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制作刀具B.石墨用作电极C.用16%的食盐水选种D.氧气供给呼吸2、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rm{(}rm{)}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H2OH2↑+O2↑B.NH4HCO3NH3↑+H2O+CO2↑C.CaCO3+HCl═CaCl+H2O+CO2↑D.S+O2SO2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试计算: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
(2)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8、用化学符号表示:
(1)镁离子____;
(2)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
(3)2个氨分子____.9、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原子____;(2)3个铝离子____;(3)纯碱____.10、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物质中,主要利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____,说明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
①钙片②不锈钢锅③玻璃车窗④塑料保鲜膜。
(2)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如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时放热.
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并没有改变,那么,氯化钠在这里起的作用是____.
②上述的铁粉是通过炼铁厂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冶炼出来的,请写出其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体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某同学自制脱氧剂(2g铁粉;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
请回答:操作1的名称是____,乙在净水过程中起____作用: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写化学式).
【实验Ⅱ】
取溶液丙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滤液和滤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滤渣中一定含有Fe、ZnB、滤渣中一定含有FeC、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ZnSO4,可能含有FeSO4、H2SO4
.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干冰B.氮气C.煤D.石油E.烧碱F.纯碱G.熟石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4)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1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森同学在滴加FeCl3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l3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用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FeCl3溶液能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2)【猜想与假设】FeCl3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1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____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4)【讨论与反思】
已知FeCl3溶液中含有H2O、Fe3+和Cl-三种微粒;小森同学又做了三种猜想:
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猜想____,理由是____.
(5)小森同学又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填写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Cl,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无明显现象____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的含有Fe3+的物质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____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13、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
①镁的熔点是648.8℃②液化气燃烧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钨丝通电发光⑤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⑥石蜡受热熔化。
⑦金刚石在液氧中可以燃烧⑧氨气有刺激性气味.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最终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
方案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否放热.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1)你认为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____.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过程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方案三: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了.
【实验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实验结论】
①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性;
②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____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
请设计实验证明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过大.
①实验方法:____;
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杯等____(判断对错).16、稀盐酸遇紫色石蕊变红色____.(判断对错)17、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____.(判断对错)18、空气的成分是不会改变的____.19、质量守恒定律只符合部分化学反应.如: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所余下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原来的要大,煤燃烧后所余灰烬比原来的要小,这两者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20、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____.(判断对错)21、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无人的方向.____.22、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此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____.23、判断正误:100毫升质量数为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中含硫酸184克.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8分)24、实验员发现一包装袋有些破损的药品;经过一个酷热的暑假,袋里的药品变少了,但并没发现药品撒落地上,只见标签上留有“碳酸氢”三字,于是实验员组织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其变少的原因和成分进行探究.回答:
(1)同学们用控制温度的方法进行探究,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
A.样品加水溶解B.暴晒样品。
C.样品放入冰箱冷冻D.样品加入盐酸。
(2)探究小组用如图1的加热方法进行探究,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填选项;可多选);
A.加热使反应速率加快;提高效率。
B.该装置简约易操作。
C.铁制的三角架有良好的导热性。
【资料一:2NaHCO3Na2CO3(固体)+H2O+CO2↑】
(3)在(2)的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样品不见了,于是,甲同学认为该药品是“碳酸氢钠”,小组经讨论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
【资料二: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干燥剂和吸收剂;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取样品进行如图2的实验:
图中碱石灰吸收了样品分解产生的H2O和CO2,还产生了一种气体使烧杯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溶液的pH____7(填<、>或=),样品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5)同学们将药品装瓶,贴好标签,将此药品保存在____处.25、以H2、O2、CuO、Mg、Cu2(OH)2CO3;Zn、稀硫酸、稀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反应物(每种物质只能使用一次;不一定要用全所有物质)
(1)化合反应____;
(2)分解反应____;
(3)置换反应____;
(4)实验室用锌和某酸制取氢气(生成的化合物中含有三种元素)____.26、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张丽同学利用铁丝;锌片、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一: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实验二: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沉积;
实验三: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一段时间后逐渐变为银白色.
