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鲁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鲁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鲁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鲁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D.促进资本主义商业产生2、“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反映了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3、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通令全国使用阳历,但在农村仍然使用旧历;抵制剪辫者在偏远农村十分普遍,在城市也司空见惯;不少妇女对放足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B.民主革命缺乏群众大力支持C.政府的法令不得人心D.社会生活中守旧与革新并存4、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

。阶段。

中心。

史实。

结论。

第一阶段。

内陆。

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

④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政治中心的变动。

第二阶段。

运河。

②大运河的开通;促进洛阳;扬州成为商业都会。

第三阶段。

沿海。

③受工业文明击;上海等沿海新型城市兴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B.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C.《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D.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6、据统计,到1921年2月,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到了工资总额的93.7%,国家银行也被取消。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当时A.推行实物配给制度B.流通货币严重短缺C.国内金融危机严重D.采取了新经济政策7、“(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8、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19世纪兴起的泰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9、学者许倬云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A.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11、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2、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A.正确B.错误14、20世纪初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从报》和《万国公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多反映社会思潮,如《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青年杂志》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A.正确B.错误15、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A.正确B.错误16、北魏至唐代的均田制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A.正确B.错误17、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政治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9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0年德国有铁路18560公里,1890年增至41818公里,为西欧和中欧之冠。密密层层的铁路网把德国紧紧地箍在一起。1879—1880年,俾斯麦实行普鲁士铁路国有化,至1900年前后国有铁路已占很大优势。——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二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私自修筑吴淞铁路,清廷把铁路看作是奇技淫巧,担心它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后即行拆掉。1880年7月,唐山煤矿开始产煤,为了把煤运出,清政府准许修建了唐胥铁路。铁路开通后,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或是直接侵占中国的筑路权益,或是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铁路命脉。(至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公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运输和邮电建设的投资为90.1亿元,其中铁道投资59.2亿元。到195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9862公里,比1949年增长35.8%。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10000公里。在修建新铁路的同时,还加强和改造了现有铁路的技术设备,修建了许多复线,增加了通过能力。——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德两国铁路发展状况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铁路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19、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

——摘编自凤凰网材料二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农村家庭的消费资料仍有一半或更多来自自家的农产品,以家长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居多。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请求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等材料三1950.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初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

——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西方传统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社会因素。

(3)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20、苏俄的革命道路和苏联的建设模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二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的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1917—1991)》等改编

(1)材料一中邓小平说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项政策?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实质。

(2)对材料二中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28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兹查有三品衔臣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编修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一百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八十万元以上。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许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州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书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

——《光绪政要·实业》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注:绅商指既有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中的张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22、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较大区域人口比重的演变表(以合计数为100)。公元2年公元140年公元742年公元1110年公元1491年公元1880年黄河下游69.757.943.225.725.72.9晋、陕10.74.715.9213.414.08.0甘、宁2.40.91.93.41.83.2淮南5.47.413.915.823.622.7两广1.34.64.910.110.613.4两湖4.413.88.320.219.620.4四川6.110.79.811.54.78.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3、城市材料一宋代城市发展迅速。相对于乡村来说,其社会结构更加复杂,人员在地域空间上和阶层间的流动性也更加频繁。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官方设置的市内进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市镇)兴起,工商业者在城市中建立起众多行会。这些行会由官府组织,并向官府纳税。行会评定物价、规定本行产品质量、划分本行经营地段。独立的工商业者虽然也在成长,一旦受到国家政策挤压,就会被迫依附于官僚权势集团。再则,少数人发迹后转向土地投资,转化为工.商业者兼地主的双重身份,其子弟通过科举入仕为官,向传统政治、经济体制复归,因而很难形成有共同经济基础的市民阶层。这与西欧作为封建制度对立面的城市和封建制度掘墓人的市民阶层大相径庭。——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宋)》等材料二在公元1000年,欧洲城市的社会秩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此之前,欧洲城市居民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受当地贵族或政府委派的官员统治,向不同领主缴纳税金。渐渐地,欧洲的城市和市镇建立起几乎完全独立于领主权力的自治政权,不向领主交税,并以相对民主的方式制定政策,城市居民不再受封建法律的制约。11世纪晚期,富裕的城市居民开始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阶层一市民阶层(后来发展成为近代的“资产阶级”)。在市民阶层中,城市手工业者组建起行会。行会阻挠外来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活动,又严格规定本行业的制造工艺和产品规格等。商人是市民阶层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稳步地获得经济力量,而且也在稳步地获得政治权力。——摘编自(美)乔纳斯·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等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1-12世纪城市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社会状况。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单位:亿元)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6年。

