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技术与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农业生产技术与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农业生产技术与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农业生产技术与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农业生产技术与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技术与流程作业指导书TOC\o"1-2"\h\u27058第一章农业生产基础 2165991.1农业生产环境 2228051.1.1自然环境 2184381.1.2社会环境 2251241.1.3种植资源 3299941.1.4种植资源分类 35479第二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4287901.1.5土壤性质 453521.1.6土壤分类 430411.1.7施肥原则 4108661.1.8施肥技术 529436第三章种植前准备 5247321.1.9种子检验 5261701.1.10种子处理方法 5157011.1.11土地评估 6178751.1.12土地整理方法 629147第四章播种技术 742031.1.13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7131091.1.14播种方法的选择 7235741.1.15播种工具与操作 7183441.1.16播种时间 8175341.1.17播种密度 830921第五章作物管理 8243691.1.18施肥原则 8222881.1.19施肥方法 839351.1.20施肥技术要求 9253721.1.21病虫害防治原则 973181.1.22病虫害防治方法 946191.1.23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 919508第六章灌溉与排水 1034701.1.24灌溉技术 10316651.1.25排水管理 1021924第七章收获与储藏 11271161.1.26收获时间 11228121.1.27收获方法 1241251.1.28储藏目的 128571.1.29储藏方法 1212059第八章农业机械化 13288981.1.30农业机械类型 1371921.1.31农业机械化作业 1418885第九章农业环境保护 14286771.1.32农业废弃物处理 14306861.1.33农业生态保护 155940第十章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16247001.1.34生物技术发展 16273841.1.35信息技术应用 16173991.1.36新型农业装备技术 1734081.1.37农作物育种技术创新 17151591.1.38农业栽培技术优化 17160961.1.39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 17190061.1.40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7270791.1.41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延伸 17第一章农业生产基础1.1农业生产环境1.1.1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环境是指农业生产活动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和地形地貌等要素,它们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气候:气候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降水等。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2)土壤: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肥力、质地、酸碱度等特性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3)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4)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经济作物和林业。1.1.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经济、文化、科技、市场等因素,它们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1)政策:国家政策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合理的农业政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2)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具有制约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技术水平较高。(3)文化:文化传统对农业生产具有深远的影响。传统农业文化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提高农业效益。(4)科技: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具有推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5)市场:市场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农民的种植决策和农业生产布局。第二节种植资源与分类1.1.3种植资源种植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植物资源,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等。我国拥有丰富的种植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1)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棉花、油菜、花生、茶叶、水果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3)饲料作物:主要包括苜蓿、黑麦草、燕麦等,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4)绿肥作物:主要包括紫花苜蓿、草木樨、箭舌豌豆等,用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1.1.4种植资源分类根据种植资源的用途和特点,可以将种植资源分为以下几类:(1)粮食作物:以生产粮食为主要目的,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2)经济作物:以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为主要目的,包括棉花、油菜、花生、茶叶、水果等。(3)饲料作物:以生产饲料为主要目的,包括苜蓿、黑麦草、燕麦等。(4)绿肥作物:以改善土壤肥力、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包括紫花苜蓿、草木樨、箭舌豌豆等。(5)特种作物:具有特殊用途和特点的作物,如药材、观赏植物等。第二章土壤管理与改良第一节土壤性质与分类1.1.5土壤性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性质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1)物理性质:包括土壤的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水分状况等。这些性质决定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性等,对作物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养分供应具有重要作用。(2)化学性质:包括土壤的酸碱度、盐分、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这些性质影响土壤的供肥能力和作物的吸收利用。(3)生物性质:包括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土壤生物性质对土壤肥力、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1.1.6土壤分类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的形态、性质、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将土壤划分为一定的类型。