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13-区域经济发展-(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1页
重难点13-区域经济发展-(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2页
重难点13-区域经济发展-(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3页
重难点13-区域经济发展-(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4页
重难点13-区域经济发展-(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13区域经济发展〖重难点解读〗为了逐步解决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逐步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这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上述战略的相继实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得到了遏制。本专题内容在浙江高考地理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是浙江高考地理考查的难点内容,难点主要集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主要考点有美国农业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知识点。试题涉及选择题、综合题等多种考查形式,要求较高,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典例探究〗(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0.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A.柑橘、水稻 B.苹果、小麦C.甘蔗、玉米 D.葡萄、土豆11.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政策 B.粮食危机C.农业科技 D.经济效益【答案】10.A11.D【解析】10.读图分析可知,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柑橘、葡萄和水稻属于亚热带作物,因此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柑橘、水稻、葡萄,A正确。苹果、小麦、玉米、土豆是温带作物,甘蔗是热带作物,BCD错误。故选A。11.读图分析,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该农业带作物产量大,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国家政策和农业科技是辅助性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AC错误。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并没有出现粮食危机,B错误。故选D。【点睛】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材料二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省级行政区人口(万人)耕地面积(千公顷)人均粮食产量(公斤)甘肃26475377.0440青海608290.1174宁夏6951289.954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答案】(1)人均耕地少;高寒区域,耕地生产力低。(2)荒漠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3)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优化配置。【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局部地区略图、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为材料,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青海省耕地面积仅为290.1千公顷,远小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总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致相等,说明人均耕地资源少;青海省位于地势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受到地形影响,气候以高寒为特征,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较为贫瘠,生产力低。(2)图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当地居民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防风固沙功能不断削弱,使地表岩石裸露,气候干燥条件下,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同时流水侵蚀作用也进一步加剧荒漠化现象。(3)图示地区深居内陆,大气降水较少,水资源紧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在不同农业类型之间合理分配水资源。(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材料二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区域城市岸线总长度(km)深水岸线长度(km)单位岸线货运量(万吨/km)地区生产总值(百亿元))东岸地区广州99.262.0264.3228.6东莞37.533.988.282.8深圳60.149.473.0242.2惠州86.560.595.341.0西岸地区珠海75.042.923.929.1中山15.015.043.836.3江门82.368.80.329.0(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答案】(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3)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以珠江口东岸地区为背景,考查了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货运量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港口发展的潜力,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1)由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岸线、河流输沙量、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岸线资源丰富,多港湾,波浪小,口大内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不易淤积;从东岸入海的河流少,珠江的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东岸多深水岸线资源,为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易形成深水港。(2)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程度、经济腹地、交通通达度等。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珠江口东岸有广东、东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大;临近香港,可以承接香港的货运需求;东岸铁路网发达,可以与海运形成陆海联运,交通集散能力强,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3)读材料可知,西岸地区的岸线资源较多,但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小,说明西岸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关联产业的集聚,因此港口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岸区域经济发展。(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某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图1为该企业在城市扩散示意图。图2为该企业发展概况。完成下面小题。22.影响该企业在城市扩散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 B.河流 C.集聚 D.市场23.该城市数字产业发展会()A.缓解城市拥挤的压力 B.改善新城区生态环境C.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 D.提升城市的服务等级【答案】22.A23.D【解析】22.本题考查产业区位因素。随着业务的拓展,企业需要更大的土地,自然会选择土地富裕、地价较低的地区。老城区土地紧张、地价昂贵,迫使企业向土地资源更富裕、地价更低的新城区扩散。A正确,故选A。23.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数字产业发展并不能缓解城市拥挤的压力,A错误。产业发展都会占用土地、消耗资源,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生态环境,B错误。人口密度影响因素众多,C错误。该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这会提升城市在数字领域的服务等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城市功能区布局及影响因素。解题时根据材料信息提示进行分析即可。