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十四_第1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十四_第2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十四_第3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十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练(十四)古代商业的进展和经济政策(见同学用书第309页)(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常德高三期末)《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解析】政府设立特地管理市的“司市”(“市之长”),都城这类大城中,一日三市,各有主要入市者,定时交易,故选择C项;西周分封制导致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解。【答案】C2.(2021·绍兴高三期末)《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下列对当时商业进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C.处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D.繁华商业中心成为交易活动的平台【解析】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草市”形成是在南北朝时期,故B项错误;邸店消灭是在唐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当时商业活动繁华的景象,故D项正确。【答案】D3.(2021·信阳高三二调)《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A.唐朝初年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B.唐朝初年,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C.唐朝铸铜业的显著进展,使货币发行量激增D.隋朝经济快速进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唐初武德四年废五铢钱,以“开元通宝”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径八分,重二铢四叅,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当年在铸造时,便托付了秦王、齐王、右仆射裴寂三位朝廷王公重臣在洛阳、幽州、益州等地开了四个造炉去铸钱,禁止私自铸钱,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解B、C、D三项。【答案】A4.(2021·台州高三期末)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铺张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富强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材料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今朝半醉归草市,教导青帘上酒楼C.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D.天际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市主要出售波斯和大食商人的珠宝玉石等铺张品,“笑入胡姬酒肆中”意思是笑着进入了异族歌姬的酒坊中,故C项正确;A项出售的是莲藕、丝织品,属于中国特产;B项反映的是草市有完善的饮食服务;D项反映的是草市吵闹的情景,故排解A、B、D三项。【答案】C5.(2021·淄博高三抽测)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B.“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C.“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D.“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解析】本题可接受排解法,A项为明清时期,B、C、D三项均反映了宋朝商业城市富强局面,及向市民社会转型的趋势,故选择A项。【答案】A6.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逐步进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转变得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在此,他认为明清时期()A.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形成B.商品经济开头冲击专制统治C.经济文化领域消灭了转型前兆D.商品经济进展难以动摇封建统治【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作者是认为明清时期商业得到进一步进展,没有显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转变得最少的是政治”说明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展难以动摇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D项正确;依据材料,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展冲击了经济文化领域,但没有显示消灭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兆,故C项错误。【答案】D7.(2021·丽水一模)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实行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缘由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土地私有,并允许土地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夫的盘剥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解析】要通过题中现象分析实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实质是土地私有,故选B项。【答案】B8.(2021·淮北一模)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管仲为安徽颍上人。他主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等。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B.商业兴盛带动农业进展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D.生疏到物质的打算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故C项错误;“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说明A项正确;“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说明B项正确,“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明D项正确。【答案】C9.(2021·肇庆一模)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由于()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C.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D.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交通、农业和手工业落后的表述并不正确,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是比较先进的,交通也很发达,且题干没有提及“海禁”故排解A、B、C三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说明中国古代商业的进展受到束缚,故D项正确。【答案】D10.晚清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依据当时世界经济进展的趋势,海禁“大错”主要指()A.阻碍新的生产方式产生B.助长了盲目自大的思想C.影响了一般百姓的生活D.阻断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解析】海禁政策并没有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消灭,故A项错误;海禁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肯定程度上使国人盲目自大和肯定程度上影响了一般百姓的生活,但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经济进展的趋势,主要“大错”是丢失了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故排解B、C两项,选择D项。【答案】D11.(2021·嘉兴高三测试)1684年,康熙帝颁布“开海”命令:“今海内一统,出洋贸易,得旨允行”。1717年,又以南洋地区“西洋泊船之所,公开盗贼甚多”,恐其结成反清势力为由,下令禁止南洋贸易。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开海”的政治前提B.“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C.欧洲列强联合反清是“禁海”重要缘由D.康熙帝时期清朝政府开头推行海禁政策【解析】从题干材料关键词“出洋贸易,得旨允行”“西洋泊船……盗贼甚多……恐结成反清势力……禁止南洋贸易”来看,康熙年间,出于政治统治考虑,民间对外贸易受到政府严格管理和把握。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康熙颁布“开海”命令是在平定三藩之后,平定噶尔丹叛乱发生在1696年,“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开海的政治前提”不符史实,故A项错误;“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符合史实和题意,故B项正确;“欧洲列强联合反清是禁海重要缘由”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清朝政府开头推行海禁政策发生在顺治时期,“康熙帝时期清朝政府开头推行海禁政策”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B12.(2022·合肥二模)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行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A.加剧内忧外患B.阻断中外经济沟通C.激化中日冲突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解析】本题考查“海禁”政策。从材料“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以及“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行胜诛者”可以推断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加剧内忧外患,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外经济沟通的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不单是指出“寇愈盛”而且还指出“海滨人人皆贼”,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海禁政策的危害,不是说明海禁政策的防卫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21·绵阳一模)工商业的进展和政策、市场、经营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方案。这个方案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关于铁的专卖……据专家估量“当时役使了不少数量的官奴婢和罪人……此外还征用自由身份的民佚。”(前117年开头实施这一方案——编者)……冶铁的技术也有空前提高,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进展的一个高峰”……“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贯,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图公元960-1280年间宋王朝是集约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在此期间人均收入提高了1/3,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到了13世纪,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进展,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材料三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进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贸易中心……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种种迹象表明,鸦片战斗前夕,中国已开头消灭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当然,封建官僚体制……都延缓了这种转变。——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进展》(1)依据材料一,评述两汉盐铁官营政策。(10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4分)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分析,13世纪中国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的缘由。(6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学问,分析19世纪初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缘由。(4分)明清时期,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进展?(4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及资本主义萌芽。第(1)题抓住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作答要求是“评述”,也是依材料一内容对之作一完整的介绍。在材料一中,实际可分两部分,从开头至“据专家估量”前为第一部分,从“专家估量”开头为其次部分。前一部分为当事人说这项政策的操作,后一部分为专家评价其作用。第(2)题的第一问结合地图分析总结归纳。其次问先依据第一问总结出的海外贸易发达答出一点,然后文字材料中是先讲“水稻种植的广泛进展”,才说到“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符合规律上前面是后面的缘由,这一点可总结出。再结合所学学问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第(3)题从材料结构来看,第一个省略号前的内容是统一市场形成缘由,可总结出手工业进展,以及当地贸易的进展(商品经济进展)。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农业进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等因素。【答案】(1)措施:政府管理煮盐、冶铁;招募百姓自备经费,使用官府器具煮盐;严禁私自铸铁、煮盐;设置铁官管理铁器的专卖,役使奴婢、罪犯、自由民卖铁。作用:提高了冶铁技术;解决了国家所需的部分经费。(2)特点:范围广,东至朝鲜日本,西及西亚、东北非沿海地区;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缘由:两宋时代,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的兴盛;水稻广泛种植吸引和支撑更多人口。(3)缘由:农业和手工业的进展;商品经济的进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进展等。因素:自然经济的阻碍;实行海禁政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制度的阻碍等。14.(2021·常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政府规定某国)“朝贡每船不过100人,多不过150人。”“所贡方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太祖诏书礼部曰:番邦远国……其所贡方物,不过表承敬而已。”——《明实录》材料二(朱纨写道:)“我朝立法垂训,尤严夷夏之防,至今海滨父老相传,国初寸板不许下海。”——《明史·朱纨传》材料三凡沿海去处,下海船只,除有号票文引,许令出海外,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二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者,正犯比照谋反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衙充军。——《大明律·兵律三》材料四传统中国建立的贸易体制不在于贸易而在于“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的“华夷秩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