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A.变长B.不变C.变短D.变细2、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

若列车的速度为v1

空气中的声速为v2

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

A.t

B.v1+v2v2t

C.v2鈭�v1v2t

D.v1v2t

3、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B.甲的密度为0.5×103kg/m3C.乙的密度是甲的4倍D.甲、乙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4、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23s

时速度为V1

通过后13s

时速度为V2

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3(V1+V2)

B.12(V1+V2)

C.3v1v22v1+v2

D.3v1v2v1+2v2

5、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次声波我们无法听到,是因为响度太小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D.调节MP3

音量是改变音调7、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8、利用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的过程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片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向右移动,将会引起三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若表①为电压表;表②;③为电流表,则表①示数不变,表②示数变大,表③示数变大。

B.若表①为电压表;表②;③为电流表,则表①示数不变,表②示数变小,表③示数不变。

C.若表①为电流表;表②;③为电压表,则表①、②示数均不变,表③示数变小。

D.若表①为电流表;表②;③为电压表,则表①、②示数均变小,表③示数不变。

9、爱动脑筋的小明同学喜欢用家中的器具探究物理问题.有一天;他将一只盛满水的小桶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只空盆中,手拿一个密封的空易拉罐,慢慢浸入盛满水的小桶中,如图所示.在易拉罐浸没水中以前,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易拉罐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增大。

B.水平地面受到盆的压力保持不变。

C.桶内的水对桶底的压强逐渐增大。

D.手对易拉罐向下的压力逐渐增大。

10、如图所示;小明正沿滑梯匀速下滑,该过程中他的能量变化情况为()

A.动能增大。

B.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少。

D.内能增加。

11、下列各种说法中的有关数据,与实际基本相符的是()A.济南近年来冬天最冷时的气温可达-20℃B.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5km/sC.课堂上大约用5N的力就能拿起物理课本D.触电时电流超过10mA就会有生命危险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

已知体积VA<VB

高度hA<h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

对地面的压强pA=p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

的密度一定大于B

的密度B.A

的密度可能小于B

的密度C.A

的质量一定大干B

的质量D.A

的质量可能等于B

的质量13、小北在一辆向右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当其顶部的拉环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在做减速运动B.汽车在做加速运动C.绳子对拉环的拉力和拉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拉环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拉环具有惯性14、如图是一种电磁继电器(

)

A.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其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C.其作用是通过低压、弱电流电路控制高压、强电流电路D.其作用是通过高压、强电流电路控制低压、弱电流电路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2014•长沙)小军和小刚一起做“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特点”的实验,当他们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以某入射角射入玻璃砖时,测得折射角为40°.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当他们逐渐增大入射角时,折射光线将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16、用同一均匀的热源加热水的质量和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由图中可知,加热时间t1、t2和t3的大小顺序是____;若t3=30s,则t2=____s,t1=____s.

17、如图所示,重力600N

的物体A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20N

为使A

在1min

内匀速移动18m

拉力F

的功率为45W

则拉力为______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18、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

填序号)

(2)

若选用的操作是垄脷垄脺垄脼

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

(3)

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

填序号)

19、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P

在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做“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需要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同导线的电流,发现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如表是几种实验用导线的参数:

。导线代号ABCDEFG长度/m1.00.51.51.01.21.50.5横截面积/漏O3.20.81.20.81.21.21.2材料锰铜钨镍铬锰铜钨锰铜镍铬(1)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导线C

和导线____________.

(2)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

和导线____________.

(3)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应选用导线A

和导线____________.

(4)

上述研究方法在物理学里叫____________法.21、夏天,自来水管外有“出汗”的现象,这是空气的______遇冷后发生的______现象.22、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己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

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

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

绝对温度100K

相当于______隆忙.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3、地球的自传的方向是自东向西.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4分)24、陶瓷茶杯底部有一枚硬币,人移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以后,又能看见硬币了。请解释造成“看不见”“又看见了”的原因?25、有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

(1)

如图甲;先让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线EO

并找到反射光线OF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2)

将纸板如图乙折叠;______看到反射光线;(

填“能”或“不能”)

(3)

如果把甲图中的入射光EO

移动到ON

的右边;反射光OF

就在ON

的______;

(4)

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的反射规律有哪些?

