线河衔接。
普通地图上能反映地貌立体感的表示方法是()。
A:范围法
B:等高线法
C:分层设色法
D:晕渲法
答案:晕渲法
普通地图上,有关海洋要素表示说法错误的是()。
A:海图上水深注记不标点位,用注记整数的几何中心来代替。
B:海底地貌通常用水深注记、等深线、分层设色和晕渲等方法表示。
C:海岸线通常用蓝色实线表示,低潮线用虚线概略绘出。
D:海岸线以上沿岸地带,主要通过等深线和地貌符号表示。
答案:海岸线以上沿岸地带,主要通过等深线和地貌符号表示。
下列有关等高线性质说法有误的是()。
A:等高线不能在图中中断,但是遇到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B:等高线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必在图外闭合
C: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D:等高线坡度与平距成正比
答案:等高线不能在图中中断,但是遇到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地形图上有些地貌不能用等高线表示,而需要用地貌符号表示的是()。
A:流水地貌
B:区域微地貌
C:冰川地貌
D:独立微地貌
E:激变地貌
答案:区域微地貌
;独立微地貌
;激变地貌
地图时交通要素分类包括()。
A:管线运输
B:水路交通
C:铁路运输
D:空中交通
E:陆路交通
答案:管线运输
;水路交通
;空中交通
;陆路交通
居民地按居民地平面图形和房屋特征分为()。
A:散列式
B:离散式
C:特殊式
D:集团式
E:分散式
答案:散列式
;特殊式
;集团式
;分散式
对于城市式、集镇式和村庄式三种居民地类型,在图上除其本身图形可以区分外,主要通过名称注记的字体及大小来区分。()
A:对B:错
答案:对当两个行政中心位于同一个居民地,除采用注记的字体字大区分外,还采用加辅助线的方法。()
A:对B:错
答案:错在地形图上,街区中的独立地物符号,一般可以中断街道线、街区留空绘出。()
A:错B:对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在南北纬80度以外,航线图采用()投影。
A:正轴圆柱投影。
B: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C: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
D:极球面投影
答案:极球面投影
航空图多为中、小比例尺地图,通常飞机速度在()采用1∶100万航空图。
A:500~1000km/h
B:200~500km/h
C:1000km/h以上
D:200km/h以下
答案:200~500km/h
在政区图中,用颜色来体现政治立场也是十分明显的。可用于表示与本国关系一般的国家的颜色为()。
A:黄色。
B:绿色。
C:紫色。
D:红色。
答案:绿色。
在政区图中,用颜色来体现政治立场也是十分明显的。可用于表示与本国较为亲近的国家的颜色有()。
A:绿色
B:橙色
C:深绿色
D:黄色
E:红色
答案:橙色
;黄色
;红色
下列哪些属于编辑社会-经济地图的基本的资料()。
A:历史文献资料
B:人口统计
C:报纸、杂志
D:经济统计
E:航片、卫片
答案:历史文献资料
;人口统计
;报纸、杂志
;经济统计
;航片、卫片
下列哪些属于人文专题地图资料加工的主要内容()。
A:统一指标
B:统一比例尺
C:统一格式
D:统一资料时间
E:统一资料的区划单元
答案:统一指标
;统一资料时间
;统一资料的区划单元
政区地图的现势性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反映短时间内国际政治形势和国内各级行政建制及其变革即可。()
A:对B:错
答案:错人文地图就是社会-经济地图,表示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地理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如人口图、行政区划图等。()
A:错B:对
答案:对人文地图的地理基础一般选用同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内容主要是普通地图的基本要素。()
A:错B:对
答案:对专题地图着重描述的是专题内容的实质,包括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特征、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和属性特征。()
A:对B:错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制图物体图形中的某些碎部,在比例尺缩小后无法清晰表示时应执行的操作是()。
A:合并
B:删除
C:增加
D:夸大
答案:删除
下面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产量或产值
B:人口数
C:品种
D:等级
答案:产量或产值
;人口数
地图概括中的概括包括()。
A:质量特征概括
B:形状概括
C:数量特征概括
D:面积概括
答案:质量特征概括
;形状概括
;数量特征概括
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
A:对B:错
答案:对地图用途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A:对B:错
答案:错简化包括地理信息的取舍和图形化简两方面。()
A:错B:对
答案:对分级越少,地图概括的程度越小。()
A:错B:对
答案:错概括的目的是在保证地图清晰的前提下,使图面保持恰当的载负量。()
A:对B:错
答案:对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
A:错B:对
答案:对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
A:对B:错
答案:对
第八章单元测试
地图注记的排列方式有四种,对于点状地物的名称注记一般采用哪种方式()。
A:水平排列
B:垂直排列
C:雁形排列
D:屈曲排列
答案:水平排列
下列属于专题地图图面附属元素的配置的有()。
A:图名
B:比例尺
C:附图
D:文字说明
E:图例
答案:图名
;比例尺
;附图
;文字说明
;图例
地图注记通常分为()。
A:数字注记
B:名称注记
C:图外整饰注记
D:字母注记
E:说明注记
答案:数字注记
;名称注记
;图外整饰注记
;说明注记
下列属于普通地图图面配置内容的有()。
A:比例尺
B:图廓
C:图名
D:高程基准
E:坡度表
答案:比例尺
;图廓
;图名
;高程基准
;坡度表
下列属于地图注记要素的是()。
A:名称注记
B:数字注记
C:字体
D:字大
E:字位
答案:字体
;字大
;字位
图例是否加框,要根据图面情况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全面剖析
- 修路包工合同样本
- 上海住建部合同标准文本
- 出资金合同样本
- 兽医师聘用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快递转让合同样本
- 农场运营合同样本
- 代理强制清算合同范例
- 专利技术购买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经营租房合同样本
- 科伦员工手册
- 战场态势认知理论与方法
- 学校食堂饮食保障供餐应急预案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课件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共34张PPT)
- 全国高中物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
- 护士临床护理培训考核合格证明
- GB/T 10858-2023铝及铝合金焊丝
- GB/T 10058-2023电梯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