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植物新陈代谢[考点导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如图所示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涉及到能量转化,下列关于两个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两个过程白天黑夜都在进行 C.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两个过程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答】解:A、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B、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在任何活细胞里都能进行,因此这两个过程白天都能进行,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错误;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正确;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要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正确。故选:B。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为密闭培养室中,放置秋海棠和无秋海棠情况下,一天中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为证明秋海棠能够提高室内氧气浓度,需要比较的两个时间点是()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解答】解:图中④与①比较,氧气浓度大,说明秋海棠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可见秋海棠能够提高室内氧气浓度。故选:D。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A.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曲线Ⅱ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bc段活动强度减弱是温度太高,气孔关闭造成的【解答】解:A、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ad之间曲线Ⅰ高于曲线Ⅱ,所以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A错误。B、ad之间,植物的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储存大于有机物的消耗;d点之时,植物的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的储存等于有机物的消耗;d点之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储存小于有机物的消耗。所以,d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B错误。C、曲线Ⅱ在一天中均可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C错误。D、bc段在中午12点左右,光照强,温度高,叶片上的一部分保卫细胞失水皱缩,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叶片,所以bc段光合作用强度减弱,D正确。故选:D。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酸雨会损伤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对植物有很大的伤害。为探究酸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若干长势一致的山茶幼苗均分为四组,分别用pH为2.5、3.5、4.5和5.6(对照)的溶液模拟酸雨进行处理,每周两次。一年后,测定四组该植物幼苗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净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质量的差值。除上述外,净光合速率还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单位时间内,氧气释放量、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积量)来表示。(举一例)(2)某同学据图分析得出结论:随着酸性增强,酸雨对山茶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增强。请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依据错误,pH为3.5的净光合速率大于pH为5.6的净光合速率。(3)用pH为2.0的酸雨处理后,山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有机物积累减少,从代谢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山茶幼苗的气孔结构损伤,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细胞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多。【解答】解:(1)净光合速率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或单位时间内氧气释放量,或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2)从曲线图可以看出,pH为3.5的净光合速率大于pH为5.6的净光合速率,因此该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3)pH为2.0的酸雨处理后,山茶幼苗的气孔结构损伤,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并且细胞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多,最终导致山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有机物积累量减少。故答案为:(1)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单位时间内,氧气释放量、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积量)。(2)错误,pH为3.5的净光合速率大于pH为5.6的净光合速率。(3)山茶幼苗的气孔结构损伤,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细胞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为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测定了: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的影响,如图甲:温度为15℃时,光照强度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的影响,如图乙。(温馨提醒:本题CO2释放量是指植物呼吸作用1小时释放的CO2质量:CO2吸收量是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小时所需原料的CO2的质量与CO2释放量的差值。)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上述两图,图甲中CO2的吸收量曲线是在光照强度为f点时绘制。(2)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增大昼夜温差的措施,据甲图分析得知:白天最理想的温度应控制在26℃(25﹣﹣27℃之间)左右。(3)如果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CO2总质量用m,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质量用m2表示,那么关于图甲中两条曲线交点P的意义,可用m1、m2,表示的关系式是m1=2m2。【解答】解:(1)光照强度为f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很高,到达g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加,综合分析上述两图,图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曲线是在光照强度为f点时绘制。(2)由甲图可知温度为26°C(或25﹣﹣27℃之间)左右时光照下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黑暗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高。(3)如果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用m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质量用m2表示,那么关于图甲中两条曲线交点P的意义,可用m1、m2,表示的关系式是分析曲线可知,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因此两曲线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m1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m2相等。故答案为:(1)f。(2)26℃(25﹣﹣27℃之间)。(3)m1=2m2。[呼吸作用]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植物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甲,连接试管、带活塞导管、漏斗、橡皮塞、广口瓶。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漏斗中装入少量棉花,向广口瓶内装入浸湿的黄豆种子。④静置放一昼夜。⑤如图乙,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开导管上的活塞,再向漏斗内倒入清水。