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语文教学教案
语文教学教案1
学问与技能:赏析辛弃疾的两首词作,进而感受和体会豪放诗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两首辛词的意象选择、意境营造、手法运用、情感表达等特点,感受
豪放词的特点。
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鉴赏诗词的深厚爱好,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
重点:了解作品中情景交融、借古抒怀、运用典故等手法,体会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豪放派作品“豪放”特点的详细体现。
1.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学问链接,了解辛弃疾生平、作品及其风格;
2.请同学们运用"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反复诵读,分析词作借景
抒情、借古抒怀、擅长用典的手法,自主完成词作的学问建构体系;
3.通过比较鉴别,体会豪放词作的.特点,感受诗词风格的多变性。
预习评价:
1.请随意积累一首登临抒怀的作品。
2.任选一首辛词,从"写景""叙事(记人)""用典""抒情"几个角度画出学问结构导
图,进行学问建构。
老师的问题:
1.这是郭沫若评辛弃疾的对联,请谈谈这一副对联写出了辛弃疾哪些方面的特点。
"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2.探讨:同样登临观景,下面几位作者的情怀各有什么不同?风格有何不同?区分依据是什
么?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煜《相见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孤独梧桐深院锁清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理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3.深化:"豪放"风格有哪些不同于"婉约"风格的特点?
七、课后延长:同是军旅题材的作品,品读苏轼《江城子》与岳飞《满江红》,从诗词的意
象选择、意境营造、语言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看法等角度,分析它们与辛弃疾《破阵子》
的异同之处。
语文教学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灵英勇、大局和大将军廉
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港池之会""负荆清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支配
2课时。
A案
第一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你肯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
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知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
《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宏大
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宏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
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
(完璧归赵濯池会面负荆清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沟通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濯池之会"?
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渴池之会";
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爱好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沟通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沟通解决。
(3)以下的问题假如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老师提问,重点探讨: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情愿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攸关
的重大问题必需思索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毫不犹豫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要思索。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
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漪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
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②蔺相如义正词严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义正词严"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义正词严"?(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
泰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义正词严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壁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爱璧的
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逼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假
如泰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义正词严"的语气来。
③到了实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
然、轻松、放心、镇静、轻松、无惧无畏)
④秦王没有方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目空一切的秦王最终在蔺相
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成功。"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
无可奈何,没有别的方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的人(胆识过人、机灵英勇、见机行事、勇于牺牲、英勇
无畏、足智多谋……)
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语文教学教案3
-谈话导课
老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谁的照片?还记这是几年级的照片吗?看看照片,再看看
现在的你们?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探讨.
老师: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我国现代闻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也有过你们
同样的感慨,并创作了文质兼美的散文《匆忙》。我们今日就一起来学习文章《匆忙》,齐读课
题。
二、分析课文
1启由读课文,并且思索你从文章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老币板书(时间匆忙流去,一去不复返).
2、时间如流水一般从我们身边匆忙流过,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日子究竟去了哪
里?(板书:去了哪里?)
3.我们集体来沟通一下,我们的日子它去哪了?
(1)在静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你体
会到什么?(找学生回答)
老师:八千多个日子,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同学们你算过八千多个日子大约是多少
年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老老师告知你是20多年.为什么在我们看来20年挺长,作者却认
为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时间的流里,它显得很短暂)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时间的短暂(渺小,转瞬即逝,微乎其微)
谁来把这短暂的时间给大家读读。
老师:作者说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是说明作者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等).
他认为自己的八千个日子是无所作为的。(谁再来读读作者的心声)
(2)我们的日子还去哪了?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时间过得很快。
老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哪些词体会到了?
学生:跨,飞,溜,日子过的快。
老师: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把日子写活了
老师: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静默时,便
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学生:排比句。
同学们自由读体会,教老师一起和学生复述。
老师:在这段里你感受到我们的,日子究竟去了那里?洗手水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老师:同学们你的日子究竟去了哪里了?
说说自己的日子去哪里了?
