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人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人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人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人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24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B.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健数目减少C.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D.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3、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图示实验数据分别是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上清液(细胞外)中的35S和32P占初始标记噬菌体的放射性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实验中搅拌的作用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4、经研究发现HCV(丙型肝炎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①②③表示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为转录,②为翻译B.过程②和③的模板信息相同C.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D.过程③存在A与T配对、C与G配的5、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部分细胞分裂图像以及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的时期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丁图BC段可以用来表示图乙所示细胞中DNA的含量C.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丙图细胞,可以观察到正在分离的一对性染色体X和YD.丙图所示细胞分裂完成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其细胞呼吸进行得相对比较缓慢6、将两个抗虫基因A(完全显性)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M(每个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M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A基因(只要是A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若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时间发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造成的7、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鉴定DNA时,将溶解的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可以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观察质壁分离时,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的叶片8、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B.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___________。10、基因与基因、____、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11、中心法则图解:_____12、适应具有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在降雪晚而少的冬季,雷鸟因羽毛换成白色反而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是_____实验和_____实验。14、位于_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15、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生物_____________的集合。如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或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都可以看作一个种群。种群是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也是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________传给后代。16、在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之间往往能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的结构,完成下表:。结构主要组成成分特点描述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②______消失四分体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多个核糖体与⑤______结合形成的复合物RNA、蛋白质能同时合成⑥______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DNA、蛋白质其所含RNA聚合酶可催化⑦______17、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_____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个基因。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19、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______)A.正确B.错误20、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______)A.正确B.错误21、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22、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______A.正确B.错误2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A.正确B.错误24、若一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25、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26、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7、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染色体为X、Y,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在该植物的某红花群体中出现了一株白花雄株,将这株白花雄株与多株红花雌株杂交,F1全部为红花植株。F1的雌、雄植株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2:1:1.对白花雄株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基因都能被标记为红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某个细胞,出现了4个红色荧光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结果可知,红花对白花是____________性状。基因A、a位于____________,则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该植物中的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若从上述植株中选择亲本,通过两次杂交,使获得的F2中;雄株全部开白花,雌株全部开红花。请写出实验步骤和结果:

①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得F1;

②选择____________杂交,得到的F2中雄株全部开白花,雌株全部开红花。28、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测;最终从细胞学角度理清了配子的产生方式及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1883年;贝尔登观察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条,而卵细胞与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则都为2条。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推测______。

(2)1900年;冯·温尼沃尔特解剖出生1天;1.5天、2天28天雌性小兔的卵巢,观察比较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发现刚出生的小兔细胞分裂图像为A,出生两天的细胞分裂图像为AB,而出生四天的是ABC,由此推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出现的顺序是______。

(3)1901年,Montgomery观察到某物种有1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全部染色体都会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他推测配对应该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而不是父(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理由是______。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就是现在所说的______染色体。

(4)1913年,Carother发现笨蝗细胞中有一对常染色体大小不等,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仅一条,减数分裂时这条X染色体只能待在一极。Carother统计了300多个后期的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比例接近______,这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某一极,非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__。

(5)研究发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偶尔会出现不对称交换(如图),推测这种交换会造成______变异。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24分)29、下图为某生物体内与基因表达过程有关的示意图;图1中①;②代表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②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其代表的物质为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②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称为_________。

(2)若一分子的①中含有300个碱基对;则转录形成的②中最多含有_________个碱基,由②翻译成的蛋白质最多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3)图2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图中的三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是否相同?__________(是/否)30、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关(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他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1)根据组别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31、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科学家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如图表示一些育种途径,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途径称为杂交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除了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合子,还可利用植物的________提高产量。

(2)最常用的试剂M是________,该试剂能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①途径,②途径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

(3)可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是___途径。经③途径所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32、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物种是指_____。某小岛上蜥蜴原种进化形成新物种的过程如下图,A、B、C依次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并不是所有新物种都是这样形成的,请举一个例子说明:_____。

(2)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aa的频率均为1/2[-(1/2)n]。该种群是否发生生物进化并说明原因_____。

(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_____。

(4)“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米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每年的4月间,大理蝴蝶泉一带有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大丽王蝴蝶个体间翅膀斑纹存在的差异,体现了_____的多样性。33、银鱼科鱼类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但其分类和进化问题尚存不少争议。按照传统的分类观点,太湖新银鱼、小齿日本银鱼、有明银鱼三个物种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属。科学工作者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下表是三种银鱼线粒体COII基因和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数据。COII基因Cytb基因太湖新银鱼—小齿日本银鱼13.4126.57太湖新银鱼—有明银鱼有明银鱼14.8924.32有明银鱼—小齿日本银鱼13.5916.95注:三个物种同一基因的基因序列长度相等;表中数据表示的是核苷酸序列差异百分比。

请分析回答:

(1)自然条件下,太湖新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________(填写“会”或“不会”)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着____________。

(2)三个物种的线粒体COII基因和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属于_______________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34、已知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一对栗色马生了一白、一栗两匹小马,若这对马再生两匹小马,一白、一栗的概率______________。

(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并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这是杂种还是纯种。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的杂交工作,所采取的配种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

现对其交配后代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

第一种:若交配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第二种:若交配后代全是栗色,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5-溴尿嘧啶(5-Bu)是碱基类似物,DNA复制时,5-Bu可与A互补配对,代替T作为原料;5-Bu也可与G互补配对,代替C作为原料。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A正确;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健数目增加,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复制时,5-Bu可与A互补配对,也可与G互补配对,则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正确;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T-A对复制一次时有A-5-溴尿嘧啶,复制第二次时有5-溴尿嘧啶-C,复制第三次时出现C-G,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D正确。2、C【分析】【分析】

鉴别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

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相当于测交;要确定植物的基因型也可以用该方法但不是最简便的,A;B错误;要确定植物的基因型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如果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说明甲是杂合子,如果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甲最可能是纯合子,C正确;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若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之比为3:1,可说明甲是杂合子,但由于是杂交,操作不是最简单,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能扣住题干中关键词“最简便易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3、B【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细菌的感染率为100%;上清液35S先增大后保持在80%,说明有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先增大后保持在30%左右;说明有30%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位于上清液。

【详解】

A;噬菌体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

B;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B正确;

C;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确认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

D;实验中搅拌的作用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D错误;

故选B。4、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HCV是一种RNA病毒;一个+RNA复制时,先合成出-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该+RNA,说明复制一次需要合成两条RNA。丙肝病毒(HCV)的+RNA还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蛋白质。

【详解】

A;据图分析;①属于翻译过程,其产物有些参与RNA复制,有些组成HCV的蛋白质外壳,A错误;

B;过程②和③分别合成-RNA、+RNA;两者的模板信息不同,B错误;

C;①属于翻译过程;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由于HCV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故①发生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C正确;

D;③是-RNA→+RNA的过程;该过程不存在A与T配对关系,D错误。

故选C。5、D【分析】【分析】

甲图着丝点分裂;含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乙图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丙图同源染色体分离,且不均等分裂,故为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丁图AB段表示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CD段表示细胞分裂。

【详解】

甲图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A错误;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丁图的BC段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能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B错误;丙图是不均等分裂,故为雌性的初级卵母细胞,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无Y染色体,C错误;丙图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成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未受精时,细胞呼吸比较缓慢,D正确。故选D。6、D【分析】【分析】

1、获得植株M是基因工程的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2、植株A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相当于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个A基因在两对不同源的染色体上。

3;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说明细胞中只含有1个A,则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说明细胞中只含有2个A,则明细胞发生了有丝分裂。

【详解】

A、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说明细胞中只含有1个A,则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因为正常体细胞含有2个抗虫基因,若子细胞中含有1个抗虫基因,则该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故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0,B错误;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说明细胞中只含有2个A,则说明细胞发生了有丝分裂(因为正常体细胞含有2个抗虫基因,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基因数相同),而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才会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说明细胞中不含A,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得含有2个A基因的个体产生不含A基因的配子,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7、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有些基础实验;包括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构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观察者网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回忆和梳理这些实验的原理、过程、结果与结论等,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

A;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而温度既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A错误;

B;DNA与二苯胺混合;水浴加热后产生蓝色,B正确;

C;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C正确;

D;观察质壁分离时;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的叶片,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A。8、A【分析】【分析】

DNA粗提取选材的标准:DNA含量高;并且材料易得.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采用哺乳动物的血液。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详解】

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提取不到DNA,而鸡属于鸟类,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DNA含量较多,A错误;DNA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后是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太过剧烈的搅拌,DNA链可能会被破坏,因此轻柔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B正确;在冷的95%酒精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如果用热的95%酒精会提高DNA的溶解度,不能完全使DNA沉淀,C正确;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正确。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分析】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行为。

【详解】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行为;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发生缠绕,交换相应片段。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行为。【解析】联会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因与基因产物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普遍性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噬菌体侵染细菌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性性别15、略

【解析】①.同种②.全部个体③.生物进化④.生物繁殖⑤.各自的基因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姐妹染色单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后期由于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2)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称为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

(3)多个核糖体与mRNA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能够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4)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开始进行转录过程;R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

【点睛】【解析】①.DNA、蛋白质②.后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或四分体时)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⑤.mRNA⑥.多条肽链⑦.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或mRNA的形成,只答到“DNA双链的解开”不得分)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本有遗传效应许多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19、B【分析】【详解】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

故错误。20、A【分析】【详解】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故正确。21、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22、A【分析】【分析】

【详解】

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使染色体数目恢复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正确。23、A【分析】略24、B【分析】略25、B【分析】【详解】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错误。26、A【分析】【详解】

