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1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人的肺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不包括()A.肺泡细小,但数量众多B.肺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C.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肺分五叶,左二右三2、鸡翅由皮肤、皮下脂肪、肌肉、肌腱、骨、神经等构成,所以鸡翅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3、2008年9月27日21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载着我国自己培养的三名宇航员顺利地升入太空,并首次实现了在太空的行走,再现了中国航天的辉煌!下列不属于宇航员在太空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A.鲜花。
B.氧气。
C.水。
D.营养物质。
4、血液的成分中具有运输功能是()①血浆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红细胞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长期生活在西藏的人比生活在巢湖地区的人,血液中哪种成分相对较多()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题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7、【题文】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与呼吸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的血液循环主要包括体循环与肺循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肺循环的过程____。
(2)心脏分四腔,由C到B,由D到A,都有____可以保证血液的定向流动。
(3)肺泡和毛细血管管壁都由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保证了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4)经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由E到G处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____。
(5)血液流经M时,红细胞中____把它所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8、【题文】你有没有皮肤划破出血的经验?当伤口较小时,可以观察到在伤口处不久就会自然止血。这是____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并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物质的结果。9、染色体由____和____组成,它位于细胞的细胞核内。10、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____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____的重吸收作用.11、记录显微镜观察的物像,用____铅笔,越暗的地方____越多.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是连成一体的。()1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4、植物体是由器官构成的,没有系统。()15、看书、写字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这样可以预防近视.16、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对植物体是有害的。17、做“森林浴”是指呼吸较多的新鲜空气,应选在傍晚时期较好.18、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要研究的变量是鱼的呼吸次数.______(判断对错)19、视网膜上遍布着感光细胞,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成很清楚的像.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0、如图是人体的一段小肠及内壁的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1)环形皱襞上的许多突起叫做②小肠绒毛;其壁由一层______构成。
(2)③能分泌肠液;这些液体中含有多种促进有机物分解的______。
(3)牛奶在此处被分解成氨基酸;被①______吸收进入血液。
(4)图示某结构出了毛病的话;将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假如不能正常吸收维生素C可能患______病。
(5)图中①;②、④所示结构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是与小肠的______功能相应的。
(6)麦芽糖在小肠内被消化为______,然后被吸收到①内进入循环系统。21、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最后的一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人的提高,由于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所导致的慢性疾病在增多,引起中国居民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中国人群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中国人群最严重缺乏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B2和钙,普遍缺乏的有维生素B、B6和维生素C,此外几童缺锌,妇女缺铁,中老年人缺维生素C更为严重。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左右,生长迟缓检出率为35%,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将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发育。据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元素,营养专家指出,保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最为重要,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是有益的,但盲目补充,单一补充某一种也是不科学的,最好在医生的诊断指导下进行营养素补充。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为什么反而因营养问题引起的慢性疾病在增多?______。
(2)引起中国居民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对于“中国人群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状;营养专家提出了什么建议?______。
(4)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元素,缺乏会得相应病症,以下缺乏元素与对应病症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缺维生素A夜盲症b.缺维生素C坏血病c.缺铁贫血d.缺钙大脖子病。
(5)如何做到营养均衡呢?合理膳食最为重要;如图1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你们。
日常饮食中应多包含“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和第四层中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___,人。
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此外,饮食中还应注意摄入足量的第一层中的食物,其主要包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该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最终被消化成的小分子物质是______。
(6)小明学完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后;发现妈妈周末准备制作的菜肴:香煎三文鱼;糖醋里脊,清炒虾仁、香菇油菜、拔丝红薯、清炒西兰花、米饭、杂粮馒头,小明发现妈妈准备的食材中,有些不适合爸爸吃,因为小明爸爸患有糖尿病。请根据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从以上菜肴中为小明爸爸选择恰当的菜品,进行合理搭配______(至少三种),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7)随食物摄入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表示)被消化程度如图2所示。
①代表胃的字母是[______];因为从代表______的曲线看,______从这里开始被消化。
②曲线X代表______被消化的情况;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引起______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③表示脂肪被消化的曲线是______,脂肪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字母[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内主要消化场所是字母[______]______,因为三条曲线在这里都急剧下降。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6分)22、【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闯题:
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褶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
上述材料一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材料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24、【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解析】【答案】D2、C【分析】试题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鸡翅是由多种组织构成,是飞行的主要结构,故鸡翅是器官。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适应的应用能力,依据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分析作答。【解析】【答案】C3、A【分析】
动物植物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而太空中则没有,所以宇航员进入太空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是氧气、营养物质(食物)、淡水、(宇航服保温).
