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_第1页
探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_第2页
探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_第3页
探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_第4页
探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目:探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学号:姓名: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探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氧缺陷在掺锗光纤中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对光纤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氧缺陷在掺锗光纤中主要存在于纤芯和包层界面,其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氧缺陷对光纤的传输性能、非线性效应及色散特性均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优化掺杂工艺,降低了氧缺陷浓度,提高了光纤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氧缺陷是影响掺锗光纤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光纤制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手段。光纤的传输性能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掺锗光纤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光纤材料,具有优异的传输性能和良好的非线性效应,在光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掺锗光纤中存在的氧缺陷会对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氧缺陷的物理性质,对于提高掺锗光纤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物理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光纤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一、1.氧缺陷的形成与分布1.1氧缺陷的形成机制(1)氧缺陷的形成机制是掺锗光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光纤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处理、设备操作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光纤内部可能会产生氧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氧空位、氧间隙等,它们在光纤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氧缺陷的形成通常与光纤材料中的氧含量密切相关。在掺杂锗的过程中,锗原子与氧原子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缺陷。(2)氧缺陷的形成机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在光纤制造过程中,熔融的硅材料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随着光纤的冷却,氧原子会从硅材料中析出,形成氧空位。这些氧空位在光纤内部移动并与其他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缺陷的形成。其次,光纤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也会导致氧缺陷的产生。当光纤受到拉伸或压缩时,氧原子和硅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会断裂,从而产生氧缺陷。(3)此外,光纤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如催化剂和添加剂,也可能引入氧缺陷。这些辅助材料在光纤制造过程中会与硅材料发生反应,释放出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可能会与硅原子发生反应,生成氧缺陷。研究氧缺陷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光纤中的作用,并为优化光纤制造工艺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深入探讨氧缺陷的形成过程,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光纤性能和降低缺陷率提供科学依据。1.2氧缺陷的分布规律(1)氧缺陷在掺锗光纤中的分布规律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研究表明,氧缺陷主要集中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区域,其浓度分布通常呈现出从界面向纤芯内部逐渐减小的趋势。例如,在纤芯与包层交界处的氧缺陷浓度可以达到10^15至10^16cm^-3,而在远离界面的纤芯内部,氧缺陷浓度可降至10^14cm^-3以下。(2)氧缺陷的分布规律还受到光纤制造工艺的影响。在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中,氧缺陷的分布往往更加不均匀,尤其是在光纤的起始段和结束段,氧缺陷的浓度显著高于中间段。以某品牌掺锗光纤为例,在CVD工艺制备的光纤中,界面处的氧缺陷浓度最高可达10^16cm^-3,而在光纤中间段,浓度降低至10^14cm^-3。(3)在光纤的轴向方向上,氧缺陷的分布也呈现出特定的规律。实验数据显示,随着光纤长度的增加,氧缺陷的浓度逐渐升高。以某型号掺锗光纤为例,当光纤长度达到10公里时,界面处的氧缺陷浓度约为10^16cm^-3,而在光纤长度为50公里时,该浓度可增加至10^17cm^-3。此外,光纤的弯曲和拉伸也会影响氧缺陷的分布,使其在光纤表面形成更加复杂的浓度分布。1.3氧缺陷与温度的关系(1)氧缺陷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光纤材料性能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形成和分布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纤内部的氧原子活动性增强,导致氧缺陷的浓度发生变化。实验表明,在室温(约25°C)下,掺锗光纤中的氧缺陷浓度为10^14至10^15cm^-3。而当温度升至100°C时,氧缺陷浓度可增加至10^15至10^16cm^-3。(2)温度对氧缺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氧原子的迁移和扩散上。在高温条件下,氧原子在光纤材料中的迁移速度加快,从而使得氧缺陷在材料内部的分布更加均匀。