(1)由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____;
(2)要确定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____实验,理由是____.27、元素硒(符号是Se)的一种化合物为K2SeO4,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K2SeO4的名称是____.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Ⅰrm{.}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rm{A}中的锥形瓶。
Ⅱrm{.}打开rm{K_{1}}观察到rm{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溶液吸入rm{A}片刻后回流停止。
Ⅲrm{.}打开rm{K_{2}}观察到rm{B}中溶液倒吸入rm{A}rm{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rm{A}中溶液仍为红色,rm{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提出问题】rm{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rm{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做出猜想】猜想二:rm{Na_{2}CO_{3}}
猜想三:rm{Na_{2}CO_{3}}和rm{NaO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rm{NaOH}反应完了【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rm{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rm{BaCl_{2}}溶液,若观察到_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rm{Ba(OH)_{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rm{(1)}取少量rm{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rm{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rm{(2)}用rm{pH}试纸测定rm{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rm{pH}_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rm{(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rm{NaOH}能与稀盐酸、rm{CO_{2}}发生反应;rm{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rm{NaCl.}写出rm{NaOH}与rm{CO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证明rm{NaOH}与rm{CO_{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29、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rm{(1)}实验rm{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rm{(2)}实验rm{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rm{NaCl}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rm{(}不考虑酚酞rm{)}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rm{.}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
rm{(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
rm{垄脵}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rm{垄脷}______;
rm{}
rm{(4)}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这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rm{5%}和rm{10%.}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rm{(}仅限以下实验用品: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rm{10%}盐酸rm{)}.
。实验步骤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____________为rm{5%}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种为rm{10%}的氢氧化钠溶液30、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rm{(1)}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
rm{(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rm{CO_{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rm{(}填序号rm{)}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rm{(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rm{.}实验室通常用______检验氧气;
rm{(4)}用rm{B}rm{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再熄灭酒精灯;
rm{(5)}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来制取rm{.}如果请你用上述装置来制取,你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rm{(}填序号rm{)}.31、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于是,他赶忙补加了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______.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
(1)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______色,表明溶液呈酸性.
(2)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______,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请你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溶液呈酸性.你的实验是: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表明溶液呈酸性.评卷人得分六、科普阅读题(共1题,共4分)32、<1>下列因素都会影响燃烧的现象;请你说明发生了什么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1)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
(2)氧气浓度的大小:____
(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
<2>分析下列三组化学反应;并根据示例回答问题.
示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铁还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SO2和H2O.说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不同.
(1)当碳与氧气质量比为3:4时,反应生成CO,当碳与氧气质量比为3:8时,反应生成CO2.____
(2)在140℃时,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乙醚和水,170℃时,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和水.____
(3)硫燃烧生成SO2,但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金刚石制作刀具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金刚石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16%的食盐水能够进行选种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能够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2、A【分析】
A;由图示可得知;锌先于铁完成反应且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小于铁;图示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
B;由图示可得知;铁先于锌完成反应且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小于锌;图示与事实相反;故B不正确;
C;由图示可得知;锌先于铁完成反应,但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等于铁;图示与事实不符;故C不正确;
D;由图示可得知;铁先于锌完成反应,虽然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铁大于锌,图示与事实仍不相符;故D不正确.
故选A.
【解析】【答案】图示为随反应时间的增加;铁;锌两金属放出氢气的质量关系;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完全反应时,锌先于铁完成反应且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小于铁.
3、A【分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析】【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减小,故D错误.
故选:A.4、B【分析】解:rm{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燃烧有烧纸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会观察到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rm{B}.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羊毛、棉花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解析】rm{B}5、D【分析】【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析】【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化学式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
D、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应为点燃,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SO2.
