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_第1页
道路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_第2页
道路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_第3页
道路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_第4页
道路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第一章单元测试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明确了以()为主导确定公路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A:造价B:功能C:位置D:适用性

答案:功能二级公路是指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为()小客车。

A:2000辆以下B:大于15000辆C:2000~6000辆D:5000~15000辆

答案:5000~15000辆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相对于两阶段设计,增加了一项()设计。

A:经济性B:技术C:施工图D:初步

答案:技术以下公路和城市道路构造与类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挡土墙——交通安全设施B:砌石护坡——支挡构造物C:路基路面——道路主体D:边沟——排水构造物

答案:挡土墙——交通安全设施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是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A:错B:对

答案:对可行性研究是道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

A:对B:错

答案:对预可行性研究在内容结构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存在显著差异,对数据资料的准确程度要求很高。()

A:错B:对

答案:错城市道路按照在道路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分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A:错B:对

答案:错我国的国家公路网规划方案由(

)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

A:省道B:普通国道

C:乡道

答案:普通国道

第二章单元测试

行车速度V≥60km/h,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不宜小于()

A:6VB:2VC:4VD:1V

答案:6V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内侧B:两侧同时C:外侧

答案:内侧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停车视距B:超车视距C:会车视距

答案:停车视距某平曲线HZ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与195m,则JD桩号为()

A:K2+405B:K2+395C:K2+400D:K2+500

答案:K2+400平面线形要素有()

A:圆曲线B:缓和曲线C:直线D:同向曲线

答案: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V≥60km/h,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不宜小于2V(m)B:最大直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0V。C:当设计速度≤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D:V≥6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答案:V≥60km/h,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不宜小于2V(m);当设计速度≤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V≥6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来确定。

A:切线长B:曲线长C:外距

答案:外距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1:1:1B:1:2:3C:1:2:1

答案:1:1:1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转角,缓和曲线,则其回旋曲线

长为()。

A:250mB:100mC:10mD:300m

答案:100m

第三章单元测试

从排水角度考虑,长路堑、低填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路段,纵坡不应小于()。

A:5%B:0.3%C:3%D:0.5%

答案:0.3%某公路竖曲线前直坡坡度i1=+5%,竖曲线后的直坡坡度i2=-4%,则该竖曲线为()。

A:凸形竖曲线B:凹形竖曲线

答案:凸形竖曲线应限制汽车在竖曲线上的行程时间不过短,因此,竖曲线的最短长度应满足使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的行程。

A:9s~15sB:3minC:3sD:1min

答案:3s当设计速度超大于等于()km/h时,对平、纵线形进行组合设计尤为重要。

A:60B:40C:100D:80

答案:60以下关于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小转角平曲线不宜与坡度角较大的凹形竖曲线组合B:平面直线与纵断面凹形竖曲线组合时,要避免插入较短的凹形竖曲线C:平面直线与纵断面凹形竖曲线组合时,往往视距条件差、线形单调D:进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驾驶员视觉的要求和道路排水的要求

答案:平面直线与纵断面凹形竖曲线组合时,往往视距条件差、线形单调道路纵坡不应过大,但不必对最小纵坡予以限制。()

A:对B:错

答案:错为了防止交替使用极限长度的最大纵坡和最短长度的缓坡形成“台阶式”纵断面线形,应对路线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平均坡度加以限制。()

A:错B:对

答案:对纵坡坡度和坡长是彼此独立的指标,两者间没有关联,在设计时应分开考虑。()

A:错B:对

答案:错当连续交替出现凹形和凸形竖曲线时,会造成“驼峰”、“暗凹”、“波浪”等视觉效果,一般应尽量避免。()

A:错B:对

答案:对为对车辆产生更大的阻尼作用,避险车道一般采用碎砾石、砾石、砂等松散材料的铺装。()

A:对B:错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越岭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回头展线。()

A:对B:错

答案:错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计算有HY(桩号)=ZH(桩号)+ls。()

A:错B:对

答案:对圆曲线加宽类别根据该公路的交通组成确定,分为二类加宽。()

A:对B:错

答案:错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1:2:3。

A:对B:错

答案:错山岭区路线类型按道路行驶地区的地貌和地形特征,可分为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和山腰线四种。

A:错B:对

答案:对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竖包平”是一种好的组合。

A:对B:错

答案:错为保证行车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μ一般取值为小于()。

A:013B:011C:014D:015

答案:015道路选线方法有纸上选线、实地选线、航测选线三种。

A:错B:对

答案:对圆曲线最大半径以不超过()m为宜。

A:10000B:11000C:1000D:5000

答案:10000

第五章单元测试

在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称为()交叉。

A:加铺转角式B:简单式C:扩宽路口式D:分道转弯式

答案:加铺转角式在相交道路上的()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会车视距D:会车视距

答案:停车视距匝道的设计速度根据立交的类型、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设费用等条件选定。一般为主线设计速度的()。

A:70%~90%B:30%以下C:50%~70%D:30%~50%

答案:50%~70%在立体交叉两条车流合流以后,正线上的车道数与合流前交汇道路上所有车道数总和的关系是()。

A:正线上的车道数应不多于合流前交汇道路上所有车道数总和加一B:正线上的车道数应等于合流前交汇道路上所有车道数总和C:正线上的车道数应不少于合流前交汇道路上所有车道数总和加一D:正线上的车道数应不少于合流前交汇道路上所有车道数总和减一