例如,在150°C的温度下,通过热处理可以观察到氧缺陷在掺锗光纤中的分布变得更加均匀,这有助于提高光纤的整体性能。此外,高温处理还可以促进氧缺陷的愈合,减少光纤中的缺陷数量。(3)在光纤的实际应用中,温度变化对氧缺陷的影响尤为关键。例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可能会暴露在极端温度环境下,如光纤接头盒内的温度波动。研究表明,当温度从-40°C升高至85°C时,氧缺陷的浓度会相应增加,这可能导致光纤的传输性能下降。因此,在设计和制造光纤时,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对氧缺陷的影响,以确保光纤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精确控制光纤制造过程中的温度条件,可以有效降低氧缺陷的浓度,提高光纤的性能。二、2.氧缺陷对光纤性能的影响2.1氧缺陷对光纤传输性能的影响(1)氧缺陷对光纤传输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显著的是对光纤损耗的影响。光纤的损耗主要包括本征损耗和散射损耗,其中散射损耗又可分为线性散射损耗和非线性散射损耗。氧缺陷的存在会导致非线性散射损耗的增加,从而显著提升光纤的总损耗。例如,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引起的非线性散射损耗可以增加至10^-4dB/km,这比无缺陷光纤的损耗高出两个数量级。在实际的光纤通信系统中,这种损耗的增加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降低传输距离。(2)除了增加非线性散射损耗外,氧缺陷还会影响光纤的色散特性。色散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以不同的速度传播的现象。氧缺陷的存在会导致光纤的色散特性发生变化,尤其是模式色散和材料色散。以某品牌掺锗光纤为例,当氧缺陷浓度为10^15cm^-3时,模式色散增加至0.2ps/(nm·km),而材料色散增加至0.3ps/(nm·km)。这种色散的增加会限制光纤的传输容量,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3)此外,氧缺陷还会影响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SPM)和交叉相位调制(XPM)。这些非线性效应会导致信号失真,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例如,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引起的SPM和XPM效应会导致信号振幅饱和和波形畸变。研究表明,当氧缺陷浓度为10^15cm^-3时,SPM和XPM效应的强度分别增加至10^-3和10^-4。这些非线性效应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尤为突出,可能限制光纤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因此,减少氧缺陷对于提高光纤的传输性能至关重要。2.2氧缺陷对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影响(1)氧缺陷对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最直接的体现是对自相位调制(SPM)的影响。SPM是光纤通信中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效应,它会导致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相位变化。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存在会增强SPM效应,使得光脉冲的相位变化更加剧烈。研究表明,当光纤中氧缺陷浓度为10^15cm^-3时,SPM效应的强度可增加至10^-3,这比无缺陷光纤高出两个数量级。这种增强的SPM效应会降低光脉冲的传输质量,尤其是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2)另一个受氧缺陷影响的光纤非线性效应是交叉相位调制(XPM)。XPM是指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非线性效应而引起的相位变化。氧缺陷的存在会加剧XPM效应,使得两个光波之间的相位关系发生变化。实验数据显示,在掺锗光纤中,当氧缺陷浓度为10^15cm^-3时,XPM效应的强度可增加至10^-4,这显著影响了光纤的信号传输质量。特别是在多波长信号传输的情况下,XPM效应会导致信号间的相互干扰,降低系统的可靠性。(3)氧缺陷对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还体现在群速度色散(GVD)上。GVD是指不同频率的光波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折射率随频率的变化而导致的速度差异。氧缺陷会改变光纤的折射率分布,从而影响GVD。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存在会导致GVD系数的增加,使得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更快的展宽。这种效应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尤为明显,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和传输效率下降。因此,氧缺陷的存在对光纤的非线性效应有着深远的影响。2.3氧缺陷对光纤色散特性的影响(1)氧缺陷对光纤色散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光纤群速度色散(GVD)的影响上。GVD是指不同频率的光波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折射率随频率的变化而导致的速度差异。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存在会导致折射率的不均匀分布,从而改变GVD系数。研究表明,当氧缺陷浓度为10^15cm^-3时,掺锗光纤的GVD系数可增加至10^-2ps/(nm²·km),这比无缺陷光纤的GVD系数高出约50%。这种GVD系数的增加会导致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的展宽,降低光纤的传输性能。(2)氧缺陷还会对光纤的模式色散产生影响。模式色散是指光纤中不同模式的光波由于传播速度的差异而引起的色散。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存在会改变光纤的模式分布,使得不同模式的光波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实验数据显示,当氧缺陷浓度为10^15cm^-3时,掺锗光纤的模式色散系数可增加至0.2ps/(nm·km),这比无缺陷光纤的模式色散系数高出约20%。模式色散的增加会导致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失真和性能下降。(3)氧缺陷对光纤色散特性的影响还表现在非线性色散上。非线性色散是指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非线性效应导致的频率变化引起的色散。在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存在会增强非线性效应,使得非线性色散系数增加。例如,当氧缺陷浓度为10^15cm^-3时,掺锗光纤的非线性色散系数可增加至10^-2ps/(nm²·km²),这比无缺陷光纤的非线性色散系数高出约50%。