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发现T细胞表面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PD-1。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导致T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部分T细胞会在PD-1的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B.T细胞上有PD-1分子说明只有T细胞含有PD-1分子特有基因C.药物与肿瘤患者T细胞表面PD-1结合会降低免疫治疗效果D.接受器官移植的个体T细胞PD-1增加,可以降低免疫排斥2、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的大量内流,需要消耗能量B.bc段形成的原因是Na+大量外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cd段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D.动作电位峰值的高低与膜外Na+浓度无关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利用细胞分裂素对刚收获的农产品进行保鲜储藏B.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的背地性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而来的4、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拟南芥突变体进行系列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推测,错误的是()。拟南芥野生型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1野生型突变体2突变体2处理方式MS培养基MS培养基+一定量GA拮抗剂MS培养基MS培养基+一定量GAMS培养基+一定量ABAMS培养基MS培养基+一定量ABA种子萌发与否

--

--

--

A.突变体1是GA受体异常突变体B.突变体2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C.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很低D.GA与ABA在此过程中有拮抗作用5、如图是某种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雌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B.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D.雌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6、运动性失语症的部分症状为A.不能运动B.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C.不能写字D.听不懂别人的谈话7、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8、萼片是花的最外一环,能保护花蕾的内部。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萼片不脱落(萼片宿存),则喷洒的农药、雨水不能及时散发,在花萼部位聚集,容易产生果锈、黑星病、顶腐病等病害。科研人员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分析了100mg/L的生长素(LAA)和100mg/L的生长素抑制剂(TBA)对不同序位果实萼片发育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同一处理下,第4序位果实脱萼率比第1序位果实脱萼率高B.在同一序位下,果实脱萼率大小关系为TBA处理>清水处理>IAA处理C.喷施IAA会促进果实萼片的宿存,影响萼片的脱落D.该研究表明,IAA在器官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9、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兴奋的传导: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_______后,由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状态的过程。

神经纤维上:兴奋以_______的形式传递。神经纤维静息处细胞电荷分布为_______,兴奋处为_______。传递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

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_______(结构)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______信号变为_______信号,再转为_______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_______内,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方向:单向性(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原因:_______11、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节。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调控、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

(2).植物细胞储存着_______的基因。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的____________调控之下;激素作为____分子,会影响细胞的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__________的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____________以及激素产生、_______,最终表现在_____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12、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激素此激素的化学本质激素运输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肾上腺肾上腺素(3)__________(6)通过__________运输(7)__________心率加快胰岛B细胞(1)___________(4)__________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垂体(2)__________(5)__________甲状腺(8)__________(8)__________13、神经元是一种_________细胞,其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_____________并沿__________传送出去。兴奋是指某些组织(如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后,由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状态的过程。14、各级中枢的功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和_______。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_______调控。脑分为大脑,主要功能是_______;小脑,主要功能是______,脑干,主要功能是_______,其中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15、发现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实验探究:①达尔文实验_______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此种刺激对下部的伸长区产生影响,造成_______侧比_______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②詹森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_______传递给下部。

③拜尔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_______造成的。

④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

⑤其他实验: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

(3)得出结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_______照射后,胚芽鞘的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______向光侧,而引起两侧的生长素含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利用免疫治疗时只能使用免疫增强法______A.正确B.错误17、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______A.正确B.错误18、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抗原入侵机体后破坏机体的某种结构引起的疾病______A.正确B.错误19、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是由于缺乏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人体很容易感染病原体而致病,甚至死亡。()A.正确B.错误20、中暑是指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1、向水性是指植物根尖感受生长环境中水分相对含量并向着水分相对含量高的区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这一特性对植物有效获取土壤水分至关重要。

(1)为了探究根尖向水性的机理;科研人员观察了不同条件下拟南芥根尖分生区两侧细胞数目,结果见图1。

①实验组处理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结果推测,实验组根尖两侧细胞数目不同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

②为了验证该假设,科研人员利用特殊的染色剂使正在进行DNA复制的根尖活细胞着色,这些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观察发现;对照组根尖两侧着色的细胞数目相似,实验组右侧着色的细胞数目较多。

(2)已有研究表明,根尖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根据上述结果,植物根尖向水性可能由(信号分子)_________在根尖两侧不均等分布引起。为验证这一假设,科研人员检测该激素在根尖的分布情况,如图2。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人为在根尖的一侧施加不同浓度的该激素,检测根尖是否发生弯曲生长,结果如图3。

