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题B合肥八中巢湖一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学舒城中学太湖中学天长中学屯溪一中宣城中学滁州中学池州一中阜阳一中灵璧中学宿城一中合肥六中太和中学合肥七中科大附中野寨中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传统历法中节气按太阳黄经λ划分,从春分点开始,每15°对应一个节气,春分点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δ=0°。表示意二十四节气(部分)太阳直射点纬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太阳黄经λ太阳直射点纬度δ节气0°0°春分15°+5°55'清明30°+11°28'谷雨45°+16°20'立夏60°+20°9'小满75°+22°35'芒种90°+23°26'夏至105°+22°35′小暑120°+20°9'大暑135°+16°20'立秋150°+11°28'处署165°+5°55'白露1.表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速度较慢是在()A.春分至清明之间 B.立夏至小满之间C.小暑至大暑之间 D.立秋至处暑之间2.相邻两节气之间实际时长会有微小差别是()A.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C.地球自转速度的差异 D.太阳运动速度的差异【答案】1.C2.B【解析】【1题详解】结合图表中太阳黄经度数每变化15°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单位时间内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幅度较小(也就是直射点纬度变化速度较慢)是太阳直射回归线附近;单位时间内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幅度较大是在太阳直射赤道附近。A选项春分至清明之间纬度变化5°55',B选项立夏至小满之间纬度变化3°49′,C选项小暑至大暑之间纬度变化2°26',D选项立秋至处暑之间纬度变化4°52′,所以C选项时段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速度较慢。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影响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速度所以公转速度变化会影响相邻两节气之间实际时长,B正确;与黄赤交角存在、自转速度、太阳运动速度关系较小,ACD错误。故选B。【点睛】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此后向南移动。‌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向南移动。‌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此后向北移动。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下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完成下面小题。3.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4.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A.一直向西北 B.一直向东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5.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A.7000km B.11000km C.13600km D.16000km【答案】3.B4.C5.C【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毛伊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21°N,156.5°W),锡拉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36°N,25.5°E)。两岛纬度同为北纬,纬度较低的毛伊岛在南;两岛经度之和大于180°,毛伊岛在东。综上可知,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东南方向。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两岛近似位于同一经线圈上,而经线圈是大圆,根据“大圆劣弧”的最短航线原则,最短航线的航向应为先从毛伊岛沿经线向北到北极,再由北极沿经线向南到锡拉岛。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两岛近似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的航向应为先从毛伊岛沿经线向北到北极,再由北极沿经线向南到锡拉岛,最短距离为该经线圈上的劣弧长度;由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相距约111km可知,两岛最短距离约为[(90-21)+(90-36)]×111=13653km。故选C。【点睛】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大圆的劣弧长。经过经线圈上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可能是向正南、向正北、先向正南后向正北(经过南极点)、先向正北后向正南(经过北极点)四种情况。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海岛的位置、地形等要素。