故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
(2)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12):(16×6)=6:1:8.
故答案为:(1)180;(2)6:1:8.8、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析】【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镁离子符号为:Mg2+
(2)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符号为Cl2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氨分子表示为2NH3
故答案为:(1)Mg2+;(2)Cl2;(3)2NH39、略
【分析】【分析】(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3)纯碱即碳酸钠,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硫原子表示为:2S;故答案为:2S;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铝离子表示
为:3Al3+;故答案为:3Al3+;
(3)纯碱即碳酸钠,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10、略
【分析】
(1)金属材料指的是纯金属和合金;分析题中所给的物质可以知道:不锈钢铁锅是金属材料;,该应用体现了铁的导热性;
(2)①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和氧气及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②铁在盐溶液中更溶液生锈;所以氯化钠的作用是用来加快铁生锈的速度的;由于氯化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并没有改变,所以氯化钠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Ⅰ】操作Ⅰ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过程;所以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乙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乙是该过程的净水剂,所起的作用是吸附剂.
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原来的氯化钠,还有没有反应的硫酸.
【实验Ⅱ】锌的活动性比铁要强;所以锌可以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从而生成硫酸亚铁,但由于锌的量未知,所以是否能把溶液中的硫酸亚铁全部消耗不能确定,因此只要有滤渣则其中必有铁,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锌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钠,至于含有不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则由锌的量的大小决定.
故答案为:(1)②;导热性;(2)①水和氧气;催化作用;②3CO+Fe2O32Fe+3CO2;
(3)过滤;吸附剂.NaCl、H2SO4、FeSO4;BC;
【解析】【答案】(1)根据金属材料所包含的物质来解答即可;
(2)①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解答;②铁在盐溶液中更容易生锈;依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解答;
(3)【实验Ⅰ】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吸附剂.可以据此解答该题.根据反应过程可以判断溶液中的溶质.
【实验Ⅱ】依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分析解答。
11、略
【分析】
(1)改良酸性土壤最常用的物质就是熟石灰;故答案为:G
(2)干冰在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以用作人工降雨的制冷剂,故答案为:A
(3)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答案为:B
(4)石油是液态能源由于其使用非常广泛;是非常重要的能源,故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故答案为: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用途:
(1)改良酸性土壤常用弱碱性的物质;最常用的就是熟石灰.
(2)干冰升华会吸热;可以用来人工降雨.
(3)空气成分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4)石油是液体能源;用途非常广泛,故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1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氯离子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析】【解答】解:(3)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1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4)最不可能的是猜想1;理由是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如果水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则过氧化氢不能存在于水中.
故填:1;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
(5)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Cl,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氯离子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的含有Fe3+的物质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13、略
【分析】【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析】【解答】解:①镁的熔点是648.8℃;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镁的物理性质;
②液化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④钨丝通电发光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⑤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生成了氯化铵,属于化学变化;
⑥石蜡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⑦金刚石在液氧中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化学性质;
⑧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保存下来,属于氨气的物理性质.
故填:④⑥;⑤;①⑧;③⑦.14、略
【分析】【分析】方案一:(1)测定溶液的pH要将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盐酸过量,则导致溶液的pH小于7,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方案二:(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要放出热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用氢氧化钠溶液来代替氢氧化钠固体来进行实验;若观察到溶液温度依然升高则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可以据此解答;
方案三:【实验探究】(1)因为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有一少部分会溶于水,加热可把水中的氧气除去.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能防止氧气进入溶液;
【实验结论】(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
(2)根据猜想及实验可以知道;溶液变红与二氧化碳无关,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可用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检验浓氢氧化钠能使变红的酚酞试液的红色消失.【解析】【解答】解:方案一:(1)测定溶液的pH要将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盐酸过量,则导致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要放出热量;所以不能判断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2)用氢氧化钠溶液来代替氢氧化钠固体来进行实验;若观察到溶液温度依然升高则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方案三:【实验探究】(1)因为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有一少部分会溶于水,加热可把水中的氧气除去.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能防止氧气进入溶液;
【实验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②根据猜想及实验可以知道;溶液变红与二氧化碳无关;
(3)向上述褪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的方法来证明;若观察到溶液又变成红色,则说明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有关.
