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及其稳态(含解析)_第1页
2020-2024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及其稳态(含解析)_第2页
2020-2024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及其稳态(含解析)_第3页
2020-2024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及其稳态(含解析)_第4页
2020-2024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内环境及其稳态(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内环境及其稳态

五年考情•探规律L

考点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

2024•贵州、湖北、浙江、河北、吉林、湖南、江从近五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来

西看,内环境及其稳态此部分内容

考点1内环境2023•湖北、浙江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考察,非选择题

与稳态2022•广东、重庆、辽宁、北京、海南、湖北、河一般在第一问考查,创设的情景不

(5年5考)北复杂,需要考生结合实例运用教材

2021-重庆、江苏、海南、福建、重庆、河北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020•海南、山东、天津

分考点:精准练工

考点1内环境与稳态

(2024年高考真题H

1.(2024・贵州・高考真题)将台盼蓝染液注入健康家兔的血管,一段时间后,取不同器官制作切片观察,发

现肝和淋巴结等被染成蓝色,而脑和骨骼肌等未被染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器官中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差异

B.脑和骨骼肌等未被染色,是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C.肝、淋巴结等被染成蓝色,说明台盼蓝染液进入了细胞

D.靶向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分子大小与毛细血管通透性

【答案】C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内环境;内环境中包含水、激素、神经递质、缓冲物质、小分子有机

物、无机盐等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如呼吸酶和血红蛋白等,不能进入细胞的大分

子不属于内环境,如纤维素等,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细胞膜上的载体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A、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不同,导致物质进出细胞有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器官中毛细血管通

透性有差异,A正确;

BC、有的器官可以被台盼蓝细胞染色,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进入组织液,而不能被台盼蓝染色的器官大分

子不能进入组织液;脑和骨骼肌等未被染色,是因为台盼蓝染液未进入脑、骨骼肌细胞之间的组织液,且

这些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肝、淋巴结等被染成蓝色,说明台盼蓝染液进入了肝、淋巴结细胞之

间的组织液,B正确、C错误;

D、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只有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脑和骨骼肌,靶向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分子大小与毛细

血管通透性,D正确。

故选C。

2.(2024・湖北•高考真题)磷酸盐体系和碳酸盐体系(HCO/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要

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HCO;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答案】C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

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

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H2cCh,再由H2cO3形成H+和

HC03-,A正确;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如在细胞呼吸中磷酸盐作为底物参与了糖酵解和柠檬酸

循环等过程,B正确;

C、缓冲体系的成分如HCOcHPO42-携带电荷,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C错误;

D、机体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够对乳酸起缓冲作用,但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

能力有限,D正确。

故选C。

3.(2024・浙江•高考真题)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关于

淋巴细胞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淋巴B.只存在于血浆和淋巴

C.只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D.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答案】D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详解】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所以血浆和

淋巴液中都有淋巴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需要进入组织液裂解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

因此淋巴细胞也可分布在组织液中,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2024•河北・高考真题)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泱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

B.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量增多相关

C.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答案】A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

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一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

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T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T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T肾

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一尿量增加。

【详解】A、足球比赛中,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

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受到抑制,A错误;

B、正常机体产热量=散热量,运动时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为了达到体温的相对稳定,散热量也会增加,

主要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以此来增加散热量,B正确;

C、大量出汗不仅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同时也丢失了无机盐,通过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

的相对稳定,C正确;

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消极情绪到一定程度就患有抑郁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有助

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D正确。

故选Ao

5.(2024•吉林・高考真题)为研究禁食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研究者用大鼠开展持续7天禁食(正常饮水)的

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血清中尿素、尿酸(嗯吟核甘酸代谢产物)的水平显著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中尿素、尿酸水平可作为检验内环境稳态的指标

B.禁食初期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胰岛A细胞使血糖回升

C.禁食后血清中的尿酸可来源于组织细胞碎片的分解

D.禁食后血清中高水平的尿素来源于脂肪的分解代谢

【答案】D

【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血糖偏高时,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同时,高血糖也能刺激下丘脑的某区

域,通过神经控制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血糖偏低时,能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胰高血糖素,胰

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低血糖也能刺激

下丘脑的另外的区域,通过神经控制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

【详解】A、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血清中尿素、尿酸作为代谢产物,可作为

检验内环境稳态的指标,A正确;

B、禁食初期血糖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胰岛A细胞使血糖回升,B正确;

C、尿酸为喋吟核甘酸代谢产物,禁食后血清中的尿酸可来源于组织细胞碎片(DNA、RNA)的分解,C正

确;