(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増温;利用地热融化积雪,提供灌溉水源。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新型农业。考查对区域的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和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5.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 B.引进技术型人才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 D.发展资源型产业【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提到:该企业2015年“自主品牌亏损、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此信息说明,该汽车品牌2015年左右没得到市场认可,再利用自主品牌拓展汽车租赁市场不会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且对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作用不大,A错误。根据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可知该企业自主品牌面临亏损,说明其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水平低,所以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引进技术型人才,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汽车质量、提高竞争力,推出新产品,激发企业活力,利于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B正确。汽车消费地一般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地价较高,劳动力价格较高,目前企业不景气,汽车竞争力不强,搬迁至消费地,会导致成本上升,亏损进一步加大,C错误。东北地区目前部分资源接近枯竭,且正面临产业升级改造,朝产业结构多元化方向发展,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资源型产业是走老路,不利于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D错误。故选B。(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A.投入劳动力较多 B.专业化程度低C.产品商品率较低 D.以牧牛业为主【答案】12.A13.D【解析】12.读图可知,①②所在的区域为美国东北部,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相同,A正确。③区域地处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区域地处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CD错误。故选A。13.读图可知,甲农业带为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专业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投入劳动力较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均以牧牛为主,南非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羊为主。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完成问题。11.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①水源条件优越②产业基础较好③科技条件良好④地价相对较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其主要目的是A.节约劳动力成本 B.承接产业转移C.集中处理废弃物 D.促进科技创新【答案】11.B12.D【解析】11.信息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条件良好,科研院校集中,科技人才集中,吸引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③正确。水源条件是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不是影响信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①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发展悠久,是中国产业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产业基础较好,利于产业协作,②正确。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高,支付能力强,地价相对较高对其布局影响不大,④错误。B正确。故选B。12.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较大,对信息产业布局影响不大,A错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达,是主要的劳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技术型产业转入规模不大;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是为了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技术优势,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创新,B错误。信息产业产生的废弃物较少,C错误。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D正确。故选D。〖备考秘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针对本专题的难点,要求掌握美国农业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学会分析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引导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重难点突破〗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带[考向透析]1.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的条件优势条件具体体现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条件便利水运便利,公路、铁路发达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少,利于大规模生产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科技先进农业科研和推广系统庞大2.美国农业带及形成条件美国农业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的农业带是地区专门化的标志,主要农业带及其区位条件示意如下:农业带位置区位条件乳畜带东北部及五大湖沿岸气候湿冷,无霜期短,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玉米带美国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长,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大小麦带美国中部冬小麦、北部地区春小麦气候适宜,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棉花带35°N以南、亚热带作物带以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山区和高原盆地地区山地、高原、山间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地形平坦,亚热带湿润气候,沿海降水多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美国西南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地势平坦[学法指导]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长绒棉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云南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向透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考点常常结合我国的具体区域考查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及措施。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常见措施如下:气候热量不足温室大棚、地膜覆盖或发展农业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耐寒作物)降水时间分布不均蓄水工程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旱涝灾害频繁水利工程设施光照不均匀植物的下端光照不足,通过地膜覆盖反射太阳光昼夜温差增大措施地面铺鹅卵石减小措施烟雾防霜冻;东南丘陵区冬季夜晚喷水,防低温冻害地形起伏大缓坡修梯田,陡坡不易发展农业或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灌溉水源不足、不稳定水利工程措施土壤酸种植适宜农作物,如茶叶;或加石灰中和土壤瘦施肥,保持水土碱改善灌溉设施,或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干地膜覆盖生物农业病虫害生物措施:利用生物链工程措施;可在植物的生长期加塑料袋2.