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正确。四、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题意,将这株白花雄株与多株红花雌株杂交,F1全部为红花植株,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对白花雄株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基因都能被标记为红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某个细胞,出现了4个红色荧光点,说明该白花雄株的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含有白花基因(a),从而说明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即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XaYa;因此白花雄株(XaYa)与多株红花雌株(XAXA)杂交,F1全部为红花植株,F1的雌(XAXa)、雄(XAYa)植株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雌株(XAXA:XAXa=1:1):红花雄株(XAYa):白花雄株(XaYa)=2:1:1。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植物中的纯合红花植株中雌性的基因型是XAXA,雄性的基因型是XAYA;纯合白花植株中雌性的基因型是XaXa,雄性的基因型是XaYa。若从上述植株中选择亲本,通过两次杂交,使获得的F2中,雄株全部开白花,雌株全部开红花,可选择基因型为XAXA和XaYa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得F1;再选择F1中的雄株(或基因型为XAYa的植株)和基因型为XaXa的亲本植株杂交,得到的F2中雄株(XaYa)全部开白花,雌株(XAXa)全部开红花。

【点睛】

解题思路点拨——人类XY染色体不同区段的遗传特点分析:

【解析】显性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XAX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和XaYa上述F1中的雄株(或基因型为XAYa的植株)和基因型为XaXa的亲本植株28、略

【分析】【分析】

(1)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数目变异包括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或者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

(1)精子和卵细胞成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根据遗传物质的含量,推测配子中遗传物质减半。

(2)卵原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通过观察细胞分裂图像,先观察到A图像,再观察到AB图像,然后观察到ABC图像,由此推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B、C。

(3)由于减数分裂中全部染色体都会出现两两配对的现象;那么这种配对应该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而不是父(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因为如果父本(或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那么必然存在不能配对的染色体;只有配对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才能全部染色体都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样细胞的每个极只得到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随机的,所以X染色体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比例接近1:1。

(5)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不对称的交换;这种交换产生的变异叫做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减数第一分裂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解析】配子中遗传物质减半A、B、C如果父本(或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那么必然存在不能配对的染色体;只有配对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才能全部染色体都两两配对同源1:1自由组合染色体(染色体结构/缺失/重复)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24分)29、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1:图1表示转录过程;即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分析图2:图2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即以mRNA为模板,以细胞质中的20种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详解】

(1)据图可知;图1是转录过程,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图中①代表DNA,②代表转录的产物mRNA,构成m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

(2)若一分子的①中有300个碱基对;由于RNA是单链的,则①控制合成的②mRNA中最多含有300个碱基;由于三个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因此该mRNA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最多含有300÷3=100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3)由于最先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观察肽链的长度可以推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a→b;与三个核糖体结合的mRNA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因此图中的三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是相同的。

【点睛】

本题结合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学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过程、条件和产物等,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解析】mRNA核糖核苷酸密码子300100a→b是3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于乙组实验中;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

(2)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则甲组中亲本乔化蟠桃×矮化圆桃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_H_×ddhh,又由于后代中乔化:矮化=1:1,蟠桃:圆桃=1:1,均属于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

(3)若甲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并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4)实验方案:让杂合蟠桃与杂合蟠桃杂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解析】①.乙②.乔木③.DdHhddhh④.4⑤.1:1:1:1⑥.蟠桃(Hh)自交或蟠桃和蟠桃杂交⑦.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2:1⑧.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3:131、略

【分析】【详解】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物育种;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和生物进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①途径是杂交育种、②途径是单倍体育种、③途径是多倍体育种、④途径是基因工程育种,知道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这种育种方法除了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合子,还可利用植物的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即杂合子F1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

(2)途径③是多倍体育种;最常用的试剂M是秋水仙素,该试剂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相对于①途径杂交育种,②途径单倍体育种的优势在于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途径④是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途径③是多倍体育种,由于F1的基因型是AaBb,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AAaaBBbb。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则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20%x1+30%x1/2=35%。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即AA:Aa=2:3),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中AA占2/5x1+3/5x1/4=11/20=55%,Aa占3/5x1/2=3/10=30%,aa占3/5x1/4=3/20=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5%x1+30%x1/2=70%;可见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由35%变为70%,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点睛】

1)易错知识点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但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幼苗,而多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解题方法指导:已知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的A或a基因频率,其公式为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x1+Aa的基因型频率x1/2,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x1+Aa的基因型频率x1/2,因此本题中可利用此公式计算出人工选择前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35%,而人工选择后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70%;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据此可判定该种群人工选择前后发生了进化。【解析】①.基因重组②.杂种优势③.秋水仙素④.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⑤.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⑥.④⑦.AAaaBBbb⑧.55%⑨.70%⑩.是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32、略

【分析】【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蜥蜴原种出现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