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原卷版)_第1页
第02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原卷版)_第2页
第02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原卷版)_第3页
第02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原卷版)_第4页
第02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初步学会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3.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差异。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或结论点燃前=1\*GB3①观察蜡烛外观色,态石蜡的硬度:(填“大”或“小”)石蜡的密度:比水石蜡的溶解性:溶于水=2\*GB3②用小刀切割感觉(填“软”或“硬”)=3\*GB3③取一小块投入盛水的烧杯中石蜡(填“沉”或“浮”)于水点燃蜡烛=1\*GB3①观察蜡烛状态的变化石蜡石蜡的熔点(47~64℃)=2\*GB3②观察火焰火焰分层,层最亮火焰从外到里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3\*GB3③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层火焰接触的火柴梗烧焦最严重火焰的温度最高=4\*GB3④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产生石蜡燃烧有生成=5\*GB3⑤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石蜡燃烧有生成熄灭蜡烛=1\*GB3①吹灭蜡烛有产生白烟具有性=2\*GB3②用火柴点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实验拓展】(1)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蜡烛刚熄灭时,烛芯冒出的白烟是。【实验反思】(1)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有时会出现黑色小颗粒,该黑色小颗粒是,形成的原因是。(2)烟与雾的区别:“烟”是;“雾”是。(3)现象与结论的区别:现象是能用的,结论是根据的。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指出。【活动小结】化学学习的特点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2)关注物质的。例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发光、放热的现象,有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等化学变化。(3)关注物质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现象记录)→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或结论=1\*GB3①收集两瓶空气样品=2\*GB3②用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的样品=3\*GB3③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空气:;呼出气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4\*GB3④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空气:;呼出气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5\*GB3⑤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哈气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结归纳】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时,将集气瓶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将瓶口全部盖住。适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如何用矿泉水瓶收集室内(或山洞里)的气体?(写出具体操作)。(3)在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时,为何要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这种实验方法叫。考点一:蜡烛及其燃烧实验例1.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火焰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焰分成三层例2.准确观察记录的实验现象是推断实验结论的依据。小红同学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做了如下的观察记录,其中不合理的是()A.火柴梗如图放置约1s后取出,a处最先炭化B.在火焰上方压一片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生成C.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D.蜡烛熄灭的瞬间看到一缕“黑烟”升起例3.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用途广泛。有关如图蜡烛燃烧实验探究说法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B.b处有火焰,说明是石蜡蒸气在燃烧C.该实验导气管不宜过长 D.蜡烛燃烧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考点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例4.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是()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认真听讲 D.交流反思例5.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考点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例6.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含量有较大差别的三种气体成分是()A.氢气、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例7.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例8.下列有关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B.呼出气体中仍有氮气C.利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D.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1.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2.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量变少的是()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4.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填“大”或“小”)。(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______(填序号)。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5.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观察与思考:蜡烛在空气中燃烧6.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①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②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消石灰水变_______/③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燃着的木条熄火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资料卡片】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其他气体吸入的空气(%)78210.030.070.9呼出的气体(%)781641.10.9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1.在“点燃蜡烛”的活动与探究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只发生化学变化,无物理变化 B.产生火焰并放出热量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玻璃管另一端出现白烟2.下列有关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蜡稍加热会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B.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C.蜡烛能用小刀切割,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3.下列关于蜡烛的实验操作和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成分B.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以研究蜡烛燃烧产物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焰的温度4.在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同学们有如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与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同种物质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同时放出较多热量C.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中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5.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小丽得出如下结论,错误的是()A.燃烧时发光、放热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C.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6.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B.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D.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图①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 B.图②比较火焰各层温度C.图③验证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图④验证产物有水8.比较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进行的实验是()A.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C.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 D.分别放入一个小昆虫9.某实验兴趣小组为研究人类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B.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C.呼气时要关闭A,打开BD.可以证明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10.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2)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_____。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