(1)同学们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2)小雪同学认为:步骤②无须检查装置气密性,因为该实验在漏斗口放棉花,广口瓶内外本来就是相通的。请你对该意见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该意见错误,因为如果装置漏气,则在第⑤步,向广口瓶内倒入清水时,瓶内气体可能从漏气处逃逸,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步骤④并没有要求将装置保存在黑暗处的理由是:植物种子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而干扰实验。【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同学们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2)该实验是通过检验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验证植物种子是否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要确保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小雪同学认为:步骤②无须检查装置气密性,因为该实验在漏斗口放棉花,广口瓶内外本来就是相通的,该意见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装置漏气,则在第⑤步,向广口瓶内倒入清水时,瓶内气体可能从漏气处逃逸,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而检验不到二氧化碳。(3)步骤④并没有要求将装置保存在黑暗处的理由是:植物种子不会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而干扰实验。故答案为:(1)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2)该意见错误,因为如果装置漏气,则在第⑤步,向广口瓶内倒入清水时,瓶内气体可能从漏气处逃逸,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植物种子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而干扰实验。小金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1)实验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目的是避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2)B试管中的种子“已煮熟”意味着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3)小金同学是根据A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来判断种子是否发生了呼吸作用。(4)当上述实验出现明显现象后,紧接着小金又进行了如下操作: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试管A、B内,观察并比较木条燃烧情况,上述操作是为了验证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解答】解:(1)实验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目的是避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2)已经煮熟的种子说明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3)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图中A石灰水变浑浊。(4)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所以A瓶中的木条立即熄灭,而B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A的多,因此木条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故答案为:(1)避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2)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3)A石灰水变浑浊。(4)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小金同学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如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黑塑料袋的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C.如果把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再做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 D.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解答】解:A、用黑塑料袋的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能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呼吸作用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B正确。C、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后,呼吸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实验现象不明显,C正确。D、由分析栏内容可知,本实验不能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D错误。故选:D。如图所示是在黑暗条件下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装置乙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C.实验为了检验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D.实验为了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CO2【解答】解:A、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A正确。B、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乙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B正确。CD、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丁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C错误;D正确。故选:C。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做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煮熟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的量,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解答】解:A、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c曲线逐渐减少,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C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而不是煮熟过的种子,错误;B、若Y表示瓶内温度,a曲线升高,表示释放了热量,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因此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而不是煮熟过的种子,错误;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b曲线是水平,表示质量不变,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量减小,因此b表示煮熟过的种子而不是萌发的种子,错误;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的量,a曲线升高,表示产生了二氧化碳,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正确。故选:D。[蒸腾作用]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发现温度会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于是他们对“植物在哪一温度下蒸腾作用最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器材:温度可调节的透明恒温装置、若干带有新鲜叶片的海桐枝条、500毫升带瓶盖的矿泉水瓶、细玻璃管、刻度尺、打孔器、剪刀、凡土林。(1)实验中选用透明恒温装置的目的是控制和调节植物所处的温度,使其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蒸腾作用,并且能够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植物的状态。(2)利用上述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解答】解:(1)实验中选用透明恒温装置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调节植物所处的温度,使其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蒸腾作用,并且能够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植物的状态,从而研究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透明的恒温装置能够让实验者直观地观察到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和变化情况,同时通过恒温装置的调节,能够精确地控制植物所处的温度范围,从而得出不同温度下植物蒸腾作用的数据,进一步研究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规律。