教老师:大家说的真好,都找到了自己的时间,你从前是怎么对待时间的?学完这一段现在
怎么想的?
教老师可用诗句评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三、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时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感受到时间不经意间从我们的身边飞过、从我们
的身上跨过,从我们手中溜走,在我们的叹息声里闪过,告诫我们应当懂得珍惜时间。理解了课
文,就请大家有感情的美读课文吧!
四、扩展
1、同学们你们想说点什么呢?
2、今后的日子希望大家把握时间,珍惜今日,真正做个时间上的主子,好吗?
语文教学教案4
教学内容:《17、石头书》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当怎样读这本
“书"。
-导入新课
(1)(指着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相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接着探究这些石头的奇妙?今
日,我们接着学习《石头书》.
(3)检直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要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4)我的非常钟
师:"什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探讨
师总结:同样的词,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不肯定一样.
想一想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索沟通
生:《蒲公英》一课中"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情趣。
其次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意义。
“假如我们光读书,却不专心思索,提不出问题,这可是个问题"
"提不出问题"的"问题"是想回答的题目。
“这可是个问题"的"问题"是值得留意的地方
师:例子举得不错,两个"意思""问题”的意思的确不一样,通过刚才的探讨,你
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肯定一样,我们要联系上
下文来理解。
二质疑激趣,精读课文。
1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指名读这句话。
(2)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依据学生回答相继出示:石头怎么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么读这本"石头书"呢?
2这三个问题其实很简洁,答案就在课文里,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再与同座同
学沟通沟通。(赐予充分的.时间)
3全班沟通。
(1)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几小节?谁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石
头像书
a听同学们这样说,老师倒有个问题了: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看我们平常用的书,语文书
啦,思品书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学问)。b而这石头光
秃秃的,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怎么才能找到答案?
老师教你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
在这些自然段前做一个记号。
C沟通:你找的是哪一自然段?把这一段读一i卖.(第五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这一段。
练习说话.用"因为一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d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七、九自然段。
(2)我们读书球得学问,那石头会告知我们什么呢?
a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
b指名回答。
C练习说话:(出示)
化石告知我们:这里曾是()0后来,这里变成了().又过了许多许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石头书会告知我们()
(3)川川和磊晶听了叔叔的话后兴奋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
本书。"这里的"读"是我们平常读书的读吗?那这个"读"字该怎么理解?
(读:钻研、探究)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理解练习
1)、填空:
(1)石头就是书,不仅因为它的,就像,而且因为石头书上也有字和画。"字”指、和,
"画"指。(2)"它能告知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
有很多昆虫。"中"它"指。从,我知道这里曾是一片密林;从,我知道后来这里变成了大
海。
2)、课外阅读:《惊奇的大石头》
3、小结:今日,我们跟随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石头里竟蕴含了这么多的学问。
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类似“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去探讨。我们现在应当
努力学习,蓝驭学问,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奇妙。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自主练习
1、"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哪个歇后语的怠思相近?
2、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石头一书
一层一层一页一页
雨痕、波痕……字
树叶、贝壳、小鱼……画
告知……获得学问
才智瞬间
拓展阅读
化石小资料:
简洁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头
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多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很多都
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
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四周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
(甚至一些微小的内部构造)依旧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
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
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头
和经验的改变,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改变等等。
人物小故事:
惊奇的大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爱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嬉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
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静静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
遮得密密层层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爱
好: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唯恐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
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经常掉下来陨石,或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气肯定特别大。它应当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晰。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
个问题李四光想了很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
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特地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最终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
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觉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
他的这一探讨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语文教学教案5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3、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晰通假字。
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晰通假字。
一、自学检测。
1、孑L子名_,字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宏大的一家____家,是
一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主见—教化上主见_____
2、《论语》是一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一及其门徒的
一,与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3、给生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愠()三省()
传()不习乎曾()子罔()殆()
诲(汝(阅之乎弘()毅()凋()
二、参照注释,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1、第一则:重点词语翻译:
子:__时习:一说:一
愠:___君子:____
"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内容理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其次句讲的是()
第三句讲的是学习的()。(提示:学习方法、学习看法、修身做人)
2、其次则:重点词语翻译:
吾:日:_____三:______省:__为:
谋:忠:交:______信:______传:习:
翻译本则()
3、第三则:重点词语翻译:
故:______知:______可:以:为: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翻译本则()
思索:这则论语在学习方面赐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第四则:重点词语翻译:
罔:殆:
翻译本则()
思索:这则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思索?对于我们学习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5、第五则:重点词语翻译:
诲:______女:一见之:为:______是:______
”......也……"译作”……是……"
翻译()
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看法和方法的()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1、背诵这五则论语。
2、接着驾驭这五则中未驾驭的字词及句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困惑是:
一、孔子和论语。
1、孔子名一,字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宏大的一家,一家,是
一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是一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一及其门徒的
_,与_合称“四书”.