D、禁食后血清中高水平的尿素来源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D错误。

故选D。

6.(2024・湖南•高考真题)为研究CO2,和H+对呼吸运动的作用(以肺泡通气为检测指标)及其相互影

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动脉血中CO2分压(PCO2)、02分压(PO2)和H+浓度三个因素中,一个改变而另

两个保持正常时的肺泡通气效应如图a,一个改变而另两个不加控制时的肺泡通气效应如图b。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PCO23035404550556065nmHgPCO23035404550556065imHg

P0140120100806040200nnHg

2P02140120100806040200nnHg

pH7.67.57.47.37.27.17.06.9pH7.67.57.47.37.27.17.06.9

图a图b

A.一定范围内,增加PCO2、H+浓度和PO2均能增强呼吸运动

B.pH由7.4下降至7.1的过程中,PCO2逐渐降低

C.PO2由60mmHg下降至40mmHg的过程中,PCO?和H+浓度逐渐降低

D.CO?作用于相关感受器,通过体液调节对呼吸运动进行调控

【答案】BC

【分析】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A、根据图a分析,一定范围内,增加PCO2,H+浓度及降低PO2均能增大肺泡通气,增强呼吸运

动,A错误;

B、pH由7.4下降至7.1时,与图a相比,图b中相应曲线增加幅度减小,应是通过PCCh降低和PC(2升高

对肺泡通气进行了调节,B正确;

C、PO2由60mmHg下降至40mmHg时,与图a相比,图b中相应曲线增加幅度减小,应是通过PCCh降低

和pH升高(H+浓度降低)对肺泡通气进行了调节,C正确;

D、CO2作用于相关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对呼吸运动进行调控,D错误。

故选BCo

人体水盐代谢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研究人员为了探究运动中机体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让若干

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以10km/h的速度跑步lh,采集志愿者运动前、中和后的血液与尿液样本,测定相关指

标(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标血浆渗透压血浆Na+浓度血浆K+浓度尿渗透压尿Na+浓度尿K+浓度

状(mOsm/L)(mmol/L)(mmol/L)(mOsm/L)(mmol/L)(mmol/L)

动289.1139.04.3911.2242.440.4

动291.0141.04.4915.4206.371.1

动289.2139.14.11005.1228.172.3

(1)上表中的数据显示,与尿液相比,血浆的各项指标相对稳定。原因是血浆属于内环境,机体可通过、

体液调节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参与形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Na+和-

(3)运动中,尿液中Na+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是因为(从“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和“集合管”中

选2项)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的重吸收,使得尿液渗透压升高。

(4)为探究上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测定了自运动开始2h内血浆中醛固酮(由______分泌)和抗利尿激素(由

释放)的浓度。结果发现,血浆中2种激素的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析激素浓度下降的可能

原因包括(答出2点即可)。

(5)进一步实验发现,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血容量(参与循环的血量)减少,并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由

此可知,机体水盐平衡调节途径为(将以下选项排序: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②肾脏的

重吸收等作用增强;③血容量减少;④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1)神经调节免疫调节(2)C1-

(3)肾小管、集合管水

(4)肾上腺皮质神经垂体水分的重吸收;保钠排钾的作用

⑸③①②④

【分析】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分泌,从而维持水盐平衡;

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量,使细胞外液渗透

压下降,从而维持水平衡。

【详解】(1)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需要依靠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维持。

(2)参与形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Na+和C1+。

(3)运动中,尿液中Na+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是因为肾小管、集合管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

加强了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液渗透压升高。

(4)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是由神经垂体释放的。血浆中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浓度下

降的原因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加强,以及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保钠排钾的作用,使得血浆

渗透压恢复。

(5)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血容量(参与循环的血量)减少,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醛固酮

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脏的重吸收等作用,进而引起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

对稳定。因此排序是③①②④。

H2023年高考真题』

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

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

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

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

【答案】C

【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维生素D3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又可以在阳光化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而肾脏

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其活化,从而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

【详解】A、肾功能下降会导致维生素D3的活性下降,进而减少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导致机

体出现骨质疏松,A正确;

B、因为阳光下皮肤中可以进行维生素Ds的转化,而它又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

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B正确;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提供,小肠吸收钙减少并不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C

错误;

D、肾功能障碍时,维生素D3的活化受阻,只有活化的维生素D3才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补充维生素D3

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D正确。

故选Co

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

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

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答案】D

【详解】A、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故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A正确;

B、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正确;

C、镉属于重金属,能够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C正确;

D、胁迫是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因此在镉的胁迫下,苦草已经不能通过自身的调

节作用维持稳态,D错误。

故选D。

3.(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

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答案】D

【详解】A、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

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

B、运动过程中由于出汗增加,脱水会伴随着无机盐的丢失,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稳态遭到破坏后会

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错误;

C、运动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c错误;

