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2-【赢在中考·黄金八卷】(解析版)_第1页
黄金卷2-【赢在中考·黄金八卷】(解析版)_第2页
黄金卷2-【赢在中考·黄金八卷】(解析版)_第3页
黄金卷2-【赢在中考·黄金八卷】(解析版)_第4页
黄金卷2-【赢在中考·黄金八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

第二模拟

(本卷共28题,满分6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

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

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

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被称为百家争鸣。所以答案选B。

2.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显示的信息:中央控制人口为450万人,封国控制人口为850

万人,中央有15个,封国有39个可知,西汉初年地方诸侯势力强大,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严重威胁。A项

符合题意;B项表达不全面,不合题意;推恩令颁布后,诸侯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C

第1页共20页.

项不合题意;图表没有体现西汉王朝的四分五裂。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表格类选择题首先要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它规定了具体的选答的要求。其次要读全信息,包括数

据图表的名称、注解、图表中的所有数据信息的含义;最后通过表格中数字变化,总结规律,确定材料所

要表达的信息。要注意比较选项,选择比较全面的。

3.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以后,我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东汉末年以来军

阀混战的结果,是局部的统一,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后来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题

干图片反映了统一趋势不断加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

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第2页共20页.

根据题干中“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和亲结盟指的是唐朝和少数民族之间,是民族关

系,①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属于中外关系,②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到天竺求取佛经,

属于中外关系,③符合题意;日本派遣唐使来访,属于中外关系,④符合题意;综上②③④符合题意,故

选A。

5.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

这反映了清代

A.思想专制加强B.传统文化衰落

C.八股取士盛行D.儒家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主

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代的文字狱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

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这种文字狱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社会后果,

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

大盛,这反映了清代思想专制加强,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6.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

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

人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反应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ACD选项不

是维新派的主张。故答案选B。

7.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

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准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国民党统治腐败

第3页共20页.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中材料“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

准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可以看出,解放区的百姓全力支持解放军的作战。所以民众的大力支援是解放战争

胜利的主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

择C。

8.如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

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A.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B.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

C.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D.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1940年”我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在当时的背

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技法来改革中国

画法,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根据神话故事创作的坚定抗战必胜的

著名绘画《愚公移山》,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C正确;图片中是劳动人民的形象,没有体现神秘气息,A排除;“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与当时创作背景无

关,B排除;《愚公移山》反映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搬运大山的故事,与农耕无关,D排除;故选C。

9.“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

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

是()

第4页共20页.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文的“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

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的信息可知,这段材料反映出美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

中国的安全。为了保家卫国。彭德怀在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因此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

10.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答案】B

【解析】

根据“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显示的数字可知,这表明当时我国大

力发展重工业项目。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

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

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B。

11.下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说明

第5页共20页.

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C.澳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D.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

【答案】D

【解析】

依据示意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可看出:从1999—2017年,澳门生产总值在快速增长,说明了一国两制助推

澳门发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

两制”的伟大构想。1987年中葡谈判完成。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自从澳门回归祖国之

后,澳门经济迅速发展,本题图片内容就是显示“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的发展,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所

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2.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年的《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

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

A.实现民族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中美关系友好D.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结合课本所学,1860年美国南北双方分裂,要维护美国联邦统一;

1943年《开罗宣言》中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

国。维护了中国领土的统一;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维护了中国的统一。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3.“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

第6页共20页.

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

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故选D;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

功,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65年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排除

ABC。

14.下图为小刚同学在单元复习时确定的复习内容。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法兰克王国时期欧洲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结合“西欧庄园”“中世纪”等信息可知这个单

元的主题应该是封建时代的欧洲,而不是古代的欧洲文明,C项正确,排除B项;图示内容只体现了欧洲

文明,没有体现亚非文明,和亚洲国家无关,排除AD项。故选C项。

15.德国的—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

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A.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答案】C

第7页共20页.

