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作为地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下简称“德法”课程)在立德树人、政治认同、意识形态引领等方面具有价值耦合性。为此,地方高校必须积极探索蚂蚁岛精神融入“德法”课程的路径,在理论课堂找准契合点,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在实践课堂开展多元实践,让蚂蚁岛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入脑入心,增强“德法”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蚂蚁岛精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耦合性;实践路径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传承红色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作为红色文化之一的蚂蚁岛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20世纪50年代,在蚂蚁岛这个陆域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地方,蚂蚁岛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困难,率先在全国渔区实现了渔业生产合作化,成为当时全国闻名的渔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并在与自然作斗争的改天换地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蚂蚁岛精神。蚂蚁岛精神是蚂蚁岛数代人的精神支柱,也是蚂蚁岛人民在困境中抗争、在艰苦中发展的真实写照。高校思政课在教学中融入蚂蚁岛精神,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的铸魂育人作用。而且,蚂蚁岛艰辛创业史中蕴含的集体主义、奋斗精神、创造精神等与高校“德法”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目标具有内在耦合性。因此,将蚂蚁岛精神融入高校“德法”课程教学中,并不断探索耦合路径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蚂蚁岛精神的内涵2005年6月13日,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舟山蚂蚁岛时指出,“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2]。这充分概括了蚂蚁岛精神的丰富内涵,为其融入“德法”课程创造了前提条件。(一)“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蚂蚁岛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蚂蚁岛精神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蚂蚁岛人民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努力拼搏。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全岛妇女夜以继日搓草绳,不顾磨破手掌、搓起血泡,整整3个月硬是搓成12万斤草绳,卖了草绳造了一艘大捕船,开始了外海捕捞的历史;后来,妇女捐献铜火囱、金银饰品等,东拼西凑又购得一艘大捕船,创造了“草绳船”“火囱船”的感人故事。在那段逐海创业的艰难岁月,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蚂蚁岛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血泪铸就辉煌,把贫瘠的小岛建设成浙江沿海渔区,乃至成为全国闻名的渔业先进典型。(二)“敢啃骨头”的坚韧精神是蚂蚁岛精神的特质20世纪70年代,蚂蚁岛土地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场“向大海要空间”围海造地的战役打响了。男子出海捕鱼,妇女就担起了筑塘的重任。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有的只是勤劳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只要潮水一退,妇女就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地陷在泥里、泡在水里,运涂泥、扛石头、筑泥墙。全岛妇女以“小蚂蚁啃硬骨头”的精神,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便修筑起一条长达1300米的海塘,后来被命名为“三八海塘”。它不仅挡住了台风和巨浪的袭击,还带来了450亩田地。“三八海塘”见证了妇女“敢叫天地换新颜”的豪迈气概和蚂蚁啃骨般知难而进的韧劲。(三)“勇争一流”的创造精神是蚂蚁岛精神的动力蚂蚁岛人民不固步自封,在变革中步步争先,书写了众多一流的业绩。1952年蚂蚁岛建立舟山第一个渔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舟山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3];后来,把生产社、供销社、信用社、手工业社和农业社合并成全国第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合作社。1958年建立起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4],同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先进集体”。蚂蚁岛人民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上,也体现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上。从木帆船到机帆船、从单一张网作业到部分拖网作业、从近洋张网到远洋捕捞,大大提高了渔业生产效益。从1952—1964年,渔业年产量从43000担,提高到166000多担。共向国家交售水产品104万担,占总产量的90%以上[5],成功实现蚂蚁岛的渔业现代化。正是蚂蚁岛人民特有的勇争一流的创造精神,驱动着人们勇往直前。蚂蚁岛人民战天斗海的创业历程已成历史,但其间孕育的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却历久弥新。它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素材,有助于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三、蚂蚁岛精神融入高校“德法”课程的价值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以红色文化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蚂蚁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具有以伟大成就和精神力量启迪人、激励人的育人功效。而“德法”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因此,蚂蚁岛精神与“德法”课程具有多维价值耦合性。(一)实现立德树人的耦合“德法”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蚂蚁岛精神蕴含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为“立德”提供了多样化、情境性的教育资源。首先,当前高校的教育主体是00后,他们都是在我国基本实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的,物质上的相对富足导致他们主观上缺少奋斗的动力,再加上后疫情时代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躺平族”,选择“摆烂式”生活。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德法”课程中用蚂蚁岛“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信念和能力。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蚂蚁岛人民战天斗地的艰辛创业、70年代热火朝天围海造地的创新创造,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求和谐、谋共享的发展经历,无不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思政课教师应以蚂蚁岛人民的创业史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淬炼大学生艰苦奋斗和锐意进取的意志。