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BIM)应用
指南(第一版)》
(征求意见稿)
2022深圳
1基本规定
为指导深圳市各参建单位应用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建设信息化水平,
满足本市关于全过程BIM场景应用和固定投资建设的要求,特编制本BIM应用
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基本应用,其
他工程领域可以参照执行。
1.1一般规定
1.1.1信息模型的创建、交付应满足勘察、设计,施工、竣工交付各阶段
的要求。模型深度应满足深圳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SJG76—2020相关规定。
1.1.2BIM应用是一项贯穿于项目各阶段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应协调各
参与单位商定模型信息互用协议,明确模型互用的内容和格式。确保BIM信息
交互能够满足连续性的要求。
1.1.3模型创建前,实施单位应结合项目BIM应用需求和实施管控精度,
编制建筑信息模型执行计划。
1.1.4模型创建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需要进行模型拆分,并考
虑模型的续用性和扩展性。
1.1.5建设单位宜建立协同管理制度,明确人员结构和职责分工,确定工
作范围和权限,并建立基于模型的沟通协调规则。
1.1.6设计单位应当推进建筑师负责制,建立基于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保障图模一致。
1
1.1.7设计阶段BIM实施应合理考虑与前期规划阶段的对接,以及向施
工阶段的移交,并考虑竣工验收和运维移交阶段需要。
1.1.8施工BIM实施应继承和延用设计阶段BIM成果,并考虑运维阶段
的BIM应用需求。
1.1.9工程各参与单位宜基于协同管理平台进行工程信息模型的审核、交
付与使用。协同管理平台宜由建设单位提供。
1.2应用模式
1.2.1BIM应用模式按建设工程项目阶段应用,可分为全生命周期应用、
阶段性应用、专项应用。
1全生命周期应用:指策划项目整体BIM技术规划、并在建设工程项目
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沿用BIM技术;
2阶段性应用:选择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某些阶段应用BIM技术;
3专项应用:选择建设工程项目中特定专业、特定区域或重点任务,专
项实施应用BIM技术。
1.2.2在设计阶段,根据BIM应用插入时间和配合方式不同,应用模式
可分为BIM逆向建模和BIM正向设计。设计作为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源头,应该
积极推行BIM正向设计,促进建设全过程BIM数据互联互通。
1.2.3在确定BIM应用模式后,可按本指南所列的对应技术要求实施,
BIM模型深度时应满足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实际使用的需求,但模型深度不宜要
求过高,避免过度建模。
2
1.3实施组织方式
1.3.1BIM实施组织一般以项目参与各方中某一方来主导,一般可分为下
列5种情况:
1建设单位主导:由建设单位组建专门BIM团队,负责BIM实施和统筹
各参与方进行BIM应用;
2设计方主导:一般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完成BIM设计模型和相关
应用,并在施工阶段提供BIM技术指导、模型维护等工作;
3施工单位主导:通常是指由施工单位来进行BIM技术的应用。完成施
工模拟,深化设计等工作。其运用主要是在投标和施工阶段。
4咨询方辅助管理:是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BIM咨询公司根据设计单
位提供设计图纸进行三维建模,碰撞检查、模拟施工等,辅助项目建设与管理;
5咨询顾问统筹管理:由设计或者施工单位负责三维建模和BIM应用,
由咨询顾问代表建设单位统筹管理各方BIM应用。
1.3.2项目BIM实施宜由建设方主导,采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模式,
以利于协调各参与方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协同应用,保障模型在各阶段之间的
衔接、数据传递和共享。建设单位应在项目投资中纳入BIM技术应用相关费
用,专款专用,保证落地。
1.4BIM项目各方参与职责
1.4.1BIM实施相关参与方应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
3
位、专项设计单位、施工总包单位、专业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顾问单位、
咨询单位和运维单位等。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
1应具备专业齐全的BIM技术团队和相关的组织架构;
2应能针对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
3应具有对模型及信息进行评估、深化、更新、维护的能力;
4应具有利用BIM技术进行沟通协作的能力,进行项目管控,指导现场
施工。
1.4.2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1应当主导工程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实现建设各阶段信息传递和共
享;
2组织并统筹各参建单位进行BIM技术应用,规划项目BIM技术培训及
考核等保障措施;
3应当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约定参建各方的BIM应用需求、交付标准和
信息安全责任,并落实相关费用;
4确定并委托工程项目BIM总协调方;
5在办理主体施工许可事项时,应当检查确认提供的BIM模型与施工图
设计文件内容一致,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6接收审查通过的BIM交付模型和成果档案;
7在办理竣工联合验收事项时,负责在联合验收系统进入房建BIM模型
管理中心上传模型,应当检查确认归档的BIM模型与工程竣工图内容、施工现
场的一致性,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
8在交付使用时,应当将BIM模型提交给运维单位。
1.4.3BIM总协调方应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项目要求制定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并组织管理实施;
2负责建立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应协助建设单位进行数据协调管控、信息交互流程管理、业务数据管控;
3审核与验收各阶段项目参与方提交的BIM成果,并提交各阶段BIM成
果审核意见,协助建设单位进行BIM成果归档,协助检查模型和设计文件的一
致性、真实性、准确性;
4根据建设单位BIM应用的实际情况,协助其开通和辅助管理维护BIM
