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子肿子晕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_第1页
中西医结合子肿子晕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_第2页
中西医结合子肿子晕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_第3页
中西医结合子肿子晕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_第4页
中西医结合子肿子晕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肿子晕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制定。(1)子肿:妊娠期出现下肢浮肿,逐渐向腹部及头面部泛溢,而至肿胀。子晕:妊娠中晚期出现以眩晕为主,伴轻、中度水肿和高血压。子痫: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h内,发病突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或昏迷不醒。都属于西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范畴。(2)与“子满”相鉴别:妊娠五六月出现腹大异常,腹皮绷紧而发亮,胸膈满闷,甚则遍身剧肿,喘息不得卧,行动艰难,或伴有下肢、外阴水肿,小便短少,甚至不通为“子满”,相当于西医学的“羊水过多”。腹部有明显液体震荡感,胎位不清,胎心音遥远,B型超声检查羊水量可辅助诊断。2.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制定。(1)血压≥140/90mmHg,妊娠首次出现,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一);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2)子痫前期:轻度BP≥140/90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mmol/L,血小板<100×109;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上腹部不适。(3)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若出现尿蛋白≥0.3g/24h;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109。(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BP≥140/90mmHg,孕前或孕20周以前或孕20周以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6)西医鉴别诊断应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盂肾炎相鉴别:既往有肾盂肾炎病史,妊娠20周前即出现浮肿(以眼睑及下肢明显),辅助检查尿常规可见各种管型。子痫可与癫痫相鉴别:既往有癫痫发作史,发作前一般无头痛、头晕、眼花、胸闷,亦无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与体征。(二)证候诊断1.脾虚证主症:妊娠中晚期,面目及下肢水肿,甚或遍及全身,肤色淡黄或晓白,皮薄而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伴倦怠乏力,懒言。次症:胸闷气短,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胖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缓滑无力。2.肾虚证主症:妊娠中晚期,面浮肢肿,下肢尤甚,甚或外阴、小腹均肿,皮薄而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下肢逆冷,腰酸无力。次症:面色晦暗,心悸气短,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润,脉沉滑。3.气滞证主症:妊娠中晚期,先由脚肿,渐及于腿,皮色不变,随按随起,伴胸闷胁胀。次症:行走艰难,头晕胀痛,或脘腹胀满,纳少,尿少。舌薄腻,脉弦滑。4.阴虚肝旺证主症: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耳鸣作响,颜面潮红,心悸怔忡,夜寐多梦。次症:易惊,胸胁胀痛,舌红或绛,少苔,脉弦细数。5.肝风内动证主证:妊娠后期、产时或新产后,头痛眩晕,突发四肢抽搐,面目直视,牙关紧闭。次症:甚至昏不知人,颜面潮红,心悸烦躁。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或滑数。6.痰火上扰证主症:妊娠后期,或正直分娩时,头晕头重,胸闷泛恶,气粗痰鸣。次症:猝然昏不知人,面部、口角及四肢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二、治疗方案(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证治法:健脾渗湿,行水消肿推荐方药:白术散加减。主要成分:白术、茯苓、大腹皮、生姜皮、陈皮、砂仁。加减:肿势明显者,可加猪苓、泽泻利水消肿;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中成药:五苓散2.肾虚证治法:温肾扶阳,化气行水。推荐方药:真武汤。主要成分:附子、白术、生姜、茯苓、白芍。加减:心悸气短者,加葶苈子、远志以降气宁心安神;腰痛甚者,加桑寄生、续断以固肾安胎;便溏者,加白扁豆、莲子健脾利水。中成药:济生肾气丸。3.气滞证治法:理气行滞,除湿消肿。推荐方药:正气天香散。主要成分:香附、陈皮、乌药、甘草、紫苏叶、干姜。加减:口干口苦者,加黄芩以清肝热;势重、腹納呆者,加茯苓、白术、大腹皮健脾行水;若胸肋张痛,情志不舒者,加柴胡、佛手疏肝理气。中成药:逍遥丸。4.阴虚肝旺证治法: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推荐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主要成分:熟地、淮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菊花、枸杞子加减:若头晕目眩甚,伴血压偏高者,加天麻、夏枯草以平肝止眩;若视物不清者,加草决明、白蒺藜以清热平肝明目。中成药:知柏地黄丸5.肝风内动证治法:滋阴清热,平肝熄风。推荐方药:羚角钩藤汤。主要成分: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竹茹、贝母、生地、白芍、茯神、甘草。加减:喉中痰鸣者,加竹沥、天竺黄、石菖蒲清热涤痰;昏迷不醒者,加服安宫牛黄丸以清热镇痉,熄风开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6.痰火上扰证治法:清热豁痰,熄风开窍。推荐方药:牛黄清心丸。主要成分:牛黄、竹沥、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郁金、天竺黄、石菖蒲加减:暂无。中成药:牛黄清心丸。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针灸治疗消除子肿患者的头目胀痛、眩晕作呕、下肢水肿症状。1.适应症子痫前期患者。2.禁忌症(1)凡属于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针灸。3.操作方法艾灸取穴:足三里、脾俞。方法:一般使用温和灸,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其中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一3cm处,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痛的感觉、皮肤稍有红晕,每个穴位施灸5—15分钟。针刺取穴:合谷、太冲、百会、内关、风池、太溪、太白。方法:针刺合谷、内关、太冲,平补平泻法,轻刺激:百会、太溪、太白针刺用补法:风池用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5—7天为1疗程。4.注意事项(1)艾灸火力应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以使病人逐渐适应。(2)直接灸操作部位应注意预防感染。(3)注意晕灸的发生。(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等物品。(5)在颈项部、胸背部行针时一定要了解局部解剖情况,掌握针刺方向,切忌乱刺、深刺。(6)对体弱而针感不强或无针感者,可留针候气,不宜长时间多方向找针感,以防损伤神经、血管。(7)避免滞针、弯针与遗针。(8)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应用以上疗法。5.不良反应和处理(1)灸后有时会破坏皮肤基底层或真皮组织,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甚至形成无菌性化脓。若感染发生,轻度发红或红肿,可在局部作消炎处理,一般短时间内可消失;如出现红肿热痛且范围较大,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口服或外用消炎药物。(2)滞针处理之法:发生后,因患者紧张所致的,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或在所针穴区旁指压,也可再下一针。因捻转幅度或方向不当所致的可采用左右轻捻,或反向捻转退针。出现弯针时,针身弯曲较小者,可顺其弯曲角度缓缓退出;弯曲较大者,嘱患者尽量放松肌肉,轻轻摇动针体,顺着弯曲的方向退出;如弯曲部位不止一处,可根据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按上法分段逐渐退出。注意,不论上述何种情况,均不可狠拉猛抽,以免发生折针事故。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中医症候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痊愈:治疗后各症状消失,症候积分值(详见评价方法)减少≥95%。(2)显效: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减轻,症候积分值减少≥70%<95%。(3)有效:治疗后各症状有所减轻,症候积分值减少≥30%<70%。(4)无效: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症候积分值减少<30%。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参照《妇产科学》制定。(1)痊愈:治疗后每周复查血压及尿蛋白,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尿蛋白在2周内恢复正常,症状消失。(2)显效:治疗后每周复查血压及尿蛋白,血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