【解析】

依据题干“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

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以武力”指罗马征服了地中海的周围的地

区,创立了罗马帝国;“第二次以宗教”是基督教在世界范围的传播;第三次“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

一次。”是指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

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更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

16.“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

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印度的种姓制度B.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

C.雅典的直接民主D.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四个种姓由普鲁沙不同的身体部位生出,这体现古

印度各种姓间的不平等,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相关,故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特有的制度,故排

除BCD、故选A。

17.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②巴黎圣母院③洛阳白马寺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①希腊帕特农神庙与希腊神

话有关,②巴黎圣母院与基督教有观;③洛阳白马寺与佛教有关,④麦加大清真寺与伊斯兰教有关,故C

项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C。

18.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14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

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

产和经营方式是()

第8页共20页.

A.庄园经济B.手工作坊C.手工工场D.租地农场

【答案】D

【解析】

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

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

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

推向市场,依据题干关键信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

农民为自己耕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共和政体;1804

年,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以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这表明,欧美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完善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

共和政体;1804年,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这三个国家建立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以判断,题干

材料描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0.观察下图分析,引起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A.光荣使命B.殖民扩张C.三角贸易D.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是指英国在1877年工业就业人数占点到55%,说明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这

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的促进所导致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是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9页共20页.

所以有大量的人口会在工业中就业,D项正确;1688年的光荣使命迎请了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

廉入主英国,排除A项;殖民扩张对英国国内就业结构没有重大影响,排除B项;三角贸易的影响主要是

国际贸易,没有对英国国内的就业人口结构产生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1.下表是俄国1860年和1879年机器制造业数据变化情况。导致工人数量激增的直接原因是

工人数量

时间企业数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

2874200051937

A.彼得一世进行改革B.废除农奴制法令的颁布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完成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俄国1860年和1879年机器制造业数据变化情况”可知,“俄国1860年和1879年机器制造业中的企

业数、工人数量、产值都有明显的提高。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1689年俄国

彼得一世改革,排除A项;列宁于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1927年联共布决定实施农业

集体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22.以下为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变化统计。(单位:万人)此表说明()

1900年1910年1914年

俄国116.2128.5135.2

法国71.576.991.0

德国52.469.489.1

奥匈帝国38.542.544.4

A.法德两国矛盾严重激化B.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

C.欧洲大国积极扩军备战D.俄国已经成为欧洲霸主

第10页共20页.

【答案】C

【解析】

由表格信息看出,1880﹣1914年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呈现增长趋势,说明这一时期欧洲大陆主要

国家都在扩军备战,欧洲国际关系空前紧张,C项正确;仅仅从法德两国的陆海军人数数据无法得出法德矛

盾成为主要矛盾,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英德竞争是主要矛盾,排除A项;表格无法体现两大军事集团

形成,排除B项;从表格数据看,俄国、法国及英国的陆海军人数一直超过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没有发生

巨大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3.“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罗

斯福新政与之相关的措施是()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减耕减产调整农业

C.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与之相关的措施

是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缓解就业压力,C项正确;ABD项都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但不是为了解决材

料反映的就业问题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24.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

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答案】D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

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进入“黄金时期”。D项符合题意;1928——1937年,苏联先后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1933年苏联正值第一

个五年计划完成阶段,工业化建设应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排除A项;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

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施新政。排除B项;1933年德国面临经济危机的考验,希特勒等法

第11页共20页.

西斯势力趁乱上台。排除C项;故选择D。

25.下图为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1994年、2005年和2012年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变化柱状图表。这

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工业化B.城市化C.信息化D.全球化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

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行者,它们将这些

新技术新产品销售推广到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了连接者和行动者的角色,依据

材料“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1994年、2005年和2012年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变化柱状图表”可知,这

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D符项正确;ABC在图表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各民族间的不断交融、历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等因素共同推动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沿袭与创新】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

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

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

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第12页共20页.