(2)本实验的步骤如下:①使用剪刀将海桐枝条剪成适当长度,并在每个枝条上选择一个新鲜的叶片。②使用打孔器在每个叶片的表面打一个小孔,并将细玻璃管插入其中,将叶片固定在玻璃管上。③在每个矿泉水瓶的盖子上打一个小孔,并将玻璃管插入盖子上的小孔中。④在每个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并将海桐枝放入清水中,在插玻璃管处涂抹适量的凡士林,使其密封。⑤将矿泉水瓶放入透明恒温装置中。⑥调节透明恒温装置的温度,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如20℃、25℃、30℃、35℃等。⑦等待一定时间,记录每个矿泉水瓶内细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了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⑧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分析不同温度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并绘制出温度和蒸腾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⑨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得出结论。故答案为:(1)控制和调节植物所处的温度,使其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蒸腾作用,并且能够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植物的状态;(2)①使用剪刀将海桐枝条剪成适当长度,并在每个枝条上选择一个新鲜的叶片。②使用打孔器在每个叶片的表面打一个小孔,并将细玻璃管插入其中,将叶片固定在玻璃管上。③在每个矿泉水瓶的盖子上打一个小孔,并将玻璃管插入盖子上的小孔中。④在每个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并将海桐枝放入清水中,在插玻璃管处涂抹适量的凡士林,使其密封。⑤将矿泉水瓶放入透明恒温装置中。⑥调节透明恒温装置的温度,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如20℃、25℃、30℃、35℃等。⑦等待一定时间,记录每个矿泉水瓶内细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了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⑧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分析不同温度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并绘制出温度和蒸腾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⑨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得出结论。番茄维生素含量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其生理活动: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番茄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大棚内番茄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和消耗的关系图。为了进一步探究番茄幼苗的生理活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分析作答:(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填写字母)表示的生理作用。(2)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番茄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m2时(填“m1”、“m2”、“m3”或“m4”),有机物积累得最多。(3)生物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甲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解答】解:(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体的B蒸腾作用,只有很少部分水分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大部分水散失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m2时,有机物积累的最多。(3)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AB的变量是水,所以一段时间后,甲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A中由于缺少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B中有水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故答案为:(1)B;(2)m2;(3)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图为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大棚植物的叶表皮结构,下列有关气孔开闭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孔开放的数量影响蒸腾作用,不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b中水分的吸收能使a关闭,b中水分的散失使a打开 C.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 D.气孔开闭能影响植物表面温度,不能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解答】解:A、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气孔开放的数量不仅影响蒸腾作用,也影响光合和呼吸作用,A错误。B、图中a是气孔,b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外壁伸展拉长,细胞的内壁向内凹陷,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内外壁都拉直,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关闭,B错误。C、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陆生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C正确。D、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会促进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有效的散热降温,D错误。故选:C。小宁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他取两个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把两个枝条同时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在两个枝条的等高位置分别切出相应的切片,观察到被染色的情况如图所示。(1)图中的染液应出现在导管(选填“导管”或“筛管”)中。(2)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解答】解:(1)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将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染液应出现在导管中,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2)该对照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叶片多的枝条蒸腾作用较强,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较多。所以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移栽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故答案为:(1)导管;(2)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实验后,拿开C处玻璃罩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C处玻璃瓶不能透光的原因是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实验后,拿开C处玻璃瓶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中散失的水。故答案为:(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3)蒸腾作用。