故选:A.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宇航员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解答时可以从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方面来切入.
4、D【分析】试题分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所以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①血浆和④红细胞.故选:D.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析】【答案】D5、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故此题答案为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故答案:√【解析】【答案】√7、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肺的结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图示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E、G、H、N表示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上下腔静脉;F是肺泡处毛细血管,M是组织处毛细血管。
(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即图示中的B→E→F→G→D。
(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图示中,由C到B,由D到A,都有房室瓣。
(3)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5)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因此当血液流经M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细胞里氧气的浓度低,此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扩散到组织细胞里,供细胞利用。【解析】【答案】(1)B→E→F→G→D
(2)房室瓣。
(3)一。
(4)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血红蛋白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所以划破手皮肤并少量出血,过了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析】【答案】血小板9、DNA蛋白质【分析】【解答】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有利于生物在遗传过程中维持本物种性状的相对稳定。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的组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10、肾小球肾小管【分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肾小球;肾小管。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11、3H细点【分析】【解答】用铅笔画图;把铅笔(一般用3H的)削尖,先在纸上轻轻画出轮廓,然后再画出清晰的结构图.可以保持画面清晰,干净整齐.图中较暗的地方用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故答案为:3H;细点.
【分析】绘图时应该注意:①图形大小、位置要适当;②较暗的部分用细点表示;③标注名称时,一般在图的右侧引出水平指示线;④一般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结构的名称.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分析】试题分析: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和筛管像细长的细丝从植物的根到茎、叶、花、果实(如桔子瓣上的脉络)和种子(种脐是输导组织进入种子的痕迹)都有分布,因此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贯穿植物体全身,是上下相通的,从而完成物质的运输。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解析】【答案】√13、√【分析】生物圈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生物圈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解析】【答案】√14、A【分析】【解答】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构成整个植物体,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结构层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的结构层次,理解结构层次中的各个概念。15、A【分析】【解答】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
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因此看书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以使眼睛放松,有利于预防近视眼.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预防近视的要求,解答时可以从预防近视眼的“三要、五不看”方面来切入.16、×【分析】【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是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的判断题,思考判断.17、×【分析】【解答】解:森林浴就是沐浴森林里的新鲜空气.森林中的空气清洁;湿润;氧气充裕.某些树木散发出的挥发性物质,具有刺激大脑皮层、消除神经紧张等诸多妙处.有的树木,如松、柏、柠檬和桉树等,还可以分泌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此外,有人还提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氧离子,在森林中的含量要比室内高得多.上午,阳光充沛,森林含氧量高,尘埃少,是进行森林浴的好时机.因此森林浴的时间不能在傍晚,因为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而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使空气变得污浊,氧气不充足的、污浊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18、×【分析】解: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要研究的变量是水温,而不是鱼的呼吸次数,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解析】×19、×【分析】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由于大脑能够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其途径可总结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房水(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了视觉).黄斑是神经细胞最密集的部位,所以视觉最清晰.而盲点上无感光细胞.