垄脵

______;

垄脷

______;

垄脹

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4题,共16分)26、(2013•盘锦)如图所示,电磁铁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它旁边放着一个固定着条形磁铁小车(磁铁的右端是N极),当电磁铁所在电路的开关闭合时,小车保持静止状态,小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填“向左”或“向右”);如果桌面足够光滑,小车将向____运动;推想,若桌面绝对光滑,断开开关后小车将____.27、电阻制动是高速动车组列车制动方式之一:在列车需要减速或停车时,停止给电机供电,同时将一电阻接入电机.列车失去动力后,由于____,仍将继续前进,带动电机转动,电阻发热.此过程中,机械能最终转化成____能,电机实际上是____(填“发电机”或“电动机”).28、“全球通新浪号”帆船跨越欧非亚7个海区,航行1.1万海里,在45个港口留下中国帆船的名字,于2006年12月23日下午2时抵达深圳浪骑游艇会的码头,完成历时半年的航行,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无动力帆船环海航行划上句号.聪明的船员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馏器”,用海水获得淡水,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难题.

太阳能蒸馏器的设计中;使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有:

(1)____

(2)____

(3)____.29、(2013•重庆)2013年4月11日;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在重庆开始建造,预计明年上半年就能下海试水,如图所示为该船的效果图.这艘考古船将使用全电力推进的动力方式,船上设有专门的液压折臂吊,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将海底的文物直接吊上船.并进行180度旋转,放在甲板上进行晒干和清理.请参照示例写出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在甲板上晒干文物。

物理知识:汽化现象。

作答:物理现象:____

物理知识: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人的脚发出的入射光线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光的折射;折射光线进入岸上人的眼睛,岸上的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人脚的入射光线会向上偏折,所以岸上的人看到站在游泳池里人的腿是变短的.

故选:C.

由于发生光的折射;岸上的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人的脚的入射光线会向上偏折,所以水中的物体看起来都会变短.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是一道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好题.【解析】【答案】C2、C【分析】解法一:

设鸣号时列车与站台上人的距离为s

鸣号期间车走的路程为s1

则鸣号结束时车到人的距离为:

s2=s鈭�s1=s鈭�v1t

从鸣号开始到人听到声音结束用的总时间:

t脳脺=t+s鈭�v1tv2

开始声音传播的时间:

t0=sv2

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

t隆盲=t+s鈭�v1tv2鈭�sv2=v2鈭�v1v2t.

故选C.

解法二:

设0

时刻在A

点开始发声;

t

时刻在B

点结束发声;

在t

时刻看:最初发出的声音离A

点v2t

最终发出的声音就在B

点;

AB=v1t

空中的这列声波的长度L=v2t鈭�v1t

以速度v2

匀速前进;

这列声波经过站台上的人所经历的时间为t鈥�=Lv2=v2t鈭�v1tv2=v2鈭�v1v2t.

接法三:

把声音看作是一列波;就像一段压缩的绳子一样,波的速度大于火车速度,这样可以等效为追击问题,其速度为v=v2鈭�v1

波走的路程:

s=vt=(v2鈭�v1)t

所以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

t=sv=v2t鈭�v1tv2=v2鈭�v1v2t.

故选C.

设鸣号时列车与站台上人的距离为s

则鸣号开始发出的声音传到站台上人在的位置用的时间t0=sv2

从鸣号开始到人听到声音结束用的总时间等于持续鸣号时间t

鸣号结束声音传播剩余距离用的时间;则人听到声音的时间等于总时间减去开始声音传播的时间t0

据此求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从鸣号开始到人听到声音结束用的总时间等于持续鸣号时间t

加上鸣号结束声音传播剩余距离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解析】C

3、D【分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横轴代表物体质量,纵轴代表物体体积,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故A正确;

BC、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2×10-3m3时,m甲=1kg,m乙=4kg;

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0.5×103kg/m3,ρ乙===2×103kg/m3;

则ρ乙=4ρ甲;即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4倍,故B;C正确;

D;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甲、乙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D.4、D【分析】【分析】根据公式v=st

分别求出各段路程的时间,再求出总时间,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到平均速度。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解答】隆脽v=st

隆脿

通过前一段路程的时间:t1=23sv1

通过后一段路程的时间:t2=13sv2

全程的总时间:t=t1+t2=23sv1+13sv2=(2v2+v1)s3v1v2

全程的平均速度:v=st=s(2v2+v1)s3v1v2=3v1v22v2+v1

故选D。【解析】D

5、B【分析】解:依题意;作图说明:

故选B.

本题考查对长度测量工具产生误差的经验认识.

本题所说的软件塑料尺经拉伸长度可变;但被测量物体的真实长度不变.

尽管拉伸后尺变长了,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被测物体长度没变,所以读数变小了.【解析】B

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ACD【分析】【分析】(1)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隆芦20000Hz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2)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3)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的声音的音色不同;(4)

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本题考查有关声音的特征及控制噪声的途径等有关声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解答】A.次声波我们无法听到,是因为频率太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隆炉隆炉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调节MP3MP3音量是改变响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CD。【解析】ACD

7、AD【分析】【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①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凹透镜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解析】【解答】解:A;图中看到字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故B错误;

C;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C错误;

D;此透镜是凸透镜;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D正确.

