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1章-第2课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1页
【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1章-第2课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2页
【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1章-第2课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3页
【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1章-第2课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中国的可持续进展实践课时训练融学问提力量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中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的必定性1、2、4、5、6、10、12、13中国实施可持续进展的重要途径3、7、8、9、11、12、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21甘肃二诊)我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坚持节省资源和爱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省优先、爱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动绿色进展、循环进展、低碳进展,形成节省资源和爱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制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平安作出贡献。”依据材料回答1~3题:1.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A.煤炭工业 B.风电工业C.火电工业 D.核电工业2.若现阶段我国大量生产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作为汽车燃料,将对我国产生的显著影响有()①完全转变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加剧了耕地压力④调整种植业结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措施有助于推动全球生态平安的是()①推广太阳能、风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1.B2.C3.C第1题,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清洁能源工业受益最大,西北地区大风天气多,风能资源丰富。第2题,生产乙醇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和植物纤维,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会加大粮食作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加剧耕地压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第3题,推广太阳能、风能,削减矿物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推动生态平安;增加森林面积,会调整全球碳氧平衡,推动生态平安;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的比重、提高单位GDP能耗都会加剧生态恶化。(2021长沙模拟)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至2005年,北京市()A.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再超标B.二氧化氮浓度下降幅度最大C.二氧化硫浓度与标准之差最大D.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近六年最低值5.造成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大的缘由主要有()①沙尘频袭②交通拥堵③燃煤量大④植被稀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4.D5.C第4题,读图可知,2005年北京市的可吸入颗粒物超标严峻,与标准之差最大;二氧化氮浓度降幅最小;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近六年来的最低值。第5题,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源是燃煤、沙尘暴、建筑工地等。(2021安庆二模)读我国某大型农场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回答6~7题:6.该农场生产的特点是()A.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C.历史悠久,专业化程度高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7.该农场进展生态农业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A.温室效应显著 B.水源水质恶化C.大气污染减轻 D.土壤肥力下降解析:6.B7.C第6题,该农场既种植小麦、玉米,又养鸡、养猪,属于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第7题,该农场进展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秸秆,减轻了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大气污染。(2021德州联考)读“我国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回答8~9题:8.图中a、b、c分别表示()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9.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①循环型②高消耗③生态化④可持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8.B9.D第8题,图中种植区为乳畜养殖区供应饲料和饲草,居住区排放生活污水,故a为居住区,b为乳畜养殖区,c为种植区。第9题,该模式体现了人与生物之间、农业生产之间的循环经济,具有循环型、低耗能、生态化和可持续的特点。(2021黄山质检)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经常会导致地面塌陷,2022年以来,继湖南省益阳市消灭600多处塌陷后,北京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黑龙江省等多地相继消灭地面塌陷大事。据此回答10~11题:10.与导致地面塌陷无关的缘由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 B.采矿或工程建设C.流水溶蚀作用 D.高强度垦殖1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是()A.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 B.多建高层建筑C.矿区准时复垦 D.改进耕作方式解析:10.D11.A第10题,高强度垦殖主要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与地面塌陷无关。第11题,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地面塌陷的缘由之一,因此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是防止地面塌陷的有效措施之一。二、综合题(共45分)12.(2021山西唐杰中学四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下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爱护性耕作法”的地区。“爱护性耕作法”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在总结阅历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头推行这种耕作法。材料二下表中的数据是上图中M地区已推行“爱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未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冬春季节的平均状况统计资料。地区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物大气水分M23.5%16.7%3.2%3.4%34.5%N6.3%25.5%0.7%14.6%18.6%(1)图示地区在进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爱护性耕作法”以后,农业生态环境可能有哪些改善?(12分)(2)利用科学进展观爱护图示地区的农业环境,还可以实行哪些措施?(8分)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M、N分别为我国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降水较少,主要进展浇灌农业,不合理的浇灌会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过度开垦、放牧会导致土地沙化。作物留茬,防止表层土壤被风侵蚀;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由表可知,“爱护性耕作法”会提高大气水分的含量,增加降水几率。第(2)题,图示区域属于西北地区,过度开垦、樵采,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实行相应地治理措施,对该地区科学持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答案:(1)土地沙化(荒漠化),土壤盐碱(渍)化。改善:提高了土壤的水分含量;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侵蚀;增加大气降水几率。(12分)(2)爱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合理浇灌,推广节水农业,提倡喷灌、滴灌。(8分)13.(2021齐齐哈尔三模)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下图为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吨)比较图。材料二下图示意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我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担当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结合可持续进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10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在节能减排、进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分析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15分)解析:第(1)题,全球限排的义务大小既要看人均排放量,又要看经济进展阶段。依据可持续进展的公正性原则,发达国家应担当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从2006~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看,产业结构、燃烧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环保意识等领域都有待于改善。答案:(1)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小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工业进展水平相对较低,处在可持续进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