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并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学法指导]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即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其步骤如下:三、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考向透析]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下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3.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发展条件的比较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得到长足发展,但发展条件明显不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发展历史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起步晚、发展快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珠海工业部门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国内腹地大小(受南岭影响)产业基础强弱科技实力强弱人才队伍大小[学法指导]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模式推动力区位条件特点存在问题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企建立毗邻港澳,国家政策优惠外向型经济为主,城市化进程快遍地开花,城市间功能重复,协调性差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基础好,城市密集度高,交通发达生产要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依赖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城市等级较合理环境污染较严重,产业升级应加快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区位条件较差,虽在沿海,但远离经济中心,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不贪大求洋,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中心城市发展快企业经营分散,内部竞争强东北模式国有企业建立,重工业发展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当地的钢铁、化工、建材、森林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境贸易迅速发展毗邻缅甸,国家政策优惠加快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和大西南地区开辟新的产品市场和原料基地,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贫乏,管理薄弱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与治理[考向透析]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学法指导]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四个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限时检测〗(2021·浙江·高三课时练习)如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陆地斜线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答案】1.D2.C【解析】1.美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偏低,热量条件较好,农作物两年三熟,东北玉米带,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一年一熟,故①错误;地广人稀属于社会经济因素,故②错误;我国东北玉米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且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和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属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所以,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③④⑤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D。2.美国城市化水平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故①错误;美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偏低,农作物两年三熟,东北玉米带,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一年一熟,则中国东北玉米带复制指数不高,故④错误;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由于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故②③⑤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分布、类型、产量等影响极大;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如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农业生产的布局;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重要途径。(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新发展路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有()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料供应日趋紧张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被迫下降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4.(易错题)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有()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3.C4.B【解析】3.广东工业以原料加工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消耗资源多,污染排放量大,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成本日益升高。随着原料价格上升,土地、水资源紧张,广东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①③正确;劳动力成本增加与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矛盾,②错误;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下降,会降低生产成本,④错误。故选C。4.对于优势产业应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如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区等进行区域协作,排除①项。创新体系不能以政府为主体,排除②项。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节约、环保,③④正确。故选B。【点睛】区域可持续发展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等方面思考。(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图,完成下面小题。5.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A.廉价劳动力 B.土地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资金和科技、人才6.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利用区位优势,迁入轻型工业【答案】5.D6.B【解析】5.与河北相比,京、津两地的优势主要是资金和技术、人才的优势;河北具有的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发展重型工业,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A错误;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B正确;赶超京津地区,不符合实际情况,C错误;京津地区应该是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D错误。故选B。【点睛】京津两地(发达地区)的优势主要是资金和技术、人才的优势;河北(较落后地区)具有的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较大的环境承载力。(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吉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土壤肥力 B.经营方式 C.劳动力 D.农业科技8.