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揭示出该激素对根尖生长具有_________的生理特点。22、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粱见图2。

(1)细胞分裂素足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侧,用图I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肘性强度23、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的含量减少有关。5-HT是使人愉悦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临床上常采用西药度洛西汀来治疗,机理如下图:

(1)据图分析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神经系统活动正常进行。若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其作用机理与度洛西汀的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人参有“安精神,定魂魄之功效”。研究者展开了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能否抗抑郁的研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将度洛西汀和Rg分别溶于双蒸水制成溶液进行灌胃,用强迫游泳的行为学方法来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结果如下:。组别处理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秒)1_____________82±152CUMS123±113CUMS+度洛西汀10mg/Kg92±284CUMS+Rg5mig/Kg63±295CUMS+Rg10mg/Kg62±30

注: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可评价抑郁程度。

①遵照对照原则,第1组的具体处理是______________(文字描述)。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已有西药度洛西汀的情况下,实验人员认为Rg有作为抗抑郁重要的研究前景,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24、据新疆农业部门发布的2020年数据显示;新疆棉花生产早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其中北疆95%的棉花是通过机械采摘的。为了便于机械采收,通常在采摘前喷施一定量的脱落酸促使叶片脱落。有人喷施脱落酸后发现效果不明显,查阅大量资料后推测,是棉花体内的生长素影响了脱落酸的作用。为验证推测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顺序。

(1)图中X处应放置_____,则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

(2)若推测正确,则预计实验结果是_____。

(3)有人认为棉田的落叶应该集中焚烧,再用灰烬肥田,灰烬的主要成分是___,有人认为这种焚烧不利于环境保护,应把落叶埋于土中,你认为掩埋处理的积极意义是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25、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6、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7、每当气温发生骤变时;医院的输液室里挤满了流鼻涕;打喷嚏、发烧、腹泻等症状的小患者在输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人体发烧的原因有多种,例如感染性细菌侵入人体后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的__________免疫过程可引起一定程度的病理性发热。当持续高烧39℃时,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散热量。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气温骤降的清晨,小患者从温暖的家里走出,准备去医院就医。与待在家里相比,其机体的散热量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此时小患者可能会全身颤抖,这属于__________调节。

(3)输液前,往往要对患者做相应的药物过敏试验,原因是过敏反应具有__________等特点;一旦发生过敏而抢救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4)小患者在看到护士用碘伏擦拭皮肤时,就开始哭喊,恐惧感产生的中枢在__________;输液过程中小患者不断要求排尿,推测此过程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可能__________。28、新冠病毒表面蛋白的受体结构域(RBD);与人类细胞膜上受体(hACE2)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我国科研人员利用RBD的mRNA,制备新冠病毒的疫苗。

(1)该mRNA疫苗进入细胞指导合成_________,该物质分泌出细胞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进而产生抗体。

(2)实验检测不同剂量的mRNA疫苗刺激小鼠产生抗体的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安慰剂组RNA应与实验组RNA的碱基_________(选填选项前字母);并且安慰剂组的RNA不能合成蛋白质。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不同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②已知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释放淋巴因子IFNγ。取安慰剂组和疫苗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脏,分离出T细胞,分别加入_________后,检测IFNγ的含量结果如图2。综合以上结果分析:该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mRNA疫苗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能否长时间存在保护作用;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

①请完善图中的实验操作:A_________,B_________。

②除取血检测抗体外,为进一步评估疫苗效果,又进行了血清转移实验。将上述实验收集的血清分别注射到3组转hACE2基因小鼠体内,1天后小鼠鼻内吸入新冠病毒,5天后处死小鼠,检测肺内新冠病毒的有无。请从下列表格中选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选填字母)________,说明该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实现长达26周的有效保护。选项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A有无无B有有无C无无无D无有有

(4)除检测mRNA疫苗的有效性外,还需要对其_______进行评估。29、英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脑梗死病人脑中有新生神经元存在,这为治疗包括脑梗死在内的脑猝死提供了可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部神经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________(填“血浆”“组织液”或“淋巴”),血管阻塞使相关部位的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________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元代谢素乱,最终导致细胞坏死,由此可知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大脑中的兴奋产生与传递与体液中K+、Na+有关。尝试构建人体Na+、K+的动态平衡模型(在图中用箭头表示;不考虑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等特殊细胞)。