(cos30°≈0.8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岛屿位于中国台北市(25°N,121°E)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7.图示公路()A.ab段落差比cd段小 B.cd段经过一个明显的山谷C.de段大致呈东西走向 D.全程高差不超过150米8.该岛屿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接近()A.0.8 B.2.1 C.3.6 D.28【答案】6.A7.D8.B【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大致可以确定海岛大致位于(29°N,129°E),中国台北位于(25°N,121°E),所以该岛屿位于台北的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由图可知,ab段公路跨越了三条等高线,cd段公路跨越了一条等高线,因此cd段公路落差较小,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的地形部位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的地形部位为山谷,由图可知,cd段公路间等高线有凸向低值的区域,因此cd段经过一个明显的山脊,B错误。由图可知de段公路与经线平行,为南北走向,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涨潮时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和周边区域,因此海岛最外围的等高线为0m,结合200米等高线位置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m。公路最低点海拔为a点,海拔是0m,公路最高点海拔为e点,海拔是(100-150米),经减法计算可知公路高差为(100-150米),全程高差不超过150米,D正确,故选D。【8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跨1°的距离为111km,同一条纬线上经度跨1°的距离为111*cosθkm(θ为所在纬度)。图中海岛在同一经线上大致跨过了0.014个纬度(29.695°-29.681°),经计算距离为111*0.014=1.554km。考虑到计算需求,将图中海岛的纬度估算成30°N,该海岛在30°N上大致跨过了0.014个经度(129.539°-129.525°),结合材料可知cos30°≈0.87,经计算距离为111*0.014*cos30°=1.352km。所以该岛屿面积=1.554*1.352≈2.1km,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点睛】等高线是地形图上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鄯善县位于吐鲁番盆地东侧,年降水量仅为25mm左右,潜在蒸发量高达2751~3217mm。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鄯善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浅层地下水资源支撑生态系统稳定性不足,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图(a)示意鄯善县部分区域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布,图(b)示意“开采型”、“蒸发型”月水位动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据图(b)判断()A.3、4月农业灌溉开采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B.5~7月是生活用水高峰期,地下水水位低C.11、12月地下水水位升高补给来源是融雪D.“开采型”的多分布在区域内的河流沿线10.图(b)中“甲”图例代表的折线最可能是()A.风速 B.蒸发量 C.气温 D.云量11.“蒸发型”分布在研究区的最南部,依据其地下水位状况推测该处土地利用类型为()A.荒漠 B.耕地 C.水利用地 D.林草地【答案】9A10.C11.D【解析】【9题详解】地下水动态类型中的“开采型”,其地下水埋深受开采量影响,该区域气候干旱,3、4月份农业生产灌溉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A正确;5~7月份大量抽水灌溉,而不是生活用水,造成地下水位很低,B错误;11、12月地下水位升高,主要原因是开采量减少,周围地区地下水补给造成的,11、12月气温低,积雪融水极少补给地下水,C错误;“开采型”多分布在区域内农业区,开采用水量大,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此图为“蒸发型”月水位动态变化图,结合图示,甲折线的最高值在7月,地下水位最低出现在9月,所以甲折线不代表蒸发量,B错误;7月份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但7月份植被覆盖率较高,蒸发量达不到最大值;8、9月气温降低,但植被覆盖率偏低,地表水分、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所以甲最可能是“气温”,C正确;西北地区冬春风速应该较大,A错误;云量多会减弱蒸发量,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结合图示,“蒸发型”地下水位相对较高说明地下水埋藏较浅,不可能是荒漠或水利用地,AC错误;从地下水位折线判断季节变化幅度也较小,所以推测该处植被覆盖率较高,最可能为林草地,D正确;耕地需要灌溉,所以其地下水位变化较大,也不属于“蒸发型”,B错误。故选D。【点睛】开采型‌:主要分布在某些特定区域,可能与人类活动密集、地下水开采频繁有关。‌蒸发型‌:分布在另一类区域,可能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地表覆盖等因素相关,导致地下水容易蒸发。