协同管理平台(包含权限的分配、使用原则的制定等);
5为各参与方提供BIM技术支持,组织召开项目的BIM沟通协调会议;
6协助建设单位选择具备BIM技术能力的参建单位,负责对参建各方
BIM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评价。
1.4.4勘察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建立基于BIM的岩土工程勘察流程与工
作模式,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条件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2核对项目坐标、建立可视化的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实现与岩土工程相
关方的三维融合,加强与工程设计协调关联:
3宜实现工程勘察基于BIM的数值模拟和空间分析,结合BIM与CIM技
术辅助智慧城市应用,辅助用户进行科学决策和规避风险:
1.4.5设计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5
1根据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配置BIM团队,同步组织设计阶段BIM的
实施工作:
2负责通过三维核对等手段确保图模一致;
3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基本要求,做好设计阶段
BIM成果与施工阶段BIM实施对接工作;
4完成本项目BIM建模及应用(包含模拟分析与优化,进行设计成果审
核)并通过模型评审,在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事项时按要求上传模型,确
保成果符合《深圳市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规定的模型深度及建模要求;
5使用BIM技术与项目各参与方进行设计交底并配合项目建设实施;
6对施工单位的BIM深化成果审核确认。
1.4.6施工总承包应履行下列职责:
1配置BIM团队,根据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的要求提供BIM成果,且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更新,保持适用性;
2以设计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完善并优化施工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深
化设计、专业协调、成本管理与控制、施工过程管理、质量安全监控、地下工
程风险管控、交付竣工模型等应用,辅助进行项目管理,统筹项目BIM培训;
3组织、协调各分包信息协调交互、成果数据应用情况,根据合同确定
的工作内容,协调校核各分包单位施工建筑信息模型,将各分包单位的交付模
型整合到施工总承包的施工BIM交付模型中;
4模型成果通过模型评审,确保符合实施方案规定的模型深度及建模标
准要求。
6
1.4.7专业分包单位应负责合同范围内的建筑信息模型深化、更新和维护
工作。利用BIM模型指导施工,配合总承包单位的BIM工作,并提供符合合同
约定的BIM应用成果,由施工单位整合后,交给建设单位。
1.4.8监理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1审阅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信息模型,提出审阅意见;
2配合BIM总协调方,对BIM交付模型的正确性及可实施性提出审查意
见;
3对现场施工情况实施模型与施工现场实际的一致性检查,记录检查结
果。
1.4.9造价咨询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交付的BIM模型补充完善,运用BIM技术对工程量进行统计,辅
助完成工程概算、预算和结算工作;
2根据合同要求提交BIM工作成果,并保证其正确性和完整性。
1.4.10运营维护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1宜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提前配合BIM总协调方,确定BIM数据交付要求
及数据格式,协助建设单位进行需求分析,并在设计BIM交付模型及竣工BIM
交付模型交付时配合BIM总协调方审核交付模型,提出审核意见;
2接收竣工BIM交付模型,搭建基于BIM的项目运维管理平台进行日常
管理,并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深化、更新和维护,保持适用性。
7
2BIM总体策划
项目BIM总体策划各应用主要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
本指南对项目BIM实施工作进行总体策划、管理。项目BIM实施的目标和范围
应由建设单位根据项目类型、规模、复杂度、合同要求、工期进度及工程项目
各参与方BIM应用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他类型项目可参照执行。
项目BIM总体策划主要内容应包括《BIM实施策划方案》编制、BIM招投
标管理、BIM协同管理、各阶段实施方案评审和各参建方BIM实施履约评价等。
2.1BIM实施策划方案
2.1.1概述
在工程项目实施前,建设单位应根据本项目重难点、项目组织方式、BIM
技术标准文件和项目应用模式,确立BIM实施目标、范围,牵头编制完成
《BIM实施策划方案》。《BIM实施策划方案》应包含项目BIM实施的背景、
目标、范围、BIM应用模式、组织方式、协同机制、BIM模型标准、成果交付
要求、BIM实施考核管理、实施计划、管理应用要求等内容。
2.1.2基础数据和资料
1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重难点、工程地址、建筑物总高度、
结构类型和层数、项目建设期、关键时间节点等;
2各阶段BIM应用需求:应充分考虑收集前期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
工阶段、运维阶段的BIM应用需求;
3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8
4项目所属单位或所在地相关部门发布的BIM模型标准。
2.1.3实施流程
图2.1.3BIM实施策划方案编制流程图
2.1.4实施细则
1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准确性;
2各参建方调研,确定各阶段BIM实施需求,初步形成项目实施目标,
实施明细;
3对收集的资料数据分析策划,依据项目定位梳理项目重难点及对应措施,
明确项目BIM实施目标、实施内容、实施规划,以运维为导向,同时兼顾赋能
现场建设;
4编制BIM实施策划方案,分解BIM应用目标,确定应用模式、不同阶
段BIM实施内容及技术要求、多方协同机制、组织架构及分工、软硬件配置、
统一BIM标准、BIM实施履约评价办法、各阶段成果交付清单及实施管控进度
9
计划等内容,形成方案征求意见稿;
5组织各参建方对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修订,达成一致,形成方案
