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渊明«桃花源记»“在现代社会的忙碌与喧嚣中,大家是否渴望一片宁静、美好的净土?在东晋时期,有一位诗人也有着这样的向往,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千古佳作《桃花源记》。”导入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词。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深入分析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培养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学习目标知人论世第一章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人物生平:陶渊明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曾几次出仕,后因不满官场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风格质朴自然、意境深远。作者简介“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以“记”的形式,按照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以及再寻桃花源的顺序,生动地叙述了整个故事的经过。通过对桃花源中自然景色、社会风貌和人们生活状态的细致描写,作者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跟随渔人的行踪,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桃花源的美好,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和理想生活的思考。知识链接陶渊明身处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政治动荡。东晋腐败,内斗激烈,统治荒淫,战乱频仍,赋税徭役沉重,百姓苦难深重。同时,门阀制度森严,像陶渊明这样的中小地主出身知识分子难以施展抱负。在他年轻时有“大济苍生”之志,却多次因官场黑暗辞官。最后任彭泽县令八十余日,便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420年刘裕废晋恭帝改年号,次年又阴谋杀害恭帝,这激起陶渊明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对现实的憎恨。他无力改变现状,便塑造出《桃花源记》这样的美好境界,寄托政治理想与情趣
。写作背景初读课文第二章豁然(huò)
俨然(yǎn)阡陌(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
邑人(yì)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难读字音第一部分(第1段):武陵渔人捕鱼时偶遇桃花林,沿林至尽头发现山洞,穿过狭窄洞口后见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第二部分(第2、3段):桃花源中人热情款待渔人,讲述祖先为避秦时战乱来此,从此与世隔绝,渔人停留几日后按约定不向外人提及此事第三部分(第4、5段):渔人离开后依标记欲重寻桃花源,却迷失道路,南阳刘子骥欣然前往也未能找到,此后再无人问津。整体感知文本解析第三部分“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通假字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古今异义词语古义今义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可口交通交错相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不足不值得不充足,不够一词多义文本解析词语例句释义词语例句释义舍便舍船舍弃,丢下志处处志之做标记舍屋舍俨然房屋志寻向所志标记寻寻向所志寻找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寻寻病终随即,不久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实词文本解析缘:沿着,顺着。夹:在两旁。鲜美:鲜艳美丽。异:对……感到惊异。穷:尽。林尽:尽头。得:看到。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舍:舍弃,丢下。初:起初,刚开始。才:仅仅,只。实词文本解析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平旷:平坦宽广。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种作:耕种劳作。衣着:穿着打扮。悉:全,都。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实词文本解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乃:于是,就。具:详细。要:通“邀”,邀请。咸:全,都。云:说。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乡的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间隔:隔绝,不通音讯。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具言:详细地说出。叹惋:感叹惋惜。实词文本解析延:邀请。辞:告辞。语:告诉。不足:不值得。既:已经。扶:沿着、顺着。规:打算,计划。果:实现。向:先前的。志:做记号。及:到。诣:拜访。寻:寻找。遂:终于。寻:随即问津:访求、探求虚词文本解析之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代指看到的景象。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其①代词,代指桃花林。②代词,代指渔人。以介词,“把”。为①动词,作为。②介词,对,向。乃于是,就。竟然,居然。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文本解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渔人发现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于是他从船上下来,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眼前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文本解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这里的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文本解析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文本解析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文本解析第四部分文本研读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优美宁静,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些描写不仅为桃花源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更重要的是为桃花源内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烘托出这个理想世界的美好,与外界的战乱、动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文本探究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后有哪些反应?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后“乃大惊”,然后询问渔人来历,之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里其他人也“咸来问讯”。这些反应体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善良淳朴的性格特点。他们虽对陌生人的出现感到惊讶,但依然友好地接待,充分展现了人性的美好。文本探究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这一细节有何深意?桃花源人“皆叹惋”是因为他们听渔人讲述了外界朝代的更替、战争的频繁以及百姓生活的苦难。这一细节一方面表现了桃花源人对自己所处安宁生活的庆幸,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借桃花源人的反应,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批判性。文本探究“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反映了桃花源人怎样的心理?这句话反映了桃花源人对自己宁静、和谐生活的珍惜和保护。他们深知外界社会的动荡不安,担心外人的到来会打破现有的平静,破坏他们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他们对外界的一种戒备心理,体现了他们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坚守。文本探究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但后来“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暗示了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这种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同时,这种神秘的结局也给故事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文本探究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有什么作用?刘子骥是一位“高尚士”,他的寻访为故事增添了真实性和可信度。然而,他“未果,寻病终”,进一步强调了桃花源的神秘和难以寻觅,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遥不可及的。“后遂无问津者”则以一种落寞的结局,强化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读者对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思考。文本探究作者笔下的桃花源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怎样的对比?这种对比有什么作用?当时的社会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桃花源则是一个和平、安宁、美好的世界,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自给自足、怡然自乐。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文本探究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简洁质朴、生动形象。例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仅用八个字就描绘出桃花源内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序的景象,简洁而准确。“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通过对老人和小孩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和满足。还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科技创新的融合
- 时间管理培训家庭教育的关键一环
- 金融租赁资金信托合同书
- 敬老院五保供养协议书
- 上海退休人员返聘协议
- 网上刊登广告合作协议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A版高二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通航飞行服务站(FSS)行业发展模式规划分析报告
- 机械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手册
- 地系梁工程施工方案
- 藏文基础-教你轻轻松松学藏语(西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2024电子商务平台用户隐私保护协议3篇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
- 医学教程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
- 内分泌系统异常与虚劳病关系
- 智联招聘在线测评题
- DB3418T 008-2019 宣纸润墨性感官评判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