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江西版)作业本:热点回头专练1-化学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专项训练_第1页
【创新设计】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江西版)作业本:热点回头专练1-化学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专项训练_第2页
【创新设计】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江西版)作业本:热点回头专练1-化学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专项训练_第3页
【创新设计】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江西版)作业本:热点回头专练1-化学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专项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回头专练1化学试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专项训练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试验,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A.瓶中盛有适量浓H2SO4,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解析A项,不能用浓H2SO4干燥NH3;B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时,应从A口进气;C项,NO2与H2O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H2难溶于水,从B口导入H2,能将瓶中水压入量筒中,从而测量H2的体积。答案D2.(2021·苏北四市调研)下列有关试验原理或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上称量B.欲除去NO中少量的NO2,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C.试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D.试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检验火柴头燃烧产生的SO2解析A项NaOH固体极易吸水潮解,而且具有强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错误;B项可以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错误;C项NH4Cl受热分解后,NH3和HCl在试管口重新生成NH4Cl,故无法得到NH3,错误;D项向外拉动注射器能将燃烧产物吸入KMnO4溶液中,燃烧产物含有的SO2能将KMnO4还原,使KMnO4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正确。答案D3.利用下列试验装置不能完成相应试验的是 ()。A.用装置①测量生成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B.用装置②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C.装置③中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可顺当加入蒸馏烧瓶D.装置④可实现制取CO2试验中的“即关即止,即开即用”的作用答案B4.(2021·泰州调研)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表格中的四种干燥、纯洁的气体(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选项气体abcdASO2浓硫酸CuH2O浓硫酸BCl2浓盐酸MnO2NaOH溶液浓硫酸CNH3饱和NH4Cl溶液消石灰空集气瓶固体NaOHDNO稀硝酸铜屑H2O浓硫酸解析SO2能够溶解在水中,选项A错误;氯气能够溶解在NaOH溶液中,选项B错误;试验室中制备氨气接受的是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且氨气应当用向下排气法,选项C错误;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装置体系中含有氧气,反应开头时,NO气体中会含有少量的NO2,故c为水,可以除去NO2,d为浓硫酸,可以除去NO中的水蒸气,然后用注射器收集干燥的NO气体,选项D正确。答案D5.按右图装置通入X气体,并在管P处点燃,试验结果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能是 ()。A.H2和Fe2O3B.CO和CuOC.H2和Na2CO3D.CO和Na2CO3解析试验结果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X气体与Y反应后的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结合示意图分析得出B项符合题意。答案B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取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取多余的氨气解析装置①中HCl极易溶于水,滴入水后气球膨胀,A选项正确;装置②中,左边导管进气,可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Cl2、HCl、NO2等,右边导管进气,可用于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H2、NH3等,但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选项不正确;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氨气或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于吸取氨气或氯化氢,以防止倒吸,C选项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碱石灰干燥,且多余的氨气可通过倒扣的小漏斗用水吸取(NH3极易溶于水),D选项正确。答案B7.某爱好小组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多功能试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1)现有以下药品:锌粒、铜片、浓H2SO4、浓HNO3、蒸馏水、NaOH溶液。打开K1,关闭K2,可制取________气体。(2)某同学用石灰石、醋酸、硅酸钠溶液等药品设计了另一试验。他的试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加入B中后,观看到的试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打开K1,关闭K2,相当于用向上排空气法制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再依据所给试剂可知只能制备NO2。(2)利用酸性CH3COOH>H2CO3>H2SiO3,可先制备CO2,CO2再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H2SiO3沉淀。答案(1)NO2(2)比较碳酸、醋酸、硅酸的酸性强弱B中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C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8.某校化学试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试验操作及现象:试验操作现象Ⅰ.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Ⅱ.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马上将B装置上提Ⅲ.将A装置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A装置微微加热A装置中产生无色气体E装置中开头时消灭浅红棕色气体Ⅳ.用F装置向E装置中鼓入空气E装置内气体颜色渐渐加深Ⅴ.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白色沉淀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中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马上将B装置上提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Ⅲ中A装置中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装置内气体颜色渐渐加深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Ⅴ现象产生的缘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试验的原理是首先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CO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试验造成干扰,然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通过向E装置中通入空气,气体颜色变深,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NO,最终处理尾气。(1)操作Ⅰ是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CO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试验干扰。(2)C装置中白色沉淀是CaCO3,操作Ⅱ中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马上将B装置上提是防止消耗稀硝酸过多,从而影响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操作Ⅲ中A装置中发生的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4)E装置内气体颜色渐渐加深是由于E装置中有更多NO2生成。(5)操作Ⅴ现象产生的缘由是NO2与H2O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CaCO3反应。答案(1)CO2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赶走装置内的空气平衡压强,吸取NO、NO2、CO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2)CaCO3防止消耗稀硝酸过多,从而影响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4)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CO2从长管进入E装置,并没有把E装置中的空气排尽,致使部分NO先与未排尽的空气反应生成少量红棕色NO2,当用F装置鼓入空气时,E装置中有更多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5)3NO2+H2O=2HNO3+NO(或4NO+3O2+2H2O=4HNO3),CaCO3+2HNO3=Ca(NO3)2+CO2↑+H2O9.某校化学争辩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冶炼以后对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试验格外感爱好,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后发觉,一氧化碳的制备可利用甲酸和浓硫酸共热到60~80℃发生脱水反应制取:HCOOHeq\o(→,\s\up10(浓硫酸),\s\do10(60~80℃))CO↑+H2O请依据以下各图帮他们组装成一套相对合理的试验装置图(某些装置可重复使用)。回答以下问题:(1)合理试验装置的连接挨次是(写小写字母)________。(2)在反应时肯定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气体,然后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灯,缘由是________。A.由于一般反应从左到右进行B.排解体系内的空气,使反应过程更平安C.甲酸与浓硫酸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COD.此反应加热时间长有利于产生CO(3)请说出你所选择的第一个NaOH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观看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物质由________色完全变为________色时停止加热,然后连续____________,缘由是防止铁被氧化。(5)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该试验的一个优点是把试验过程中的尾气利用排水法收集起来,收集的气体前后有几瓶,分别按收集的先后挨次编号,点燃各个瓶中的气体,中间编号的集气瓶中气体________________,编号最先和最终的集气瓶中气体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考虑装置连接挨次时,一般包含四个主要部分,即气体制备、气体除杂、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再加上一些特殊要留意的地方,本题中空气气囊的位置、气体在进入加热装置之前必需要先干燥,最终得出合理的试验装置连接挨次是j→c→d→f→g→h→i→a→b→f→g→e。(2)在可燃性气体加热反应之前,肯定要把装置内的空气排洁净,以免加热时发生危急,故选B。(3)吸取CO自发生装置内带出的杂质气体,如HCOOH、CO2、SO2。(4)通CO至装置冷却到室温,防止金属被氧化。(6)刚开头收集的气体中含有空气,最终结束时通入空气将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