答案:正线上的车道数应不少于合流前交汇道路上所有车道数总和减一在交叉口不作任何渠化设施的简单交叉,一般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支路和街巷交叉。()

A:对B:错

答案:对当平面交叉口处于斜坡地形上,即相邻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时,应在纵坡背离交叉口道路的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

A:错B:对

答案:错分离式立体交叉通常用于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

A:对B:错

答案:对匝道的通行能力取决于匝道本身和出、入口处的通行能力,以三者之中较大者作为采用值。()

A:对B:错

答案:错匝道的缓和曲线形式同样采用回旋线。()

A:对B:错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对于边坡高度大于()的路堤,边坡形式宜采用阶梯型,边坡坡率应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

A:10mB:20mC:40mD:30m

答案:20m换填是最常用的基底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

A:5米B:3米C:1米D:2米

答案:3米一般情况下,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A:20cmB:15cmC:5cmD:l0cm

答案:l0cm路基组成包括()、路基防护加固建筑物、排水建筑物等。

A:基床B:路基本体C:路肩D:路面

答案:路基本体土基压实的意义是什么?()

A:改善土体性能B:减少路基变形C:ABC都是D:减薄路面厚度

答案:ABC都是压实是提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

A:错B:对

答案:错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A:错B:对

答案:对路基的横断面类型四大类型是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或填挖结合路基、不填不挖路基或零挖零填路基。()

A:错B:对

答案:对石方路基填筑一般情况下,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3;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路床顶面以下30cm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得大于l5cm;其他等级公路路床顶面以下30cm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cm。()

A:错B:对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我国采用轴重为()的单轴—双轮组轴载作为设计轴载。

A:50kNB:150kNC:200kND:100kN

答案:100kN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要求()的竖向压应变应小于容许压应变值。

A:路面层底B:路面表面C:基层顶面D:路基顶面

答案:路基顶面沥青路面设计时,材料参数按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和参数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可分为三个水平确定,其中水平一是指:()。

A:直接通过室内试验实测确定B:参照典型数值确定C:利用已有经验关系式和性质指标试验转换确定D:工程经验值

答案:直接通过室内试验实测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碾压时应遵循(),横断面从低到高的原则,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

A:先重后轻、先快后慢B:先轻后重、先快后慢C:先重后轻、先慢后快D: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答案: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在采用间歇式拌和楼拌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集料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

A:10℃~15℃B:5℃~10℃C:15℃~20℃D:0℃~5℃

答案:10℃~15℃由于基层位于面层下方,不直接承受路面降水,因此基层无水稳定性要求。()

A:对B:错

答案:错半刚性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A:对B:错

答案: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无机结合料类材料和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宜采用水平1进行设计。()

A:错B:对

答案:对水泥面板的结构性破坏大都表现为断裂。()

A:错B:对

答案: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步骤可分为初压、复压合终压,终压一般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A:错B:对

答案:错

第八章单元测试

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采用是排水设施是()。

A:截水沟B:暗沟C:渗井D:蒸发池

答案:蒸发池设在地面以下无渗水和汇水作用,用以引导水流的沟渠是()。

A:渗沟B:暗沟C:渗井D:急流槽

答案:暗沟下列排水设施中,起拦截坡面水作用的是()。

A:排水沟B:跌水C:边沟D:截水沟

答案:截水沟道路路基常用的不是地下排水设施是():

A:暗沟B:截水沟C:渗沟D:渗井

答案:截水沟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道路排水包括()和地下排水两种。

A:路基排水B:地表排水C:路面排水D:地面排水

答案:地表排水基地表水不得流入桥面、隧道及其排水系统()

A:对B:错

答案:对为保证路面结构稳定性所有等级的公路都应设置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A:错B:对

答案:错当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时受到设计标高的限制,可以通过管道或沟槽,从路基底部或上部架空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后者称为渡水槽。()

A:对B:错

答案:对排水的目的是将降落在路基路面上的水和渗入路面内的水迅速的排除路基范围之外。()

A:对B:错

答案:错年降水量为600mm以上的湿润和多雨地区需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

A:对B:错

答案:对

第九章单元测试

通常采用石料磨光值(PSV)表征其抗磨光的性能。在低速时对路表抗滑性能起决定作用的是。()

A:路面潮湿程度B:粗构造C:细构造D:行车速度

答案:细构造路面弯沉是路面结构强度的函数,路面结构强度通过路面回弹弯沉用()评价

A:路面车辙评价指数RDIB: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C: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D: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

答案: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下列哪项不是描述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的()。

A:损坏严重程度B:损坏类型C:抗滑性能损失程度D:出现损坏的范围或密度

答案:抗滑性能损失程度按照道路养护作业性质、工程范围和工程量大小、技术难度,我国道路养护工程划分不包括()。

A:改建工程B:中修工程C:拆除重建工程D:小修保养工程

答案:拆除重建工程路面使用性能包括功能、()和()三方面。

A:平整度;结构B:承载能力;平整度C:结构;安全D:安全;承载能力

答案:结构;安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