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短歌行教案_第1页
2024年短歌行教案_第2页
2024年短歌行教案_第3页
2024年短歌行教案_第4页
2024年短歌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短歌行教案优秀

短歌行教案优秀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曲折

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匕瞰赏析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三

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枭雄"

之别,但不争的事实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他

是一个大气磅礴,慷慨激昂的诗人。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什么诗?哪些诗句曾经深深地震撼过

你?

2、比较鉴赏

请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剪辑,同时给学生布置两个思考。

(1)剪辑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与课本上的《短歌行》有几处不同?

(2)剪辑当中的‘曹操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3、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①首先从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义。

②接着讨论不同文字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③最后明确两个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曹操的不同心境。(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

况适时引导。如:"掇"和"辍"分别是什么意思?"掇"和"辍”分别造成了什么表达效果,

从中我们又可以体会什么不同的心境呢?分别讨论完两个文本的三组不同之处后再对曹操的心

境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教师应引导学生要结合文本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

达到既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0)

4、深入探讨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大体感受到了曹操的"忧思",现在结合原诗进一步明确:①曹操

有哪些"忧思"?②曹操是如何解忧的呢?

换角度思考并讨论:从贤才们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会他们看到这首诗的感受,从而更深刻

地理解诗的内涵和魅力。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品味曹操礼待贤才的诗句,体会曹操良苦用心,以达到培养学生

结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结: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鉴赏,学生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明白曹操在诗中不仅表明了

自己的求贤之心,也表明了对贤才的礼待,更表现着一种感人的力量。可以说,这首诗本身就是

在为求贤做着努力。

5、总结提升

(1)探讨诗歌的感情基调

请学生结合诵读自由发表看法教师作有效引导但不限制学生的答案鼓励个性化的解读。

阅读参考:慷慨激昂。

6、个性解读

此环节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丰富对本诗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品评鉴赏能

力。

7、作业与拓展

讲解作业要点并板书:

短歌行

曹操

忧解忧

人生苦短一>只争朝夕

贤才难得一>招纳贤才

功业未就一>天下归心

短歌行教案优秀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找到本诗的诗眼"忧",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诗

人人物形象和诗歌情感。

(2)简单了解建安风骨和歌行汰的特点,学习并把握诗歌鉴赏中常用手法:比兴、用典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新旧知识联想、师生共读、反复吟诵等方式进行文本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带领学生感受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乱世的豪情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心情,引导学生树立时不我

待、应有担当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曹操的“三忧"(人生苦短,求贤不得,功业难成),体会诗人对时光易逝

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求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使用的用典、比兴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习过曹操的哪些诗句?

《观沧海》《龟虽寿》

结合你之前的阅读经历,曹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从名著、电视剧等分析)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

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

是一个英雄。”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方法

看待问题,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一个侧面来

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解题:1诗歌体裁:歌行体

"行"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常与"歌"并称,可配乐歌唱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

或"行"。

"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通常长歌热烈奔

放,短歌低吟短唱,所以我们可以从音律节奏和风格来判断长短歌行。

2、建安风格:(三曹代表人物)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

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

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

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二)初读,整体把握

1、全班齐读,感受诗歌节奏,纠正读音

2、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这就是本诗的诗眼,你能找到它吗?

诗中哪些诗句出现了忧呢?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多次出现忧这个字,那么他是因为什么忧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

再次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此情此景下的感受

(三)再读,分层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为诗歌划分层次,一起寻找诗人"忧”的原因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

有杜康。

手法:设问(人生几何?何以解忧?自问自答)、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借代(杜康,

本是造酒的人,现在指酒)

从中我们看出诗人为何而忧?(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忧)

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

瑟吹笙。

手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指姑娘思念情人,在这里指渴望得到贤

才。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表现宴会场合的盛况,

这里指对招纳贤才的热情。

你知道以上两句用了什么手法吗?(用典)

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1"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引用古籍中的词句

和故事就叫做用典。

请你找一找在本诗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典?引用了什么典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

周公吐哺(周公广纳贤才)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

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在第三层中出现了许多意象,请你将这些意象找出来(明月、乌鹊)

这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比兴,将明月比作贤才,将自己比作无

枝可依的乌鹊,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和自己惟恐贤才不至的忧愁)

通过第三层,我们可以分析出诗人在忧什么?(贤才难得)

第四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天下归心:天下人都归顺于我(志向)

将用典和比兴的手法结合起来,引用了周公广纳贤才的典故,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

大胸怀并以此起兴,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渴望天下归心的志向。

从第四层我们能看出诗人为何而忧?(功业难成)

知人论世:介绍曹操,了解本诗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人"忧"的原因。

小结:

这首诗紧紧围绕一个忧字,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

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我们鉴赏了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首诗。我们站

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所以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勉

励自我,只因为“时不我待"。

拓展:

1、通过这首诗歌,我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曹操,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写一篇200字

小练笔

2、诗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已经充分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之情。那么后面的诗句是否可以删去呢?

不能,本诗中诗人表达贤才难得的心情看似重复,其实也存在内在的逻辑性。他用一咏三叹

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人才渴望的迫切心'情。他用"以情感之,以礼遇之,以志勉之"的方式来吸引

人才。

曹操都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那么现在你作为领导,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吗?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才呢?

