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锦瑟》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锦瑟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作品风格。鉴赏诗歌中用典、起兴等手法的运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怅惘与感伤,多角度领会诗歌主旨背诵诗歌01020304课标要求一、

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二、

理解B1.分析综合C(1)

描摹诗句内容2.鉴赏评价D(1)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锦瑟

晚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解读题目2、看作者

知人论世3、研读注释,对诗句进行描摹4、理解诗歌的表达的情感5、诗歌的表现手法如何阅读一首新诗:01知人论世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陷于晚唐的牛(牛僧孺)李(李德裕)党争之中悲愤死去。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招为婿。李商隐由此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在悲愤寂寞中死去。作者简介牛李党争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唐武宗时,李党达到鼎盛,牛党纷纷被罢免;唐宣宗的前期,李党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李商隐所作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深挚的爱情诗最有特色。其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其中有些作品感伤情调浓重,用典颇多,隐晦难解。他一生大约创作600首诗,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传世。代表作有《无题》《隋宫》《贾生》《夜雨寄北》《锦瑟》等。写作背景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锦瑟》一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关于此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认为是爱国之篇,有影射政治之意;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还有人认为是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02解读目题无题诗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大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意境缥缈,情思绵长、婉转,辞藻华丽,声调和美其诗大量运用隐晦的手法,主旨委婉含蓄,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李商隐的无题诗并非一时、地之作,也没有统一的构思。这些诗有的描写爱情相思,有的抒发身世感慨,有的寄寓政治抱负,有的写朋友交往,有的写与歌伎来往。内容复杂,难以表达,诗中的意思不好明说,故而用无题。李商院的无题诗特别是爱情诗最能够体现他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独特创作风格。解读题目“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旧说中,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有人认为它实际上是一首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03诗文解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缘由瑟上系弦的木块青年时代追思“无端”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的意思。锦瑟五十弦需要理由吗?不需要,所以这话其实不是问锦瑟,而是问人生。这人生无端地生,无端地死,无端地过去了许多华年,无端二字其实蕴含了作者很深的情感,起兴。“锦瑟”之华美喻美好“华年”,弦之细密繁复,暗示伤痛之情、悲愤之意的繁多。

“锦瑟”引发诗人对华年往事的追忆,“思华年”直接点明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惋惜伤感之情。从而为下文叙述、抒情做铺垫。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有五十根弦,每一音,每一节都能让我会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锦瑟牵情,回首往事文本解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迷美好的梦境中,最终却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泣血的哀鸣。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不知庄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为庄周。“庄生梦蝶”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抒发诗人的惆怅与迷惘。①晓梦就是早晨做的梦,早晨做的梦与晚上做的梦不同,因为早上马上要醒来,所以这梦很短,到醒来时,这梦的记忆还很深,这将醒未醒之时的晓梦非常短暂,然而越是短暂越是美好,仿佛人生能拥有这短暂的美好不容易。②醒来时梦的记忆还很深,这就更让人“迷于其中,就像庄周梦蝶那样,不知是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变成自己,不知是梦境还是真实物我两忘,写出诗人恍如在梦中,迷惘之深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迷美好的梦境中,最终却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泣血的哀鸣。往事如梦,感伤深沉望帝,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动人心腑,名为杜鹃,寄托思乡之情。“杜鹃啼血”表现诗人无限的悲慨、难言的愁绪与怨愤。哀伤望帝失国、失命诗人青春、爱情用典对月而泣,美梦如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今,我的泪珠像月夜下的南海美人鱼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青烟,虚无缥缈。鲛人泣珠:《博物志》南海之外有鲛人人,能泣泪成珠。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同泪珠一般。沧海遗珠:被埋没的人才。沧海珠泪:不被赏识的凄楚和孤寂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下。良玉生烟:美好可望而不可即,一种异常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寄寓了诗人悲伤嗟悼之情。。用典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典故情感意境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暖玉生烟梦:理想、抱负、恋情迷:迷恋、痴迷、迷失春心:伤春之心,不忍逝去托:生而不能、死则续梦泪:遗珠泪,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被赏识、深情无人领会。烟:暖玉烟,可望而不可即,幽微缥缈,无法把握。追求与迷惘执着与忧伤凄楚与孤寂无奈与嗟悼静谧迷离凄伤愁苦追忆此情,当时惘然这种情感哪能等到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哪能,难道迷惘,茫然直抒胸臆。追梦醒来,诗人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诗人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须“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让人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锦瑟托物起兴——首联①________收束感怀——尾联锦瑟五十弦弦弦思华年②_________望帝啼鹃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鲛人珠泪蓝田玉烟借典抒情颔联颈联庄生梦蝶总结迷惘悲慨哀伤渺茫(悲情)感慨(朦胧)寄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家王蒙认为,像《锦瑟》这类诗“没有定解也就是可以有多种解。”他认为:“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也正是《锦瑟》一诗的永恒魅力。恋情说(宋.刘颁清.屈复)悼亡说(清.何焯马茂元

)咏瑟说(宋.苏轼)政治说(岑仲勉李国光)编集自序说

(钱钟书周振甫)现在一般说法:晚年追叙平生、自伤身世之辞一篇锦瑟解人难主旨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用典,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04古体诗与近体诗文学拓展诗歌的起源诗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最初,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统称为诗歌。后来才渐渐的把诗和歌分开。《尚书·虞书》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诗言志”中“志”就是诗的文字表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的发展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代表作有《关雎》等)我们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里就学过《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然后是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创造的诗体《楚辞》(代表作有《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后面依次是《汉乐府》(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南北朝名歌》(代表作有《木兰诗》),“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新体诗”强调声韵格律,对后来的格律诗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代表诗人有沈约、谢朓。接下来是“宫体诗”(内容多为宫廷生活,艺术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代表诗人有萧纲、萧绎)到唐代才有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古体诗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四句)律诗:五律七律(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古典诗歌1、“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

、六朝文人诗

、杂体诗、古风(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所写的诗歌)2、“歌”“行”“吟”“引”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歌”“行”“曲”“吟”“引”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孟郊的《游子吟》、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卢纶的《塞下曲》《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绝句五绝分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和七言绝句(每句七字)。律绝通篇共有四句,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如:《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