2023年暑期某学校研学团在天坛公园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图(a)为天坛公园平面图(长宽约11cm),图(b)为同学们拿到的导览指示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b)所示指示牌的位置大约在图(a)中()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13.若皇穹宇至皇乾殿的图中直线距离约3厘米,则图(a)所示公园平面图的比例尺最接近()A.1:2700 B.1:27000 C.1:5400 D.1:54000【答案】12.C13.B【解析】【12题详解】根据图b信息,皇乾殿和皇穹宇是相反方向,西天门与钟楼是同一个方向,以③为中心,向北是皇乾殿,向南是皇穹宇,向西距离较远的是西天门,较近的是钟楼,所以图(b)所示指示牌位置大约在图a中的③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根据图b信息,皇穹宇至皇乾殿的实际距离为790米,图上距离为3厘米,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可得出则图(a)所示公园平面图的比例尺大约为1:27000,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下图示意该自然保护区内等高线分布,R地建有雨林防火瞭望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为()A100m B.120m C.140m D.160m15.图中海拔最低点位于R地的()A.西北方 B.西南方C.东北方 D.东南方16.R地雨林防火瞭望塔不能及时发现火情地点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4.C15.B16.C【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m,最高处的海拔高度为1000m~1010m,最低处的海拔高度为860m~870m,计算可得,图示区域的高度差为130m~150m,最大高差应选取最接近150m且小于150m的值,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m,海拔最低点位于图中左下角,海拔范围为860m~870m,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海拔最低点位于R地的西南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R地和①④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无法通视,即R地雨林防火瞭望塔不能及时发现①④两地的火情,C正确;R与②③之间均是上部等高线密集,下部等高线稀疏,为凹形坡,可以通视,ABD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通视问题的三种方法分别为:一、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三、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三工河流域(44°N,88°E)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研究团队对该流域绿洲—荒漠区域小气候变化进行了观测,统计了绿洲、沙漠地面气温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下图)。(1)简述沙漠和绿洲地面气温差异。(2)指出正午前后沙漠与绿洲到达地面的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并从下垫面及大气运动的角度分析原因。(3)特殊情况下沙漠气温全天可能会高于绿洲(如左图),从大气受热的角度推测原因。【答案】(1)在同一天各时段,沙漠地面气温始终高于绿洲;沙漠和绿洲地面气温差异较小;北京时间4点左右差异最大;22点左右差异最小。(2)差异:正午前后,沙漠太阳辐射量少于绿洲。原因:沙漠地表干燥,多为松散沙粒;正午前后沙漠气温高,气流上升易引发扬尘现象,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3)白天,沙漠热容量小,增温速率较快;地面辐射强,地面气温高;夜间沙漠地面长波辐射较强,地面大气吸收沙漠地面长波辐射较多,降温慢。所以地面气温高于绿洲。(或答:绿洲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少于沙漠,地面气温低于沙漠;夜间绿洲地面长波辐射较弱,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较少;加上蒸腾作用消耗热量,降温较快,所以地面气温低于沙漠。)【解析】【分析】本题以绿洲、沙漠地面气温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与应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小问1详解】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沙漠地面的气温始终高于绿洲地面的气温,这是由于沙漠的地表覆盖物少,热容量小,且反照率低,导致地表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并迅速升温。‌通常情况下,沙漠和绿洲地面的气温差异并不是非常大,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会更为显著。‌北京时间4点左右,沙漠和绿洲的地面气温差异达到最大,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段,太阳辐射开始逐渐增强,而沙漠地表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导致气温迅速上升,与绿洲的气温差异拉大。北京时间22点左右,沙漠和绿洲的地面气温差异最小,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段,太阳已经落山,地表开始逐渐冷却,而沙漠和绿洲的地表由于热容量的不同,冷却速度也会有所不同,但相对于白天来说,它们之间的气温差异会相对减小。