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多变气候的小麦抗逆减灾技术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7/1C/wKhkGWeDwBaAdRyDAACR54OQDmg628.jpg)
![应对多变气候的小麦抗逆减灾技术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7/1C/wKhkGWeDwBaAdRyDAACR54OQDmg6282.jpg)
![应对多变气候的小麦抗逆减灾技术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7/1C/wKhkGWeDwBaAdRyDAACR54OQDmg6283.jpg)
![应对多变气候的小麦抗逆减灾技术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7/1C/wKhkGWeDwBaAdRyDAACR54OQDmg6284.jpg)
![应对多变气候的小麦抗逆减灾技术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7/1C/wKhkGWeDwBaAdRyDAACR54OQDmg6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XX/XXXXX—XXXX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石家庄市种子管理站、宁晋县农业农村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丽华、韩江伟、翟立超、赵颖佳、崔永增、郑孟静、徐俊杰、张经廷、马力强、董志强、姚海坡、李谦、刘其波。1DBXX/XXXXX—XXXX应对多变气候的小麦抗逆减灾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应对多变气候的小麦抗逆减灾技术规程的术语与定义、基础条件及主要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冀中南土壤基础肥力中等以上的微灌农田冬小麦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2283.1—2012(所有部分)冬小麦灾害田间调查及分级技术规范DB13/T1693—2012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控制小麦蚜虫技术规程DB13/T1045—2009机械化秸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DB13/T5043—2019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DB13/T2366—2016冬小麦播后镇压技术规程DB13/T2751—2018冬小麦微喷灌溉施肥技术规程QXT82—2019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适期晚播冬小麦适期晚播,播后至冬前0℃以上积温400℃~500℃,冬前小麦主茎叶龄4-5。2DBXX/XXXXX—XXXX3.2一根针冬小麦晚播,播后至冬前0℃以上积温120℃~200℃,冬前小麦主茎叶龄1。3.3土里捂冬小麦极晚播种,播后至冬前0℃以上积温≤120℃,冬前不能出苗。3.4枯水年小麦季降水量70mm左右。3.5丰水年小麦季降水量146mm左右。3.6平水年小麦季降水量99mm左右。4基础条件4.1土壤条件适合除盐碱地外的各类土层深厚的壤土。0cm~20cm耕层土壤有机质≥15g/kg,全氮≥1.0g/kg,有效磷≥15.0mg/kg,速效钾≥90.0mg/kg。4.2灌溉水源灌溉水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灌溉水质符合GB5084—2005规定。4.3肥料使用应符合N/T496—2010、DB13/T5043—2019、DB13/T2751—2018的规定。4.4农药使用病虫草害防治的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所有部分)标准执行。4.5灾害分级冬小麦干旱灾害、冬小麦冻害、冬小麦霜冻害等级的划分应符合NY/T2283.1—2012的规定。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划分应符合QXT82—2019的规定。5主要农艺措施3DBXX/XXXXX—XXXX5.1播前准备5.1.1品种选择冬小麦品种需满足以下条件: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在本区推广,且抗旱性强、抗寒和耐热性好的半冬性冬小麦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标准要求。5.1.2种子处理采用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药剂拌种应符合DB13/T1693-2012的规定,种子包衣应符合GB/T15671—2009的规定。5.1.3底墒小麦播前0cm~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0%可趁墒播种。土壤相对含水量<70%时,因地制宜造墒播种,在玉米收获前10d~15d带棵洇地;如果播前造墒延误小麦适期播种时,也可播后5d~10d浇出苗水。微灌灌水量10m3/亩~15m3/亩。5.1.4底肥宜按照DB13/T5043—2019的要求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冬小麦目标产量550kg/亩~650kg/亩,中等肥力地块整地前施用纯N6kg/亩~7kg/亩,P2O55kg/亩~6kg/亩,K2O4kg/亩~5kg/亩。冀中南地区冬小麦推荐施肥量见附录1。5.1.5整地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还田质量符合DB13/T1045—2009的规定。5.2播种5.2.1晚播冀中南地区历年小麦播种至越冬前0℃以上积温达到400℃~500℃为适期晚播。一般年份冀中麦区10月9日~16日播种,冀南麦区10月14日~20日播种,基本苗22万/亩~27万/亩,播量11kg/亩~14kg/亩。每晚播一天增加播量0.4kg/亩~0.5kg/亩,但最高不超过20kg/亩~22kg/亩。适期晚播冬前壮苗技术指标见附录2。超晚播麦田小麦播种至越冬前0℃以上积温≤200℃,冬前麦田为“一根针”或“土里捂”。