故选AD.8、BD【分析】

(1)若表①为电压表,表②、③为电流表,电路图如图1;则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表①测量的是并联电路的电压,也是电源电压,因此的表①示数不变;③测量的是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因此定值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不变,即表③示数不变;表②测量的是干路上的电流,而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变小;所以干路电流减小,即表②示数变小;故A;B选项中B选项正确;

(2)若表①为电流表,表②、③为电压表,电路图如图1;则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表③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因此表③示数不变;表①测量的是串联电路的电流,由于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I=可得;电路的电流变小;所以串联电路的电流减小,即表①示数变小;表②测量的是通过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电流减小,因此定值电阻上的电压减小,即②示数变小;故C;D选项中D选项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先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连接特点;画出电路连接的等效图,知道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的连接情况;然后分析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的值,最后利用欧姆定律公式分析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引起三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9、AD【分析】

A;在易拉罐浸入水的过程中;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因此其浮力增大,所以正确;

B;易拉罐对水施加了压力;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因此,地面所受的总压力是变大的,所以错误;

C;因为桶内的水一开始就是满的;易拉罐的浸入并未改变水的深度,因此桶底所受水的压强不变,所以错误;

D;随着易拉罐的浸入;浮力增大,手对易拉罐的向下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大,所以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浮力的大小取决于易拉罐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易拉罐是否对液体施加了压力,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面的高度,手对易拉罐的压力取决于浮力的大小.因此,找出问题的关键依次进行分析,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10、CD【分析】

小明在匀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的决定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这两个物理量都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下滑说明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所以小明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他的内能增加.

故选CD.

【解析】【答案】匀速下滑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1、BCD【分析】解:

A;最近几年济南冬季气温最低大约在-10℃.不符合实际;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一些,粗略认为等于3×108m/s=3×105km/s.符合实际;

C;物理课本质量在300g=0.3kg左右;拿起物理课本的力在F=G=mg=0.3kg×10N/kg=3N左右.基本符合实际;

D;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10mA的电流,对人体才是安全的.符合实际.

故选BCD.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解析】【答案】BCD12、AC【分析】【分析】水平面上规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计算公式可变形为p=FS=GS=mgS=娄脩VgS=娄脩ShgS=娄脩hg

已知AB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AB

的高度即可比较密度大小;

已知AB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A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由p=FS

即可比较其质量大小。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灵活应用,注意规则物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p=娄脩gh

对于规则物体比较密度、压强以及高度关系时,利用其变形公式不仅可以节省做题时间,同时准确率也会提高。【解答】隆脽pA=pBhA<hB

由p=娄脩gh

得:娄脩A>娄脩B

故选项A正确;B错误;

又隆脽pA=pBSA>SB

由p=FS=GS

得:GA>GB

即mA>mB

故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AC。【解析】AC

13、AD【分析】【分析】(1)(1)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现在小球向右运动,根据惯性现象可判断其可能的运动状态;(2)(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本题考查对惯性和二力平衡的理解,要区分开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解答】当汽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环应在竖直方向上,当汽车运动状态改变时,拉环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由图中的情景可知,汽车突然减速运动;绳子对拉环的拉力和拉环受到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解析】AD

14、BC【分析】解:

AB

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故A错误;B正确;

CD

实际应用中电磁继电器相当于用控制电路部分控制工作电路的部分的开关;实现了低压、弱电流电路控制高压、强电流电路或自动控制或远距离操纵等.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

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好处: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远距离控制;自动控制.

本题考查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在电路中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解析】BC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解析】【解答】解: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应靠近法线,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为40°,如下图所示:

因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当他们逐渐增大入射角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故答案为:远离.16、略

【分析】

(1)∵Q吸=cm△t;∴10kg水温度升高15℃需要吸收的热量最少,升高40℃吸收的热量最多;

又∵用同一均匀的热源;

∴10kg水温度升高15℃需要的加热时间t3最小,10kg水温度升高40℃需要的加热时间t1最多;

∴加热时间t1>t2>t3;

(2)∵Q吸=cm△t;

∴10kg水温度升高40℃;25℃、15℃吸收的热量:

Q1:Q2:Q3=cm△t1:cm△t2:cm△t3=△t1:△t2:△t3=15:25:40=3:5:8;

∵加热用同一均匀的热源;

∴t1:t2:t3=3:5:8;

∵t3=30s;

∴t2=50s,t1=80s.