终稿;
6形成终稿并对各参建方进行宣贯,作为各参建方开展BIM实施工作的
依据。
2.1.5成果文件
1主文件《BIM实施策划方案》。形成适合本项目特点的BIM实施策划
方案,作为各参建方编制BIM实施方案的依据;
2附件《各阶段BIM实施清单》;
3附件《组织架构及分工表》;
4附件《BIM实施考核管理制度》;
5附件《各阶段BIM成果交付清单》;
6其他附件。
2.1.6应用价值
1辅助决策,通过搭建概念性的模型,充分利用BIM的可视化、模拟和
分析功能,预先评估项目的工程特点、难点及存在风险,对工程各环节进行梳
理、预估,提出相应管理重点及应对措施,发挥总体策划的上游优势和引领作
用,帮助建设单位做出最佳决策,使项目的定位更合理;
2作为BIM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明确项目BIM实施的总体目标和内容,
统一行动目标,形成各阶段、各参建方实施活动向心力,作为各参建方编制
BIM实施方案的依据;
10
3明确各参建方职责分工,界限清晰,便于协调推进BIM管理工作;明
确考核管理办法,为后续实施管理提供抓手;
4提升BIM/CIM价值,建立可视化、精细化、多维度、可模拟的设计和
建造模式,用模型和数据为智慧建造保驾护航,为后期BIM模型导入可视化城
市空间数字平台(CIM平台),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奠定坚实基础。
2.1.7项目案例
待补充
2.2招投标管理应用
2.2.1概述
BIM招投标管理应用主要包括:BIM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评审、合同
文件相关条款编制等内容,通过一系列策划形成最终的合同文件相关条款作为
后期各参建方BIM实施要求和履约评价依据。
2.2.2基础数据和资料
1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建筑物总高度、结构类型和层数、项目建设
期、关键时间节点等;
2各阶段BIM应用需求;
3招投标相关规定文件;
4其他工程相关资料。
11
2.2.3实施流程
图2.2.3招投标管理流程图
2.2.4实施细则
1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设置BIM技术应用要求的章节。结合项目实
际的应用需求,在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及商务要求中明确BIM技术应用和管理的
相关内容;
2技术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
(1)BIM实施目标、应用范围、深度和成果交付要求;
(2)明确BIM应用模式,BIM团队和人员要求,BIM信息化运行环境要
求及履约评价条款;
(3)投标单位BIM能力展示要求,宜包含但不限于BIM实施方案、模型
创建、模型应用等;
(4)设计服务合同招标文件中应包含BIM实施方案、设计BIM模型、设
计BIM模型视点、漫游动画、设计BIM评价要点等内容要求,并满足《深圳市
12
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SJG58的规定;设计单位
应在主体工程施工许可环节、消防设计审查环节按照《深圳市建筑工程信息模
型(BIM)建模手册》创建BIM模型,设计完成后使用SZ-IFC报建自检工具进
行模型自检,最后将自检通过的模型转换上传至深圳市勘察设计管理系统指定
位置,由建设单位检查确认完成,为模型数据导入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预留
接口,并满足后期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接收建设工程档案时的归档模型要求;
(5)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中应包含BIM实施方案、施工BIM模型、场地布
置模型、进度计划图、施工BIM评价要点等内容要求,宜包含4DBIM和5D
BIM相关内容、工艺工法动画视频等,并满足《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投标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SJG58的规定;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按照
《深圳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BIM)建模手册》完成BIM模型创建后,在竣工
联合验收环节使用SZ-IFC报建自检工具进行模型自检,并将自检通过的模型转
换上传至深圳市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管理系统指定位置,并由建设单位检查
确认完成;
(6)运维服务相关合同招标文件中宜包含运维管理策划方案、基于BIM
的运维管理系统搭建、运维模型应用等内容要求;其他服务合同招标文件中
BIM专项条款可参照本指引执行;
3商务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BIM专项服务报价清单、投标单位BIM应
用相关业绩和BIM实施团队成员组成;
4设计合同投标单位应编制设计BIM模型标书,并导入到投标文件编制
系统,通过系统自动进行的合规性检查后,添加数字签名,生成设计BIM标书;
13
施工合同投标单位应编制施工BIM模型标书,并导入到投标文件编制系统,通
过系统自动进行的合规性检查后,添加数字签名,生成施工BIM标书;设计
BIM模型标书和设计BIM标书、施工BIM模型标书和施工BIM标书应符合
《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SJG58的规定;
5投标文件评审专家组中应包含能够进行BIM专项评审的专家,评审范
围应包含技术评审和商务评审。BIM评审专家应利用BIM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辅
助设计的BIM评标功能,依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BIM评审要点,分别查看和评
审设计、施工BIM标书,定标委员会成员可在评标结果的基础上,在BIM电子
招标投标系统中查看设计、施工BIM标书,辅助定标决策。BIM电子招标投标
系统的功能应满足《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
SJG58的规定;
6技术评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投标技术文件是否响应招标文件的BIM应用要求;
(2)BIM策划方案或BIM实施方案中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实施目标、
协同机制、BIM应用成果交付标准及管理、工作进度计划、保障措施是否合理;
(3)是否针对项目重难点提出BIM解决方案,是否充分展示BIM技术能
力;
7商务评审应包括下列内容:BIM专项服务的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招标文
件的要求;BIM专项服务报价是否合理有效;投标单位的BIM项目业绩是否符
合招标文件要求;
8合同条款编制:合同文件中应包含BIM实施范围、服务内容、项目进
14