二、说明下列加点的字。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诲女知之乎?()
7、是知也()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文教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V、W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
2yiwuyu0
3驾驭yi、wu、yu的四声,能干脆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六个单韵母,并带调认读
(二)学习声母y:
1看图,学习发y的音,相识y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v的形。
2比较区分y和i.
3相识yi,练读yi的四声。
(三)学习发w的音,相识w的形
1看图,学习发W的音,相识W的形.(屋顶的形态提示w的形。)
2比较区分W和U。
3相识WU,练读WU的四声。
(四)指导书写y、W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练读yu的四声
(六)比较y—i—yi、w—u—wu.u—yu,知道y与ii组成音节,u上两点省写规则
(七)看图读带调音节
(八)复习肌固
熟读带调的i、u、U、yi、wu、yu。
(九)扩展活动
1,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yi衣服医生一年级yi阿姨
yi椅子已经以后yi简单看法
wu乌云乌龟乌鸦wu吴老师梧桐树
wu跳舞中午五星wCi大雾服务
yu淤泥yu金鱼鲤鱼
yu下雨雨衣yU玉米玉石
2.读一读,找出声母、韵母和音节。
yiiyuwuwuyu
语文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辨别这些汉字的特点。
2、能通过平常的积累,按要求填写词语;能仿按例句和提示语将句子补充完整。积累生活
中的一些流行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平常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的.问题。
情感看法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常积累的学问敏捷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写词写句
教学难点:动手收集资料,主动参加语文活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读、写、议相结合
教学潮呈:
一、激情导入
二、走进"写字板"
1、学生先认读"睁、挣、净"和"形、影、彩"这两组汉字
2、师指名学生读,刚好订正错音。
3、提问:这两组汉字从形体上看有什么特点?
4、学生探讨、沟通,师点拨。
5、学生试着给六个汉字组词,并指导进行书写
三、走进"我能写"
1、学生读题目,弄清题意。
2、指名学生说,师点拨。
3、学生依据老师的点拨,利用学过的学问自己填写。
4、小组沟通,师巡察。指名将学习成果在班上展示并评议
四、走进"我能说"
1、学生复习本单元内容。
2、学生自由读题目,弄清题意。指名学生说,师点拨。
3、学生试着补充句子。指名学生展示成果。
五、走进"读读背背"
1、学生先自由读词语,读正确,读流^11。
2、学生自读自悟,弄懂这些词语的特点和大意。
3、学生分组探讨、沟通,再指名学生说
4、学生自由读,体会、背诵。
六、课堂
学生背诵"百宝箱"里的词语,并试着再列举一些流行词语
语文教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能正确认读"荷花、莲蓬、饱胀、仿佛、衣裳、舞蹈、蜻蜓、芳香、碧绿、
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漂亮,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和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观赏荷花的漂亮。
教学难点:
理解"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事可真了不得”这句话。
教学打算:
课件、荷花录像。
教学课时: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块儿去公园巡游,看到了一池的荷花,闻到了它的芳香,荷花很美,
人人都宠爱她,想把它的样子描绘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详细描
写荷花的。
二、复习生字
[课件演示:本课词语"荷花……翩翩起舞]
1、指名读
2、齐读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A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索:课文哪个段落详细描写了这一池荷花?(其次自然段)板书:
荷花
B这一段除了写荷花以外还写了什么?板书:荷叶[课件演示:荷花、荷叶图]
(:品读其次自然段.荷花优质课教案设计
I、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其次自然段。
边读边划记自己喜爱的句子,同桌相互沟通,说说为什么喜爱它。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我喜爱:
Q)"荷叶挨挨挤挤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我读懂了:荷叶的形态像一个个大大的盘子,圆圆的;我读懂
了:荷叶的颜色像玉一样,碧绿碧绿的;我还知道了:荷叶的数量许多,从“挨挨挤挤"这个词
语可以看出来。)板书:挨挨挤挤一同学们,你们看,这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就像一个个碧绿
的大圆盘呢!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二人读、齐读)
我喜爱: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课件演示:荷叶中冒出来的白荷花]
a.谈体会:能说说你为什么喜爱这句话吗?(我觉得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很好)b.换
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c.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刚才大家说的"长"
字或"伸"字呢?(因为这里用"冒"字更形象更生动)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
想干些什么呢?e.生想象、反馈.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一起