【交融与发展】

材料二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元步六孤陆

拔拔长孙贺兰贺

达奚奚独孤刘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治理与巩固】

材料三清军入关后,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还没有完成全国真正统一的任务。康熙皇帝经过极大

的努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目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了哪些“努力”?

(4)纵观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程,你有何启示?

【答案】(1)郡县制;推恩令;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平定“三藩之乱”;在台湾建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现在全国有56个兄弟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

的历史和文化等等(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问,①根据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

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

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

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

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第13页共20页.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②根据材料一“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

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

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推行,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

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推恩令的实行,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因

此,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目的是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

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

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

姓元。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

的实力。

(3)①根据材料三“平定‘三藩’”可知,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

根据材料三“统一台湾”可知,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

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③根据材料三“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可知,康熙帝平

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祖国的疆土。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围绕各民族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等

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现在全国有56个兄弟民族,各民

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等等。

27.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民族形成]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华夏族形成过程中两个关键性战役的名称。

[文字演变]

第14页共20页.

画个太阳就是日,画个月亮就是

月,画条小河就是水,画个火堆就是火,

古人动手又动脑,造出汉字真奇妙。

——儿歌《真奇妙》

(2)儿歌体现了哪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什么朝代?图片反映了秦始皇推行的哪一

措施?

[体制创新]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

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

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

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

史》

朝的政治制度体系示意图

(3)由图片及所学如识分析,通过这个体系,秦朝建立起怎样的国家体制?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和元朝分

别有何创新?

(4)材料中的“第五大发明”是指什么制度?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人物及标志。

[精神传承]

(5)图片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它的作者是谁?写出邮票人物的一部农业科学巨

著的名称。据所学知识说说袁隆平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第15页共20页.

【答案】(1)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2)造字方法:象形法。

朝代:商朝的甲骨文。

措施:统一文字

(3)体制:中央集权制。

创新:秦朝----郡县制。

元朝:行省制。

(4)发明:科举制。

人物:隋炀帝。

标志:进士科的设立。

(5)作者:贾思勰。

人物及著作:徐光启,《农政全书》。

成就:“籼型杂交水稻”的培养。

意义:为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

【分析】

(1)据所学可知,阪泉之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族结成联盟;涿鹿之战,蚩尤大败,皇帝成为部落

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为华夏族。

(2)造字方法:据材料“画个太阳就是日,画个月亮就是月,画条小河就是水,画个火堆就是火”可知,原始

造字法是象形法。

朝代:据所学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的甲骨文。

措施:据图片可知,秦统一后,统一文字为“小篆”。

(3)体制:据图片可知,秦朝建立垂直管理地方的中央集权制。

创新:秦朝----据所学可知,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实行郡县制。

元朝:据所学可知,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元朝实行行省制。

(4)发明:据材料“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参政的

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可知,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社会各阶

层的流动;为西方的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鉴。

人物及标志:据所学可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

第16页共20页.

(5)作者:据图片“《齐民要术》的书影”可知,作者是贾思勰。

人物及著作:据图片可知,人物是徐光启,其著作是《农政全书》。

成就:据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培养成功。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为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28.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各国实力此消彼长,国际关系风云变幻,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欧美崛起篇]

材料一欧洲的商业重心从原先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21%。英国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余建华《世界市场和科技革名命:经济腾飞的两个巨轮》

(1)哪一事件使欧洲的商业重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政治、经济条

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美国独立后,建立起了联邦制,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联合执政。这个政权只是两种力量的

暂时联合,南北方依旧各行其道....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碰撞、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促进了资本主义

制度在全国的推行,更为美国的迅速崛起作好了铺垫。

——唐晋《大国崛起》

(2)美国通过什么文献建立起联邦制?该文献在制度设计上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哪一事件“促进了资本主义制

度在全国的推行”?19世纪后半期,使美国迅速崛起的科技因素是什么?

[世界大战篇]

材料三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

年分别召开了……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

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摘编

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第17页共20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