度、团队组成、成果交付、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数据安全及合同款支付
节点等BIM专项条款。
2.2.5成果文件
1招标文件BIM技术应用要求;
2投标文件BIM专项评审方案;
3合同文件BIM专项条款。
2.2.6应用价值
1关联整体信息,投标方案更清晰全面。集成化三维展示投标模型,以三
维模型为载体关联进度计划、场地布置、资金资源计划、清单报价及费用构成
等信息,将投标方案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改变了传统技术标和商务
标脱离的状况,实现技术标和商务标一体化评审,使投标方案更直观、清晰、
全面,不同方案比对更科学便捷,有效提高了评标效率;
2高效协同,BIM招标投标应用可以帮助投标人更深入的了解项目需求,
进一步提升招标投标主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效率;
3响应监管要求,快速报批报建,深入推进基于BIM报批报建、招投标、
辅助施工图审查、辅助工程量统计等,以数字化创新能力和技术赋能效应响应
政府审批监管要求,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7项目案例
待补充
15
2.3BIM协同管理
2.3.1概述
BIM协同管理是基于协同管理平台,以建筑信息模型和互联网的数字化远
程同步功能为基础,以项目建设过程中采集的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
动态数据为驱动,实现建设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的过程。BIM协同管理涵盖业主
协同管理、设计协同管理和施工协同管理三个范畴。
业主协同管理应由建设单位主导,涵盖多阶段、多参与方、多方位的项目
管理工具。建设单位依托协同管理平台进行透明化、可视化、协同化、集成化
的项目管控,达到对各参与方的信息查询与共享,信息反馈与沟通。
设计协同管理应由设计单位主导,面向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管理和工程设
计数据管理,为设计阶段内部各专业提供协同工作环境,提高设计质量,并为
业主协同管理提供外部接口。
施工协同管理应由施工单位主导,面向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管理和施工数
据管理,为施工阶段内部各单位各专业提供协同工作环境,推动施工过程降本
增效,并为业主协同管理提供外部接口。
本章围绕业主协同管理重点描述其应用,业主协同管理应与建设单位的主
要管理维度和目标相对应,围绕建设单位管理目标确定协同管理内容。主要功
能包括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料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
2.3.2基础数据和资料
1《BIM实施策划方案》;
2BIM协同管理实施细则;
16
3各参与方人员通讯录;
4协同管理平台培训资料。
2.3.3实施流程
图2.3.3BIM协同管理实施流程图
2.3.4实施细则
1软硬件配置。建设单位应监督各参建方根据合同要求、项目的实际规模
和各自角色,配置相应的操作软件、硬件;操作软件应包括模型创建类软件、
分析模拟类软件、渲染类和管理类软件,软件之间应考虑数据交互与协同要求,
各阶段BIM模型需符合深圳市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2网络及安全要求。各参与方网络环境配置应满足工程项目BIM应用的
实际需要,各阶段BIM模型需符合深圳市《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SJG114,并建立项目数据安全备机制,涉及信息安全保密问题的,必须满足国
17
家相关法规要求;
3协同管理平台建设。应由参建各方联合组成BIM总协调方根据项目的
实际需求、建设单位协同管理要点及要求,进行平台架构的搭建,根据各参与
方的职责对其进行权限分配,制定统一的建设单位协同管理标准及多方协同机
制,保证项目平台的正常运作,并对各参与方进行宣贯及培训;
4资料管理。应积极推进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和落实,资料管理包含项目
建设全过程的往来文件、图纸、合同、各阶段BIM应用成果等资料的收集、存
储、提取及审阅等功能,以便于建设单位及时掌握项目投资成本、工程进展、
建设质量等;
5进度与质量管理。应及时采集工程项目实际进度信息,并与项目计划进
度对比,动态跟踪与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同时,对该项目各参与方所提交阶段
性或重要节点的成果文件进行检查与监督,严格管控项目设计质量,施工进度、
质量等,从而有效缩短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质量;
6安全管理。应对接施工现场的监控系统,查看现场施工照片和监控视频,
及时掌握项目实际施工动态。同时,应嘉奖项目建设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
共享与传递及信息的发布,当建设单位发现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隐患
时,能够及时发布安全公告信息,对现场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
7成本管理。将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与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关联,有效集成
项目实际工程量、工程进度计划、工程实际成本等信息,方便建设单位方能够
进行动态化的成本核算,及时控制工程的实际投资成本,掌握动态的合同款支
付情况以及实际的工程进展情况,确保项目能够在核准的预算时间内完成既定
18
目标,提升建设单位对该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与管理水平。
2.3.5成果文件
1BIM协同管理平台;
2项目成果文件(设计图纸、BIM成果文件、施工方案等);
3项目过程管理文件(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项
目汇报资料、项目总结、修改意见、审核记录、分析报告、会议纪要、往来函
件等)。
2.3.6应用价值
1通过业主协同管理,能改善目前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上存在的项目管理
工作界面复杂、与项目参与方信息不对称、建设进度管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为建设单位的项目协调管理、信息交互流程管控提供较好的管理工具,从而提
高建设单位建设管理水平。
2业主协同管理通过BIM模型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料管理、质量
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集成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保障全过程的数