其次,0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喜欢彰显个性,但受挫能力相对较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容易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德法”课程中用蚂蚁岛老一辈人民以“敢啃骨头的坚韧精神”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鲜活案例,鼓励大学生勇于直面困难,正确认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最后,在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未来创新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迎接时代挑战,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思政课教师应把“勇争一流的创造精神”融入“德法”课程,鼓励大学生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二)提升政治认同的耦合“德法”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在教学中通过党情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魅力的讲解,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蚂蚁岛精神以小见大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历程的见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为高校“德法”课程在政治认同教育上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蚂蚁岛人民始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迸发出强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不管是过去发展远洋渔业、围海建塘、发展工业,还是如今打造红色旅游、发展休闲渔业、建设美丽小岛,期间形成的蚂蚁岛精神承载着高度的价值认同,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听党话、跟党走,改变落后现状,建设美好家园成为蚂蚁岛人民的共同理想。将蚂蚁岛精神融入“德法”课程,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了解党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三)实现意识形态引领的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一些西方国家一方面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强调个人至上的功利主义;另一方面把个别问题扩大化、把一般问题政治化,不断散布有害信息,试图阻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容易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德法”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价值性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引领方面。传承红色文化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蚂蚁岛精神是对“四个自信”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其蕴含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文化自信的根基,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四、蚂蚁岛精神融入高校“德法”课程的实践路径为加强蚂蚁岛精神和“德法”课程之间的耦合作用发挥,需要通过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挖掘蚂蚁岛精神融入的路径,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蚂蚁岛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入脑入心。(一)找准契合点,融入理论课堂蚂蚁岛精神融入“德法”课程理论课堂,首先应明确以课程为主。蚂蚁岛精神作为教学资源,用以辅助“德法”课程教学,不能舍本逐末,而应尽可能选择与课程内容联系密切且能让大学生产生共鸣的部分进行有机融入,以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1.用“集体主义”引领大学生树立无私奉献、人民至上的人生观“德法”课程教材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及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把蚂蚁岛精神蕴含的集体主义融入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之中,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认识人生价值。蚂蚁岛人民自古以来就知道,海洋的变幻莫测需要人们同舟共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这种朴素的集体意识成为蚂蚁岛精神产生的思想基础。正因为蚂蚁岛人民正确认识了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把个人的追求与海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实现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完美契合。这条由人拉肩扛、在滩涂里筑就的“三八海塘”就是最好的见证。300多名妇女披星戴月建海塘,其中溜泥是重要的环节,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谁都不行。哺乳期的孩子饿了,由老人送到海塘上来,待大家有空了,帮忙递送孩子,妇女站在原地哺乳,喂完孩子接着溜泥,这就是伟大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围海造田的300多名妇女身上,还体现在盛再堂、盛成芬父女两代护绿人身上。为了守好蚂蚁岛人民的绿色梦,他们育树、栽树、护树,几十年如一日,使“癞头山”变成“生态绿岛”。所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一高尚的人生追求,熏陶着一代代蚂蚁岛人民,对蚂蚁岛建设事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政课教师通过以上讲述,使大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2.用“艰苦创业、敢啃骨头”精神引领大学生确立幸福奋斗观“德法”课程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引导大学生在掌握人生观理论、正确对待人生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努力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蚂蚁岛精神是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红色资源,思政课教师将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敢啃骨头”精神融入此章节,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蚂蚁岛的历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蚂蚁岛人民坚持“不要国家一分钱”,自发组织起来,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开展生产自救,掀起了一股互帮互助的热潮,创造了“小小蚂蚁赛苏联”的奇迹[6]。今天,蚂蚁岛人民通过红色教育带动红色旅游,开发休闲渔业、渔家乐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了从耕海牧渔到产城融合,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有的巨大飞跃。