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对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的解释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示揣测语气)A.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B.困: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C.微: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②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稍微)
③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D.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示祈使语气)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对内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B.《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特殊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并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委命下吏C.铸以为金人十二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充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杭州、梁州、雍州。秦居雍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百姓。C.少牢: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指祭祀用的牲畜。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D.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春申君、楚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都出身贵族,以招揽宾客著称。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
其文约,其辞微微:简约B.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渣率。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C.人穷则反本穷:处境艰难。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强取为己有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属于。
举类迩而见义远类:类似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B.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词,表示尊敬对方。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官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D.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一般译为“您”。7、燕歌行(节选)高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①,孤城落日斗兵稀。
[注]①腓:枯萎。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场景。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6题,共12分)8、《改造我们的学习》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在论点的提出上有何异同?9、作者要论说的是“怜悯是人的天性”,为什么开头花大量笔墨写霍布斯观点及错误?《怜悯是人的天性》10、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破楚师于丹;淅。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天下笑。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旧式婚姻,过去叫作“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据亡妻言,她十九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给谁家说亲去来?”“东头崔家。”“给哪村说的?”“东辽城。崔家的姑娘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男方是怎么个人家?”媒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就笑着问:“你家二姑娘怎样?不愿意寻吧?”“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她父亲回答得很爽快。就这样,经过媒人来回跑了几趟,亲事竟然说成了。结婚以后,她跟我学认字,我们的洞房喜联横批,就是“天作之合”四个字。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虽然是封建婚姻,第一次见面却是在结婚之前。订婚后,她们村里唱大戏,我正好放假在家里。她们村有我的一个远房姑姑,特意来叫我去看戏,说是可以相相媳妇。开戏的那天,我去了,姑姑在戏台下等我。她拉着我的手,走到一条长板凳跟前。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姑姑叫着我的名字,说:“你就在这里看吧,散了戏,我来叫你家去吃饭。”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那时姑娘们出来看戏,虽在本村,也是套车送到台下,然后再搬着带来的板凳,到照棚下面看戏的。结婚以后,姑姑总是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她礼教观念很重。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我只好一个人走了。(选自孙犁《亡人逸事》,有删改)
文章为何要在开头叙述“天作之合”?12、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字”是古人除本名以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古时;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2)“节”又称“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3)“相坐”又称连坐;随坐、从坐、缘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该制度起源甚早,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该制度,商鞅变法时立相坐之法。
(4)“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以外的少数民族。周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把周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西戎;东夷、北狄、南蛮。
(5)“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创始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6)“和亲”在历史上专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1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5、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10分)16、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6分)17、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截止/截至)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从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种纯朴自然之美。(装饰/妆饰)
④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C项;②句,“微”,应是“悄悄地”的意思。
故选C。2、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C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C。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代指百越之地。即“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委命(于)下吏”。
C.省略句;省略动词“铸”和介词“以”的宾语“之”,即“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十二”为数量词,作“金人”的后置定语,即“铸以(之)为十二金人”。
D.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D。4、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杭州”错,应为“扬州”。
B项;“迁徙之徒”不是指百姓,而是指被征发戍守边关的人。
D项;春申君是楚国的,平原君是赵国的。
故选C。5、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A项;聪:明察;微:含蓄隐晦。
B项;滓:污染。
D项;属:接连,跟着;类:事物。
故选C。6、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黄门逐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黄门,官名,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由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故选C。7、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理解错误。这两句说的是塞北边关的风貌;山川荒芜,尘土满天,塞外的游牧民族和风雨一样,时常侵扰国家关隘。烘托了战争的形势危急,并不是“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