来读一读这一句。
我喜爱:
(3)"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段话写的是荷花的什么?(姿态)我们来看看[课件
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a.看了刚才的画面,谁来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刚开
的、全开的、将开的)b.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荷花的美和可
爱吗?)c.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喜爱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
书:千姿百态
(4)是的,荷花千姿百态,每一朵朝艮美丽,我们一起来观赏一段录像[课件演示:荷花
录像]
D理解、感悟第三段。
过渡语:荷花池里的荷花美吗?(美)那作者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1、自由的读第三
自然段。2、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
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又是谁呢?)
小结:陵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很美,而且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
荷花竞相开放的朝气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奇妙的
大自然这位了不得的画家创建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了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
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3、表演朗读二、三自然段。
E巧读四、五段。
I、说感受,听录音,体会情感。
站在这如画的荷花池边,你们有什么感受?
语文教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体会中华少年酷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句子含义,感受中华少年酷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课件
学生打算:搜集作者资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简介作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当我们中国从四川地震的灾难中走出时,当2024奥运会场上中国
运动健儿夺得一枚又一枚金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是啊!酷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
净最博大的‘情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国家而傲慢和骄傲。今日我们师生共同走
进诗歌《中华少年》.出示课件1
2.简介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那些了解?
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出示课件2
2.检直预习:这首诗歌共有几节?分别写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出示课件3
二.合作学习,初悟诗情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才智无穷,身上隐藏着巨大的潜能,信任通过你们的努力,通过合
作学习定会理解这首诗歌的情感.(全班分4大组,每组学习两节诗歌,每个大组分2个小组,
一组学习朗读,一组沟通诗歌的意思、情感、作者的表达方法。)
出示课件4
三.展示沟通,品句悟情
同学们,经过你们的主动参加,现在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分组汇报,老师相机指导每
节中重点句子朗读的语气以及含义)出示课件5-8
四.诵读表演,升华情感
同学们,你们情愿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吗?请四位同学和全班同学合作
朗诵这首诗歌。出示课件9以及轻音乐
五.总结,拓展延长。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将来,民族的希望,我真,眈福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绚烂的诗篇。再过
几天就是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我提议,我们利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唱一首爱国歌
曲,朗诵一首爱国诗歌或散文,激情演讲等方式表达我们中华少年对祖国妈妈生日的庆贺。请同
学们下去仔细打算!
语文教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多音字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4吗犯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
马教化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育分析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教学难点:
(1)驾驭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拦住、挡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另除深;
(4)用词造句.
教学打算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
2.了解〃国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1)揭题后,指出阅读思路: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
怎样的?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状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拦住、挡住、磨坊?
