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6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害虫。
2、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中;最本质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
B.在水中生活;在陆地上生育后代的动物。
C.既能在水中觅食;又能在陆地觅食的动物。
D.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在陆地运动的动物。
3、【题文】下列不属于人的性状的是()A.皮肤的颜色B.血型C.眨眼反射D.牙齿的龈齿4、【题文】下列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的昆虫是()
①蝴蝶②苍蝇③蜜蜂④螳螂⑤蝼蛄⑥蝈蝈A.⑤⑥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④⑥5、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B.此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C.若此昆虫是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6、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高原;盆地为主。
B.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干旱为本区主要特点。
D.耕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7、破伤风杆菌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时,就会大量繁殖并致病。由此推测其营养方式、生活条件是()A.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氧B.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需要氧C.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不需要氧D.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氧8、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
①基因②DNA③染色体④细胞核⑤受精卵.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①②④⑤③9、下列不能遗传的性状是()A.具有皱裂的豌豆B.带有绿色的豌豆C.习惯用右手写字D.因不小心创伤而遗留的伤疤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下图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繁殖果树的方法。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1指的是____,2指的是____。这种繁殖方法叫____。
⑵进行如图的操作时,应当使1和2的____紧密结合,以保证1成活。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植物的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假如1是柿子的芽,2是黑枣树,那么长成植株后,所结果实为____11、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____,抗体能将____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12、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常存在于患儿疱内液体、唾液、鼻涕中。此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皮肤接触等传染。(1)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空气飞沫、皮肤接触等是该病的___________,该病的易感人群是__________________。13、整个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其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上述四个阶段中_____________阶段的人类。14、17世纪后叶,荷兰人____制成了显微镜,让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法国科学家____设计了巧妙的实验向世人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15、【题文】运动是以____为杠杆,____为支点,____收缩为动力形成的。1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____条食物链构成.
(2)此食物网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称____
(3)对猫头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
(4)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是____初级消费者有____
(5)二氧化碳是通过____作用进入生物体,通过____作用返回到大气环境中.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外科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18、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因此静止不动的动物不具备动物行为。()19、人类与其他生物有共同祖先,各类生物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20、判断题:骨髓主要存在与骨髓腔,其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21、蛔虫的运动器官是足______(判断对错)22、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A.正确B.错误23、爬行动物是陆地产卵的脊椎动物。______(判断对错)24、智力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智力障碍(苯丙酮尿症)的孩子。()25、细菌或真菌从食物中获取有机物来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食物腐败。()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5分)26、【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7、【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8、【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阳光、水分、温度属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害虫属于环境中的生物因素.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因素方面来切入.
2、A【分析】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发育为变态发育.
故选:A.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本质特点.可以从两栖动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
3、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皮肤的颜色、血型、牙齿的龈齿,这些属于形态特征,眨眼反射属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不属于生物的性状。
考点:性状的概念。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解析】【答案】C4、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昆虫有两种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如蚊、蝇、菜粉蝶、蜜蜂、苍蝇、蚂蚁、家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不同--它是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若虫通过蜕皮发育为成虫,每次蜕皮称为一个龄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所以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的昆虫是①蝴蝶②苍蝇③蜜蜂.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析】【答案】B5、D【分析】【解答】解:A;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因此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A正确;
B;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看出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B正确;
C;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成虫主要以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为食,C正确;
D;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因此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而不是不明显,D不正确.
故选:D.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果蝇、蝶蚊、菜粉蝶、蜜蜂,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蝗虫、蝼蛄、蟋蟀等.6、B【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地形、植被、农业类型等知识。西北地区主要由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构成,即以高原、盆地为主,A正确;西北地区深处内陆,降水由东向西越来越少,植被也由东向西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B错误;西北地区深处内陆,降水稀少,干旱是本区的自然特征,C正确;由于降水少,发展耕作业主要采用灌溉的方式,也就是灌溉农业,主要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D正确。根据题意,ACD不符合。故选B。【解析】B7、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破伤风杆菌的营养方式,解题关键是掌握细菌营养方式和生活条件。【解答】细菌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破伤风杆菌也经常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不致病。当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时,则会大量繁殖并致病,表明破伤风杆菌是厌氧性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才会大量繁殖。因此,破伤风杆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气,所以破伤风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自已不能制造有机物,生活条件是不需要氧。C符合题意。
故选C。【解析】C8、A【分析】解:生命始于受精卵;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人,就是因为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有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受精卵(细胞).