我国土壤分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土壤发生分类:以土壤形成过程和性质为依据,将土壤划分为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质土、盐碱土等。(2)土壤地理分类:以土壤分布规律为依据,将土壤划分为寒带土壤、温带土壤、热带土壤等。(3)土壤利用分类:以土壤的适宜利用方向为依据,将土壤划分为宜农土壤、宜林土壤、宜牧土壤等。第二节土壤施肥技术1.1.7施肥原则土壤施肥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衡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养分,保持养分平衡。(2)按需施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适时、适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3)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将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相结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4)地力养护:通过合理施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8施肥技术(1)基肥:在作物播种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和适量化学肥料,为作物生长提供基础养分。(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适时施用氮、磷、钾等化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养分。(3)叶面施肥:将肥料溶液喷施于作物叶面,通过叶面吸收,迅速补充作物所需养分。(4)深施:将肥料施入土壤深处,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5)调节施肥:根据土壤酸碱度、盐分等性质,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改善土壤环境。(6)精准施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土壤测试、作物营养诊断等,实现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以上施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第三章种植前准备第一节种子处理1.1.9种子检验(1)种子质量标准在种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种子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指标。(2)种子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观察种子色泽、形状、大小等特征,排除病、虫、杂等不良种子。(2)发芽试验: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方法,测定种子发芽率。(3)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或卡尔·费休法测定种子水分。1.1.10种子处理方法(1)清洁处理(1)风选:利用风力将轻质杂质和病、虫、杂等不良种子分离出来。(2)筛选:采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将不合格种子和杂质分离出来。(2)消毒处理(1)化学消毒: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如多菌灵、敌克松等,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2)物理消毒:采用紫外线照射、高温烘干等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3)浸种处理根据作物种类和种植要求,选择合适的浸种剂,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等,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4)催芽处理(1)温度控制:根据种子发芽温度要求,调节温室或催芽箱内的温度。(2)湿度控制:保持温室或催芽箱内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3)光照控制:根据种子发芽对光照的需求,调整温室或催芽箱内的光照条件。第二节土地整理1.1.11土地评估(1)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等,为种植作物选择合适的土地。(2)土壤肥力测定土壤肥力,包括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为制定施肥方案提供依据。(3)土壤酸碱度测定土壤酸碱度,了解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1.1.12土地整理方法(1)土地翻耕(1)深翻:将土壤深翻至30cm以上,破坏土壤板结层,增加土壤透气性。(2)浅翻:将土壤翻耕至15cm左右,适用于种植浅根作物。(2)土地平整采用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平整,保证土地表面无明显凹凸。(3)土壤改良(1)施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2)施用土壤改良剂:调整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4)排灌设施建设(1)排水系统:修建排水沟、渠道等,降低土壤湿度,防止作物受涝。(2)灌溉系统:修建灌溉渠道、喷灌设备等,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第四章播种技术第一节播种方法1.1.13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在播种前,需对农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土地平整、施肥、土壤消毒等。土地平整有利于种子均匀分布,提高播种质量;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生长发育;土壤消毒则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1.14播种方法的选择(1)直播法:直播法是将种子直接播入土壤中,适用于大多数粮食作物和部分蔬菜。直播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种子等优点。(2)育苗移栽法:育苗移栽法是先在苗床培育壮苗,然后移栽到大田。此法适用于某些蔬菜、水果和药材等作物,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3)点播法:点播法是将种子按一定距离播入土壤中,适用于花生、大豆等作物。点播法有利于控制播种密度,提高产量。(4)撒播法:撒播法是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适用于草坪、牧草等作物。撒播法操作简单,但播种密度不易控制。1.1.15播种工具与操作(1)播种工具:常用的播种工具有播种机、播种箱、手播器等。播种机适用于大面积播种,具有效率高、播种质量好等优点;播种箱适用于小面积播种,操作简便;手播器适用于家庭园艺。(2)播种操作:播种时,应根据种子的大小、播种深度、行距等因素进行调整。播种过程中,要保证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发芽。第二节播种时间与密度1.1.16播种时间播种时间的确定取决于作物种类、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一般来说,播种时间应选择在气温适宜、土壤湿润、光照充足的季节。过早或过晚播种都可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1.1.17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播种的种子数量。适宜的播种密度有利于作物充分利用光、水、肥等资源,提高产量和品质。播种密度受作物种类、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合理确定播种密度,需根据以下原则:(1)品种特性:不同品种的作物对播种密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早熟品种宜稀播,晚熟品种宜密播。