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章节测试B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章节测试B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章节测试B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章节测试B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章节测试B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章节测试B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的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罗斯海新站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濒临太平洋B.主要位于北寒带C.位于泰山站的西南方向D.是我国南极五个科考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科考站2.罗斯海新站建设的最佳时间是()A.3-5月 B.6-8月 C.9-11月 D.11月-次年2月3.在南极科考时,科学家会进行海冰变化的研究。下面关于海冰消融导致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危及南极定居人类的生活 B.危及企鹅等动物的栖息地C.全球淡水资源减少 D.危及岛国以及沿海低地地区人类生活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其原因有()①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②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量更少③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④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更高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下图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6.去程途中()A.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 B.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众多C.船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换乘直升机后向西北飞行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考察站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环保,主楼采用高脚设计。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和“秦岭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7.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时()A.正值暖季,白昼长,较温暖 B.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科考C.最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D.出现极夜现象,暴雨低温来袭8.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设计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室内温度 B.利于通风散热C.避免暴风雪掩埋 D.防潮、防虫9.秦岭站的运行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使用的当地绿色能源最有可能是()A.风能 B.水能 C.地热能 D.核能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0.图中北极地区终年严寒的主要原因是()A.该地区距离太阳遥远 B.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C.地处高纬度地区 D.受人类活动影响少11.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B.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图为南极温室大棚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A.暴雨、湿热 B.大风、严寒 C.干旱、炎热 D.大风、暴雨13.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为更好地学习“极地地区”这一章内容,小静和小云查找了关于极地地区的相关信息,并开展了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两人在查找极地地区相关信息时,发现了一幅漫画。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14.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在海洋中检测出微塑料。为减少极地地区微塑料污染,应当()A.缓解极端气候的发生 B.加大科考力度C.减少日常使用塑料制品 D.发展极地旅游业15.小云同学对“到北极地区去的人比到南极去的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还有人类居住”这一现象产生疑问,如果你是小静,请你向她解释()A.北极地区风力更大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C.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16.图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科研考察造成的白色污染 B.石油泄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C.全球变暖对极地地区造成的影响 D.猎捕鲸鱼,对极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北极航运的“助推器”,未来航行在北冰洋上的商船数量将会迅速增加。下图左为“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下图右为“北极熊贝肯漫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北极航道的开辟()A.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B.取代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作用C.可促进东亚国家间贸易往来 D.不会对全球贸易产生影响18.关于北极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是北极熊溺亡的唯一原因 B.纬度高气温极低,无常住居民C.常年冰雪覆盖,无动植物资源 D.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新站秦岭站建成使用,下图为南极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秦岭站主建筑下部架空是为了()①防风②防寒③防积雪④防潮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A.为暖季,食物充足 B.为旱季,降水较少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游客少,不受干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21.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开展科学考察和探险的宝地。2019年,我国某探险家拖拽约180千克物资,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成功抵达南极点。下图示意南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据图读出昆仑站的纬度是_______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冬至日会出现_______现象,理论上可全天观测太阳。(4分)(2)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依据大陆漂移说可推测:南极大陆曾经所处的纬度位置较_______,气温较_______,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_______。(6分)(3)列举该探险家需携带的一种防护用品并说出理由。(6分)(4)列举该探险家可提前进行的两项体能训练项目或方法。(4分)22.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北极地区以____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而南极地区以____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填“海洋”或“陆地”)(4分)(2)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4分)A.1~2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3)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____季,2月南极点有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4分)(4)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2分)A.我国在南北两极地区都建有考察站B.南极地区虽被称为“白色荒漠”,但淡水资源丰富C.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都没有人类的长期定居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5)为了保护极地地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2分)A.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B.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C.各国加强合作,进行科学考察 D.建立军事基地,加强国防23.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读“北极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从图中①处沿东北航线航行,终点为________洲。