故选:A.
此题考查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受精卵(细胞).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解析】A9、D【分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具有皱裂的豌豆;带有绿色的豌豆、习惯用右手写字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是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不小心创伤而遗留的伤疤,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不是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不能遗传.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遗传的变异.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原因方面来切入.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变异主要看遗传物质有没有发生改变以及能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接穗砧木嫁接形成层无性柿子【分析】【解答】(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从图片中可以判断出,把1接到2上,是嫁接,由图可知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
(2)嫁接时;接上去的枝条为接穗,为图中的1,被接的植物是砧木,为图中的2,嫁接时二者的形成层要结合紧密,才能保证接穗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3)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假如1是柿子的芽,2是黑枣树,那么长成植株后,所结果实为柿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嫁接的知识,了解嫁接的知识,理解形成层的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答案。11、抗原抗原(或病原体)【分析】【解答】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使抗原失活,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故答案为:抗原;抗原(或病原体).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原和抗体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抗原、抗体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12、(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2)传播途径5岁以下儿童【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传染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
【解答】
(1)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统称。故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手足口病的患者,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空气传播,易感人群是5岁以下的儿童。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空气飞沫、皮肤接触等是该病的传播途径,该病的易感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解析】(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2)传播途径5岁以下儿童13、略
【分析】试题分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考点: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历程。【解析】【答案】能人、直立人、智人、直立人14、略
【分析】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了显微镜,让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故答案为:列文•虎克;巴斯德。
【解析】【答案】此题是关于部分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的填空题;思考解答.
15、略
【分析】【解析】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运动的完成以及能量的来源.
解答:解:动物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做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的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
故答案为:骨;关节;骨骼肌。
点评:关键知道骨骼肌的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而运动中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动物的呼吸作用.【解析】【答案】骨关节骨骼肌16、4生态系统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食草的昆虫、鼠和兔光合呼吸【分析】【解答】(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如:从绿色植物开始有三条即:绿色植物→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鼠的分支还有一条,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
(2)此草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由图可知,生产者有绿色植物,消费者有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鼠、兔、蛇,分解者有腐生细菌、真菌.此食物网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称生态系统.
(3)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不循环(只能由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②逐级递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营养级越高,能量散失越多,储能越少.对猫头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4)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为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消费者级别是指消费者在某一食物链的位次.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由上面的食物链可知,昆虫;鼠、兔是初级消费者.
(5)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二氧化碳是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返回到大气环境中.
故答案为:(1)4
(2)生态系统。
(3)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4)绿色植物食草的昆虫;鼠和兔。
(5)光合呼吸。
【分析】解答此题从生态系统的组成、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物富集作用方面切入.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和谷物中含有防癌作用的低脂肪食物和纤维素,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外科疗法、放疗疗法和化学疗法。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癌症的预防治疗。【解析】【答案】√18、×【分析】动物行为指的是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即使静止不动的动物也具备动物行为。【解析】【答案】×19、A【分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人类与其他生物有共同的祖先,表明各类生物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故答案为: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分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0、×【分析】【解答】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其中骨膜内有神经、血管和成骨细胞,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分析】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绘制知识结构图来记忆.知识的形象化,一个是便于记忆,另一个可以将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21、×【分析】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的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非常发达,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营寄生生活,故蛔虫的运动器官是足.
故答案为:×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解析】×22、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性微生物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腐生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故题干叙述正确。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分解者的作用。
故选A。【解析】A23、√【分析】解: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是卵生,卵外具有坚硬的卵壳起到保护作用,能适应陆地生活。故答案为:√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爬行类的生殖发育特点。【解析】√24、×【分析】试题分析:假设决定智力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智力障碍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因此患智力障碍的人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Aa),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a,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答案】错25、√【分析】试题分析: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品的腐败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品的腐败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解析】【答案】对四、其他(共3题,共15分)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2向心力+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企业培训新员工课件
-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 课件 任务7.1 制作教育类网页Banner
- 英语阅读活动方案
- 英语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 出租车租赁公司车辆安全检查协议
- 阳台露台改建方案
- 产业园区厂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交通事故后续治疗费用赔偿协议
- 餐饮业特色厨师团队雇佣协议书
- 胸痛单元建设课件介绍
- 超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
- 酒店服务流程与空间布局优化
- (2025)医疗护理员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建设工程法律培训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含答案)
- (高清版)DB31∕T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
- 一级医院医保管理制度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