短歌行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本诗歌。

2、过程与方法: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教学难点:

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②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②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

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

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等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

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三国演义》中

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

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

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

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

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

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

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

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

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

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短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

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联想起新中国开国领袖的《浪淘沙。]嚏£河》中"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这词句说明曹操的内修文德外治武训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文如其人",通过一

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

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2、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

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

(请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她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普通话很标准。大家再一起来听

听磁带,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

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B月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诗歌要多读才能体会出它的内在深韵,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下《短歌行》)

三、分析诗歌

1、齐读诗歌

2、同学对照注释,疏通诗意。(三分钟)

3、分节解读诗歌:诗歌按照意思来分可分为四小节,每二行一小节,主要从思想内容、表

达技巧来鉴赏。

4、鉴赏第一节:

①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

并清这位同学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明确:情绪"忧")

②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激情,当读到"对酒当歌"时大家有没有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

及酒这个字的诗词。(同学思考,集体发言)

请大家说说作者喝酒时发出的是怎样的感慨?(明确:人生几何也就是人生短暂)

③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原文说譬如朝露,去E苦多一忧愁的.是人生苦短。

④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明确: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

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明确:比喻的好处是形象生动)

⑤赏析: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曹操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

何的感慨。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纪已高,时日见浅,而

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他这样,实际上曹操又是在巧

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

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第一节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忧"字,"忧"到需要用酒来消解。"忧"这种感

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忧"。从具体的

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为着某种有进步

意义的目的而忧,是隐含的是积极昂扬的精神。所以作者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来来,举杯邀

明月,与尔同销万古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

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5、小结:《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总的来说,《献行》正象曹操的其它

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

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

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

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

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

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

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奋图强,创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短歌行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本诗歌。

2、过程与方法: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教学难点:

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②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②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

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

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

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三国演义》中的

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

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

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

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二、解题

L作者简介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

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

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刀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

丞相,率军南下,被孙取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

用人标准的惯例,朝亍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

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

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

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联想起新中国开国领袖的《浪淘沙。]谶河》中"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这词句说明曹操的内修文德外治武训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文如其人",通过一

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

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2、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

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

(清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她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普通话很标准。大家再一起来听

听磁带,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

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诗歌要多读才能体会出它的内在深韵,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下《短歌行》)

三、分析诗歌

1、齐读诗歌

2、同学对照注释,疏通诗意。(三分钟)

3、分节解读诗歌:诗歌按照意思来分可分为四小节,每二行一小节,主要从思想内容、表

达技巧来鉴赏。

4、鉴赏第一节:

①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

并请这位同学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明确:情绪"忧")

②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激情,当读到“对酒当歌"时大家有没有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

酒这个字的诗词。(同学思考,集体发言)

请大家说说作者喝酒时发出的是怎样的感慨?(明确:人生几何也就是人生短暂)

③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原文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愁的是人生苦短。

④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明确: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

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明确:比喻的好处是形象生动)

⑤赏析: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曹操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

何的感慨。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纪已高,时日见浅,而

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他这样,实际上曹操又是在巧妙

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

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第一节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忧"字,"忧"到需要用酒来消解。"忧"这种感

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忧"。从具体的

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为着某种有进步

意义的目的而忧,是隐含的是积极昂扬的精神。所以作者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来来,举杯邀

明月,与尔同销万古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

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5、鉴赏剩下三节:

①齐读余下三节,思考作者在其中写了什么内容,或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诗歌中哪些句

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对贤才的渴望。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

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可以看出。

②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明确:引用典故)

③这种引用典故表达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边看注解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文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大意是:爰人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

我的心灵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吗?嗣,意为腥续;音,声问;嗣音,

继续相问,即保持联系之意。这里只用了前两句,后两句作者改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意

为,只为你等贤才的缘故,我沉思吟咏至今。这一改动,由思慕情人变作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

而日夜沉吟,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挚自然。"曹操浑然天成、天衣无舞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

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这句意思

是"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我有高贵宾客,吹笙鼓瑟使宾朋欢悦。”这四句诗信手

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良才若来投奔我,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④请位同学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

课文的注解(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

多纳贤才。注解⑺“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

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说他在洗头发

的时候曾几次把头发湿漉漉地卷起来,吃饭时曾几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惟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

失掉人才。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使天下的人才都^悦诚服地归顺。这几句气势是宏大的,意义是深远的表现出一种王者的霸气,

根据我们刚才对使用典故句子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引用典故的的好处是什么(请同学回答)(应

用典故嘛,看这个典,我们会想到……古典,典雅,作者引用的是诗歌,诗歌应该有什么特点:

有文采,而且作者引用的诗歌的虽然只有经典的一两句,但却给读者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所以

就增加了《短歌行》的内涵容量。

引用典故的好处是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诗歌内涵容量

⑤同学就文中不懂的句子相互讨论一分钟,老师给予点拨。

明确:课文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

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

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也表现曹操的求贤之思也是不

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招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

满为患”呢?(大家说会不会?)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

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

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本句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铺垫的作用。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

来看,这四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

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所以曹操穿过纵

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

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刘备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文官武将,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

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

邦无定土,土无定主。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侍。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

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没有丝毫指

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