产值。

3678.7

18667.8

100280.1

401512.8

744127.2

表2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统计表(年末)

。重要年份。

1978年。

1985年。

2012年。

2018年。

农村贫困人口数。

7.7亿。

6.6亿。

9899万人。

1660万人。

时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六年减贫。

每年农村脱贫人口数。

1650万人。

1232万人。

1442万人。

1240万人。

1289万人。

1386万人。

8239万人。

表3我国贫困地区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变化表(年末)

2018年。

2018年。

居住条件。

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

39.2%

67.4%

竹草土坯房。

7.8%

1.9%

1.9%

耐用消费品。

(百户)

电冰箱。

47.5台。

87.1台。

洗衣机。

52.3台。

86.9台。

86.9台。

彩色电视机。

98.3台。

106.6台。

106.6台。

汽车。

2.6辆。

19.9辆。

19.9辆。

计算机。

5.3台。

17.1台。

17.1台。

基础设施条件。

电话。

93.3%

99.2%

有线电视信号。

69%

88.1%

88.1%

寬带。

38.3%

81.9%

81.9%

垃圾集中处理(自然村)

29.9%

78.9%

78.9%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重大成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表与表之间、某一表中任意部分,拟定一个论题,并简析其原因。(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画了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F1为阻力,F2为动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新经济的萌芽”是什么?其出现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26、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27、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详解】

从材料“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部分地区与外国的交往与联系,从而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故C正确。从材料可知开放是福建漳州和广东澳门,说明当时开放极其有限,并没有终结闭关锁国政策,A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鸦片战争之后,B错误。材料是两地开放通商,和促进资本主义商业产生无关,D错误。2、A【分析】材料“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可以看出在明朝中后期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因其实用性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主要衣料,故A项正确;B项是在宋末元初,排除;CD项是在元朝,排除。

点睛:“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棉布的作用。3、D【分析】【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民国初年存在着新旧习俗并存的局面,说明当时社会生活中守旧与革新并存,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城市也存在着守旧现象,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无关,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4、A【分析】【分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以内陆地区为中心是商周—隋唐时期,这一时期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①正确;隋朝开通了大运河,促进洛阳、扬州成为商业都会,②正确;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受工业文明冲击,上海等沿海新型城市兴起,③正确;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治中心的变动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④错误。故排除B、C、D项,故A项正确。5、A【分析】【详解】

甲骨文属于商代的象形文字,故甲骨文中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的文字反映了商代牛耕的出现,A项正确。孔子及其学生冉耕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故冉耕的名字不能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B项错误。《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故《诗经》的记载不能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C项错误。商代牛骨的出土能够证明商代有了牛,不能完全证明商代有了牛耕,故D项错误。6、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有绝大多数比重,国家银行被取消,这是因为当时废除了货币关系,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度。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废除了货币关系,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并非是缺乏货币;C选项错误,当时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发生金融危机;D选项错误,1921年3月之后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与材料时间不符及特征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土地兼并,少数地主坐拥良田,安然食租税;同时,许多农民失去土地,或租地成佃农,或成自由劳动力为他计而谋生。地主的租佃剥削收入丰富,会促使更多的人将财富投入到买地上。地主与佃农关系和谐,租佃制会更发达。即体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其余ABC三项的表述不是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的准确体现,排除ABC。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的发展8、D【分析】题干说到的是垄断组织的发展导致了企业管理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的,这导致了现代经济模式的出现,故选D;题干没有提到企业的扩张;技术革新和经营成本问题,故排除A、B、C。

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有时我们所认定的答案以为就是课本所学或者是自己看到的材料出处,但是却没有关注材料本身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这一真实意思往往不是我们主观判断的,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注意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尊重材料的原意,而不是先入为主。9、D【分析】【详解】

“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反映的是加大对经济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两种选择都是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D正确;A项不符合计划经济体制,排除;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没有改变了国家的性质,B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材料无法体现“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排除C。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胥铁路的修建,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故题干表述正确。14、B【分析】【详解】

早在19世纪中期,外国人就开始在华办报,而不是20世纪初期,所以题意说法错误。1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故题干表述正确。16、B【分析】【详解】

北魏至唐代的均田制是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允许自由买卖,题干表述错误。17、B【分析】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先从经济领域改革开始,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本题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9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差异:德国:根据“1870年德国有铁路18560公里;1890年增至41818公里”得出发展迅速;根据“密密层层的铁路网把德国紧紧地箍在一起”得出铁路网密集;根据“国有铁路已占很大优势”得出铁路国有化。