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0()的状况,然后写老马0,最终写小马()。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L2E殳课文后,说说情愿的意思。
(2)老马听了4吗情愿帮助妈妈做事,老马兴奋地说,这里能用连蹦带跳吗?为什么?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
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终一画是斜钩。
8.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其次次:趟过了河
教学反思:(略)
语文教学教案11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城宏伟和高大坚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视察事物的方法及写作特点。
4、通过学习,相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才智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宏大奇
迹,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1、理解长城的气概宏伟和高大坚实。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老师打算:
课件。
2、学生打算:
广泛搜集长城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民间故事等。
一课时e
一、沟通信息,资料共享
1、师:据报道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斯特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辩识
出地球上两项特大的工程。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项是我国的一项宏大的工程,你们知道
它是什么吗?
(长城)
关于长城,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请大家展阅和简介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长城的资料和信息。
2、师:大家的课前打算工作令老师相当满足。对于长城,你们都有了相当的相识和了解。
下面,我们来读一篇特地描写长城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长城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板书课题:
长城
二、充当导游,命口课文
1、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明白处做记号。
2、组织学生谈读后感.
3、师:看来大家的感受和老师一样,这篇《长城》真是景奇文美呀,稍作加工,便能成为
绝佳的解说词。大家知道吗,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去巡游这个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作。谁情
愿充当小导游,把长城介绍给大家?
(在学生试着解说时,老师提示其留意生字、新词读音,并帮助其梳理解说词的结构,培育
其语言表达实力及组织材料的实力。)
4、请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练读课文:
初步读出语言的灵魂感,然后在全班自由展读,互评提高。
三、视察远景,感受雄壮
1、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
请大家看这张图,试着用一句话来描述。
(学生描述长城的宏伟时,老师提示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形象和更有吸引力。)
2、师:这张图是在飞机上拍摄的,从中可以看出长城从远处看的一个也许模样。同学们的
描述各有特色,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请大家齐读第一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词语来概括长城从远看的模样,并让学生比照图片体会"蜿蜒回旋"
的意思。
4、让学生思索:
作者说长城像条龙,这说明白什么?
(学生从"龙"字中体会出作者对长城的.敬重之情。)
四、近看长城,剖析结构
1、在飞机上俯视可长城后,作者又来了长城脚下,对长城进行了一番近距离的考察。我们
接着看课文,思索一下: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长城的哪些建筑?
学生读书后回答。
2、课件出示长城近景图:
让学生走上讲台,比照图介绍课文第2段的内容。师生共评,归纳出长城各建筑的特点。对
于跺子、了望口和射口这三个部分,学生可能相识不够清晰,老师可以用图示来讲解。
3、探讨:
作者是根据怎样的依次来写长城的构造的?
作者先写整个长城高大坚实再写城墙顶接着写城墙顶上的跺子垛子中的射口和了望口,
这是先整体、后部分的说明依次.
4、让学生就这一段内容发表感想,体会长城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语文教学教案12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奇妙,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独创的爱好与愿望。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导入,揭题
上新课前曾老师要带着小挚友们一同乘上特快列车到我们祖国以及世界各地去观赏一番那
里各种各样的桥。(播放桥的图片,师解说)
这些桥都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而有一位叫兰兰的小挚友今日要过几座别出心裁的桥,让我
们跟兰兰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请小挚友们把课题洪亮的读一读一兰兰过桥.
二、检查预习状况
1、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2、老师随机教学生字的读音。
3、归纳学生对课题提出的三个最好的问题。让学生带上其中的两个问题再次预习课文,
然后自己解决。
三、学习潜水桥部分
1、过渡: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哪座桥?并说出理由。随机出示小秘诀:先找出哪些自然
段写了自己所喜爱的那座桥?再反复读,找出表示桥特点的词句。
2、喜爱潜水桥的学生依据小秘诀说理由,其他学生质疑。老U币相机出示句子进行词句教学,
归纳出潜水桥的特点:牢固、透亮.
3、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教学第五自然段
过渡:走过潜水桥,兰兰和爷爷又来到了哪儿?哪个自然段告知我们?轻声自由读,想想有什
么想弄明白的?