据协同与共享,沉淀工程建设数据资产,实现建设单位在管理层面价值最大化。
2.4各阶段实施方案评审
2.4.1概述
实施方案评审由建设单位组织,主要包括设计阶段《BIM实施方案》评审、
施工阶段《BIM实施方案》评审和运维阶段《BIM实施方案》评审等。评审意
见应作为各参建单位BIM实施和建设单位BIM审查验收的依据。
19
2.4.2基础数据和资料
1合同文件要求:如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运维服务合同等;
2《BIM实施策划方案》;
3进度计划。
2.4.3实施流程
图2.4.3各阶段实施方案评审流程图
2.5.4实施细则
1收集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
2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等在BIM实施前,分别编制完成各阶
段《BIM实施方案》。《BIM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本阶段BIM实施的目标、
团队组织架构、软硬件环境、BIM应用点、模型深度要求、进度计划、BIM交
付成果清单、协同方法和保障措施以及与下一阶段的对接等;
3各阶段《BIM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对设计阶段《BIM
20
实施方案》、施工阶段《BIM实施方案》和运维阶段《BIM实施方案》等分别
组织内部评审,评审要点主要包括目标合理性、方案完整性、措施可行性等内
容。评审意见应作为各参建单位BIM实施和建设单位BIM审查验收的依据;
4各阶段《BIM实施方案》执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可阶段性组织相关参建
方对《BIM实施方案》进行后评估,分析BIM实施目标、实施质量、进度计划
偏离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BIM实施工作的推进提出调整建议。
2.4.5成果文件
1设计《BIM实施方案》评审报告;
2施工《BIM实施方案》评审报告;
3运维《BIM实施方案》评审报告;
4BIM实施进度计划;
2.4.6应用价值
1实施方案评审是对各阶段BIM实施情况的一种评估手段,检验各参建
方BIM实施方案与策划方案目标的一致性,发现问题并使其得到相应的优化改
进;
2评估各参建方BIM实施进度计划的可行性、成果交付清单的完整性、
实施资源投入情况的合理性并阶段性调整,确保满足项目需求;
3评审通过的BIM实施方案作为各参建单位BIM实施质量管控和建设单
位BIM审查验收的依据。
2.4.7项目案例
待补充
21
2.5BIM实施履约评价
2.5.1概述
履约评价作为建设单位管控各参建单位BIM实施过程和成果的重要方式,
建设单位应在各阶段工作完成后,组织对本阶段参建单位BIM实施情况进行履
约评价。各参建单位的履约评价结果可用于合同进度款支付、供应商管理等。
2.5.2基础数据和资料
1合同文件要求:如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运维服务合同等;
2《BIM实施策划方案》;
3设计阶段《BIM实施方案》、施工阶段《BIM实施方案》和运维阶段
《BIM实施方案》等;
4BIM实施进度计划;
5各阶段BIM成果文件及审核意见;
6阶段性考核意见。
22
2.5.3实施流程
图2.5.3BIM实施履约评价流程图
2.5.4实施细则
1收集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
2建设单位宜在各项服务合同中列明履约评价办法,并组织制定各参建单
位BIM实施履约评价办法,BIM履约评价结果宜作为BIM服务合同付款依据之
一。履约评价宜包括BIM实施方案、BIM实施团队、BIM模型、BIM成果交付、
计划执行情况、工作配合度等专项考核内容;
3建设单位可依据服务合同对被评价单位进行阶段性履约评价,并在勘察
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等各阶段工作完成后分别对各参建单位
BIM实施情况开展末次履约评价。
2.5.5成果文件
履约评价表。
23
2.5.6应用价值
1履约评价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供应商库,通过对供应商库企业分级分
类,能够筛选掉没有BIM技术实力和履约能力的企业,也能够有效避免BIM服
务的恶意、无序竞争;
2履约评价结果作为BIM实施过程管理、结果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
提高BIM专项服务质量,有效遏制消极怠工等常见履约问题,同时作为合同进
度款、结算款支付依据。
2.5.7项目案例
待补充
24
3岩土工程勘察阶段
1岩土工程勘察BIM应用于可行性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阶段及施工阶段,分别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施
工阶段提供应用服务;
2勘察BIM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模型精
度与属性要求应分别满足模型精度标准LOD100、LOD200、LOD300的要求及
相应勘察目的;
3勘察BIM模型和BIM应用应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
家高程基准,各参建单位应负责相应的坐标系、高程设置和转换工作,确保一
致性和准确性;
4勘察BIM应建立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信息的有效
传递。数据格式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导入、导出BIM标准规定的多种格
式文件,能够实时输出工程量、结构构件、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等各种明细表,
应可实现上下游专业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5在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可视化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岩土工程设计
专业构件库。开发基于BIM应用平台的现有设计、计算软件数据接口,实现岩
土工程的全程无缝连接;实现任意点岩土工程数据的自动提取和计算;
6勘察BIM应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场地环境仿真分析、地下管线及构筑
物分析、地质条件分析、岩土工程设计及优化、岩土工程施工模拟等。
25
3.1场地环境仿真分析
3.1.1概述
1场地环境仿真分析应用于城市展示、建筑设计规划、智慧城市管理、
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协同管理等评估,为高效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2场地环境仿真分析具有时效性,当勘察与施工阶段时间间隔较长,场
地环境变化较大,应进行修测或重测,更新三维实景模型,保证场地环境仿真
分析的真实度。
3.1.2基础数据与资料
1地形地物特征信息(包含地形、建筑属性、道路性质、架空管线、交通
