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CH2CH2+H2O
③CH4+Cl2CH3Cl+HCl
④C6H6+HNO3C6H5NO2+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面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装置甲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B.装置乙证明HNO3的酸性强于H2SO3C.装置丙检验溶液中是否有Na+D.装置丁后加接装有P2O5的球形干燥管,才能获得纯净干燥的甲烷3、有X、Y、Z三种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主族元素,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短周期,其中Y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Z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高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其它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B.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其常温下就能与强碱发生反应C.非金属性Y强于ZD.三种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4、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A.充电后可再使用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5、下列6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环己烯,⑤甲苯,⑥乙醛。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⑥B.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③④6、已知有机物M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发生消去反应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分子式为D.一氯取代物只有1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A2(g)+3B2(g)2AB3(g)Δ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甲乙丙相关条件恒温恒容绝热恒容恒温恒压反应物投料1molA2、3molB22molAB32molAB3反应物的转化率甲乙丙反应的平衡常数K=K甲K乙K丙平衡时AB3的浓度/mol·L-1c甲c乙c丙平衡时AB3的反应速率/mol·L-1·min-1甲乙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乙>K丙B.c乙=c丙C.甲=丙D.甲+乙<18、甲;乙、丙三种烃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式为1mol甲分子中含6mol共价键B.乙和苯互为同分异构体C.丙分子的二氯代物有3种D.甲、乙、丙互为同系物9、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通过改变条件,达到新平衡后使百分含量减小,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容器体积B.温度体积不变,充入C.温度压强不变,充入D.温度体积不变,充入N2O4(g)1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4A(g)+5B(g)⇌4C(g)+6D(g)Δ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C.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消耗4nmolA,同时消耗5nmolB11、科学家们已研发出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在相同体积中,硅负极电池容量比石墨碳电池容量提升25%,反应原理为5LiMn2O4+Si5Li0.12Mn2O4+Li4.4Si,LiPF6纯液体作电解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Li﹣e﹣=Li+B.若用该电池电解水,阴极生成3.52gO2,则该电池负极质量减少0.77gC.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的阴极反应为Si+4.4e-+4.4Li+=Li4.4SiD.放电时电解质LiPF6水溶液中的Li+移向正极12、一种新型水介质电池;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金属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B.放电时,被氧化为储氢物质HCOOH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D.充电时,双极隔膜产生的向右侧正极室移动13、2020年;美国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课题组将导电高分子(PEDOT)与普通红砖结合,研发出了一种可存储电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未来可能某一面墙的某块区域可作为充电模块,直接为接入其中的手机;电能等电子产品供电。下图所示装置也可以给用电器供电,工作时A极的质量减小,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极为此供电装置的正极B.C分别可以为Zn、Cu和稀硫酸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B极发生还原反应14、锂离子电池又称为“摇摆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等,其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即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运动而形成电流。其装置结构简图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溶有的碳酸酯类溶剂,隔膜为仅锂离子能通过的高分子膜),工作原理为C6Li+Li(1-x)MO2LiMO2+C6Li(1-x)(M代表过渡元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正极为石墨B.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多次使用C.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LiMO2-xe-=Li(1-x)MO2+xLi+D.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可用LiNO3溶液作为离子导体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时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
(1)x=_______。
(2)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3)B的转化率为_______。
(4)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下其中最快的是_______
①v(A)=0.6mol·L-1·min-1
②v(B)=0.45mol·L-1·min-1
③v(D)=0.45mol·L-1·s-1
④v(D)=0.45mol·L-1·min-1
(5)恒容下,下列关于达到平衡时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①A气体已经完全转化为D气体。
②A气体的生成速率为B气体消耗速率的3倍。
③2v正(A)=3v逆(D)
④c(A)∶c(B)=3∶1
⑤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⑥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16、可逆反应。
(1)概念。
在_______下,既能向_______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如:
(2)特点。
①同一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_______。
②反应_______进行到底,反应物_______实现完全转化。
③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_______。
④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_______。17、有下列3种有机化合物:A:CH2=CH2、B:C:CH3COOH
(1)写出化合物A、C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种化合物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物质在农业上用作水果的___________。
(3)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的分子具有___________(填分子构型)结构,是否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___________(填“是”或“否”),是否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___________(填“是”或“否”)。18、法可用于吸收燃煤发电厂的同时获得产品反应的原理为:实验室根据上述反应原理;模拟生产硫酸铵。完成下列填空:
(1)搭建如图装置,先通入通入的仪器采用干燥管替代长导管的目的是_______;然后通入当液体由红色变为浅红色时,立即停止实验,此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不继续通入直至过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2)已知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如下实验: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两次过滤依次得到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实验时,烘干温度不易过高,其原因为_______。
(3)实验所得的量较少,为提高其产量,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为了测定样品中的纯度,进行实验。取1.500g硫酸铵在碱性溶液中反应,蒸馏出生成的氨气,用硫酸标准液吸收;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氨气后过量的硫酸。
(4)若滴定时消耗了的NaOH溶液20.00mL,则该硫酸铵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
(5)若蒸馏出的氨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9、1mol苯中约含有3NA个碳碳双键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0、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_______)A.正确B.错误21、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______)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
“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为取代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CH3CH2OHCH2CH2+H2O属于消去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CH4+Cl2CH3Cl+HCl;甲烷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③符合题意;
④C6H6+HNO3C6H5NO2+H2O;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
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一般烷烃和卤素单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和硝酸,硫酸等发生取代反应。2、C【分析】【分析】
【详解】
A.催化剂、温度均不同,不能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故A错误;
B.HNO3能将H2SO3氧化,装置乙无法证明HNO3的酸性强于H2SO3;故B错误;
C.装置丙用焰色试验检验溶液中是否有Na+;故C正确;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装置丁后加接装有P2O5的球形干燥管;只能干燥甲烷,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不能获得纯净干燥的甲烷,故D错误;
故选C。3、A【分析】有X、Y、Z三种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主族元素,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短周期,其中Y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Y为碳元素,Z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高的,则Z为硅元素,X为氢元素。则A、X为氢元素,与碱金属元素之间能形成离子键,选项A错误;B、Z为硅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其常温下就能与强碱发生反应,选项B正确;C、非金属性碳强于硅,选项C正确;D、三种元素中氢的原子半径最小,选项D正确。答案选A。4、C【分析】【详解】
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为了防止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要集中处理。答案选C。5、B【分析】【详解】
①甲烷为饱和烃;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起反应使之褪色,故不选;
②苯不能使高锰酸钾反应;也不能使溴水反应褪色,故不选;
③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起反应使之褪色,故不选;
④环已烯中含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起反应使之褪色,故选;
⑤甲苯能使高锰酸钾反应;而不能使溴水反应褪色,故不选;
⑥乙醛中含-CHO;均能被高锰酸钾;溴水氧化,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起反应使之褪色,故选;
答案选B。6、D【分析】【详解】
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羟基;且相邻碳原子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正确;
B.该物质含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该物质中直接与碳原子相连的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则其一氯取代物有2种,故D错误;
答案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D【分析】【详解】
A.合成AB3是放热反应,其逆反应AB3分解就是吸热的,乙绝热容器,丙恒温,所以乙反应后比丙温度低,温度降低平衡向吸热方向进行的程度小,则平衡常数K乙>K丙;A正确;
B.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乙和丙平衡时c乙=c丙,AB3分解是吸热的,则乙的温度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乙与丙相比相当于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AB3的平衡浓度增大,即c乙>c丙;B错误;
C.甲与丙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恒温条件下反应,丙在恒压条件下分解AB3生成A2和B2,平衡时体积比反应前大,即平衡时丙体积大于甲,则压强甲大于丙,即物质的浓度甲大于丙,所以υ甲>υ丙;C错误;
D.甲容器反应物投入1molA2、3molB2与乙容器反应物投入2molAB3,若甲、乙均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则形成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此时甲+乙=1,现乙为绝热恒容,反应逆向进行时是吸热过程,平衡要逆向移动,AB3的转化率降低,则a甲+a乙<1;D正确;
故答案为:AD。8、BC【分析】【分析】
【详解】
A.甲的分子式为C4H4;分子中除了C-C键,还有C-H键,所以1mol甲分子中含10mol共价键,A项错误;
B.乙和苯的分子式均为C6H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
C.丙的二氯代物有3种;两个氯原子分别位于立方体的邻边;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C项正确;
D.甲、乙、丙的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上也不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不互为同系物,D项错误;
故选BC。9、BD【分析】【详解】
A.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NO2(g)百分含量增大;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NO2(g),根据等效平衡规律,相当于在保持压强不变,体积扩大的情况下建立了等效平衡,然后又把体积压缩回原体积,此时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达到新平衡后NO2(g)百分含量减小;故B项正确;
C.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NO2(g),根据等效平衡规律,建立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所以NO2(g)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N2O4(g),根据等效平衡规律,相当于在保持压强不变,体积扩大的情况下建立了等效平衡,然后又把体积压缩回原体积,此时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达到新平衡后NO2(g)百分含量减小;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BD。10、BC【分析】【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详解】