该类麦田冀中麦区常年播期不晚于11月6日,冀南麦区常年播期不晚于11月11日,播量24kg/亩~25kg/亩。5.2.2播种方式4DBXX/XXXXX—XXXX机播,宜采用12.5cm或15cm等行距播种。5.2.3播种质量播前土壤过于暄松的要先镇压后播种,以确保播深适宜。播种深度3cm~5cm,下种均匀,深浅一致,盖籽严实。5.2.4播后镇压播种后镇压1遍,宜按照DB13/T2366—2016的要求进行镇压。5.3冬前田间管理5.3.1冬灌冀南及冀中地区越冬前0cm~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5%时,不冬灌。0cm~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5%时,须冬灌。微灌地块灌水时期为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6℃,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0℃时进行,浇水过晚易导致夜间输水管道内结冰。微灌地块灌水量参照DB13/T2751—2018标准执行,推荐灌水量见附录3,不同时期土壤干旱等级见附录4。5.3.2冬前镇压在小麦主茎叶龄3-5、土壤封冻之前,对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秸秆还田质量差、土壤暄松的麦田进行镇压。5.3.3冬前病虫草害防治及时防治麦田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小麦主茎叶龄达到3后,杂草2叶~4叶期,日最低气温不低于5℃且4天内无霜冻和大雨时,选择晴暖天气施药。出苗后注意防治土蝗、蟋蟀、灰飞虱。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所有部分)标准执行。5.4返青期田间管理5.4.1水肥管理一般年型不需灌水。天气预报预测到返青期出现≤-5℃低温时,提前2d对发育偏早、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抢浇水,灌水量10m3/亩~15m3/亩。倒春寒来临前未能灌水的麦田,寒潮过后马上灌溉,并补追速效氮肥,亩追施纯氮2kg。5.4.2镇压对亩茎蘖总数100万以上的麦田或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的麦田进行镇压。5.4.3病虫草害防治5DBXX/XXXXX—XXXX禾本科杂草发生较多,且冬前未能及时防治的地块,于日均气温≥6℃时进行防治。要求喷药后2d内最低气温≥0℃,上午10时后下午3时前用药。注意防治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所有部分)标准执行。5.5起身-拔节期田间管理5.5.1水肥管理根据墒情及苗情确定起身﹣拔节期灌水追肥时间(附录4、附录5)。旺苗,一般拔节中期﹣后期0cm~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时进行水肥管理。平水年和枯水年拔节中期、丰水年拔节后期灌水。一类苗,一般起身后期﹣拔节中期0cm~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0%时进行水肥管理。平水年拔节初期、枯水年起身后期、丰水年拔节中期灌水。二类苗,一般起身中期﹣拔节初期0cm~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5%时进行水肥管理。平水年起身后期、枯水年起身中期、丰水年拔节初期灌水。微灌灌水量参照DB13/T2751—2018标准执行。一类苗,二类苗和旺苗,结合灌水追施纯氮4kg/亩~5kg/亩。~三类苗,对于冬前主茎叶龄2-3、一根针和土里捂麦田,起身初期进行第一次水肥管理,微灌灌水量15m3/亩~20m3/亩,结合灌水追施纯氮2kg/亩。拔节后期进行第2次水肥管理,灌水量和施纯氮量同一类苗,二类苗和旺苗。天气预报预测到倒春寒出现时,即起身期最低气温低于≤-3℃、拔节初期最低气温低于≤-2℃、拔节中期最低气温≤-1℃,提前2d对发育偏早、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抢浇水。倒春寒来临前未能灌水的麦田,寒潮过后马上灌溉,对返青期未追氮肥的麦田补追纯氮3kg/亩。5.5.2喷施调节剂在预测到倒春寒出现时,提前3d~5d喷洒适量的氨基酸类复合多元生长调节剂,兑水稀释1000~1500倍叶面喷施。5.5.3病虫草害防治注意防治麦田杂草、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所有部分)标准执行。5.6孕穗期田间管理5.6.1灌水枯水年孕穗期增加1次灌水,灌水量15m3/亩~20m3/亩。5.6.2喷施调节剂6DBXX/XXXXX—XXXX天气预报预测到倒春寒出现时,即最低气温≤0℃时,提前3d~5d对发育偏早、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喷洒适量的氨基酸类复合多元生长调节剂,兑水稀释1000~1500倍叶面喷施。5.7抽穗-开花期田间管理5.7.1水肥管理一般年份抽穗﹣开花期需灌水,灌水量参照DB13/T2751—2018标准执行。灌水时期避开小麦开花期。结合灌水追施纯氮2kg/亩。5.7.2病虫草害防治注意防治吸浆虫、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麦蚜。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所有部分)标准执行。5.8灌浆期田间管理5.8.1灌水枯水年及平水年于开花后15d~20d灌溉,灌水量参照DB13/T2751—2018标准执行。5.8.2喷施调节剂灌浆中后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按照QX/T82—2019的规定,在预测到干热风三因素(温度、湿度、风速)中将有两个因素出现时,提前3天~5天喷洒适量的芸苔素内酯或氨基酸类复合多元生长调节剂,兑水稀释1000~1500倍叶面喷施。5.8.3病虫草害防治重点防治蚜虫、白粉病与锈病。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所有部分)标准执行。5.9收获完熟初期籽粒含水量达到10%左右时及时机械收获,留茬高度<15cm。7DBXX/XXXXX—XXXX附录1冀中南地区冬小麦推荐施肥量~~~~~~~~--4~55~6--2~34~5~~~~~~~~4~55~66~72~34~5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