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改革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_第1页
发展与改革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_第2页
发展与改革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_第3页
发展与改革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_第4页
发展与改革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与改革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TOC\o"1-2"\h\u4760第1章总体要求与目标 3178961.1改革背景与意义 491031.2总体要求 442931.3改革目标 412239第2章优化产业结构 4294752.1产业政策调整 426922.1.1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462002.1.2强化产业政策导向 5193962.1.3优化产业布局 5211442.2产能过剩行业治理 5295332.2.1压缩过剩产能 5256642.2.2淘汰落后产能 5325652.2.3推进僵尸企业处置 5286482.3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5311812.3.1明确发展重点 597452.3.2加强政策支持 5270352.3.3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549742.3.4深化国际合作 54174第3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254923.1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685193.1.1优化国有企业决策机制 6169093.1.2加强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642993.1.3推进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654573.2加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 6270563.2.1提升国有企业研发投入 6271803.2.2优化国有企业创新环境 6178203.2.3培育国有企业创新型人才 6234423.3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692283.3.1拓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范围 7250863.3.2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监管 7324403.3.3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水平 73781第4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7118054.1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769194.1.1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718304.1.2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7120674.1.3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790384.2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7119964.2.1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737654.2.2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7306074.2.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 8133104.3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8105384.3.1加强政策支持 8235334.3.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860814.3.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18204.3.4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813049第5章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8231095.1金融体系改革 8229475.1.1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8230285.1.2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88185.1.3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8226795.2改善金融服务 8138195.2.1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8210645.2.2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9144315.2.3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930245.3防范金融风险 972435.3.1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9139875.3.2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9326915.3.3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910732第6章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9291736.1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92346.1.1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9115946.1.2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9125786.1.3推动继续教育发展 932356.2人才引进与培养 10325646.2.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10106736.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0121236.2.3推进人才国际化 10112386.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10304276.3.1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 10226976.3.2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1076576.3.3强化人才激励保障 1013854第7章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10322127.1完善土地市场体系 10238487.1.1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 1095907.1.2加强土地市场调控 10155137.1.3推进农村土地市场改革 10323157.2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11242257.2.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11241227.2.2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 1128157.2.3强化土地资源保护 1161947.3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1131897.3.1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体系 11246907.3.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1179017.3.3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1121996第8章改革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153868.1环境保护与治理 11146058.1.1优化环境监管体制 11237768.1.2提高污染源头防控能力 12261178.1.3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12164278.2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258008.2.1优化能源结构 12213338.2.2发展循环经济 12205018.2.3强化碳排放控制 12102248.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2170848.3.1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295188.3.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12224048.3.3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宣传 127407第9章深化“放管服”改革 13151269.1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 13190329.1.1完善简政放权机制 131609.1.2推进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 1336039.1.3加强与市场沟通协作 13326489.2优化营商环境 1375959.2.1改进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 13276289.2.2优化项目审批流程 13180769.2.3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13265919.3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3110259.3.1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13316759.3.2强化信用监管 14198159.3.3加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 1456529.3.4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1410475第10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43071810.1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141880010.1.1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142272710.1.2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14836810.1.3加强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14930710.2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14398910.2.1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14458410.2.2完善住房租赁市场 14277510.2.3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153187110.3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51577310.3.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53013610.3.2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152508010.3.3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5第1章总体要求与目标1.1改革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此次改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2总体要求(1)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3)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加强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1.3改革目标(1)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相协调。(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4)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第2章优化产业结构2.1产业政策调整2.1.1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强产业政策与科技、金融、土地等政策的协同,形成政策合力,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2.1.2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发挥产业政策在引导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2.1.3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2产能过剩行业治理2.2.1压缩过剩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环保约束等手段,压缩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2.2.2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依法依规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为优质产能释放创造条件。2.2.3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加快僵尸企业处置,盘活存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整体效益。2.3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2.3.1明确发展重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2.3.2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3.3推进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搭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技术创新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3.4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产业领域的合作,引进优质资源,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影响力。第3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1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3.1.1优化国有企业决策机制规范国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权责边界,提高决策效率。