(2分)(2)若夏季在两条航线上航行,乘客可能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2分)①可爱的企鹅②漫长的极夜③因纽特人在捕鱼④漂浮的冰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2分)A.北极地区都是海洋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冷C.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D.北极地区可大量建居民点,发展旅游业(4)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6分)24.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7月至8月我们可以跟随科考团来到____地区,在那里见到当地居民因纽特人、拉普人,见到了冰屋,还看到了____(代表动物)、冰川、一望无际的海水。2月至3月,我们可以跟随科考团来到____地区,在那里看到了____(代表动物)。(4分)(2)我们对比发现,两地区差别较大: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比北极地区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比北极地区____,南极地区风力比北极地区____,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____。(4分)(3)左图中三个数字标注中是欧洲的是____,右图中三个字母标注是大西洋的是____。长城站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半球,极昼极夜持续最长(纬度位置最高)的是____站。(4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濒临太平洋,A正确;位于南极圈以内,属于南寒带,B错误;依据经纬网判方向,罗斯海新站位于泰山站东南方向,C错误;我国南极五个科考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D错误。故选A项。2.答案:D解析:11月—次年2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适合建站。ABC错误,D项正确。故选D项。3.答案:A解析:南极海冰消融,会危及企鹅等动物的栖息地,全球淡水资源减少,海平面上升,使岛国以及沿海低地平原城市淹没,危及人类生活;南极自然条件恶劣,至今无定居人类。综上所述,A错误,BCD正确。故选A项。4.答案:B解析: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①错误;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量更少,②正确;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北极地区相当,③错误;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更高,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项。5.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北极点附近纬度高,气候终年严寒,所以常年覆盖坚厚冰层。故选A。6.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我国赴北极点考察,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逆时针方向是东方,顺时针方向是西方,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较少,以东的海域岛屿众多;航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换乘直升机后向正北飞行。故选C。7.答案:A解析:2月7日,南极地区处于暖季,白昼长,较温暖,A正确;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气温较高,但冰雪不会全部融化,B错误;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有极昼现象,气温较高,CD错误;故选A。8.答案:C解析: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南极地区气候酷寒,降雪量大,避免被风雪掩埋,C正确,ABD错误。故选C。9.答案:A解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因此风能丰富,A正确;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气候干旱,水以固态形式存在,水能资源匮乏,B错误;南极地区的地热能开发技术和可行性尚待进一步研究确认,C错误;核能的利用存在潜在的核辐射和核废料处理问题,不符合“绿色考察”理念,D错误;故选A。10.答案:C解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极地纬度高,形成极地酷寒,多狂风的气候条件,故选C。11.答案:A解析:A、甲位于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火山、地震带上,乙位于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故A符合题意;B、甲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上,以平原为主。乙所在的中美地峡是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故B不符合题意;C、甲所在的尼罗河三角洲北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区,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区。乙所在的中美地峡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香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重要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D、甲所在的埃及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其自然环境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所以在南极地区建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大风和严寒,不需要担心湿热、暴雨、干旱、炎热,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③错误;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①②④正确。故选C。14.答案:C解析:缓解极端气候的发生与微塑料污染无关,A错误;加大科考力度和发展极地旅游业的过程中会加剧微塑料污染,BD错误;减少日常使用塑料制品有利于减少极地地区微塑料污染,C正确。故选C。15.答案:B解析:北极地区气候更温暖,风力更小,A错误;北极地区没有南极地区那么严寒,B正确;与空气质量关系不大,C错误;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B。16.答案:C解析:读漫画可知,北极熊和企鹅站在浮冰上,海洋上还插着温度计,说明全球变暖对极地地区造成的影响,C正确;不能反映白色污染、石油泄漏、猎捕鲸鱼,ABD错误。故选C。17.答案:A解析:北极航道的开辟缩短了运输时间,能够提高运输效率,但是不能取代传统航道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作用,A正确,B错误;北极航道的开辟能够促进东亚国家和欧洲西部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C错误;北极航道的开辟能够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D错误。故选A。18.答案:D解析:人类活动是北极熊溺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A错误;北极地区虽然纬度高气温极低,但有常住居民,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属于黄种人,B错误;北极地区虽常年冰雪覆盖,但有北极熊、海豹、海狮、苔藓等动植物资源,C错误;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D正确。故选D。19.答案:B解析:南极洲风力强劲,地面多积雪,经常有风雪天气,类似于沙漠上的沙丘移动,所以秦岭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是为了防风、防积雪,①③正确;下部架空不能起到防寒的作用,南极地区干燥,降水少,不必防潮,②④错误。该题选B。20.答案:C解析:11月至次年2月份为南极暖季,此时气温高且白昼时间长,食物不是从南极获取。A错误,C正确;南极全年干旱,降水少,南极气候恶劣,全年几乎没有游客,BD错误。该题选C。21.答案:(1)80.5°S(南纬80.5°);极昼(2)低;高;高(3)特制羽绒服因为南极地区酷寒、烈风、暴雪,带此防护物品是为了保暖、防风雪。(4)越野滑雪、长跑。解析:(1)读图可知,昆仑站地处南半球,其纬度位置为80.5°S;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这种现象是由于大陆漂移产生的,说明南极大陆很久以前在气候温暖的区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经过大陆漂移才到现在的位置。(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酷寒、干燥;故探险家需携带特制羽绒服,防寒保暖;可携带护目镜,冰雪反射的强烈光线会伤害眼睛;可携带防晒霜,紫外线强烈,防晒霜利于保护皮肤被灼伤。(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气候恶劣,为了适宜南极的气候条件应增强体质,可提前进行越野滑雪、长跑、垂直攀登训练等。22.答案:(1)海洋;陆地(2)C(3)暖;极昼(4)C(5)C解析:(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以陆地为主。(2)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7—8月,故C正确ABD错,本题选C。(3)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暖季,2月南极有极昼现象,气候适宜,且处于极昼现象,方便施工。(4)我国在南北两极地区都建有考察站,南极地区虽被称为“白色荒漠”,但冰川广布、固体淡水资源丰富,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故ABD正确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北极地区有人长期定居,故C错误,本题选C。(5)为了保护极地地区,各国应该加强合作,进行科学考察,而不是大力开采资源,建立军事基地和大量移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答案:(1)欧(2)D(3)C(4)气温低(寒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