设施、GIS数据等);
2场地范围红线;
3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包括相关控制点资料);
4航空摄影测量相关规范;
5三维实景建模规范标准。
26
3.1.3实施流程
图3.1.3场地环境分析应用流程图
3.1.4实施细则
1收集、准备基础数据与资料。包括地形地物特征信息(包含地形、建筑
属性、道路性质、架空管线、交通设施、GIS数据等),场地范围红线,坐标系
统及高程系统(包括相关控制点资料);
2制订倾斜摄影作业方案。包括采用的技术标准,精度要求,野外航空
摄影的路线规划,像控点选取,倾斜摄影测量计算,外业调绘补测,数据整理
与三维模型建立等内容;
3野外航空摄影及像控测量。野外航空摄影前应取得场地的空域航拍许
可,选用合格的飞行及摄影设备。按规划的飞行路线进行野外航空摄影,并选
取合理的像控点进行测量;
4空中三角测量计算。根据航拍像片上量测的像控点坐标和少量的地面
27
控制点,采用较严密的数学公式,按最小二乘法原理,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解算
待定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
5三维实景模型创建。根据野外航空摄影图像及空中三角测量计算的各
点平面坐标与高程,建立场地初步的三维实景模型;
6三维实景模型检查与模型修饰。对初步的三维实景模型进行细部检查
和纹理修饰,得到最终的三维实景模型;
7质量检查。质量检查时应充分了解所用的技术,以及质量检查验收标
准,制定并实施多级检核制度,层层把关,及时发现与处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必要时应进行补测;
8成果提交。
3.1.5成果文件
1三维实景模型数据;
2像控资料成果;
3航空摄影影像数据;
4技术设计书。
3.1.6应用价值
1场地环境仿真分析效果逼真,要素全面,而且具有测量精度,是现实
世界的真实还原。能直观反映地物的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提高规划设计
的科学性与规划管理的效率;
2场地环境仿真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场地及周边的环境,便
于更加准确的进行方案设计与建设场地可行性研究,有效避免重建工作,有效
28
缩短建设时间。
3.2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分析
3.2.1概述
1三维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分析应用宜建立管道与管件及附属物模型构件
库。三维地下管线模型构件的材质以及颜色分类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管道与
管件及附属物模型构件库的正确性;
2在施工前,应复核地下管线的现势性,如有新建或改迁的管线,应进
行修测,并完善三维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模型。
3.2.2基础数据与资料
1场地地下管线资料;
2场地范围红线;
3物探管线成果表;
4管线图。
29
3.2.3实施流程
图3.2.3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分析应用流程图
3.2.4实施细则
1收集、准备基础数据与资料。包括场地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资料;
2管线属性信息设置及数据处理。按要求进行数据处理,满足建模程序
的要求;
3载入标准构件,创建三维地下管线模型,包括管道与管件模型、检查
井模型;
4碰撞检查,数据复核。对三维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模型进行三维空间碰
撞检查,以确定管线及构筑物的空间位置、逻辑连接关系的正确性及可用性。
当出现碰撞点时,应复核数据的准确性:必要时应补测地下管线及构筑物,重
新建模,再次进行碰撞检查,数据复核,直至检查通过;
5质量检查(含开挖验证)。对场地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模型进行质量检
30
查,并按规范要求抽取一定比例进行现场开挖验证;
6成果提交。
3.2.5成果文件
1三维物探管线模型数据;
2碰撞检查与校审报告。
3.2.6应用价值
1三维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分析在属性数据的管理、三维可视化表达以及
协同作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实现从管线规划、设计、改迁、施工、运维
到更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根据三维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模型进行的三维空间碰撞检查、全局分析、
三维校审,规划设计可得到最优的管线规划方案、管线迁改方案;
3利用三维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模型,对勘探孔进行碰撞检查,避免破坏
地下管线及构筑物。设计优化钻探方案,设置管线保护措施。
3.3地质条件评价
3.3.1概述
1三维地质模型应建立区域统一的标准地层,宜采用《深圳市岩土工程
勘察报告数字化规范》SJG36-2017。标准地层应包含地层名称、时代成因、地
层编号、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土名称、风化程度、地层描述等信息,作为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基础;
31
2三维地质模型的标准地层宜建立颜色体系,采用RGB形式对不同地层
进行区分;
3三维地质模型应支持查询地层主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代表值、岩
土设计与施工参数建议值、原位测试与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等,以便为相关专
业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4三维地质模型应支持在任意指定位置获取工程地质柱状图,支持任意
方向的剖切,输出二维图件;
5鉴于地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能存在与实际土层分布差异较大的情况,
建模系统应具有人工交互调整岩土体界面形状的功能;
6三维地质模型应支持查询或下载勘察文字报告、表格、图件。
3.3.2基础数据与资料
1勘察任务书;
2勘察纲要;
3区域地质资料;
4勘察数据库。
32
3.3.3实施流程
图3.3.3地质条件评价实施流程图
3.3.4实施细则
1收集、准备基础数据与资料。包括勘察任务书,勘察纲要,区域地质
资料,勘察数据库,地下管线及构筑物资料等;
2勘察数据处理与数据检查。建模前应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检查,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