A.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容器容积均不发生变化;密度始终不变,因此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不选;
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选;
C.正反应体积增大;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选;
D.单位时间内消耗4nmolA;同时消耗5nmolB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
答案选BC。11、AC【分析】【详解】
A.根据放电时的电池反应,负极上是失电子的氧化反应,Li﹣e-=Li+;故A正确;
B.若用该电池电解水,阴极生成3.52g即0.22molO2,根据电极反应:4OH-﹣4e-═2H2O+O2↑,转移电子是0.88mol,根据负极反应:Li﹣e-=Li+;该电池负极质量减小0.88mol×7g/mol=6.16g,故B错误;
C.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阴极反应为Si+4.4e-+4.4Li+=Li4.4Si;故C正确;
D.LiPF6纯液体作电解质;不是水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点睛】
锂电池(俗称)有一次电池、可充电电池之分,其中原电池型锂电池是锂单质发生氧化反应,而可充电型锂电池又称之为锂离子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充放电过程中锂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12、AC【分析】【分析】
【详解】
A.放电时,负极上Zn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
B.由图中反应机理可知,被还原为储氢物质HCOOH;故B错误;
C.充电时,阳极上H2O转化为O2,阴极上转化为Zn,电池总反应式为:故C正确;
D.右侧电极版连接电源正极,充电时发生反应:H2O-4e-=O2↑+4H+;应向左侧移动,故D错误;
故选AC。13、BD【分析】【分析】
工作时A极的质量减小;说明A为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转化为金属离子进入溶液;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B为正极,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气体。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负极,故A错误;
B.若锌和铜做两极,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则锌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Zn2+:Zn-2e-=Zn2+,质量减小,铜为正极,溶液中的H+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2H++2e-=H2↑;故B正确;
C.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阳离子移向B极,故C错误;
D.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BD。14、AD【分析】【详解】
A.电池放电时;从图像可以看出,石墨是负极,故A错误;
B.锂的摩尔质量很小;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多次使用,故B正确;
C.电池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工作原理为C6Li+Li(1-x)MO2LiMO2+C6Li(1-x)(M代表过渡元素),所以阳极的反应为LiMO2-xe-=Li(1-x)MO2+xLi+;故C正确;
D.金属锂是活泼金属会与溶液中的水反应,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不能用LiNO3溶液作为离子导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A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分析】
2min末时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结合同一个方程式中同一段时间内参加反应的B、C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x;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1)2min末时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n(C)=0.2mol/L×2L=0.4mol;同一个方程式中同一段时间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C;D计量数之比=x∶2=0.4mol∶0.8mol=1∶2,解得:x=1,故答案为:1;
(2)生成0.8molD的同时消耗n(A)=0.8mol×=1.2mol,2min内A的反应速率===0.3mol•L-1•min-1,故答案为:0.3mol•L-1•min-1;
(3)2min内生成0.8molD同时消耗n(B)=0.8mol×=0.4mol,则B的转化率=×100%=40%;故答案为:40%;
(4)①v(A)=0.6mol•L-1•min-1;
②v(B)=0.45mol•L-1•min-1,则v(A)=0.45mol•L-1•min-1×3=1.35mol•L-1•min-1;
③v(D)=0.45mol•L-1•s-1=0.45×60mol•L-1•min-1=27mol•L-1•min-1,则v(A)=27mol•L-1•min-1×=40.5mol•L-1•min-1;
④v(D)=0.45mol•L-1•min-1,则v(A)=0.45mol•L-1•min-1×=0.675mol•L-1•min-1;
显然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故答案为:③;
(5)①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故①错误;
②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平衡时,A气体的生成速率为B气体消耗速率的3倍,故②正确;
③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v正(A)=3v逆(D)满足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③正确;
④平衡时,物质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满足c(A)∶c(B)=3∶1;故④错误;
⑤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故⑤正确;
⑥反应混合物都为气体;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故⑥正确;
⑦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总质量不变,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⑦正确;
正确的有②③⑤⑥⑦,故答案为:②③⑤⑥⑦。【解析】①.1②.0.3mol•L-1•min-1③.40%④.③⑤.②③⑤⑥⑦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一定条件正反应逆反应。
(2)同时、发生、同时存在不能不能同存于同一反应体系仍在进行,没有停止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写出化合物A结构简式是CH2=CH2,所含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化合物C结构简式是CH3COOH;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委托投标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版新企业股东协议书范本:企业创新发展计划3篇
- 2025版新车销售与二手车置换优惠套餐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学校食堂劳务承包与营养膳食研究开发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约定书
- 2025个人合伙企业股份清算转让协议3篇
- 2025版个人借款担保合同标准化模板4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水平运动输送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牌号取向硅钢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牵引型AGV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徐霞客传正版》课件
- 江西硅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硅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高端民用航空复材智能制造交付中心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量子医学成像学行业研究报告
- DB22T 3268-2021 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规范
- 办事居间协议合同范例
- 正念减压疗法详解课件
- 学校校本课程《英文电影鉴赏》文本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