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2、在“梦回唐朝,引领时尚”的主题活动中,下列提纲中不正确的是()A.饮茶风俗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B.椎髻赭面、嘴唇涂黑视为落后习俗的表现C.妇女身穿男装、戎装成为一时流行的时尚D.骑马出行成为首选,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3、图是小红做的读书笔记,图中横线应填写

A.兼爱B.法治C.民贵君轻D.有教无类4、下列人物在书法方面取得极高成就的是()

①李白②颜真卿③柳公权④关汉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5、顾恺之生活在()A.三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西晋时期D.东晋时期6、(改编)“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A.大食B.新罗C.日本D.天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化”。8、半坡居民普遍使用____石器。9、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____,它是一种____器。10、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____。他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

____11、唐朝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为繁华商业区。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12、这里,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近代史上第一批通商口岸。这里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T.正确F.错误14、某同学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他应该去河南安阳。______(判断对错)15、公元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长平之战。()16、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17、()杰出的蒙古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18、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3题,共12分)19、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焚书坑儒;汉武帝时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请回答: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的含义?

(2)“百家”出现于何时?“儒术”的创始人是谁?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4)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为推行这一主张,当时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后世有何影响?20、我国古代许多著名战役推动中国历史进程。(1)电视剧《封神榜》中武王伐纣的关键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视剧《神话》中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在安徽境内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21、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古代中华文明成就的认识。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2题,共6分)22、根据提示补全内容⑴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⑵秦始皇派人开凿的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⑶东晋的____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有何风俗习惯?(写两个风俗)(3分)(2)材料二中的“市舶”指什么?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是怎样“措置”的?(2分)(3)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均反映的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史实,故选C。【解析】【答案】C2、B【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的社会气象.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CD都属于“梦回唐朝,引领时尚”的主题活动中是正确提纲;B选项唐宪宗时流行椎髻赭面;嘴唇涂黑的习俗,所以不视其为落后习俗的表现,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答案】B3、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墨子的相关思想。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墨子为墨家的创始人,其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主张举贤、节俭等。法治是韩非的思想主张;民贵君轻是孟子的主张;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故选A。【解析】A4、C【分析】①李白的主要成就是诗歌;②颜真卿的主要成就是书法;③柳公权的主要成就是书法;④关汉卿的主要成就是元曲.

故选C.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书法成就.

本题以考查李白、颜真卿、柳公权、关汉卿的成就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C5、D【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画家,东晋的顾恺之尤为著名。故选D.东晋时期。【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6、D【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及中亚各国,一路备尝艰辛苦难。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就是玄奘,他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天竺。故选D。【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化”的地理位置。“三星堆文化”是出现在商周时期的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的一种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独特的青铜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解析】【答案】错误:___云贵高原__________更正:___成都平原_________8、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聚落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第一子目半坡聚落中的内容:“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可知,故填磨制。考点:半坡聚落【解析】【答案】磨制9、编钟演奏乐【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编钟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0、玄奘《大唐西域记》【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玄奘西游的历史事实;考查了其作品。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1、略

【分析】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但唐朝实行严格的夜禁,不可能出现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的情景.唐朝政府为了维护长安的社会秩序和市民安全,于是实行夜禁.每天夜幕低垂以后,坊里、东市、西市的坊门都要关闭,禁止出入,直到第二天黎明,坊门才可打开.

故答案为:

错误:坊为繁华商业区.改正:市为繁华商业区.

本题考查的是唐长安城.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长安城的相关史实.【解析】坊为繁华商业区;市为繁华商业区1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由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填:南京。【解析】南京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思想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所以,这句话的表述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14、×【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他应该去陕西咸阳。

故答案为:

×。

本题查秦朝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朝建立和秦朝统一的史实。【解析】×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长平之战。【解析】【答案】×16、√【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远古居民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所以本题是正确的。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答案】正确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成吉思汗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时,铁木真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铁木真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所以本题正确。【解析】T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隋朝大运河开通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综上所述,故选F。【解析】F四、材料题(共3题,共12分)19、略

【分析】

(1)本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

(2)本题考查“百家”出现的时期和“儒术”的创始人.

(3)本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4)本题考查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儒家思想以及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2)“百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被称为“百家”.“儒术”的创始人是孔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4)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实现大一统,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为推行这一主张,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故答案为:

(1)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

(3)董仲舒;西汉时期.

(4)统一思想,实现大一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牧野之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得到姜尚等人的辅佐,实力强大起来。约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中,取得胜利。商纣自焚,商朝灭亡。(2)本题主要考查巨鹿之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也就是破釜沉舟,最终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3)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课本已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苻坚征集八十多万兵力,与东晋八万人隔淝水对峙,最终晋军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解析】(1)牧野之战。(2)巨鹿之战。(3)淝水之战。21、(1)①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三、四中的遗物所代表的文明成果的分别为青铜器、甲骨文。

②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它出现于商朝。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因此,材料一;二、三、四分别代表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学派的观点。

(3)勤劳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主观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青铜器;甲骨文。

②商朝;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3)古代文明灿烂辉煌。(言之有理即可)。【分析】

本题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为切入点,以四幅图片和四段文字材料为依托,考查了甲骨文;司母戊鼎,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等知识。

本题考查甲骨文、司母戊鼎,百家争鸣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小题1】(1)①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三、四中的遗物所代表的文明成果的分别为青铜器、甲骨文。

②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它出现于商朝。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因此,材料一;二、三、四分别代表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学派的观点。

(3)勤劳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主观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