强化董事会决策核心地位,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保障董事会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权。3.1.2加强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强化监事会对企业财务、运营等方面的监督职能。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严防国有企业腐败现象。3.1.3推进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选拔、任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与行政级别的脱钩,推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专业化、市场化。3.2加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3.2.1提升国有企业研发投入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支出占比,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创新资源。3.2.2优化国有企业创新环境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创业。加强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3.2.3培育国有企业创新型人才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的关键作用。3.3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3.3.1拓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范围鼓励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在竞争性领域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引入各类投资主体,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3.3.2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监管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改革依法依规进行。强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和信息披露等环节的监管。3.3.3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水平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第4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4.1建立技术创新体系4.1.1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4.1.2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促进创新资源共享,提高技术创新效率。4.1.3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水平,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4.2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4.2.1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4.2.2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技术评估、融资对接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4.2.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素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事业发展。4.3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4.3.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4.3.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瓶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4.3.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科技创新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重视,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4.3.4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创新创业融资成本。第5章优化金融资源配置5.1金融体系改革5.1.1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加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布局和功能定位。推进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5.1.2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效率。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丰富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5.1.3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5.2改善金融服务5.2.1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农业等领域的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和覆盖面。5.2.2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的领域倾斜。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5.2.3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优化金融业务结构,减少无效金融供给,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5.3防范金融风险5.3.1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风险。5.3.2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提高金融违法违规成本。推动金融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行业信用水平。5.3.3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6章提升人力资源质量6.1教育培训体系建设6.1.1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优化专业结构,重点支持一批服务国家战略、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高的专业。6.1.2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科布局,支持高校特色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6.1.3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6.2人才引进与培养6.2.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对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6.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6.2.3推进人才国际化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6.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6.3.1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完善与企业效益、职工贡献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6.3.2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的评价标准。6.3.3强化人才激励保障完善人才荣誉制度,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保障人才合法权益,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第7章推进土地制度改革7.1完善土地市场体系7.1.1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完善土地出让制度,规范土地出让行为,提高土地市场透明度。推进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实现土地市场数据共享,提升市场监测与监管能力。7.1.2加强土地市场调控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合理调整土地供应规模,保障土地市场供求平衡。强化土地市场宏观调控,合理控制土地价格,防止土地市场过热或过冷。7.1.3推进农村土地市场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摸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7.2土地资源合理配置7.2.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衔接,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布局。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点产业用地需求。7.2.2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推广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摸索多元化土地供应方式,满足不同类型用地需求。7.2.3强化土地资源保护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加强土地生态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7.3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7.3.1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体系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和政策措施,引导各类用地主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强化土地用途管制,限制低效用地扩张。7.3.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广节地型产业和建筑模式,提高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7.3.3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理和再开发。推进土地立体开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第8章改革生态环境治理体系8.1环境保护与治理8.1.1优化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保证环境保护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环境协同治理机制。8.1.2提高污染源头防控能力加强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产生。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源普查和分类管理。8.1.3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建立健全环境风险评估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强化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损害得到有效补偿。8.2推进绿色低碳发展8.2.1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降低能源领域碳排放。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2.2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循环经济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循环经济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8.2.3强化碳排放控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碳排放控制中的作用。加强碳排放核查,保证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推动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发,助力碳排放降低。8.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8.3.1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标准及程序。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执行力度,保证生态环境损害得到有效补偿。8.3.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变化情况。8.3.3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第9章深化“放管服”改革9.1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9.1.1完善简政放权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干预,激发市场活力。明确与市场、与社会的边界,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行业监管等职能。9.1.2推进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加快职能转变,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9.1.3加强与市场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与市场沟通机制,充分听取企业、行业协会意见,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晓度。9.2优化营商环境9.2.1改进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企业注销后续监管,防范企业逃废债务等风险。9.2.2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压缩审批时限。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实现项目审批全流程在线办理。9.2.3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之外不得设置门槛。放宽服务业、制造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