3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建模范围应以用地红线为边界,如果红线范围外
存在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或既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时,应适
度扩大其建模范围,为工程设计、治理等提供依据。红线外或没有勘探孔的位
置地质模型,应由勘察技术负责人根据收集的资料、场地已有的勘探孔资料及
专业地质理论进行虚拟钻孔或地层,进行地质模型创建。对于夹层、透镜体、
孤石等非成层的岩土体,应在成层分布的岩土材料已形成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型
33
的基础上,利用布尔运算将非成层区域引入信息模型;
4模型审核。三维地质模型创建后,应由勘察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模型
及属性进行审核,确保地质模型及其属性符合地质理论,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
5模型修饰。完善模型细节,修饰纹理;
6质量检查。校验模型准确性、完整性、模型深度、基本功能是否满足
要求;
7成果提交。
3.3.5成果文件
1三维地质模型数据;
2勘察数据库文件;
3模型说明与检查报告;
4勘察报告;
5勘察地质图件。
3.3.6应用价值
1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质条件评价,可直观地展示工程建设场地特殊
性岩土、不良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进行地基基础方案对比分析、基坑支护设
计方案对比分析、施工方案对比分析等,合理选择相关岩土工程参数和数值分
析模型,提高岩土工程设计的可靠性;
2三维地质模型准确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内的地层地质条件,为全面
分析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可能引起的工程潜在风险,提出设计和施工风险管
控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4
3基于勘察BIM信息模型可有效降低项目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因地质问题
可能产生的方案变更,更好地提高施工图设计效率,保证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
顺利高效实施。
3.4岩土工程设计及优化
3.4.1概述
1岩土工程设计及优化是在三维实景模型、三维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模型、
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岩土工程设计及优化,形成岩土工程设计模型;
2岩土工程设计模型主要有基坑支护模型及边坡支护模型;
3岩土工程设计模型应能按照岩土分析软件的实际需要转化为力学模型,
并在计算分析软件或模块中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以验证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
4岩土工程设计模型应支持任意方向的剖切,输出施工图件,可统计支
护工程量,包括土石开挖方量、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模板用量等;
5岩土工程设计模型应支持进行施工方案动态模拟,生成漫游视频。
3.4.2基础数据与资料
1三维实景模型数据;
2三维地下管线模型数据;
3三维地质模型数据;
4建筑结构基础信息。
35
3.4.3实施流程
图3.4.3岩土工程设计及优化应用流程图
3.4.4实施细则
1收集、准备基础数据与资料。包括三维实景模型数据,三维地下管线
模型数据,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建筑结构基础信息;
2基础数据录入与处理。在三维实景模型,三维地下管线模型,三维地
质模型基础上,录入建筑结构基础信息,并进行数据检查与处理;
3支护方案设计。根据三维实景模型的场地周边环境、三维地下管线模
型的管线空间分布、三维地质模型的地层分布及参数,进行基坑支护或边坡支
护方案设计;
4创建支护模型。根据基坑支护或边坡支护方案,在三维实景模型,三
维地下管线模型,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创建基坑支护或边坡支护模型;
5支护模型计算分析。生成计算书、支护结构图件、工程量统计表。将
36
此BIM模型按照结构分析软件的实际需要转化为力学模型,用于设计结构分析,
生成计算书、支护结构图件、工程量统计表;
6施工图评审。按地方要求对支护施工图进行专家评审,并按要求修改
模型,并重新成图;
7成果提交。
3.4.5成果文件
1支护模型数据;
2支护设计计算书;
3支护工程量清单;
4支护设计图件。
3.4.6应用价值
1岩土工程设计及优化应用在建立的实景模型、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模型、
地质模型基础上,按照设计开挖方案模拟基坑或边坡开挖过程,验证基坑或过
坡设计的可行性,提高开挖方案的有效性和岩土工程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风
险;
2岩土工程设计及优化应用实现基于BIM模型的支护结构设计分析,可
以减少设计重复建模,提高设计效率,提高BIM模型设计价值,为BIM正向
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37
3.5岩土工程施工模拟
3.5.1概述
1岩土工程施工模拟主要应用于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边坡支护结构施工、
土方开挖等;
2岩土工程施工模拟用于指导施工,能够真实地反映施工现状,如构件
的拆分、施工段的划分等。除了包含建筑实体模型外,还包含施工机械、临时
设施等施工过程元素模型;
3岩土工程施工模拟是在岩土工程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附加施工组织中的
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平面布置、进度计划等信息,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
拟;
4在支护设计模型和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文档等基础上创建施工组织
模型,并应将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和平面布置等信息与模型关联,输出施工进
度、资源配置等计划,指导和支持模型、视频、明文档等成果的制作与方案交
底。
3.5.2基础数据与资料
1支护模型数据;
2支护施工图件;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8
3.5.3实施流程
图3.5.3岩土工程施工模拟应用流程图
3.5.4实施细则
1收集、准备基础数据与资料。包括实景模型、地下管线模型、地质模