中国:根据“清政府准许修建了唐胥铁路”得出发展缓慢(曲折);对比德国;得出零星分散;根据“帝国主义列强或是直接侵占中国的筑路权益,或是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铁路命脉”得出受外国资本控制。

原因:德国:结合所学;可从国家统一的推动,政府大力支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

中国:结合所学;可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技术力量薄弱,清政府腐朽分析;根据“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得出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

(2)特点: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得出自主建设;政府主持统一规划,根据“用于运输和邮电建设的投资为90.1亿元,其中铁道投资59.2亿元”得出投资大,根据“比1949年增长35.8%”得出发展快,根据“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得出新建与改造相结合。

影响:可从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贸发展与交流,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推动工业化建设,推动新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解析】(1)差异:德国:发展迅速;铁路网密集;铁路国有化。

中国:发展缓慢(曲折);零星分散;受外国资本控制。

原因:德国:国家统一的推动;政府大力支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业革命的影响);科技进步。

中国: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技术力量薄弱;清政府腐朽;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

(2)特点:自主建设;政府主持统一规划,投资大,发展快,新建与改造相结合。

影响: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贸发展与交流,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推动工业化建设,为新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奠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19、略

【分析】【详解】

(1)原因:依据材料一“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民主制度的发、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思想观念的传播以及西方女权运动、教育发展和妇女知识素养等角度回答。

(2)特点:依据材料二“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可知城市家庭生计日益倚重工业经济;依据材料二“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可知家庭关系趋向平等;“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可知婚姻观念日益自由;依据材料二“农村家度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可知农村家庭虽有变化但仍以传统生活为主。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推动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启蒙与解放以及政府的法律支持与教育发展。阻碍因素结合所学从自然经济以及传统家庭观念回答。

(3)认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从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社会现状以及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等回答。【解析】(1)原因:经济上;工业革命给妇女提供了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政治上,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权利;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教育发展,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

(2)特点:城市家庭生计日益倚重工业经济;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婚姻观念日益自由;农村家庭虽有变化但仍以传统生活为主;城乡家庭变迁不平衡。

推动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启蒙与解放;政府的法律支持与教育发展。

阻碍因素:自然经济普遍存在;传统家庭观念根深蒂固。

(3)认识:①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③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20、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新经济政策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回答。

(2)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一种观点任意选取一种进行回答。赞成观点①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积极作用回答;赞成观点②从斯大林模式消极影响回答;赞成观点③从斯大林模式合理性角度回答。赞成观点④从工业化模式不同角度回答。【解析】(1)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2)赞成观点①。理由:这一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答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等)

赞成观点②。理由:这一模式使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或排斥市场调节;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

赞成观点③。理由: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实行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赞成观点④。理由:这种模式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国家有一定影响;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五、论述题(共4题,共28分)21、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所谓的绅商代表的是一批实业家,想通过实业救国来振兴民族,达到民族复兴。所以我们将民族工业的发展同实业家联系在一起,讨论这些实业家的活动对整个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即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将历史事实同材料中的论点相结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另外要联系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身的感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解析】示例一:晚清绅商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绅商以“实业救国”为号召;抵制外资侵入,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绅商凭借政治背景寻求政府支持,拥有资金和廉价设备。投资主要以纺织;面粉等轻工业为主,有利于民生摆脱对外资的依赖。受外资、买办影响,所办企业多采取近代工厂制度及管理模式。

绅商是早期工商资产阶级的原型;官商中介,从学而优则仕到兴办实业,他们完成了近代救亡新儒商的角色转变。

示例二:晚清绅商限制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绅商经营模式保留农业宗法社会色彩;落后腐朽。延续明清士商传统,抽资置田,导致资本分散,工商业难发展。企业局限于轻工业和通商口岸等沿海地区。生产规模小,资金技术人才具有缺陷。不致力于科技;管理创新,缺少发展潜力。

绅商经营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受宗法思想影响,延续士商传统,对工商业的近代化跨越产生了消极影响。

示例三:晚清绅商既推动又限制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绅商亦官亦商;亦绅亦商的特征反映近代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经营模式既保留传统又模仿西方。绅商既受西方思想熏陶;又恪守传统价值观念。绅商既与清政府保持联系,又与政府争利,影响近代工商业发展。