(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宜密播,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宜稀播。(3)气候条件:气温较高、光照充足的地块宜密播,气温较低、光照不足的地块宜稀播。(4)种植方式:间作、套作的地块宜稀播,单作的地块宜密播。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播种密度,以达到最佳产量和品质。第五章作物管理第一节作物施肥1.1.18施肥原则作物施肥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及气候条件,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量。(2)平衡施肥:保持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平衡供应,同时注意补充中微量元素。(3)深施覆土:将肥料深施于土壤中,并覆土,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分期施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需肥特点,分期施用肥料。1.1.19施肥方法(1)基肥:在作物播种前,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化肥等肥料均匀施于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耕。(2)种肥:在播种时,将适量化肥与种子混合施入土壤。(3)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适时施用化肥。(4)叶面喷施:将化肥或生物肥料稀释后,喷施于作物叶面,以补充作物营养。1.1.20施肥技术要求(1)肥料种类选择: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2)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肥量。(3)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施肥时间。(4)施肥方法: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二节病虫害防治1.1.21病虫害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2)安全、环保: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方法,保证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3)经济合理: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成本,确定经济合理的防治措施。1.1.22病虫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通过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2)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气味等物理因素,诱杀害虫或驱避病虫害。(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4)化学防治: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1.1.23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1)病虫害监测: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2)防治策略: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成本,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3)安全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技术规程施药。(4)药剂轮换:为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第六章灌溉与排水1.1.24灌溉技术(一)灌溉概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合理调配水源,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我国灌溉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灌溉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二)灌溉方式(1)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漫灌、沟灌、畦灌等。地面灌溉适用于平原地区,水源充足,土地平坦的农田。(2)喷灌:喷灌是利用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的灌溉方式。喷灌具有节水、节能、减少水土流失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地形和作物。(3)滴灌:滴灌是通过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方式。滴灌具有节水、节肥、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适用于干旱地区和设施农业。(三)灌溉制度(1)灌水周期: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水分状况和水源条件,确定合理的灌水周期。(2)灌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质地、水源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灌水量。(3)灌水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灌水时间。(四)灌溉设备(1)灌溉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等。(2)灌溉渠道:渠道是输送水源的通道,包括明渠和暗渠。(3)灌溉设施:包括水泵、喷头、管道等。1.1.25排水管理(一)排水概述排水是指排除农田中的多余水分,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状况,防止土壤盐碱化和作物病害。排水管理对于提高农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二)排水方式(1)地面排水:通过修建排水沟、排水渠等设施,将多余水分排除。(2)地下排水:通过修建排水井、排水管等设施,将地下多余水分排除。(三)排水制度(1)排水周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排水周期。(2)排水量:根据土壤质地、水源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排水量。(3)排水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排水时间。(四)排水设备(1)排水渠道:渠道是输送多余水分的通道,包括明渠和暗渠。(2)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泵、排水井、排水管等。(五)排水管理措施(1)合理规划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2)加强排水设施维护,保持设施正常运行。(3)加强排水监测,及时发觉和解决排水问题。(4)结合灌溉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七章收获与储藏第一节收获时间与方法1.1.26收获时间(1)收获时间的确定收获时间的确定是保证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作物达到生理成熟期或工艺成熟期时,即可进行收获。(2)收获时机的选择(1)作物成熟度:作物成熟度是决定收获时间的主要依据。成熟度高的作物,产量和品质较好。(2)气候条件: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收获,可以降低作物损失,提高收获效率。(3)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收获时间,以满足市场需求。1.1.27收获方法(1)人工收获人工收获适用于小面积种植或特殊品种的作物。其优点是收获质量好,但缺点是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2)机械收获机械收获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作物。