为稳步提高吉林省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增加劳动力投入 B.发展多种经营 C.扩大耕地面积 D.加大技术投入【答案】7.B8.D【解析】7.吉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经营方式成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B正确;吉林省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A错误;劳动力和农业科技都具备很强的流动性,不会成为主要的限制因素,C、D错误。故选B。8.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是“稳步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最合理的途径是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产,D正确;吉林省人口密度较小,增加劳动力投入不是提高粮食产能的有效途径,A错误;发展多种经营不利于提高粮食产能,B错误;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能的途径将受到限制,C错误。故选D。【点睛】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广。习主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解题关键。(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读“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集约化程度高 B.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生态混合型农业 D.密集型商品农业10.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主要是指()①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②大水漫灌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③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④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9.B10.C【解析】9.根据材料和图可知,该有机农业生产系统由千头猪场、水稻种植、蔬菜、花卉、鱼塘养鱼及沼气站等组成,生产规模不大,产品除了满足农户日常需求外,主要面向市场,集约化程度高;整个过程没有污染物排放,有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混合,属于生态混合型农业,密集型商品农业。综上,B错误,A、C、D正确。根据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故选B。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粮食生产现状是耕地面积不增加,粮食总产量增产,增产的途径主要是依靠灌溉和施用化肥提高单产。另外,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我国垦荒不明显;小农经营精耕细作,粮食单产高;环境代价太高,指的是大水漫灌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和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综上,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代价是指大水漫灌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代价是指化肥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在于熟悉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及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其利用微生物科技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它将为解决农业污染、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改造农业生态、保障食品安全等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并打造一种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出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2021·浙江·模拟预测)工业反哺农业是指工业发展到中后期阶段,工业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农村、农业发展支持和保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反哺农业的基本路径,美国能够顺利实施该措施的原因是()A.人均耕地面积全球最大 B.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劳动力不足12.下列哪项活动将有利于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A.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增多 B.土地确权,允许土地经营权转让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答案】11.B12.B【解析】11.本题材料指明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路径,所以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就是规模化的具体体现,B正确。人均耕地面积全球最大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没有直接联系,A错误。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保证,C错误。美国虽然机械化水平高,但劳动力相对较为充足,D错误。故选B。12.我国实施土地确权,允许土地经营权转让,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和专业化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B正确。城归返乡创业并不一定是在农业领域,A错误。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减少,不利于规模化经营,C错误。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土地的保护,但对于规模化经营没有直接的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得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发展。(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目前其内部各地之间的产业转移比较频繁。下图为大湾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3.目前大湾区内部的产业转移中,转出比较明显的城市是()A.深圳 B.江门 C.肇庆 D.惠州14.大湾区内部产业转移对全区的主要影响是()A.拉开各地发展差异 B.加强自然资源开发C.提高各地生产技术 D.加剧城市环境问题【答案】13.A14.C【解析】13.深圳开放时间早,经济发达,地租和劳动力成本高,产业转出较明显,A正确;相比于深圳而言,江门、肇庆、惠州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大湾区内部的产业转移中,这三个城市多为产业转入区。故选A。14.大湾区内部各城市区位优势不同,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实行大湾区内部产业转移,有利于发挥各城市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各地发展差异,提高各地生产技术,C正确,A错;大湾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B选项不属于大湾区内部产业转移对全区的影响,B错;大湾区内部产业转移,减轻了某些城市职能过多的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得到缓解,D错。故选C。【点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总结如下:(2021·浙江丽水·二模)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图1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图2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完成下面小题。15.影响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 B.经济基础C.城市行政等级 D.与上海的空间距离16.近年来上海市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将会()①促进区域产业升级②降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③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④推动上海人口大量外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5.D16.B【解析】15.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A错误。从图二可知,南京的经济基础和城市行政等级都是高于无锡的,但是上海对无锡的辐射强度高于南京,BC错误。