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方案_第1页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方案_第2页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方案_第3页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方案_第4页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方案TOC\o"1-2"\h\u183第一章智能驾驶技术概述 2153971.1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历程 2223491.2智能驾驶技术分类 210605第二章感知与识别技术 3257152.1毫米波雷达技术 327252.2激光雷达技术 340832.3视觉识别技术 424394第三章定位与导航技术 5160493.1GPS定位技术 5139903.2车载导航系统 5207303.3融合定位技术 527986第四章控制与执行技术 6165084.1驾驶辅助系统 6204414.2自动驾驶系统 6171224.3控制策略与算法 74955第五章智能决策与规划 7159725.1行驶路径规划 7236495.2交通场景识别与处理 819995.3危险预警与避障 83398第六章车载网络通信技术 8240146.1车载以太网技术 884106.2CAN总线技术 9295666.3车载网络安全性 915146第七章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概述 10114067.1安全技术发展历程 10106507.2安全技术分类 1132637第八章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1152958.1防碰撞系统 11222008.2稳定性控制系统 12310308.3驾驶员监控系统 1220380第九章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12275759.1车身结构与材料 12283389.2安全气囊系统 13729.3安全带系统 1323199第十章智能驾驶与汽车安全保障系统集成 141696410.1系统集成策略 143163010.2系统测试与验证 141700810.3系统维护与升级 15第一章智能驾驶技术概述1.1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历程智能驾驶技术是近年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世纪末。早期的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对智能驾驶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国在21世纪初也开始关注智能驾驶技术,并在“十五”期间将其列为国家3计划的重要研究方向。从发展历程来看,智能驾驶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车辆辅助驾驶阶段:此阶段主要研究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辅助驾驶功能,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2)半自动驾驶阶段:在这个阶段,智能驾驶技术逐渐实现车道保持、自动换道、自动驾驶等功能,驾驶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实现半自动驾驶。(3)高级自动驾驶阶段:此阶段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在多种复杂路况下实现自动驾驶,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4)完全自动驾驶阶段:在这个阶段,智能驾驶技术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无需驾驶员干预。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竞相研究完全自动驾驶技术,以期在未来的智能交通领域取得优势。1.2智能驾驶技术分类智能驾驶技术涉及多个领域,根据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传感器技术:智能驾驶系统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周围环境信息,主要包括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2)控制策略与算法: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策略与算法,包括车辆动力学控制、路径规划、决策制定等。(3)车联网技术:智能驾驶系统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车联网技术为智能驾驶提供了数据传输和共享的渠道。(4)人机交互技术:智能驾驶系统需要与驾驶员进行有效沟通,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5)安全保障技术:智能驾驶系统需要具备安全保障能力,包括自动驾驶过程中的故障诊断、安全预警等。(6)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智能驾驶系统需要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以实现精确的驾驶决策和控制。通过以上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到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方向和思路。第二章感知与识别技术2.1毫米波雷达技术毫米波雷达技术是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统中重要的感知技术之一。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毫米波段内的传播特性,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和感知。以下是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主要内容:毫米波雷达具有以下特点:穿透能力强:毫米波雷达能够穿透雨、雾、烟等恶劣天气条件,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准确感知。方向性好:毫米波雷达波束宽度较小,方向性较好,能够精确探测目标位置。抗干扰能力强:毫米波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能力较强,保证了信号的稳定传输。毫米波雷达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前向碰撞预警(FCW):通过毫米波雷达检测前方车辆距离,提前预警,避免碰撞。车距保持(ACC):根据毫米波雷达检测的车辆距离,自动调节车速,实现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车道保持(LKA):通过毫米波雷达检测车道线,辅助驾驶员保持车辆行驶在车道内。2.2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技术是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统中另一种关键的感知技术。激光雷达利用激光脉冲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飞行时间来确定目标距离和位置。以下是激光雷达技术的主要内容:激光雷达具有以下特点:分辨率高: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精细扫描,获取丰富的空间信息。抗干扰能力强:激光雷达采用光波传输,不易受到电磁干扰。实时性好: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实时扫描,满足智能驾驶系统对环境感知的实时性需求。激光雷达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车辆识别:通过激光雷达扫描,识别周围车辆,为车辆提供准确的行驶信息。行人检测:激光雷达能够有效识别行人,提高行人的安全性。障碍物检测:激光雷达能够检测到道路上的障碍物,为驾驶员提供及时的预警。2.3视觉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是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统中重要的感知技术,主要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法实现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和理解。以下是视觉识别技术的主要内容:视觉识别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信息丰富:视觉识别技术能够获取到车辆周围环境的大量图像信息,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实时性:视觉识别技术能够实时处理图像数据,满足智能驾驶系统对实时性的需求。成本较低:相较于其他感知技术,视觉识别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视觉识别技术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车道线识别:通过视觉识别技术,识别车道线,辅助驾驶员保持车辆行驶在车道内。交通标志识别:识别道路上的交通标志,为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行人识别:通过视觉识别技术,识别行人,提高行人的安全性。车辆识别:识别周围车辆,为车辆提供准确的行驶信息。第三章定位与导航技术3.1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定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电文,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伪距,从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GPS系统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实时性等特点,为汽车行业的智能驾驶与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撑。