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文章以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土壤农作学”课程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转变教师传统授课观念,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修订课程教学目标,合理准确融入思政元素”“变革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完善课程思政考核机制”“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提高课程专业知识吸收”“培养学生思政观念,增强学生课程思政意识”5方面优化路径,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通过持续优化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关键词:课程思政;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土壤农作学”课程一、引言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加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培养出堪当时代重任的有为青年。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着眼于国家及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合格健康标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归纳起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适应农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的发展,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农业水利工程问题;二是在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全面考虑社会、环境、法律、安全、健康和文化等因素,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在工程实践中能够体现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四是具备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意识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具备应对未来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的潜力。文章以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在阐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从授课教师观念、课程教学目标、适时融入思政元素、学生思政观念、专业课课程思政考核机制等方面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二、“土壤农作学”课程相关背景“土壤农作学”是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农科基础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与农业水利和水利水电工程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和作物合理用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为国家和区域农业水利事业发展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土壤农作学的科技成果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可以保护和改良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农科、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土壤农作学”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完善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设计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喜欢上这门农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农、爱水利情怀,增强学生服务水利和农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目前专业课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土壤农作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土壤形成过程、土壤质地、土壤水分与作物关系、低产田改造和合理利用),以及土壤农作技能的操作和熟练程度(土壤含水量、水分常数、水分特征曲线、饱和导水率的测定,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植物组织含水量、水势的测定等),对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缺乏深入探索和挖掘。因此,在“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淡化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专业课程的思政引领作用。三、“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如果教师只重教书而轻育人,就会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割裂,进而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所学知识不能得到有效应用。造成“土壤农作学”课程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机融合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课时少、专业知识要点多,思政元素难以引入。由于学校开展学分制深化改革,致使“土壤农作学”等此类专业课程的学分和学时都比较少。部分教师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较多的专业知识要点深入透彻地讲解给学生都面临着困难,若再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则可能出现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争抢学时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对专业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加剧学生对“土壤农作学”课程的厌学情绪。二是“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土壤农作学”课程主要包括土壤耕作与管理、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农作物的灌溉技术等8章35节内容。该课程以基础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没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很少花心思挖掘相关思政元素和恰当的融入点,导致课程教学中缺乏思政内容,或生搬硬套不相关思政内容,未能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三是包括土壤农作学在内的许多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薄弱或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土壤农作学”等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因毕业于农业水土工程及相关农学专业,课程思政背景较为薄弱。同时,为农学专业课教师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课程较少,一般仅系(部)教学负责人或课程负责人能参加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专业课教师很少参加系统的相关培训,这也导致思政教学成为“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的难点。另外,还有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讲好专业课知识点,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需要思政课教师来传授,还没有意识到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来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爱国、爱农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2]。四、“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优化路径针对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土壤农作学”课程建设全过程,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因单有专业知识而感到乏味无趣,使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吸收率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农情怀,让学生对我国农业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充满期待和希望。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要从以下5方面进行优化。(一)转变教师传统授课观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解惑”,而且要“传道”育人,要树立立德树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土壤农作学”课程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和讲授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同实际生活需要相结合,同时,应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万物和改变世界,从而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师要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学习[2-3]。这就要求学校层面要组织、鼓励“土壤农作学”任课教师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多和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交流并认真采纳思政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要求,主动花费精力深度挖掘课程所有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4-5],只有这样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准确地贯穿专业知识讲授的全过程,才能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到极致。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主体,能否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紧密结合来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2-5]。目前,大多数专业课(非思政课程)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普遍较弱。因此,要促进“土壤农作学”专业课教学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其中主要的1个途径就是培养任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其思政能力。归纳起来,主要可通过以下3方面对“土壤农作学”任课教师进行思政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是搜集线上平台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宣讲,培养教师的思政意识[6];二是通过让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土壤农作学”任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讨,提高“土壤农作学”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三是鼓励“土壤农作学”任课教师积极申报思想政治教育教改课题和撰写教学改革论文,在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探索“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思路,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7]。(二)修订课程教学目标,合理准确融入思政元素“土壤农作学”属于自然科学,是一门认识土壤形成规律、土壤中各要素与作物之间关系,以及合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的课程。为实现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土壤农作学”课程应在专业知识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目标,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接轨。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2]。通过对“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认真梳理和精心设计,“润物细无声”地将家国情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观、社会责任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三农”情怀等道德观念和品质贯穿“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课程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三)变革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完善课程思政考核机制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土壤农作学”课程的考核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专题PPT和期末考试,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为60%,其他内容占比为40%。根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内容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思想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专业课程考核方案中提出对学生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方式。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可从以下3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课堂测验部分增加学生平时课程互动、精神面貌、集体意识、合作精神等多个方面的考核,作为学生课程思政考核的一部分;二是在专业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中适度增加与思政元素相关的试题;三是增加课堂测验、课后作业、专题PPT等过程性课程思政考核和成绩占比,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在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中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不仅可以使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可以使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均能得以升华[7]。(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高课程专业知识吸收土壤农作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需要任课教师去深入挖掘并了然于心。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适时且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解决了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土壤农作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课程专业知识点的吸收。“土壤农作学”课程拥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思政元素,从土壤农作学角度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社会责任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国三农”情怀等。在“土壤农作学”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阶段,教师可先借鉴其他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纳入一些共通的思政元素,同时探索和挖掘“土壤农作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3]。“土壤农作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目标如图1所示。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土壤农作学”课程知识中,不仅可以使思政内容不显得生硬突兀,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土壤农作学”课程专业知识的吸收,能让学生更加用心感受土壤农作学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乃至我国农业产业领域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对专业、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引领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从而达到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3-5]。(五)培养学生思政观念,增强学生思政意识如果专业课在授课过程中不融入思政元素,那么大多数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会出现死板教条、空洞抽象等问题,这会让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无味,进而对课程失去兴趣,对任课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对“土壤农作学”课程来说,要想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课堂内和课堂外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土壤农作学”课程知识体系并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8-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思政观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喜爱,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在讲授“土壤农作学”课程时,除了讲解土壤学和农作学的重要知识点外,还应针对目前土壤利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土壤和水资源的管理及保护等角度入手,讲解土壤退化、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困扰,强调水资源安全和土壤质量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土壤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树立为我国农业和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的决心。五、结束语为了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应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业SaaS运营管理软件销售合同3篇
- 2024版物流仓储中心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销售合同违约责任补充协议
- 年度回转窑式垃圾焚烧炉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版城市更新项目借款合同规范2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2追寻生命的起源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二零二四年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融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安全监控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林业生态补偿项目评估合同4篇
- 2025版茅台酒经销商培训及销售技能提升合同3篇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4600-2009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高级(一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有答案)
- 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征求业主意见表
- 河北省承德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
- 应急柜检查表
- 通风设施标准
- 酒店市场营销教案
- 房屋买卖合同简单范本 房屋买卖合同简易范本
- 环保有限公司营销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