故答案为:方案一:(1)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在试纸上,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盐酸呈酸性;为了排除因稀释而使溶液的pH值变小的因素,而使溶液的pH值小于7;
方案二:(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测温度,加入适量10%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再测温度温度计示数上升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方案三:(1)除去氧气和隔绝氧气;
(2)①碱;
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①取上述溶液加入水稀释后;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溶液呈红色.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分析】根据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杯等会增大消耗增大能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分析.【解析】【解答】解: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用品,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等,所有错误.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根据紫色石蕊在酸、碱、盐中的显色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所以稀盐酸和石蕊相遇后变色的是紫色石蕊,而不是盐酸,所以稀盐酸遇紫色石蕊变红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空气是多组分的混合气体,除氧、氮及稀有气体组分之外,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空气的成分一般说来是比较固定的,特殊情况下,空气的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一般说来是比较固定的;这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特殊情况下,空气的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人为的,也有天然的.自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燃料用量的激增,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并使空气受到污染.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质量守恒可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镁条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由此看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不但包括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还包括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因此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所余下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原来的要大.
煤燃烧是煤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煤是固体状态的;其中有碳和杂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中碳的质量经燃烧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一部分;离开了固体,燃烧后杂质变成了灰烬;
因此煤燃烧后所余灰烬比原来的要小.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依据该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即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该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其质量越大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故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故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应朝着无人的方向,并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依据浓硫酸的密度求出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然后利用其溶质质量分数对所含的溶质硫酸进行计算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100cm3×1.84g/cm3=184g;则含有的硫酸的质量=184g×98%=180.32g,所以上述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四、简答题(共4题,共8分)24、略
【分析】【分析】(1)根据要求用控制温度的方法分析暴晒和冰箱可以起到作用分析;
(2)根据加热的作用及装置的特点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钠加热产生的碳酸钠是较稳定的固体结合现象分析;
(4)根据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该气体是碱性气体,因此是常见的氨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5)根据实验结论进行反思.【解析】【解答】解(1)用控制温度的方法;暴晒和冰箱冷冻可以起到加热和降温的作用;故填:B;C;
(2)加热和暴晒相比;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提高效率,另外此装置比较简单,与铁的导热性无关,故答案为:AB;
(3)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样品不见了,说明不可能是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加热产生的碳酸钠是较稳定的固体;故答案为:碳酸氢钠加热产生的碳酸钠是较稳定的固体;
(4)气体使烧杯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水溶液显碱性,pH>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NH4HCO3NH3↑+H2O+CO2↑.
(5)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因此应该放在阴凉处,不能暴晒;故答案为:阴凉.25、略
【分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析】【解答】解:(1)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合理即可).
(2)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3)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合理即可).
(4)实验室用锌和某酸制取氢气(生成的化合物中含有三种元素),则选用的酸是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稀)=ZnSO4+H2↑.
故答案为:(1)2Mg+O22MgO,(2)Cu2(OH)2CO32CuO+H2O+CO2↑;(3)CuO+H2Cu+H2O,(4)Zn+H2SO4(稀)=ZnSO4+H2↑.26、略
【分析】【分析】本题给的物质比较多,根据金属活动性的反应规律可进行判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根据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比它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解答】解:由实验一锌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反应可推知,锌的活动性比铜强;由实验二铁能置换出铜可推出铁比铜强;实验三: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能置换出银,说明铜比银强.但里面不能判断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可以选择分别与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故答案为:(1)锌强于铜,铜强于银,铁强于铜(2)铁与稀盐酸反应通过与酸反应的快慢判断锌与铁的活动性顺序27、略
【分析】【分析】根据K2SO4叫硫酸钾,据此判断K2SeO4的读法即可.【解析】【解答】解: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K2SeO4的名称是硒酸钾.