故选B。二、其他(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问的是“异同点”,一般按照先说相同点,再说不同点的顺序逐一说明。《改造我们的学习》,题目即开篇便亮明论点为“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这一问题的回答才是中心论点。从思路看,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可题三个部分,论点的提出在开头段即第一部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可见是先提出问题并批评了两种情况后才明确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解析】两文相同之处是开头就提出了论点。不同之处在于论点的提出方式,《改造我们的学习》采用了开门见山式,开头一句就提出了观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则是在提出问题,否定了两种情况后引出来的。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及论证思路的能力。
对某种错误的观点进行反驳,进而提出出论点,并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本文霍布斯观点的观点为“人天生是恶人”的,《怜悯是人的天性》前半部分是对霍布斯理论的批评,“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然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等,这是“破”。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是“立”。【解析】作者采用的是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通过层层分析驳倒了“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自然引出野蛮人不是恶人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天性有怜悯心。善是一种美德。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水到渠成地立起来了,破是为了立。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以及对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
(1)关键词:“者也”表示判断;始;始祖;本,根本。整句话翻译为:上天,是人类的始祖;父母,是人的根本。为判断句。
(2)关键词:“见”;被;“谤”,诽谤。整句话的翻译为: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忠贞不移却被诽谤。为被动句。
(3)关键词:“破”;攻破;“于”,在。整句话的翻译为:在丹水;淅水一带大败楚军。正常语序为:于丹、淅大破楚师。为状语后置句。
(4)关键词:“诡辩”;假话;“于”,在。整句话翻译为:(让他)在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面前说假话。正常语序应为:而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为状语后置句。
(5)关键词:“为”;帮助;“贤”,贤才;“佐”,辅佐。整句话翻译为:(国君)没有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正常语序应为:莫不欲求忠以为自,举贤以佐自。为宾语前置句。
(6)关键词:“内”;在内;“惑”,蛊惑;“外”,在外。整句话翻译为:所以在内被郑袖蛊惑,在外被张仪欺骗。为被动句。
(7)关键词:“为”;被。整句话翻译为:被天下人耻笑。为被动句。
(8)关键词:“察察”,洁净的;“汶汶”,浑浊。整句话翻译为:高尚的人,谁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蒙受世俗的浑浊呢?正常语序为:人又谁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乎。为定语后置句。【解析】①.(1)特殊句式: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译文:上天,是人类的始祖;父母,是人的根本。③.(2)特殊句式:被动句,“见”“被”表被动。④.译文: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忠贞不移却被诽谤。⑤.(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丹、淅大破楚师”。⑥.译文:在丹水、淅水一带大败楚军。⑦.(4)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而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⑧.译文:(让他)在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面前说假话。⑨.(5)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莫不欲求忠以为自,举贤以佐自”。⑩.译文:(国君)没有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⑪.(6)特殊句式:被动句,“于”表被动。⑫.译文:所以在内被郑袖蛊惑,在外被张仪欺骗。⑬.(7)特殊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⑭.译文:被天下人耻笑。⑮.(8)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人又谁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乎”。⑯.译文:高尚的人,谁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蒙受世俗的浑浊呢?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开头段作用的能力。
从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表达效果三方面分析。内容上文章一开始写天作之合“旧式婚姻,过去叫作‘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据亡妻言,她十九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因为下雨,她父亲和媒婆巧合促成了两人的姻缘。表达效果上,妻子的一番话“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交待了美好姻缘上天注定,给全文渲染了一种浪漫神秘的氛围,吸引了读者。结构上引起了下文妻子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好奇心特意偷偷去瞧这位上天注定的夫君是何种模样的情节。主旨情感上,作者这样写除了为全文蒙上神秘色彩还表达了感谢之意,感恩上苍赐予他美好姻缘,更感谢妻子给他带来了幸福的生活、甜蜜的爱情、美好的回忆。【解析】①“天作之合”虽然是许多婚姻中的虚言,但在文中就是“神话”,因为他们的婚姻确如作者妻子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文中,作者对那天的雨是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的。感谢天时,一般都是因为天让人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②作者在文章开头叙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与其说作者在谢天,不如说作者在谢妻子;对天的感念,就是对妻子的感念。③引出下文,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12、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文化常识的能力。
(6)“‘和亲’专指”表述错误,“和亲”也指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故第(6)句表述错误。【解析】(1)√(2)√(3)√(4)√(5)√(6)×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1)亡;动词作名词,指逃亡的败兵;北,指败逃的军队;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橹,大盾牌。
(2)兵;兵器;揭,举;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景,同“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赢,担负。
(3)一夫作难;指陈胜吴广起义;隳,毁灭;为,表被动;“为天下笑者,何也”,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4)岂欤,难道是吗;抑,或者,还是;本,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解析】(1)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弱点制服他们;追逐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
(2)砍断树木做兵器;举起竹竿做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3)一个戍卒起事天子的宗庙就被毁灭了;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
(4)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探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10分)16、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山市老年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C语言知识连接试题及答案
- 新视角看2025年ACCESS考试的试题与答案
- 2025年计算机公共知识多元试题与答案
- 计算机二级JAVA高分攻略试题及答案
- 财务决策逻辑流派的比较研究试题及答案
- 房屋竞拍合同协议书
- VFP考试用户常见问题及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嵌入式应用场景试题及答案
- 车床工安全生产职责规章制度
- 2025年庆六一儿童节校长致辞(2篇)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2024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 油库设备维护规范
- 国企求职指南培训
- 职业道德与法治综合练习2024-2025学年中职高教版
- 安委会办公室主要职责
- 项目合作分润合同范例
-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课件
- GB/T 44893-2024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