型及支护模型数据;
2创建施工措施模型。在上述模型基础上,根据施工方案创建支护结构
及土方开挖的设备、材料及其它措施模型;
3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在实景模型、地下管线模型、地质模型、支护结
构模型、施工措施模型基础上,统筹安排施工工序、资源配置和平面布置、进
度计划等;
4施工模拟。包括支护结构施工模拟、土方开挖模拟、拆撑与回填模拟:
基于上述三维模型基础上,创建施工组织模型,并将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和平
面布置等信息与模型关联,输出施工进度、资源配置等计划,指导和支持模型、
39
视频、说明文档等成果的制作和方案交底;
5施工方案或优化。根据施工过程模拟,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并落实具体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6施工方案评审。按地方要求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专家评审,并按要求
修改模型;
7施工方案交底、成果提交。
3.5.5成果文件
1施工可视化文件;
2施工过程模型数据;
3施工工艺方案;
4施工工艺优化报告。
3.5.6应用价值
1岩土工程施工模拟主要价值体现在工艺工序的模拟前置,有效表达工
艺工序的合理性,达到对施工方案的虚拟校审,为施工方案提出有的放矢的优
化建议;
2岩土工程施工模拟多以施工方案动画为主,凭借动画软件进行方案模
型及动画制作,搭配专业配音完成。整体效果良好能够直观体现施工方案要素。
40
4规划与方案阶段
方案设计主要是从建筑项目的需求出发,根据建筑项目的设计条件,研究
分析满足建筑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方案,并对建筑的总体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价、
优化和确定;
本阶段的BIM应用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对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数字化仿真
模拟表达以及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对下一步深化工作进行推导和方案细化。
利用BIM软件对建筑项目所处的场地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如坡度、坡向、高
程、纵横断面、填挖量、等高线、流域等,作为方案设计的依据。进一步利用
BIM软件建立建筑模型,输入场地环境相应的信息,进而对建筑物的物理环境
(如气候、风速、地表热辐射、采光、通风等)、出入口、人车流动、结构、
节能排放等方面进行模拟分析,选择最优的工程设计方案。
4.1微环境分析
4.1.1概述
BIM应用下的微环境分析是以三维信息模型为根本,综合利用多种外部数
据信息对规划方案的微环境进行模拟以及分析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
行修正,有效调控方案空间布局。规划微环境分析基本可以概括为建筑体量空
间结构所形成的建筑微环境造成的人均舒适度感知,包括日照和采光、空气流
动、可视度分析、建筑群热工分析、噪声分析等。
BIM微环境分析是在生态学和规划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BIM技术和GIS
技术作为支撑,综合利用BIM模型的可计算化优势,模拟计算规划方案阶段建
41
筑空间布局微环境生态指标,通过生态指标专题图、指标评估表、指标规范对
照表等成果来评估规划方案对生态的影响,为后续阶段的方案评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以及辅助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手段。
4.1.2基础数据与资料
1规划方案阶段的初步方案;
2项目周边环境数据;
3气象数据;
4热负荷参数;
5噪声污染源以及交通噪音信息数据;
6其他相关资料。
4.1.3实施流程
图4.1.3规划微环境分析实施流程图
42
4.1.4实施细则
1收集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
2将现有资料整合,进行适当的模型简化和格式转化,如将模型数据进行
格式统一化、建筑属性集成等工作,外部气象数据进行参数化解译,并形成外
部数据资料集,导入到模拟平台的模型库;
3设置参数,数据计算得出模拟结果;
4模拟结果输出;
5根据数据成果,结合国家标准规范,总结分析数据体现的问题和结论,
提出改进方案。
4.1.5成果文件
1日照采光分析。构建模型对各建筑立面日照时间进行计算,对规划方案
满窗条件下的日照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建筑物的有效采光权进行分析,生成
日照图以及指标表和视频,并输出BIM、GBXML以及3ds模型等,可兼容导入。
2风环境模拟。采用CFD技术软件,结合气象环境数据信息等对规划方
案风环境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热岛效应以及风速流场云图等综合分析,对空间
关系做出科学合理布局建议,同时生成风速云图以及温度图和大气污染物沉降
图等,输出相应的指标表。
3热工分析。对区域范围内的日照下温度场云图进行模拟,对建筑物影响
下的失热量进行分析,对建筑能耗进行科学预测,同时输出成果图以及指标表
格和视频动画,支持BIM模型导入。
4景观可视度分析。BIM技术下实现空间可视度综合分析,基于遮挡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厂房租赁合同4篇
- 2024离婚合同书:不含财产分割案例版B版
- 个人房产抵押合同
- 2024年04月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毕节分行(贵州)招考1名劳务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物业公司收费标准合同
- 2025年度不锈钢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与推广协议3篇
- 2024年03月贵州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草牧场资源综合利用与承包合同3篇
- 专职护林员2024年度服务协议版B版
- 骨科手术后患者营养情况及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骨伤科论文
- GB/T 24474.1-2020乘运质量测量第1部分:电梯
- GB/T 12684-2006工业硼化物分析方法
- 定岗定编定员实施方案(一)
- 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讲义课件
- 特种作业安全监护人员培训课件
- (完整)第15章-合成生物学ppt
- 太平洋战争课件
- 封条模板A4打印版
- T∕CGCC 7-2017 焙烤食品用糖浆
- 货代操作流程及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