由图2中信息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苏州>无锡>常州,正好对应了其空间距离问题,D正确。故选D。16.由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的对外辐射强度增强,正好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能够提高其他城市的竟争力①正确,②错误,AC错误。产业转型同时促进上海资源节约型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③正确,即B正确。产业转型并不会导致上海人口大量外迁,④错误,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看图析图的能力。某城市辐射强度增强,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其他城市的竟争力;产业转型同时促进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2021·浙江·模拟预测)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左图为砂田景观,右图为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跟裸田相比,砂田的突出特点是()A.耕作层蒸发量增加 B.土壤表面温度较低C.有效抑制土壤次生盐碱化 D.表层风力有所加大,耕作层含水量减少18.当地砂田发展水果种植业的优势是()A.土壤肥沃 B.昼夜温差大 C.灌溉成本高 D.耕作便捷【答案】17.C18.B【解析】17.结合图示分析,根据砂田、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图可知,砂田中耕作层含水量增多,A错误;砂田与裸田相比,砂田表面覆盖有砂石覆盖层,与裸田相比,比热容更小,白与裸田相比,比热容更小,增温快,降温也快,因此白天土壤表面温度高于裸田,夜晚土壤表面的温度低于裸田,因此B错误;砂田表面覆盖有砂石覆盖层,增加了地表的粗糙度,能够削减风力,表层风力有所减少,D错误;砂田一方面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另一方面由于表层砂石覆盖,能够减少蒸发,进而有效抑制土壤次生盐碱化,C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18.砂田由于表面覆盖有砂石覆盖层,与裸田相比,比热容更小,增温快,降温也快,因此白天土壤表面温度高于裸田,夜晚土壤表面的温度低于裸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有糖分的积累,进而增加水果的甜度,B正确;砂石覆盖表面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A错误;砂田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灌溉成本较低,C错误;砂田表面有砂石覆盖,会增加耕作的难度,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及农业耕作技术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近年来,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大致有四个主要种植区。下图是黑龙江省的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关于图示中的水稻种植区,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的地形最平坦 B.②区的水源最充足C.③区的土壤最肥沃 D.④区的海拔最高20.黑龙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①水土流失②土地盐碱化③湿地减少④气候变迁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19.B20.D【解析】19.读图可知,黑龙江的四处水稻分布区,②位于三江平原的河流交汇处,水资源最丰富,B正确;①③位于河流上游,地形有一定起伏,土壤肥力并不是最肥沃的,④为松嫩平原,海拔较低,A,C,D错误。故选B。20.16.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加剧土壤侵蚀,导致水土流失,①正确;为了增加耕地,会占用更多的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③正确;土地盐碱化不是黑龙江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②错误;气候变迁是长时间的气候变化,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21.(2021·浙江丽水·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80-2014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10℃积温变化图。材料二: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转变成“北粮南运”。黑龙江省作为“北粮”主产区之一,在1980年至2014年的35年间,单产提高了167%,粮食产量增加了3.3倍。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三者已连续多年居全国榜首。(1)简述黑龙江省在1980-2014年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从气温变化角度简析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2)分析目前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原因。(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请提出改善我国粮食安全的举措。【答案】(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明显,大豆波动变化,增幅小,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原因:随着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改善(黑龙江省≥10℃积温总体变大);喜温的水稻、玉米种植北界北移,种植面积扩大。(2)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②粮食消耗少,调出量高;③粮食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3)①加强政策保障,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②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④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⑤适度开展粮食进口;⑥减少和杜绝粮食浪费。【解析】本题以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问题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的变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根据图中材料可知,黑龙江省在1980-2014年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总体是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其中需要热量条件较高的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明显,大豆的播种面积1980到1988年之间下降,1988年到2009年又波动上升,2010年后有所下降,但总体大豆波动变化,增幅小,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原因: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黑龙江省的≥10℃积温总体变大,热量条件改善;因此喜温的水稻、玉米种植北界北移,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玉米机械化水平较高,效益较好,再加上国家政策补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其他粮食作物产量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低,效益低,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2)根据材料”在1980年至2014年的35年间,单产提高了167%,粮食产量增加了3.3倍。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可知,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东北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再加上东北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三江平原等一些湿地的围垦,再加上国家政策加大对粮农的补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提高,黑龙江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使粮食的单产提高,因此粮食总产量提高;黑龙江省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广,粮食消耗少,调出量高;黑龙江省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再加上冬季气温低,不利于害虫越冬,粮食病虫害少,所以粮食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粮食外运能力提高。因此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