绅商在近代与传统的平衡中,通过内部分化组合,孕育产生并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我们既肯定他们对近代化发展的尝试和勇气,又要批判他们的妥协与退守。22、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区域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我国南方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结合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北方区域人口的变化等信息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一。

论题: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我国南方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闹释:从先秦至唐朝;黄河中下游的人口比重一直较大。而到了唐代,黄河流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日益下降,淮南地区及两广;两湖、江西地区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北方因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这为南方的开发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再加上南方本身自然环境优渥,统治者为增强实力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南方经济因此得到迅速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城市分布的重心南移,因此出现了人口重心向江南转移的现象。

总而言之;经济重心南移是推动人口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示例二。

论题:战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比重降低的重要原因。

闹释:黄河中下游人口比重虽然相对较高;但基本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这与黄河中下游动荡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特别是历史上三次南渡的影响颇大。第一次因“八王之乱”爆发,中国陷人混乱,人口南迁,发生永嘉南渡;第二次是唐朝发生“安史之乱”,中原士庶为避乱而南徒;第三次是“靖康之乱”后的建炎南渡。

总体来说;北方的战乱是促使人口南迁,北方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南方人口比重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索。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2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宋代城市发展迅速。相对于乡村来说,其社会结构更加复杂,人员在地域空间上和阶层间的流动性也更加频繁。”可分析出中国宋代城市社会结构复杂且社会流动性频繁;材料“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官方设置的市内进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说明城市管理上打破坊市分离制度;材料“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市镇)兴起,工商业者在城市中建立起众多行会。”“这些行会由官府组织,并向官府纳税。”说明新兴工商业市镇增多,工商业者建立起众多的行会,行会组织管理本行事务的同时也具有防止竞争的作用,行会独立性不强,仍然处在官府的控制之下;根据材料“独立的工商业者虽然也在成长,一旦受到国家政策挤压,就会被迫依附于官僚权势集团。”可分析出商人地位有所上升,但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没有形成独立的具有政治权力的市民阶层。这折射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但城市依然没有摆脱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状况。根据材料二中的“欧洲的城市和市镇建立起几乎完全独立于领主权力的自治政权,不向领主交税,并以相对民主的方式制定政策,城市居民不再受封建法律的制约。”可分析出11—12世纪西欧的城市摆脱了领主的束缚,赢得自治,政治上成立自治政权,不受封建法律制约,经济上不再向领主交税,后来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对立面;根据材料“11世纪晚期,富裕的城市居民开始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阶层一市民阶层(后来发展成为近代的“资产阶级”)。”可分析出市民阶层形成;根据材料“在市民阶层中,城市手工业者组建起行会。行会阻挠外来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活动,又严格规定本行业的制造工艺和产品规格等。”可分析出手工业者自由组建行会,管理本行业,防止同行竞争;根据材料“商人是市民阶层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稳步地获得经济力量,而且也在稳步地获得政治权力。”可分析出商人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市民阶层最终成为封建制度的掘墓人。西欧城市的发展折射出西欧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政治分裂割据、王权软弱的社会状况。中、西方城市的发展既有共性,又存在很大的区别,他们的发展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状况,影响了各自的历史进程。【解析】中国宋代城市社会结构复杂且社会流动性频繁。城市管理上打破坊市分离制度,新兴工商业市镇增多,工商业者建立起众多的行会,行会组织管理本行事务的同时也具有防止竞争的作用,行会独立性不强,仍然处在官府的控制之下。商人地位有所上升,但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没有形成独立的具有政治权力的市民阶层。这折射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但城市依然没有摆脱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状况。

11—12世纪西欧的城市摆脱了领主的束缚,赢得自治,政治上成立自治政权,不受封建法律制约,经济上不再向领主交税,后来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对立面。市民阶层形成,手工业者自由组建行会,管理本行业,防止同行竞争,商人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市民阶层最终成为封建制度的掘墓人。西欧城市的发展折射出西欧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政治分裂割据、王权软弱的社会状况。

中、西方城市的发展既有共性,又存在很大的区别,他们的发展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状况,影响了各自的历史进程。24、略

【分析】【详解】

材料有三个表格。表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单位:亿元),通过这个表格可知自改革开放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表2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统计表(年末),通过表2可知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表3我国贫困地区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变化表(年末),通过表3可知贫困地区居住条件改善、耐用消费品增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考生需要讲三个表格内容联系在一起,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示例: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简析:(1)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总量大幅增长,为脱贫攻坚打下了经济基础;(2)贫困地区计算机、宽带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较快推广,促进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3)十八大后,在“中国梦”,党和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加强脱贫攻坚。综上,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