故答案为:t1>t2>t3;50,80.

【解析】【答案】同样质量的水,温度升高的越多,需要的热量越多,需要的加热时间越长,由此可知加热时间t1>t2>t3;

因为Q吸=cm△t,同样质量的水,吸收的热量与温度的升高值成正比,求出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因为用同一均匀的热源,吸收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求出加热时间的大小关系,知道加热时间t3=30s,求t1、t2.

17、略

【分析】解:(1)

时间t=1min=60s

拉力的功率为P=45W

由P=Wt

得;拉力做的总功:W脳脺=Pt=45W隆脕60s=2700J

由图可知;n=3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脡镁=3s脦茂=3隆脕18m=54m

由W脳脺=Fs脡镁

可得;拉力:

F=W脳脺s脡镁=2700J54m=50N

(2)

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W脫脨=fs脦茂=120N隆脕18m=216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娄脟=W脫脨W脳脺=2160J2700J隆脕100%=80%

故答案为:5080%

根据功率公式变形:W=Pt

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根据绳子段数得出拉力F

的距离,根据W=Fs

变形可求拉力F

根据W=fs脦茂

可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熟练运用计算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5080%

18、②③;液体密度;①②⑤(或①③⑤)【分析】解:(1)

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相同;

改变物体浸没的深度;由图可知垄脷垄脹

符合;

(2)

由垄脷垄脺垄脼

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由F赂隆=G鈭�F隆盲

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3)

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由图可知垄脵垄脷垄脻(

或垄脵垄脹垄脻)

符合.

故答案为:

(1)垄脷垄脹

(2)

液体密度;

(3)垄脵垄脷垄脻(

或垄脵垄脹垄脻)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到液体的深度有关;研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本题考查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垄脷垄脹

液体密度;垄脵垄脷垄脻(

或垄脵垄脹垄脻)

19、变大;变小【分析】解:如图定值电阻R

和滑动变阻器R隆盲

串联在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P

在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是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是与滑动变阻器R隆盲

并联,是测量滑动变阻器R隆盲

两端的电压,而定值电阻R

中的电流增大,说明R

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为是电压的增大使R

中的电流增大,定值电阻R

和滑动变阻器R隆盲

两端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压,所以当定值电压R

两端的电压增大时,滑动变阻器R隆盲

两端的电压减少,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

根据题干所给和欧姆定律的知识结合滑动变阻器的特点分析便可得出.

本题考查了学生应用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电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解析】变大;变小20、F;G;D;控制变量【分析】解:(1)

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保证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不变,所以用C

和F

(2)

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保证导体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不变,所以用C

和G

(3)

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应保证导体长度;材料和温度不变,所以用A

和D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F

(2)G

(3)D

(4)

控制变量.【解析】F;G;D;

控制变量21、水蒸气;液化【分析】解:夏季;天气闷热;气温较高时,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水管中的地下水的温度较低,水管的温度较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水管表面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水蒸气;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

该题以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考查了液化过程以及放热,要求学生会用所学到的物态变化知识来解答生活现象.【解析】水蒸气;液化22、-173【分析】解:摄氏温度t

与热力学温度T

的换算关系是:

T=t+273隆忙

绝对温度100K

那么用摄氏温度表示应该是:

t隆盲=T隆盲鈭�273隆忙=100K鈭�273隆忙=鈭�173隆忙

故答案为:鈭�173

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又称为绝对温度)

的换算关系是:T=t+273隆忙T

代表热力学温度,单位是K(

开尔文)t

代表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是两种不同的温标,同学们要掌握掌握两种温标的表示方法.【解析】鈭�173

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3、×【分析】解:根据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究结果可知;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据此可直接做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自转方向的了解,属基本的常识题,难度不大.【解析】×五、综合题(共2题,共4分)24、答:如图甲,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硬币上发出的光到达不了人的眼睛,所以看不见。如图乙,硬币上发出的光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而偏折,到达了人的眼睛,所以又能看到了。【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人眼睛和被看的物体之间如果有障碍物挡住,人就看不到物体了;如果由于反射或折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人就可能再看到物体。

水里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由于折射,使人感觉到水里物体的像变高了。【解析】答:如图甲,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硬币上发出的光到达不了人的眼睛,所以看不见。如图乙,硬币上发出的光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而偏折,到达了人的眼睛,所以又能看到了。25、等于;不能;左边;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两线分居法线两侧【分析】解:(1)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多次改变入射角光线的角度,通过多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

(2)

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F

转过一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F

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因此这个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3)

如果把甲图中的入射光EO

移动到ON

的右边;即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即反射光OF

就在ON

的左边,由此体现了“两线分居法线两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