(3)我国目前总体来说人口总量庞大,人均耕地不足;因此要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政策保障,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因此还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我国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粮食损失大,因此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后备耕地不足,面对人口的增长和应对自然灾害时所需要的粮食储备,我国可以适度开展粮食进口;我国人口众多,饮食文化造成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要加大宣传,减少和杜绝粮食浪费。22.(2021·浙江·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东桑西移”是指我国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不同,产业链条长。浙江在蚕丝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日前,浙江大学建立的“蚕桑科技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以蚕桑新品种选育、蚕丝加工为主要研发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宜州辐射。材料二:宜州的养蚕季节从3月一直到11月,比湖州任何一个地方长得多。目前,宜州的桑园面积已居全国县域第一,但在蚕桑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方面相对落后。材料三:广西宜州示意图(1)说明宜州承接蚕丝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2)试分析宜州桑园大面积扩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3)请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角度提出宜州蚕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答案】(1)宜州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宜州土地价格低:宜州纬度低,热量充足,养殖期长;政策支持(2)破坏原有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种植单一树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土壤污染加剧(3)完善交通网络,开拓东部地区市场;加强与浙江合作,引进先进的蚕丝生产技术和养蚕专业人才:利用对口帮扶政策,引进完整的蚕丝生产链;立足自身气候、资源和政策优势,吸引东部地区投资。【解析】该题以桑蚕产业转移为背景,考察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农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该题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由材料可知,宜州的养蚕时间长,因其纬度低,热量充足,所以养殖期长;养蚕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及土地,宜州的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价格较低;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2)大规模扩大桑园种植面积,破坏缘由地表植被,加之该地降水较多,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容易形成以桑树为为主的单一植被群,破坏植物的多样性,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桑树的扩大种植使得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土壤污染加剧。(3)区域交通的发展能加快区域间要素的流动,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开拓东部地区的市场;目前蚕桑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方面相对落后,需加强生产技术的学习和养蚕专业人才的引进;宜州目前处于简单的产业链生产,为提高经济效益,可利用对口帮扶政策,引进完整的蚕丝生产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例如热量充足的气候,生产周期长、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惠等,吸引东部投资。23.(2021·浙江淳安·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简图。材料二:2001年,面对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能源环境危机,国务院率先在东北推广乙醇汽油。乙醇产业经历了粮食乙醇(以玉米、小麦为原料),到非粮乙醇(以甘蔗、高粱茎杆等为原料),再到纤维素乙醇(以玉米芯、玉米秸秆为原料),最后是微藻乙醇。乙醇汽油不仅是优良的燃料,也是燃油的增氧剂。材料三:玉米的生长期一般为120天,收获前往往需要脱水。玉米秸秆具有短期生物量大且集中收获的特点。东北地区秸秆传统的利用方式是家用柴薪、肥料化(直接还田)、焚烧、随意丢弃。材料四:中美乙醇燃料发展方面的差异表(数据截止2017年)。炼制厂分布生产力成本(中国为1)出口国家售价中国8个生产点+10几项获批项目约11个省份87.5亿加仑1国内为主与汽油相当美国211家+6家在建28个州162亿加仑0.435低于本国汽油价格(1)分析图中玉米黄金带中黑龙江和辽宁在玉米生产气候条件差异。(2)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率先推广乙醇汽油的有利条件。(3)与传统秸秆利用方式相比,简析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纤维乙醇汽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对照中美乙醇燃料发展的差异,分析中国乙醇燃料未来发展的思路。【答案】(1)黑龙江和辽宁相比,黑龙江气温较低,热量较少,作物平均生长期较短,夏季光照时间更长,降水量较少。(2)东北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大;地广人稀,粮食剩余量大,乙醇生产原料充足;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急需使用清洁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对燃料的需求量大。(3)有利影响:减少因燃烧秸秆产生的大气污染;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减少废弃物(秸秆)的随意堆放,减少对土地的占用。不利影响:减少了秸秆还田量,导致黑土肥力下降,使化肥施用量增多,导致土壤污染。(4)发展科技,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本国的消费,同时向国际市场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产能力;保护耕地,保障原料供应;推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1)本问需要对比分析,黑龙江纬度比辽宁高,热量较少,降水量较少,导致该地作物生长期较短,从而影响农作物品质。由于纬度高,夏季黑龙江的昼长较辽宁长,光照时间长。(2)乙醇汽油需要使用大量粮食或秸秆,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高;该地人口稀少,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多,原料丰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大气污染严重,清洁能源需求量大;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汽车增长较快,能源需求量大。(3)影响要从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回答。有利影响:乙醇汽油属于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缓解温室效应;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对土地的占用;不利影响:秸秆不能还田,减少有机质补充,导致黑土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过量使用化肥又加重了土壤污染。(4)分析表格,归纳出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与美国相比主要存在产能、销售、原料供给、生产场所等方面的差异,发展思路针对差异回答。表格中显示我国的乙醇燃料的生产规模较小,分布范围小,生产能力较低,应扩大生产规模;我国乙醇汽油生产成本较高、市场以国内为主,应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扩大消费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保证乙醇汽油的原料供应充足。加快推进三大产业的融合,推进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24.(2021·浙江·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12月我国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全域纳入长三角规划。安徽位置特殊,发展缓慢,虽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等院校,但省会合肥却一度被称为“科技,二流的城市”。材料二:下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