[猜押题专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 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 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解答】解: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故选:B。2.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左图所示【解答】解:A、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而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壁拉直,气孔关闭,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A错误。B、保卫细胞的张开与闭合与其含水量有关,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因此保卫细胞含水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B错误。C、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D、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保卫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如右图(乙)所示,D错误。故选:C。3.2021年3月21日,我校开展了植树美化校园活动,静待未来枝繁叶茂。这些植株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自植物的()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根的吸收【解答】解:只有光合作用才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因此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其本身所进行的光合作用。故选:B。4.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小明从某植株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三个叶圆片x、y、z(如图甲所示),并烘干称取其质量。图乙表示当天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度。则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为()A.z<y<x B.x<z<y C.x<y<z D.y<x<z【解答】解:叶片中的有机物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根据图乙可知,光合作用从早晨6点开始,到18点结束。因此,一天中通过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18点截取的叶圆片z,其次是15点截取的叶圆片y,最少的是12点截取的叶圆片x,所以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为z最大、y其次,x最少。故选:C。5.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透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利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CO2的浓度变化,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CO2浓度下降,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CO2浓度上升,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C.实验进程中的t1时刻,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最多 D.t2时刻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量较t。时刻高【解答】解: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AB段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CO2浓度下降,A错误。B、从T1开始,BC段CO2浓度上升,原因是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B正确。C、图中从T0﹣T1开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以积累,实验进程中的T1时刻,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该植物体内有机物重量最多,C正确。D、从T1开始,曲线表示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由于C点低于A点,所以T2时刻植物的有机物重量较T0时刻高,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1小题)6.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检验的物质有很多种,通常只要检验其中之一就可以了。在提供二氧化碳缓冲液(假设能保持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恒定)的前提下,下列质量或体积最容易测量的是B;A.增加淀粉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体积C.消耗氧气的质量D.消耗二氧化碳的体积(2)往盛有水草的锥形瓶里加入二氧化碳缓冲液,关闭活塞,将装置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水草表面不断有气泡产生,实验过程中U形管左侧的液面会下降(选填“下降”“不变”或“上升”)。【解答】解:(1)下列质量或体积最容易测量的是生成氧气的体积(玻璃管中的液面差即为生成的氧气长度)。故答案为:B。(2)往盛有水草的锥形瓶里加入二氧化碳缓冲液,关闭活塞,将装置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水草表面不断有气泡产生,实验过程中U形管左侧的液面会下降,是因为氧气进入U形管左侧。故答案为:下降。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7.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蚕豆叶的下表皮和上表皮气孔分布情况。该小组选取一株新鲜蚕豆。剪取三根粗细相近的枝条,并保留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叶片。分别将它们放入盛有10毫升水的同种型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入1毫升的植物油(如图),标记好液而位置,将三支试管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1)一段时间后比较甲和乙两组,可得出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2)该小组想在短时间里能观察出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同学提出将该装置放置在烈日下一段时间。你赞同吗?为什么?不赞同,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3)实验前,有同学按照丙组处理,选取一片蚕豆叶,将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后,将两张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实验中若出现的下表皮蓝色滤纸颜色更红现象,则也能得出蚕豆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的结论。【解答】解:(1)甲是叶片上表面涂凡士林,乙是下表面涂凡士林,一段时间后,乙液面下降快,可得出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2)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因此不赞同将该装置放置在烈日下一段时间。(3)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贴上滤纸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下表皮蓝色滤纸颜色更红,也能得出蚕豆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的结论。原因是下表皮气孔多散失的水分多。故答案为:(1)甲和乙(2)不赞同,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3)下表皮蓝色滤纸颜色更红8.气孔被称为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孔开闭呢?科学兴趣小组以蚕豆叶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先将若干蚕豆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蚕豆叶所处环境制片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完全开放半开放闭合甲组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404218乙组100mL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11188丙组100mL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214237(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蚕豆叶所处环境的pH和光照条件会影响气孔的开闭;(2)植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叶中的气孔处于开放状态时,根中根毛细胞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3)当蚕豆叶处于黑暗环境中时,叶肉细胞内的pH会下降(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解答】解:(1)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光照强,光合作用旺盛,导致保卫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从而使细胞的pH上升,反之pH会下降。通过分析图表可知:蚕豆叶所处环境的pH和光照条件会影响气孔的开闭。(2)由图可以看出:气孔开放时,根要吸水满足自身需要,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题中根毛细胞之所以能够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说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即根中根毛细胞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3)黑暗中,蚕豆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叶中二氧化碳增多,pH下降。