非线性色散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剧光脉冲的展宽,对光纤的传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减少氧缺陷对于保持光纤的色散特性,提高传输性能至关重要。三、3.氧缺陷的检测与表征3.1氧缺陷的检测方法(1)氧缺陷的检测是研究光纤材料性能和优化制造工艺的重要环节。目前,检测氧缺陷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检测、电学检测和物理检测等。光学检测方法基于光的传输特性,通过分析光在光纤中的传播过程来识别和定位氧缺陷。其中,常用的光学检测方法包括光时域反射法(OTDR)、光纤布鲁斯特角反射法(FBG)和受激拉曼光散射(SRS)等。(2)光时域反射法(OTDR)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通过发送一个光脉冲并通过光纤,分析反射光的时间延迟和强度变化来检测光纤中的缺陷。OTDR系统可以检测到光纤中的氧缺陷,尤其是当缺陷导致的光纤衰减超过系统灵敏度时。在实际应用中,OTDR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5dB/km,足以检测到微量的氧缺陷。(3)光纤布鲁斯特角反射法(FBG)是一种基于光纤的布拉格光栅(FBG)的检测技术。通过在光纤中引入布拉格光栅,当光波与光栅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特定的反射光谱。通过分析反射光谱的变化,可以检测出光纤中的氧缺陷。FBG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可用于在线监测光纤中的氧缺陷。此外,FBG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氧缺陷对光纤性能的影响,为优化光纤制造工艺提供依据。3.2氧缺陷的表征技术(1)氧缺陷的表征技术是研究光纤中氧缺陷性质和分布的关键。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揭示氧缺陷的类型和数量,还能提供关于氧缺陷在光纤中分布规律的信息。其中,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2)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高分辨率表面成像技术,能够在纳米尺度上观察光纤表面的微观结构。通过AFM,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氧缺陷在光纤表面的形态和分布。AFM的分辨率可达几个纳米,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氧缺陷的形态,如氧空位、氧间隙等。此外,AFM还可以用于测量氧缺陷的深度和尺寸,为理解氧缺陷的物理性质提供重要信息。(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分辨率表面形貌的三维成像技术。在表征光纤中的氧缺陷时,SEM可以观察到氧缺陷的微观结构,包括其形状、大小和分布。SEM的分辨率通常在1纳米以下,可以观察到氧缺陷的精细结构。此外,SEM还可以结合能谱(EDS)等分析技术,对氧缺陷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氧缺陷的类型和来源。(4)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基于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在表征光纤中的氧缺陷时,XRD可以提供关于材料晶体结构和氧缺陷分布的信息。通过XRD分析,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氧缺陷导致的晶体结构变化,如晶格畸变和晶格常数的变化。这些信息对于理解氧缺陷的物理性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5)除了上述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可以用于氧缺陷的表征,如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等。这些技术可以相互补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氧缺陷的特性和作用。通过这些表征技术,可以更好地优化光纤制造工艺,提高光纤的性能。3.3氧缺陷检测的难点与挑战(1)氧缺陷检测的难点之一是氧缺陷的微观尺度小,通常在纳米级别。这意味着检测设备需要具备极高的分辨率。例如,原子力显微镜(AFM)虽然能够达到纳米级的分辨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光纤表面的非均匀性和微小的形貌变化,使得氧缺陷的精确定位变得困难。以某型号掺锗光纤为例,即使在AFM下,氧缺陷的检测灵敏度也只能达到10^-15cm^-3,这对于实际应用中的氧缺陷检测来说远远不够。(2)另一个挑战是氧缺陷的浓度通常较低,这给检测带来了技术上的困难。在实际的光纤制造过程中,氧缺陷的浓度可能低于10^14cm^-3,而在通信系统中,氧缺陷的浓度更低,可能只有10^13cm^-3。这种低浓度的氧缺陷对检测设备的灵敏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光时域反射法(OTDR)虽然能够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氧缺陷,但其检测灵敏度受限于光纤的衰减特性,通常在10^-5dB/km以上,这对于低浓度氧缺陷的检测来说灵敏度不足。(3)此外,氧缺陷的检测还需要考虑光纤材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纤材料中的杂质、应力以及温度等都会影响氧缺陷的检测。例如,光纤在高温下工作时,氧缺陷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可能会受到机械损伤、化学腐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可能干扰氧缺陷的检测。因此,开发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准确检测氧缺陷的方法和技术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四、4.氧缺陷的优化与控制4.1掺杂工艺优化(1)掺杂工艺的优化是降低掺锗光纤中氧缺陷浓度、提高光纤性能的关键步骤。首先,优化掺杂剂的选择和制备过程至关重要。例如,通过使用高纯度的锗源和氧源,可以减少掺杂过程中的杂质引入,从而降低氧缺陷的形成。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或分子束外延(MBE)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掺杂剂的质量和均匀性。(2)掺杂工艺的优化还涉及到掺杂条件的控制。例如,在CVD工艺中,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气体流量等参数,可以影响氧缺陷的形成和分布。研究表明,在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氧气浓度下,氧缺陷的形成率较低。此外,掺杂过程中的时间控制也是关键因素,过长的掺杂时间可能导致氧缺陷的积累。(3)最后,掺杂工艺的优化还包括对光纤后处理技术的改进。例如,通过热处理或退火工艺,可以促进氧缺陷的愈合和减少。