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思路本节课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深入解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设计思路如下:

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王昌龄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边塞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5.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雁门太守行》,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古典诗词的基本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意表达。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内容、情感等,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古代边塞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

4.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创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古典诗词,对诗词的基本格式、韵律、意象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和解读一些常见的古典诗词表达手法。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往往充满好奇,对具有故事性的诗词内容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偏重于感性认知和直观体验,喜欢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来学习。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擅长记忆,有的擅长分析。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雁门太守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边塞诗的特定文化背景不熟悉,难以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二是对于诗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理解起来有难度;三是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可能存在困难,影响对诗歌美感的体验。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进度阅读《雁门太守行》。

2.辅助材料:准备与《雁门太守行》相关的古战场图片、诗人王昌龄的画像、边塞风光视频等,以增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直观感受。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环境布置为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享诗歌理解。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边塞战事,展现了守边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家国情怀。请大家先翻到教材第XX页,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

2.诗歌朗读与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请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战争场景?

-诗中的主人公有哪些英勇事迹?

3.诗歌内容解析

(1)解析第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话所描绘的场景。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解析第二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这句话描绘了什么画面?表现了什么情感?

-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谈谈对边塞将士的敬佩之情。

(3)解析第三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战术?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讨论:在战争中,为什么说“兵不厌诈”?

(4)解析第四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什么象征意义?

-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

4.诗歌情感体会

(1)请同学们谈谈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最打动自己的地方。

(2)结合诗句,请同学们谈谈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5.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分享你所了解的边塞诗人及其诗作。

(2)结合这首诗,请同学们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边塞诗。

6.总结课堂内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通过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家国情怀。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秉持这种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7.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雁门太守行》。

(2)结合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雁门太守行》的读后感。

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下课!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1)诗人介绍:介绍王昌龄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

(2)边塞诗欣赏:选取其他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维的《使至塞上》等,让学生感受边塞诗的魅力。

(3)古战场文化:介绍古代战场的布局、战争方式、兵器装备等,帮助学生理解边塞诗中的战争场景。

(4)诗词鉴赏方法:分享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如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情感等,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拓展建议:

(1)课后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边塞诗人的作品,如岑参、杜甫等,以拓宽文学视野。

(2)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文学素养。

(3)历史文化探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边塞文化,如查阅历史文献、参观博物馆等,增强文化自信。

(4)课堂分享: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拓展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促进交流与互动。

(5)诗词朗诵比赛:组织一次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诗词的魅力,提高朗读水平。

(6)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边塞诗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如边塞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等,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教学反思与总结在刚刚完成的《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的教学中,我深感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一些反思和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通过导入新课、诗歌朗读、内容解析、情感体会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魅力。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可能还不够细致,有些同学对诗歌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未能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

在课堂管理方面,我注意到同学们在小组讨论时积极性较高,但讨论的深度和效果还有待提高。我也发现,在课堂互动中,我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内向的同学,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尽量围绕教材和课程目标进行,但在拓展延伸部分,可能有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拓展内容的难度,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总结:

从整体上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同学们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感受到边塞将士的英勇和家国情怀。在诗歌朗读和讨论环节,同学们的表现积极,能够主动思考和分析诗歌内容。

在知识掌握方面,同学们对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边塞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技能提升方面,同学们的朗读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得到了锻炼。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情感态度方面,有些同学对古典诗词的热爱还不够深厚,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