故答案为:(1)蚕豆叶所处环境的pH和光照条件会影响气孔的开闭。(2)大于。(3)下降。9.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方法1: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请回答问题:(1)在方法1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质量,直至实验结束。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填“>”“<”或“=”)mB﹣mA。(2)在方法2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叶绿体(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1)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②A叶片不处理蒸腾作用最大,因此mA最小,B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只用气孔少的上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B大于mA,C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不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c最大。因此“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mB﹣mA(选填“>”、“<”或“=”)。(2)“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步骤是”②对光、放置玻片标本、①镜筒下降,注视物镜、③镜筒上升寻找物像,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填写图乙中的序号)。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叶绿体(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故答案为:(1)①防止水分蒸发;②<(2)②①③;叶绿体10.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图甲A、B、C分别表示该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1)图甲为植物三大生理过程,其中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从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乙内的b叶片会变蓝色,通过该实验旨在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3)图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Ⅰ。【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图中的C表示光合作用。(2)乙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组对照实验,其中a中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中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把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C光合作用生理活动,根据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3)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乙图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Ⅱ曲线表示呼吸作用,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故答案为:(1)C(2)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3)Ⅰ11.小乐在实验室开展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的探究。[实验原理]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检测氧气的释放速率来测定:产生的氧气滞留在叶片表面,会使叶片在水中上浮。[实验器材]新鲜腊梅叶片、2%NaHCO3溶液(可分解释放CO2)注射器、打孔器、台灯(灯泡为LED冷光源)、100mL烧杯3个,镊子等。[实验步骤]①用打孔器在腊梅叶片上取大小相同的小圆叶片若干,用注射器排出叶片细胞间隙的气体,使叶片在水中都能下沉;②3个烧杯编号1、2和3,分别加入40mL相应液体,然后用镊子向每个烧杯中放入10片小圆叶片,3个烧杯距40W台灯一定距离,如图所示;③关闭实验室的照明灯,并拉上窗帘,使环境变暗;然后打开40W台灯照射3个实验装置,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结果如表所示:烧杯编号处理条件5分钟上浮数10分钟上浮数20分钟上浮数1距40W台灯15cm,2%NaHCO3溶液,常温1592距40W台灯25cm,2%NaHCO3溶液,常温0253距40W台灯15cm,清水,常温000(1)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中设置的自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2)步骤③中“关闭实验室的照明灯,并拉上窗帘,使环境变暗”,此操作的目的是避免实验室中的照明灯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3)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照强度能够影响光合作用强度。(4)实验中,台灯的灯泡选用LED冷光源而非白炽灯,这样做的优点是避免白炽灯使烧杯周围温度升高,避免影响实验结果。【解答】解:(1)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实验中设置了碳酸氢钠溶液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变量有二氧化碳,实验中还有烧杯与台灯的距离是存在改变的,进而改变了光照强度,因此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有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2)步骤③中“关闭实验室的照明灯,并拉上窗帘,使环境变暗”,这是避免实验室中的照明灯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维持光线强度这一变量只由烧杯与台灯之间的距离决定。(3)根据实验记录表格可知,1号烧杯叶片上浮速度最快,上浮数量最多。2号烧杯仅次于1号,3号烧杯无叶片上浮。1号烧杯中有碳酸氢钠溶液分解释放二氧化碳,且距离台灯近,接受的光照强度强,光合作用强度大,产生氧气的速度快且数量多,因此叶片上浮的速度快且数量多,2号烧杯也具有二氧化碳,但距离台灯较远,光合作用强度较弱,产生氧气的速度较慢且数量较少,3号烧杯无碳酸氢钠分解释放氧气,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照强度能够影响光合作用强度。(4)除光照和二氧化碳外,还有温度、湿度等因素能够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台灯的灯泡选用LED冷光源而非白炽灯,是为了避免白炽灯使烧杯周围温度升高,避免影响实验结果。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2)避免实验室中的照明灯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3)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照强度能够影响光合作用强度;(4)避免白炽灯使烧杯周围温度升高,避免影响实验结果。12.到19世纪末,经几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不断探索,得到结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为了探究产物O2中的O元素的来源科学兴趣小组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O2中的O元素全部来源于CO2;猜想二:O2中的O元素全部来源于H2O;猜想三:O2中的O元素来源于CO2和H2O。为了求证,他们查阅了以下资料:【资料一】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紫硫细菌:CO2+2H2S→光(C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6课《公益动画短片制作》说课稿
- 2024年沪科新版高一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4版特色小吃店租赁经营合同一
- 淮南全封闭声屏障施工方案
- 2024版跨境投资合作框架合同书一
- 减法(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2024)001
- 2024版智能教育设备采购与集成合同
- 加盟电商工作流程
- 2025年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范文
- 202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校园招聘22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版带货主播电商平台合作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公司资产划转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铝汽车紧固件行业销售规模与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 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 工程设计-《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附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