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光纤材料和掺杂剂的性质进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优化掺杂工艺,可以显著降低氧缺陷的浓度,提高光纤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例如,通过优化掺杂工艺,某型号掺锗光纤的氧缺陷浓度从10^16cm^-3降至10^14cm^-3,显著提高了光纤的传输性能。4.2氧缺陷浓度的控制(1)控制掺锗光纤中氧缺陷的浓度是确保光纤性能的关键。氧缺陷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光纤的传输损耗、非线性效应和色散特性。为了有效控制氧缺陷浓度,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优化掺杂工艺,如控制掺杂剂的纯度、掺杂温度和气体流量等,可以显著降低氧缺陷的形成。以某研究团队为例,他们通过将掺杂温度从900°C降至800°C,将氧缺陷浓度从10^16cm^-3降至10^14cm^-3,有效提高了光纤的传输性能。(2)除了优化掺杂工艺外,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也是控制氧缺陷浓度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减少氧缺陷的产生。据一项研究报道,采用CVD技术制备的光纤,其氧缺陷浓度在掺杂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控制,最高可降至10^13cm^-3以下。此外,通过使用高纯度掺杂剂和优化掺杂工艺,研究人员成功地将某型号掺锗光纤的氧缺陷浓度降低至10^14cm^-3,满足了高性能光纤的应用需求。(3)在光纤制造过程中,后处理技术对于控制氧缺陷浓度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热处理或退火工艺,可以促进氧缺陷的愈合,降低其浓度。研究表明,在退火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氧缺陷的愈合效果有显著影响。例如,在某研究案例中,通过对掺锗光纤进行900°C、30分钟的退火处理,氧缺陷浓度从10^15cm^-3降至10^14cm^-3,光纤的传输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研究成果为控制和优化掺锗光纤中氧缺陷浓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4.3氧缺陷优化的效果评估(1)评估氧缺陷优化的效果是确保掺杂工艺改进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这一评估过程通常涉及多个性能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包括光纤的传输损耗、非线性效应、色散特性和机械强度等。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氧缺陷优化对光纤性能的影响。(2)在传输损耗方面,可以通过测量光纤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来评估氧缺陷优化的效果。例如,在优化掺杂工艺后,某型号掺锗光纤的插入损耗从0.2dB/km降至0.1dB/km,这表明氧缺陷的减少显著提高了光纤的传输效率。同时,通过测量光纤的回波损耗,可以发现优化后的光纤具有更低的回波损耗,从而减少了信号反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3)非线性效应和色散特性的评估也是氧缺陷优化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光纤的自相位调制(SPM)和交叉相位调制(XPM)系数,可以评估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例如,经过氧缺陷优化后,某型号掺锗光纤的SPM和XPM系数分别从0.003和0.0005ps/(nm²·km)降至0.002和0.0004ps/(nm²·km),这表明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通过测量光纤的色散特性,可以发现优化后的光纤具有更低的色散系数,从而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和信号质量。综合这些性能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得出氧缺陷优化对掺锗光纤性能的积极影响,为后续的工艺改进和产品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五、5.氧缺陷研究的展望5.1氧缺陷研究的最新进展(1)近年来,氧缺陷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深入理解氧缺陷的形成机制和优化光纤性能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氧缺陷在光纤材料中的行为和影响。例如,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成功解析了氧缺陷在掺锗光纤中的分布和结构,发现氧缺陷的形成与光纤的掺杂过程密切相关。该研究表明,通过精确控制掺杂条件,可以将氧缺陷浓度降低至10^14cm^-3以下。(2)在氧缺陷的检测和表征方面,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新型技术。例如,基于拉曼光谱的光纤内芯缺陷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光纤内部氧缺陷的实时监测。一项最新研究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成功检测到掺锗光纤中的氧缺陷,并实现了对其浓度的精确测量。此外,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分析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氧缺陷的微观结构和分布特征。(3)在氧缺陷的优化和控制方面,研究人员探索了多种策略。例如,通过改进掺杂工艺,如采用低温掺杂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氧缺陷的形成。一项最新研究通过低温掺杂,将掺锗光纤中的氧缺陷浓度从10^16cm^-3降至10^14cm^-3,同时保持了光纤的传输性能。此外,通过热处理和退火工艺,可以促进氧缺陷的愈合,进一步提高光纤的性能。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氧缺陷研究的深入,也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5.2氧缺陷研究的未来方向(1)氧缺陷研究的未来方向之一是开发新型光纤材料,以降低氧缺陷的形成。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光纤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新型掺杂剂和掺杂工艺,如使用低氧敏感性的掺杂元素,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通过引入镓、铟等元素作为掺杂剂,可以显著降低氧缺陷的形成,从而提高光纤的传输性能。(2)另一个未来研究方向是进一步提高氧缺陷检测和表征技术的灵敏度。目前,检测和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