生质疑,解疑。
五、教学塑料桥部分
过渡:喜爱塑木衡的小挚友站起来。老师信任你们刚才已经很仔细地自学过写塑料桥部分的
内容了。现在请你们根据"小秘诀”来给其他小伙伴介绍介绍塑料桥,可以吗?先要介绍的是什
么?接着是一?
1、第7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留意让其他小挚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
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灵巧。
2、第8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留意让其他小挚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
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平稳.
3、第9自然段。
看电脑动画,理解塑料桥运用过程。
4、编儿歌.
六、教学第十自然段
生质疑,解疑。
七、总结延长
假如你是桥梁专家,你准备造什么样的桥?
小挚友真会想,可是你们和爷爷设计的桥在现实生活中都还没造出来,要想让你们的幻想成
真,你们应当怎么做?
八、作业
将自己设计的桥画下来。
牢固
潜水桥
透亮
32、兰兰过桥灵巧
塑料桥
平稳
语文教学教案13
设计理念:
语文乐园(七)中字、词、句的学习内容表现出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紧密结合,对学生来说
这样的内容在理解、运用过程中有肯定的难度。教学中,我尝试调整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自主发觉,帮助学生理解。激励实践,敏捷运用。力求达到教学
的最优化。
教学目标:
L精确认读含有多音字的词语,驾驭6组多音字。
2、在读四字词语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学习阅历视察、发觉词语中的好玩现象,积累词语,
学习运用词语。
3、通过读句子,体会关联词"不仅……而且……”的并列关系,照样子仿写句子,学会用"不
仅.而且……"说话.
4、通过读成语故事,感受成语的蕴意,积累成语。
5、运用平常所积累的学问,对电脑的功能形成较完整、全面的相识,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
习和生活中去主动地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和沟通。
6、培育学生擅长视察、体验生活,敢于想象,大胆创建的品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打算:
小黑板、田字格卡、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来试试"部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日,又到了语文乐园的时间,让我们乘着华蜜快车动身吧!
二、词语之家
1、由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并反馈。
2、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3、全班齐读词语。
4、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
三、成语之家
1、你们瞧,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乐园。这儿有两扇门,你们想先进到哪儿去看看?
(出现"想""铲两字.)
2、这是两个什么字,让我们来读一读?(指名认读两字)这两个字里藏着些什么呢?想看看吗?
3、出示想的三个成语。自由读一读,并反馈。
4、出示新的三个成语.
①你发觉城市有哪些改变?
②这不断改变更新的生活给了你什么感受?
(在沟通过程中,老师相机出示词语"日新月异""万象更新""推陈出新”.)
这么蒸蒸而上的.景象就在这些词里表现出来了.
该怎么读好呢?谁来试试?
5、我们看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再来一起读读这些词。记住它们吧!(指读、带读、齐读、
分组读等形式认读、记忆.)
四、句子之家
1、(出示挂图)看看这新式房屋,说说它是什么样儿的?(指名回答)
过渡: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是怎么介绍的?
2.(出示例句:它不仅形态特殊,而且功能曲艮特别。)
(1)读一读句子,你发觉这新式房屋有什么特点?(形态特殊、功能特别)
(2)再读一读句子,句子中除了写出这两个特点,你还有什么发觉?
(句子中还用了"不仅……而且……”这两个词。)
(3)小结:看来,我们可以用"不仅……而且……”这两个词将事物的两个特点串起来写成一
句话。
3.(出现长江大桥、水果图片)
⑴说说它们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学生看图回答)
⑵你能用上"不仅……而且……”来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长江大桥不仅美观,而且坚实。
苹果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养分丰富。
4、想一想你熟识的事物的特点,还能像这样来说句子吗?请你来试试。
(在学生说句子的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正确运用"不仅……而且……”)
5、大家说得很好,请你把自己最观赏的句子写下来。写的时候,请留意字的大小写匀称。
6、展示学生写的句子,全班观赏。
五、故事之家
1、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
2、指名读。并正音。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与发觉"和"我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进行"探究与发觉”
1、(cAI:乐乐坐在电脑前)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老挚友乐乐在于什么呀?听听乐乐是怎
么说的。
(CAI:乐乐笑着说:"我正在电脑上画画呢!你们利用电脑做过什么?")