【小问2详解】正午前后,沙漠的太阳辐射量实际上少于绿洲。沙漠地表干燥,多为松散的沙粒,这种地表特性使得沙漠在正午高温时容易发生扬尘现象。正午前后,沙漠的气温达到一天中的高峰,由于地表温度高,气流容易上升,形成对流。气流上升过程中,容易带动地表的沙粒一起上升,形成扬尘,甚至可能发展为沙尘暴。扬尘现象会大量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从而削弱了到达沙漠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小问3详解】沙漠的热容量相对较小,因此在白天受到太阳辐射时,其增温速率会相对较快。沙漠地面的反照率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导致地面辐射强,进而使得地面气温升高。在夜间,沙漠地面会释放出较强的长波辐射,这些辐射被地面附近的大气吸收,导致大气降温速度较慢。相比之下,绿洲由于植被覆盖,地面的长波辐射相对较弱,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也较少。此外,绿洲的蒸腾作用在夜间也会消耗一定的热量,使得绿洲的降温速度相对较快。综上所述,由于沙漠在白天的增温速率快、地面辐射强,以及夜间大气吸收沙漠地面长波辐射较多、降温慢等因素,导致在特殊情况下,沙漠的气温全天可能会高于绿洲。而绿洲由于植被覆盖、地面长波辐射弱以及蒸腾作用等因素,其气温相对较低。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海西岸多发海雾,在春夏季节受来自热带的暖湿气流影响,容易形成平流冷却雾。2019年8月11日晚,台风“利奇马”在黄海西岸登录并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青岛及近海海域位于台风眼区,此次由台风云系伴随的海雾过程主要发生在台风移动路径的右前区域,并随台风中心的移动而逐渐向北部海域和陆地延伸。船舶观测数据显示黄海海域被大量低云覆盖。下图示意11日21时的海平面气压场和红外卫星云图。注:云顶亮温是气象卫星红外探测通道获取的云顶及无云或少云区地球表面的向外辐射,云顶亮温可间接反映出云的高度。红外云图上浅色调表示红外辐射小,温度低;暗色调表示红外辐射大,温度高。所以云顶高度越高,其温度越低,云的色调越白,说明有很强的垂直运动,即对流活动旺盛。(1)分析此次台风移动的右前区域形成海雾的主要原因。(2)指出11日夜间黄海海域覆盖的低云对雾形成速度的影响。(3)简述研究黄海西岸海雾现象的意义。【答案】(1)台风移动的右前方吹偏东、偏南风(东南风),黄海的暖湿气流不断向西、向北(西北部)输送,为海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台风移动的右前方纬度相对较高,下垫面温度较低;湿润气流输送到相对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遇冷易凝结成雾;青岛近海海域位于台风眼区,下沉气流形成逆温层,有利于海雾的维持和发展。(2)夜间,低云保温作用强,近地面降温慢;因为气温较高,水汽冷却凝结速度慢,海雾形成速度慢。(3)可以了解海雾形成及消亡的原理;可以为海雾的预报提供数据(提高海雾预报能力);防范因雾造成的灾害,保障海运及渔业生产安全。【解析】【分析】本题以11日21时的海平面气压场和红外卫星云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台风的结构、海雾的形成、大气的保温作用等相关知识,考察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小问1详解】台风移动的右前方通常吹偏东、偏南风(即东南风)。这种风向使得黄海的暖湿气流能够不断向西、向北(或西北部)输送。暖湿气流中蕴含了大量的水汽,为海雾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台风移动的右前方纬度相对较高,因此下垫面的温度相对较低。当湿润的气流输送到这个相对较冷的下垫面上时,水汽容易遇冷凝结,形成海雾。青岛近海海域位于台风眼区,这里通常会有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在低层大气中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存在使得水汽在低层大气中不易扩散,从而有利于海雾的维持和发展。【小问2详解】在夜间,由于太阳辐射的消失,地表和大气层开始迅速降温。然而,低云的存在可以像一层“被子”一样覆盖在海面上,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由于低云的保温作用,近地面的气温在夜间不会迅速下降,而是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这意味着水汽在近地面的冷却速度会减慢。海雾的形成需要水汽在近地面冷却并凝结成微小水滴。当近地面气温较高时,水汽的冷却凝结速度会减慢,因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使水汽达到凝结点。综上所述,由于低云的保温作用导致近地面降温慢,进而使得水汽冷却凝结速度慢,最终结果是海雾的形成速度也会减慢。【小问3详解】通过研究黄海西岸海雾现象,可以深入了解海雾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研究海雾现象有助于掌握其发生规律和特点,从而为海雾的中长期预报提供物理意义明确的参考依据,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海雾对海运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制定更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因雾造成的灾害,保障海运和渔业生产的安全,降低经济损失。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水的性质受洋流、盛行风向、河川径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