蚂蚁岛人民始终坚定刻苦拼搏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思政课教师应把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融入“德法”课程中,让大学生体会成就背后的伟大精神和艰辛付出;用“草绳船”“火囱船”的故事感染学生,使其摒弃“躺平”思想,不负韶华,把青春梦想融入伟大实践中,争当时代的奋斗者。3.用“勇争一流”精神引领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德法”课程教材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就是引导大学生理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要求,增强创新意识。蚂蚁岛人民主动求变,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制度解决一个个新问题,创造出许多个全国第一,靠的就是敢于改革创新、敢于突破陈规和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决心。首先,强烈的责任感是改革创新的动力。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退,传统捕捞业受到限制,但是,蚂蚁岛人民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立足渔业优势拓展船舶工业;着力提升虾皮加工水平;加快推广高效优质养殖模式;聚焦红色旅游,发展休闲渔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为了建设美好家园,蚂蚁岛人民以强烈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身改革创新的实践中,这种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正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改革创新自觉意识的基础。其次,敢于打破常规是创新创造的前提。蚂蚁岛妇女打破“女子不能出海”的固有观念,挑战不合理的行业规矩,学知识学技术,成为优秀的女轮机长,驾驶“妇女号”机帆船在东海洋面乘风破浪,开创了女子下海捕鱼的先河。最后,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是改革创新的具体表现。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今天的蚂蚁岛人民以打造“和美海岛”和“红色主题岛”为抓手,以“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探索乡村海岛的共同富裕之路。为实现传统虾皮产业与新兴红旅产业深度融合,蚂蚁岛人民打造了集工业体验游、虾皮创意研发、直播带货购物、游客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共富工坊”[7],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在家门口创业。蚂蚁岛人民不断突破思想局限,为海岛强村富民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思政课教师应以此融入“德法”课程,鼓励大学生要继承前辈改革创新的精神,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练就出勇于破局的真本领,以高昂的姿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开展多元实践,融入实践课堂组织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是增强“德法”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思政课教师应把蚂蚁岛精神融入课程实践教学中,运用现场教学、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教学方式,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真正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选择现场教学点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以“德法”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选取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地点,找准蚂蚁岛精神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此,在蚂蚁岛设置3个现场教学点。第一站人民公社旧址,教师主要讲解一岛一乡一社的历史内涵,阐述蚂蚁岛勇争一流背后渔区经济与人民公社诞生的内在关系,让大学生感受蚂蚁岛人民创新创业的精神。第二站创业纪念室,教师主要讲解五六十年代蚂蚁岛人民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让大学生体会蚂蚁岛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背后的奋斗精神。第三站“三八海塘”,教师主要讲解蚂蚁岛妇女敢啃骨头、不畏艰难创造的奇迹,让大学生感受蚂蚁岛妇女的奉献精神。教师通过现场教学,使大学生通过“听实情”“看实景”达到“悟内涵”,从而提升蚂蚁岛精神的融入效果。2.以实效性为目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蚂蚁岛精神融入“德法”课程实践教学,不能搞成走马观花、拍照留痕,要唤起大学生的感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因此,在注重实践效果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打造“党史育人+实践育人+体验育人”的综合性“社会大课堂”[8]。充分利用人民公社纪念馆、创业纪念馆、“三八海塘”等,开展情景教学,达到以景育人的效果。同时,配以教师的讲解,让大学生沉浸在蚂蚁岛光荣的奋斗历程中,全身心地感受蚂蚁岛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体验搓草绳、织渔网,切身体会前辈创业的艰辛;通过聆听老党员讲蚂蚁岛妇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故事,观看蚂蚁岛发展的纪录片,感怀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交流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设施检测与维保服务合同5篇
- 2025年度安置房质量保证合同书3篇
- 2025年水泥制品环保技术转移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空坠落防护HSE施工安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房产销售代理与广告宣传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鲜活水产品运输与质量监管协议3篇
- 2025年度免租金停车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版棋牌室三方合作协议-创新管理与行业规范4篇
- 2025年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租赁与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度留学签证担保与资金证明服务合同3篇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 1汽轮机跳闸事故演练
- 陕西省铜川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台账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轮 第五章 第1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 青少年软件编程(Scratch)练习题及答案
-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 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九版内科学
- 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199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