(3)除图中所示的系统外,还可能有________系统直接参与Na+、K+的排出,由此可知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0、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必要条件。登山运动员的氧气包中并不是纯氧,而是混有一定量的CO2;如图表示剧烈运动后,机体的部分调节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中CO2的变化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呼吸的结果,CO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参与维持内环境中CO2相对稳定的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山时所用的氧气包中混有一定浓度的CO2是为了_________,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

(3)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液中CO2浓度__________,会使呼吸__________,调节该活动的中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

A;部分T细胞在其表面的PD-1与PDL1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能导致T细胞“自杀”,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

B;T细胞上有PD-1分子;是PD-1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它体细胞都有该基因,B错误;

C;药物与肿瘤患者T细胞表面PD-1结合;将阻碍PD-1与PDL1的结合,避免T细胞“自杀”,会提高免疫治疗效果,C错误;

D;接受器官移植的个体T细胞PD-1增加;使T细胞活性被适当抑制,不引发对该细胞的“杀伤”,所以降低免疫排斥,D正确。

故选D。2、C【分析】【分析】

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

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通道打开,K+的大量外流,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c段形成的原因是Na+通道打开,Na+大量外流,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cd段形成的原因是K+通道打开,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动作电位峰值的高低与膜外Na+浓度有关,D错误。3、C【分析】【分析】

1;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促进了该侧细胞的生长,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抑制了该侧细胞的生长,从而使根表现出向地性,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表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3;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

A;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生产中可做农产品的保鲜剂,A正确;

B;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当乙烯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正确;

C;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

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而来的;D正确。

故选C。

【点睛】4、A【分析】【分析】

赤霉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萌发。

【详解】

A;突变体1在MS培养基上不萌发;在MS培养基+一定量GA时萌发,可知突变体1应是缺乏GA而不是GA受体异常,错误;

B;由后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突变体2添加一定量的ABA也不能抑制其萌发,说明突变体2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正确;

C;野生型种子在萌发时内部激素发生变化;ABA含量降低,由野生型在MS培养基上能够萌发也可以推知其内源ABA含量很低,正确;

D;由三组用野生型作为实验材料的结果可知;GA与AB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拮抗作用,GA促进萌发,ABA抑制萌发,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进行解释、推理某些生物学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5、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该图是雌激素分泌机制模式图,所以C是卵巢,可知,A是下丘脑,B是垂体,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雌激素。c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分泌作用。雌激素本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结合后的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基因的表达过程。

【详解】

A;雌激素本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从图中可以看出,雌激素是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雌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A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激素c对于器官A和B的作用可以看出,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

C;据图可知:雌激素有2种受体;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合成这两种受体的基因不同,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雌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转录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D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

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详解】

运动性失语症为大脑皮层S区受损;症状为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觉性失语症为大脑皮层H区受损,症状为听不懂别人谈话。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7、A【分析】【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详解】

A、根据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A错误;

B;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正确;

C;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传播出去,C正确;

D;将电表的两个电极置于③④处时;由于会存在电位差,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

故选A。8、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喷施物质的种类和萼片的不同序位,因变量是果实脱萼率。实验结论:喷施IAA会抑制果实萼片脱落,喷施生长素抑制剂(TBA),导致IAA含量减少,其对萼片脱落的抑制作用减弱,果实脱萼率增大。

【详解】

A;由图可知;不论是对照组(清水处理组)、IAA处理组还是TIBA处理组,同一处理下,第4序位果实脱萼率均比第1序位果实脱萼率高,A正确;

B、只比较图中白柱,第1序位的果实脱萼率大小关系为TBA处理>清水处理>IAA处理;只比较图中黑柱,第4序位的果实脱萼率大小关系也为TBA处理>清水处理>IAA处理;B正确;

C;比较对照组和IAA处理组的白柱;可知喷施IAA会抑制第1序位果实萼片脱落;比较对照组和IAA处理组的黑柱,可知喷施IAA会抑制第4序位果实萼片脱落,综合而言,喷施IAA会促进果实萼片的宿存,影响萼片的脱落,C正确;