故答案为:×
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关键.【解析】times四、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0、上皮细胞消化酶小肠壁坏血吸收葡萄糖【分析】解:如图所示结构为:①小肠壁;②小肠绒毛;③肠腺;④毛细血管壁;⑤肠动脉;⑥肠静脉;⑦环形皱襞。
(1)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2,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食物的吸收。
(2)在小肠内分布着一些小腺体3肠腺;肠腺位于小肠内,能分泌肠液,肠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消化。
(3)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葡萄糖、水、无机盐、维生素被毛细血管壁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牛奶运送至此被分解成氨基酸,被①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4)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缺乏会患相应的疾病。如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5)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6)麦芽糖在小肠内被消化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到①内进入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1)上皮细胞。
(2)消化酶。
(3)小肠壁。
(4)坏血病。
(5)吸收。
(6)葡萄糖。
本题考查的是小肠的特点;首先明确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吸收功能是和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应重点掌握。【解析】上皮细胞消化酶小肠壁坏血吸收葡萄糖21、营养过剩,营养不平衡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首先保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其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d蛋白质糖类葡萄糖杂粮馒头、清炒虾仁、香菇油菜、糖尿病的人要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C蛋白质蛋白质淀粉口腔胰岛素YD小肠D小肠【分析】解:(1)营养过剩是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长期大于消耗量;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或营养不均衡;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通过内分泌转化为甘油三脂储存在内脏表面和皮下组织,导致发胖;
(2)通过分析资料可知;引起中国居民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3)对于“中国人群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状;营养专家的建议是:首先保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其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但要在医生的疹断和指导下进行。作为中国人群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尽量宣传合理膳食以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知识,最起码从自身做起;
(4)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元素,缺乏会得相应病症,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铁易患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病;故d错误;
(5)合理膳食最为重要;如图1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你们日常饮食中应多包含“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和第四层中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此外,饮食中还应注意摄入足量的第一层中的食物,其主要包含的营养物质是糖类,该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最终被消化成的小分子物质是葡萄糖;
(6)小明妈妈为家庭聚餐制作菜肴有:香煎三文鱼;糖醋里脊、清炒虾仁、香菇青菜、拔丝红薯、清炒西兰花、米饭、杂粮馒头。小明的爸爸患有糖尿病。根据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从以上菜肴中为小明的爸爸选择恰当的菜品,进行合理搭配(至少三种):杂粮馒头、清炒虾仁、香菇青菜等,因为糖尿病的人要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
(7)随食物摄入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表示)被消化程度如图2所示。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①代表胃的字母是[C];因为从代表蛋白质的曲线看,蛋白质从胃开始被消化;
②曲线X代表淀粉被消化的情况;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口腔;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③表示脂肪被消化的曲线是Y;脂肪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字母[D]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条曲线在D小肠里都急剧下降。
故答案为:
(1)营养过剩;营养不平衡;
(2)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3)首先保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其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4)d;
(5)蛋白质;糖类;葡萄糖;
(6)杂粮馒头;清炒虾仁、香菇油菜;糖尿病的人要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
(7)①C;蛋白质;蛋白质;
②淀粉;口腔;胰岛素;
③Y;D小肠;D小肠。
(1)引起中国居民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2)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组织语言的能力。前提是基础掌握扎实。【解析】营养过剩,营养不平衡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首先保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其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d蛋白质糖类葡萄糖杂粮馒头、清炒虾仁、香菇油菜、糖尿病的人要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C蛋白质蛋白质淀粉口腔胰岛素YD小肠D小肠五、其他(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解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解析】【答案】23、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分析:本题以探究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1)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详细规划未来行业分析
- 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护理
- 强化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流量控制
- 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促进公平交易
- 房屋委托代建合同
- 变压器箱变施工合同
- 学校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协议书
- 事业单位租车合同
- 医疗健康法规知识题库
- 游戏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指南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2024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粮油食材配送投标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测试题试题含答案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 《蚂蚁和西瓜》课件
- 计量支付用表承包人
- 快速制作会议座次表、会场座位安排
- 北京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北京城管理委员会
- 工厂利器管制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