GPS定位技术主要分为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两种方式。单点定位是指仅利用一颗卫星的信号进行定位,精度相对较低;差分定位则是通过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的观测值差分,消除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在汽车行业中,差分定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3.2车载导航系统车载导航系统是集成了GPS定位技术、地图匹配技术、路径规划技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导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行驶路线、实时路况、周边设施等信息,提高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GPS定位技术获取车辆当前位置;根据地图匹配技术,将当前位置与地图上的道路进行匹配,确定车辆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接着,利用路径规划技术,根据目的地和实时路况,为驾驶员规划出最优行驶路线;系统通过语音播报、显示屏显示等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导航信息。3.3融合定位技术科技的发展,单一的GPS定位技术已无法满足汽车行业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需求。因此,融合定位技术应运而生。融合定位技术是将多种定位手段相结合,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目前常见的融合定位技术有:GPS与GLONAS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融合定位、GPS与车载传感器融合定位、GPS与视觉传感器融合定位等。这些融合定位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定位精度:通过融合不同定位手段,可以消除单一定位技术的误差,提高定位精度。(2)增强抗干扰能力:多种定位手段相结合,可以降低对单一信号的依赖,增强系统对电磁干扰、信号遮挡等问题的抗干扰能力。(3)提高定位可靠性:在不同场景下,不同定位技术的表现不同。融合定位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定位手段,提高定位可靠性。(4)降低成本:通过融合不同定位技术,可以降低对高精度定位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成本。融合定位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为智能驾驶与安全保障提供了更加精确、可靠的定位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融合定位技术将在汽车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四章控制与执行技术4.1驾驶辅助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作为智能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驾驶员的操作下,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辅助驾驶员完成驾驶任务,提高驾驶安全性。目前常见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CruiseControl,ACC)系统通过雷达、激光或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根据设定的距离和速度自动调整车速,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车道偏离预警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道路标线,当车辆出现偏离车道的情况时,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通过雷达、激光或摄像头等传感器监测前方障碍物,当系统判断存在碰撞风险时,会自动启动制动系统,避免或减轻碰撞。4.2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是在驾驶辅助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自动驾驶系统主要包括感知、决策和控制三个环节。感知环节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车辆周围环境信息,如道路状况、前方车辆、行人等;决策环节根据感知信息,进行路径规划、速度控制等决策;控制环节则负责将决策结果转化为车辆的实际操作。自动驾驶系统按照自动化程度可分为SAELevel0至Level5。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Level2级别的自动驾驶车型,如特斯拉的Autopilot、蔚来汽车的NIOPilot等。Level4和Leve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实现商业化。4.3控制策略与算法控制策略与算法是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部分,决定了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的行为。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控制策略与算法:(1)PID控制算法: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在自动驾驶领域,PID控制算法常用于车辆速度控制、车道保持等。(2)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MPC):MPC是一种基于预测未来系统行为的控制策略,通过对车辆运动学模型的建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车辆状态,从而实现最优控制。MPC在自动驾驶领域主要应用于路径规划、速度控制等。(3)深度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用于图像识别、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NeuralNetwork,RNN)用于时序数据处理等。深度学习算法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4)强化学习算法:强化学习算法是一种基于奖励机制的机器学习方法,适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环节。通过不断试错和学习,强化学习算法能够优化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过程,提高行驶安全性。控制策略与算法在智能驾驶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研究将继续摸索更高效、更安全的控制策略与算法。第五章智能决策与规划5.1行驶路径规划行驶路径规划是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目标是为车辆提供一条安全、高效、舒适的行驶路径。在行驶路径规划过程中,系统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状况、交通规则、车辆动力学特性等因素。系统通过采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建立高精度的地图数据。地图数据包括道路等级、道路宽度、车道线、路口形状等,为路径规划提供基础信息。系统根据交通规则和实时交通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限制等,为路径规划提供约束条件。系统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结合车辆动力学特性,满足要求的行驶路径。5.2交通场景识别与处理交通场景识别与处理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实现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和解析,为智能决策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检测与分类:系统通过对摄像头和雷达等传感器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实现对周边车辆的位置、速度、车型等信息的识别。(2)行人检测与识别: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行人进行检测和识别,保证行驶过程中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3)交通标志识别:系统通过对摄像头捕获的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出交通标志,为车辆行驶提供交通规则约束。(4)车道线识别与跟踪:系统通过边缘检测、霍夫变换等方法,识别出车道线,实现对车辆行驶轨迹的控制。(5)障碍物检测与识别:系统对雷达和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出前方道路上的障碍物,为避障策略提供依据。5.3危险预警与避障危险预警与避障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保障技术,其目的是提前发觉潜在危险,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方碰撞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前方车辆的速度、距离等信息,当发觉与前车距离过近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驾驶员采取措施。(2)车道偏离预警:系统通过对车道线进行识别与跟踪,当发觉车辆偏离车道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驾驶员纠正行驶轨迹。(3)紧急避障:系统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当发觉前方存在障碍物时,自动采取措施进行避障,保证车辆安全行驶。(4)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车距,减轻驾驶员疲劳。