D;该研究说明100mg/L的生长素IAA会抑制果实萼片脱落;导致喷洒的农药,雨水不能及时散发,在花萼部位聚集,容易产生果锈、黑星病、顶腐病等病害,不利于果实生长,D错误。

故选D。9、B【分析】【分析】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主要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后,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2、钠-钾泵(也称钠钾转运体),为蛋白质分子,进行Na+和K+之间的交换。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浓度梯度泵出三个Na+和泵入两个K+;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详解】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A错误;

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钠-钾泵的运输功能降低,从而摄取碘的能力减弱,B正确;

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碘不能被活化,可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C错误;

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阻断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的作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旨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同时获取题干信息准确答题。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外界刺激相对静止显著活跃局部电流外正内负内正外负双向传递突触电化学电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轴突末梢树突或胞体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植物细胞储存着本物种遗传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即全部基因。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的选择性表达调控之下;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寒冷条件能促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3)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解析】基因表达激素环境因素全套选择性表达信息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分布器官12、略

【分析】【详解】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通过体液运输,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的靶细胞是心脏(心肌细胞)。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通过体液运输。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解析】①.胰岛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氨基酸衍生物④.蛋白质⑤.蛋白质(多肽)⑥.体液⑦.心脏(心肌细胞)⑧.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13、略

【分析】【详解】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沿反射弧(轴突)传送出去。兴奋是指可兴奋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肌肉或腺体等)受到刺激后,由静息状态(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解析】可兴奋神经冲动轴突神经组织肌肉或腺体相对静止显著活跃14、略

【解析】①.脊髓②.脑③.高级中枢④.调节机体的活动⑤.维持身体平衡⑥.维持生命⑦.调节体温、水平衡、控制生物节律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单侧光背光向光琼脂片不均匀生长素吲哚乙酸单侧光多于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B【分析】【详解】

免疫治疗指的是人体在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因此利用免疫治疗时,可以使用免疫增强法(注射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功能的杀伤力,到达治疗效果,也可以直接注射抗体进行免疫治疗。故错误。17、A【分析】【详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正确。18、B【分析】【详解】

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故错误。19、B【分析】【详解】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因缺陷发生部位不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程度各有所异,根据所涉及的免疫细胞和组分的不同,可分为特异性免疫缺陷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特异性免疫缺陷是由于缺乏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细胞导致。

故错误。20、A【分析】【详解】

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等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故正确。四、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1、略

【分析】【分析】

1;向水性是指植物根尖感受生长环境中水分相对含量并向着水分相对含量高的区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可参照向光性的特点及意义分析作答。

2;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一般而言纵坐标为实验的因变量。

3;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再通过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生根情况的数据,可据此结合问题分析作答。

【详解】

(1)①分析图1可知;实验的因变量为右侧与左侧细胞数目差,实验组的右侧与左侧数目相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向水性是指植物根尖感受生长环境中水分相对含量并向着水分相对含量高的区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故推测实验组为根尖左侧水分相对含量高,右侧低;据结果推测,实验组根尖两侧细胞数目不同可能是尖水分含量高的一侧细胞分裂速度较慢(根尖两侧细胞分裂速度不同),含水量低的一侧分裂快,故细胞向着水分多的一侧生长。

②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2)与细胞生长和分裂有关的激素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故若根尖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则由细胞分裂素在根尖两侧不均等分布引起;据题干信息可知灰色区域代表激素分布情况,结合题图可知对照组根尖两侧细胞分裂素呈均等分布,实验组根尖两侧细胞分裂素分布不均等,水分相对含量低的一侧(右侧)细胞分裂素分布较多。

(3)结合上述结果可知;向水性与细胞分裂素的分布有关,故可得出的结论是根尖两侧水分相对含量不同,引起细胞分裂素的分布不均,导致根尖两侧细胞分裂速度不同,进而产生向水性弯曲生长。

(4)在根尖的一侧施加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若植物背向植物激素弯曲度高,可证明该浓度下激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若向植物激素弯曲度高,证明植物背植物激素一侧生长快,该浓度下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据图可知: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根尖生长,而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则抑制根尖的生长;该特性符合激素作用两重性的特点。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图信息,并能结合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及植物的向性运动等知识点进行迁移运用。【解析】根尖左侧水分相对含量高,右侧低根尖水分含量高的一侧细胞分裂速度较慢(根尖两侧细胞分裂速度不同)间细胞分裂素对照组根尖两侧细胞分裂素呈均等分布,实验组根尖两侧细胞分裂素分布不均等,水分相对含量低的一侧(右侧)细胞分裂素分布较多根尖两侧水分相对含量不同,引起细胞分裂素的分布不均,导致根尖两侧细胞分裂速度不同,进而产生向水性弯曲生长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根尖生长,而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则抑制根尖的生长两重性22、略