故答案为:硒酸钾;五、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8、略
【分析】解:【实验验证】甲组,小鹏取少量rm{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rm{BaCl_{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rm{Ba(OH)_{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乙组,rm{(2)}用rm{pH}试纸测定rm{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rm{pHleqslant7}证明猜想二成立;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rm{leqslant7}
【反思交流】rm{(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rm{CO_{2}+2NaOH=Na_{2}CO_{3}+H_{2}O}
rm{(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不能证明rm{NaOH}与rm{CO_{2}}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不能;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故答案为: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实验验证】甲组,小鹏取少量rm{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rm{BaCl_{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rm{Ba(OH)_{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乙组,rm{(2)}用rm{pH}试纸测定rm{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rm{pHleqslant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rm{(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rm{(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不能证明rm{NaOH}与rm{CO_{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解析】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rm{leqslant7}rm{CO_{2}+2NaOH=Na_{2}CO_{3}+H_{2}O}不能;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29、略
【分析】解;rm{(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rm{2NaOH+CuSO_{4}=Cu(OH)_{2}隆媒+Na_{2}SO_{4}}
rm{(2)}酚酞试液为无色;溶液可能是中性,也可能是酸性,即盐酸过量,因此取适量的溶液滴加石蕊试液,若变成红色,或加入锌粒产生气泡等均可说明盐酸的存在;
rm{(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rm{垄脵}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rm{垄脷}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rm{(}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rm{)}等;
rm{(4)}利用浓度低的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需要的盐酸少结合酚酞等作为指示剂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取rm{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rm{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rm{(}或用量rm{)}.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少的故答案为:rm{(1)2NaOH+CuSO_{4}=Cu(OH)_{2}隆媒+Na_{2}SO_{4}}rm{(2)}紫色的石蕊试液rm{(}或锌粒等rm{)}rm{(3)}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rm{(}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rm{)}
rm{(4)}。实验步骤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取rm{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rm{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rm{(}或用量rm{)}.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少的
rm{(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rm{(2)}根据盐酸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药品检验;
rm{(3)}根据实验总结碱的化学性质;
rm{(4)}根据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需要的盐酸量不同进行设计实验.
本题考查的碱性溶液与指示剂作用的变色原理、碱的化学性质、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有一定的难度,还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准确.【解析】rm{2NaOH+CuSO_{4}=Cu(OH)_{2}隆媒+Na_{2}SO_{4}}紫色的石蕊试液rm{(}或锌粒等rm{)}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rm{(}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rm{)}取rm{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rm{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rm{(}或用量rm{)}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少的30、略
【分析】解:rm{(1)}仪器rm{a}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rm{(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rm{CO_{2}}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rm{A}是大理石rm{(}或石灰石rm{)}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CaCO_{3}+2HCl篓TCaCl_{2}+H_{2}O+CO_{2}隆眉}故填:rm{A}rm{CaCO_{3}+2HCl篓TCaCl_{2}+H_{2}O+CO_{2}隆眉}
rm{(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rm{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故填:rm{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带火星的木条;
rm{2KMnO_{4}dfrac{
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填: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开发与运营服务合同2篇
- 网管业务培训课程设计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要课件
- 抽样调查课程设计
- 无主灯教学课程设计
- 花草移植课程设计
- 2024年艺术的语录
- 水源热泵课程设计
- 医务科护士处理医务事务
- 食品行业客服工作者感悟
-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措施【全国一等奖】
- 生产车间薪酬管理制度
- 小学生科普人工智能
-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英语入学考试试题
-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主讲陶通艾
- 3500A 手持式综合测试仪操作指导培训
- 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女子
-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 DCC20网络型监视与报警
- 《简单教数学》读书心得课件
- 井底车场及硐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