指名学生沟通。
2、你们利用电脑做过这些事情,想对电脑说些什么呢?乐乐也在夸电脑呢!你们听。
3、(CAI:乐乐说:"电脑的本事可真大。它能写字、能画
画、能……")
你还知道电脑有什么本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沟通.
二、激励创想,完成"我的作品"
1、请你也来发挥你的奇思妙想,说一说你还希望电脑能干什么?
2、请把你的奇思妙想写在卡片上,留意把句子写完整。
3、学生书写,最终全班沟通。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教案14
[教学设计]
《瀑布原语文试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
足,比方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宏伟壮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酷爰之情。由于诗词
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假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简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
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
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观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特性化地阅读。这首
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运用叠句、对偶和排比,非常富于节奏感。读
起来琅琅上口。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
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文,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方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作者用词精确,使读者
听见见形。例如一个"啊"加上感叹,把令人惊喜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座珍宝的屏",
一个屏字再加上"珍宝"两字使一座晶莹透亮,酷似珍宝,在阳光下熠熠闪烁的壮丽瀑布跃
然纸上。最终的“如烟,如雾,如尘"更是把风中的瀑布写得白茫茫,轻飘飘的一片。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1、感受瀑布宏伟壮美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酷爱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瀑布》使一首包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作
者对祖国山河无比酷爱之情。据此,我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领会美妙
景色,受到美德熏陶,激发酷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本课重点是培育学生正确流^J、有感情的朗读
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行为、壮丽。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
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支配如下:
1、录像引入,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我们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
所再造的巡游瀑布的情境中。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
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
2、初读课文,相识生字。学生在小组内读文,自主合作识字。
3、细读课文,感悟课文。
4、运用多种媒体,理解诗歌。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景物,如教到"似乎普普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
的风吹过松林这里可播放浪涛声、松涛声让学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声音。其次小节"千丈青
山衬着一道白银"这里可放录象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瀑布的磅礴气概:"如烟皮口雾如尘",
播放录象片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会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美妙情感。
5、观赏,讲析完诗意让学生再回味全诗,把自己最理解,最喜爱的地方说出来,并陈述依
据。最终拓展延长,让学生观赏各种各样的瀑布,动情时结束新课,留给学生无穷的回味。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
历,有效进行自学,同时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搜集所需的材料,扩展视野,让学生逐步养
成勤学、好问、多思、善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洲斤]
本节课老师以展示自己在黄果树瀑布前的照片起先,一下子拉近学生与瀑布的距禹,产生情
感上的亲近,自然的引入课题,接着老师在画面与音乐衬托下的范读,引领学生整体感受文章所
蕴涵的美妙意境。老师设计出在字词学习、问题提出、深化理解三个层面上绽开富有成效的学习
活动。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问题绽开,教好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最终,在文本
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显得自然而有意义。应当说,这是一节教好地体现新课改精神,
富有创新意义的展示。
这是一节充溢激情的课。情感具有感染性。老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
极大的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互动,画面与美文交融,通过观赏瀑布画面,倾听松涛声音、
朗读文章美句、联系生活阅历的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效的装修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餐饮设备用品-布件
-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与决策优化研究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脑梗塞的临床护理
- 贲门肿瘤的临床护理
- 2025合同执行中的违约责任
- 2025全面售后服务合同模板
- 2025电影剧本版权购买及发行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三-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福建省动植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版)》配套教学课件
- 离婚协议书免费版大全
- DB32T 4076-2021 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技术标准
- 分析化学第三章酸碱滴定法课件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含深井铸造)
-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
- 工程地质测绘ppt版(共61页)
-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测绘PPT
- 崩塌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