其优点是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但缺点是可能对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1)收割机:适用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水稻等。(2)摘棉机:适用于棉花等纤维作物。(3)葡萄剪枝机:适用于葡萄等藤本作物。第二节储藏技术1.1.28储藏目的储藏技术的核心目的是保持农产品的品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调节市场供应。1.1.29储藏方法(1)常温储藏常温储藏适用于短期内销售的农产品。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储藏场所。(2)保持储藏环境的清洁卫生。(3)定期检查,及时处理病虫害。(2)冷藏冷藏适用于需长期储藏的农产品。应根据农产品种类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冷藏温度和湿度。以下几点需注意:(1)保证冷藏设施的正常运行。(2)定期检测冷藏环境,调整温度和湿度。(3)避免农产品受到机械损伤。(3)气调储藏气调储藏是通过调整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降低农产品的呼吸速率,延长储藏期。适用于苹果、梨等水果。以下几点需注意:(1)保证气调设备的正常运行。(2)定期检测气体成分,调整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3)注意观察农产品品质变化,及时处理。(4)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是将农产品放入真空包装袋中,抽出空气,降低氧气含量,减缓农产品的新陈代谢,延长储藏期。适用于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以下几点需注意:(1)选择合适的真空包装机。(2)保证包装材料的卫生和质量。(3)注意观察包装内农产品品质变化,及时处理。第八章农业机械化1.1.30农业机械类型农业机械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土壤耕作机械:这类机械主要用于土壤的翻耕、松土、平整等作业。包括犁、耙、旋耕机、深松机等。(2)播种机械:播种机械用于完成种子播种、施肥等作业。包括播种机、播种施肥机、覆膜机等。(3)植保机械:植保机械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包括喷雾器、喷粉机、烟雾机等。(4)收获机械:收获机械用于农作物的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包括收割机、脱粒机、清选机等。(5)畜牧机械:畜牧机械用于养殖业的饲养、管理、饲料加工等作业。包括割草机、饲料搅拌机、挤奶机等。(6)农产品加工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用于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包括磨粉机、榨油机、切片机等。(7)运输机械:运输机械用于农场的物料运输。包括农用三轮车、农用四轮车、拖车等。(8)节能环保机械:这类机械主要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包括太阳能水泵、风力发电机等。1.1.31农业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土壤耕作:利用土壤耕作机械进行翻耕、松土、平整等作业,为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2)播种:利用播种机械进行种子播种、施肥等作业,保证种子发芽率和生长速度。(3)植保:利用植保机械进行病虫害防治,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健康。(4)收获:利用收获机械进行农作物的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提高收获效率。(5)畜牧管理:利用畜牧机械进行饲养、管理、饲料加工等作业,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6)农产品加工:利用农产品加工机械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7)物料运输:利用运输机械进行农场的物料运输,提高运输效率。(8)节能环保:利用节能环保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以上环节的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九章农业环境保护1.1.32农业废弃物处理(一)农业废弃物概述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畜禽粪便、农药包装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如不妥善处理,将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二)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1)农作物秸秆处理(1)秸秆还田: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秸秆饲料:将秸秆经过处理后作为饲料,提高资源利用率。(3)秸秆能源:将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2)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处理(1)副产品加工: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2)副产品还田:将加工副产品还田,提高土壤肥力。(3)畜禽粪便处理(1)粪便发酵:将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处理,降低恶臭,减少环境污染。(2)粪便资源化:将发酵后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或饲料,提高资源利用率。(4)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1)回收利用: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进行资源化利用。(2)无害化处理:对无法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三)农业废弃物处理政策及措施(1)完善农业废弃物处理法规体系。(2)建立农业废弃物处理激励机制。(3)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研发与推广。(4)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处理。1.1.33农业生态保护(一)农业生态保护概述农业生态保护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二)农业生态保护措施(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适应性强、生态效益高的农作物。(2)推广设施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能力。(2)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3)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业生态环境。(3)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推广(1)推广节能环保型农业技术,降低农业能耗。(2)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发生。(4)加强农业生态监测与评估(1)建立农业生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农业生态环境变化。(2)开展农业生态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三)农业生态保护政策及措施(1)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2)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4)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5)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生态保护。第十章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科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