【分析】【详解】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

(2)根系和幼芽能产生细胞分裂素;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插条插在营养液中;生长过快,影响实验结果观察。

(3)从图2中可以直接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处理对象之一—叶片。

(4)不用研究变量处理的为空白对照组。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B叶的生长会抑制A叶的生长,甚至使其衰老脱落。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想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简便,包括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解析】①.产生②.显著③.微量④.除去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⑤.防止生长过快,影响实验结果观察⑥.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不同的叶片⑦.生长减缓⑧.A叶和B叶都不进行细胞分裂素处理。⑨.B叶的生长会抑制A叶的生长,甚至使其衰老脱落。⑩.a,e,g23、略

【分析】【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

据图分析可知;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抑制5-羟色胺转运载体从突触间隙运走5-羟色胺,从而使5-羟色胺更多地刺激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若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5-羟色胺被灭活而使其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所以其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不同。

(2)

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第1组应为空白对照,具体处理是不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的方法处理,每天灌胃等量的双蒸水。

②分析实验结果可知,4、5组与2、3组相比,大鼠不动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且比度洛西汀抗抑郁效果还要好,故Rg有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解析】(1)度洛西汀与5-HT转运体结合;抑制转运体转运5-HT,使突触间隙中的5-HT更多地刺激突触后面上的受体不同。

(2)不用CUMS处理,每天灌胃等量的双蒸水4、5组与2、3组相比,大鼠不动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且比度洛西汀抗抑郁效果还要好24、略

【分析】【分析】

植物激素的分布及功能:

【详解】

(1)丙组与乙组相互对照;自变量为有无生长素,因此X处应放置无生长素的琼脂块;

(2)若推测正确则是生长素抑制了脱落酸的作用;甲;乙两组有生长素,丙组无生长素,所以丙组叶片脱落早于甲、乙两组;

(3)灰烬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增强土壤肥力;且避免了由于焚烧而引起的空气污染。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准确分析出实验自变量,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思路,难度一般。【解析】空白(或不含植物激素的)琼脂块有无生长素丙组叶片脱落早于甲、乙两组无机盐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增强土壤肥力,且避免了由于焚烧而引起的空气污染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25、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26、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④.非条件⑤.高级中枢(大脑皮层)⑥.神经中枢⑦.a、c、d、e⑧.兴奋或抑制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7、略

【分析】【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体通过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保持机体产热等于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当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会升高。

在寒冷环境中;散热加快,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通过传出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散热量也相应减少;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蒸发散热也随之减少。在减少热量散失的同时,寒冷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可引起骨骼肌战栗,使机体主动增加产热。同时,下丘脑兴奋后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同时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肾上腺合成分泌肾上腺素等,使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有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许多过敏反应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

感染性细菌侵入人体后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持续高烧39℃时;体温并未进一步升高,而是相对稳定,所以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皮肤毛细血管等,调节散热,也可通过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细胞代谢,调节产热。

(2)

小患者从温暖的家里走出时;其体温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散热量增多。受寒冷刺激,机体产热增加,小患者全身颤抖是由于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所致。

(3)

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等特点;因此输液前往往要对患者做相应的药物过敏试验。否则一旦发生过敏而抢救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4)

小患者在看到护士用碘伏擦拭皮肤时;就开始哭喊,恐惧感是一种感觉,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输液过程中小患者不断要求撒尿,推测此过程抗利尿激素可能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加所致。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免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把握知识间的系统,通过分析、综合系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解析】(1)非特异性等于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皮肤毛细血管;调节散热;通过分泌激素调节细胞代谢产热(合理即可)

(2)增多神经。

(3)(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答出两点即给分)

(4)大脑皮层减少28、略

【分析】【分析】

1;疫苗属于抗原;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2;血清疗法为输入新冠肺炎患者康复者的血清;原因是血清中含有抗体。

【详解】

(1)新冠病毒表面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