D、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并经垂体释放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的重吸收加强,使尿量减少,D正确。

故选D。

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

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

动。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

体液中的。2、CO2和H+浓度变化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能从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获取02,这些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

实现的。

(2)自主呼吸运动是通过反射实现的,其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和效应器。化学感受器能将02、

C02和H+浓度等化学信号转化为信号。神经元上处于静息状态的部位,受刺激后引发Na

+而转变为兴奋状态。

(3)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动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大,pH变,CO2含量和pH的变化共同引

起呼吸加深加快。还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

原因是C0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o

(4)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具有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哺乳动物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

系被切断,呼吸停止。上述事实说明,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的呼吸中枢参与,自主

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是位于的呼吸中枢产生的。

【答案】(1)组织液神经

(2)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电内流

⑶小受抑制

(4)大脑皮层脑干

【详解】(1)人体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人体细胞可从内环境中获取氧气。人体内环境稳

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故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

节实现的。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化学感受器能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

号。神经元上处于静息状态的部位,受刺激后引发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从而转变为兴奋状态。

(3)动脉血中的C02含量增大,会导致血浆pH变小。C02浓度过大会导致呼吸中枢受抑制,从而出现呼

吸困难、昏迷等现象。

(4)大脑皮层受损仍具有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说明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参与,

而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呼吸停止,说明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是位于脑干的呼吸中

枢产生的。

[2022年高考真题U

5.(2022•广东・高考真题)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

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

【答案】A

【详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

B、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

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

合题意;

D、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

题意。

故选Ao

6.(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

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

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

【答案】D

【详解】A、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下降

并不明显,A错误;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液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

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

D、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该过程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

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

故选D。

7.(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为研究中医名方一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

小肠)的作用,科研人员设置4组实验,测得大鼠胃排空率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状态胃排空率(%)

正常组健康大鼠55.80

模型组患病大鼠未给药38.65

柴胡疏肝散组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51.12

药物A组患病大鼠+药物A49.92

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

A.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B.正常组能对比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

C.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D.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

【答案】C

【详解】A、由表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模型组胃排空率为38.6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

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A正确;

B、正常组为对照组,将给药之后的胃排空率和正常组比较,能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B正

确;

C、由表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柴胡疏肝散组胃排空率为51.12%,正常组胃排空率更高,所以

与正常组相比不能表明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C错误;

D、由表可知,柴胡疏肝散组与药物A组的胃排空率相似,且均比模型组胃排空率高,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

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D正确。

故选Co

8.(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积累会氧化生物分子引发细胞损伤。

将生理指标接近的青年志愿者按吸烟与否分为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力消耗测试,受试者血浆中蛋白

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如下图。基于此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指每

m(

om氧

)l化

A.超氧化物主要在血浆中产生

B.烟草中的尼古丁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

C.与不吸烟者比,蛋白质能为吸烟者提供更多能量

D.本实验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

【答案】D

【详解】A、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可见超氧化物主要

在活细胞中产生,A错误;

B、实验结果可说明吸烟可能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但不能证明是尼古丁的作用,B错误;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细胞中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C错误;

D、据柱形图可知,吸烟组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高于不吸烟者,而超氧化物氧化生物

分子生成物量的积累会引发细胞损伤,因此,本实验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D正确。

故选D。

9.(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结果不要求精确定量的是()

A.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C.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答案】B

【详解】A、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需要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要求精确定量,

A错误;

B、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属于物质提取与鉴定类的实验,只需观察是否有相关现象,不需要定量,故对实

验结果不要求精确定量,B正确;

C、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明确不同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下根的生长情况,要

求定量,C错误;

D、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需要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需要定量,D错误。

故选B。

10.(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

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动脉血氧分压(mmHg)

A.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

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

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Ch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答案】D

【详解】A、观察图示,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ln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迅速增加,吸入

的氧气增多,以增加组织供氧,A正确;

B、高原上缺乏氧气,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动脉血氧分压会降低.肺泡通气量会快速增加,过度通

气排出CO2,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B正确;

C、在缺氧条件下,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C正确;

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NaHCCh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D错误。

故选D。

11.(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

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一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

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下图实线所示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g

压/nim

氧分

方向偏

线2

向虚

实线

变,

型转

型向T

由R

蛋白

血红

时,

升高

体温

A.

方向偏

线1

向虚

实线

变,

型转

型向T

由R

蛋白

血红

处,

血管

毛细

肾脏

B.在

方向偏

线2

向虚

实线

变,

型转

型向R

由T

蛋白

血红

处,

血管

毛细

肺部

C.在

胞代谢

肌肉细

有利于

变,

型转

型向R

由T

蛋白

血红

管处

细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