(5)自动紧急制动:当系统检测到前方存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启动制动系统,避免发生碰撞。第六章车载网络通信技术6.1车载以太网技术汽车电子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升,车载网络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车载以太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车内通信技术,以其高带宽、低延迟和易于扩展的特性,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车载以太网技术基于传统的以太网技术,针对车内环境进行了优化。其主要特点包括:(1)高带宽:车载以太网支持高达1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车内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2)低延迟:通过采用时间敏感网络(TSN)技术,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保证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3)易于扩展:车载以太网支持即插即用,易于扩展网络节点,为车内系统升级提供了便利。在应用方面,车载以太网技术主要用于车内高速数据传输,如车载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的数据传输,以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数据处理。6.2CAN总线技术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网络通信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1)高可靠性:CAN总线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强,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灵活性:CAN总线支持多节点通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网络扩展。(3)低成本:CAN总线硬件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汽车制造成本。CAN总线技术主要应用于车辆内部各个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制动系统控制单元(ABS)等。通过CAN总线,各控制器能够实时交换数据,实现车辆各系统的协同工作。6.3车载网络安全性汽车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车载网络安全性日益成为关注焦点。车载网络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加密:通过加密算法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2)身份认证:采用身份认证机制,保证合法节点能够接入网络,防止非法节点对网络进行攻击。(3)访问控制: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各节点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防止恶意节点对网络资源的破坏。(4)入侵检测:实时监测网络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一旦发觉异常,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为了提高车载网络安全性,还需要对网络通信协议进行优化,增强网络的自适应能力和抗攻击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保证车载网络在面临各种安全威胁时,能够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第七章汽车安全保障技术概述7.1安全技术发展历程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保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下是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1)初期阶段(20世纪初):在这个阶段,汽车的安全技术主要体现在机械结构上,如采用较厚的车身钢板、加强车架结构等。同时驾驶者对安全意识逐渐提高,开始使用安全带、头盔等防护设备。(2)成长阶段(20世纪中叶):汽车工业的成熟,安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汽车安全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制动系统:采用盘式刹车、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等;b.悬挂系统:采用独立悬挂、空气悬挂等;c.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安全气囊等;d.辅助驾驶系统:如雷达、摄像头等。(3)现阶段(21世纪初至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技术进入了智能化阶段。这个阶段,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辅助等;b.车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c.车辆安全监控: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车辆状态;d.车辆安全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7.2安全技术分类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主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旨在预防和减少交通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辅助等;b.制动系统:如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c.车辆操控系统:如电子助力转向、电子驻车制动等;d.车辆安全监控:如盲区监测、疲劳驾驶预警等。(2)被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旨在降低交通发生后的人员伤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安全气囊等;b.座椅和安全带:具有良好缓冲功能的座椅和安全带;c.车辆内饰:采用防火、无毒材料;d.车辆排放:降低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旨在提高道路运输安全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车辆管理制度:如车辆年审、驾驶员培训等;b.交通法规:制定和完善交通法规,保证交通秩序;c.处理与救援:提高交通处理和救援能力;d.安全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第八章汽车主动安全技术8.1防碰撞系统防碰撞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减少或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碰撞。该系统通常包括雷达、摄像头、激光扫描器等多种传感器,以及数据处理和决策模块。现代防碰撞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包括前方、侧面和后方。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被传输至处理单元,该单元会分析数据并识别可能的碰撞风险。一旦检测到风险,系统将自动启动预警机制,并可能采取紧急制动等措施以避免碰撞。系统的核心在于其算法和决策能力,这要求系统能够准确判断车辆的速度、方向和距离,以及周围障碍物的性质。防碰撞系统还需与其他车辆安全系统(如稳定性控制系统和驾驶员监控系统)协同工作,以提高整体安全性。8.2稳定性控制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VSC)是另一项关键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旨在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该系统通过监测车辆的实际行驶路径与预期路径之间的差异,自动调整发动机输出和制动系统,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VSC的核心组件包括传感器、处理单元和执行机构。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横向加速度、转向角度、车轮速度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会分析这些数据,并判断车辆是否失去稳定性。如果检测到车辆即将失控,系统会自动调整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制动系统,以恢复车辆的稳定性。稳定性控制系统在高速行驶、转弯和紧急避障等情况下尤其重要,它能够显著降低车辆失控的风险,提高行车安全性。8.3驾驶员监控系统驾驶员监控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监测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保证驾驶安全。该系统通常包括视线检测、心率监测、疲劳检测等多种功能。视线检测技术通过摄像头监测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以保证驾驶员专注于道路。心率监测技术则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测量驾驶员的心率,以判断其心理和生理状态。疲劳检测技术通过分析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睛状态,检测其是否处于疲劳状态。驾驶员监控系统的核心在于其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这要求系统能够准确识别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在必要时采取预警措施。例如,如果系统检测到驾驶员疲劳,它可能会发出警告声音或振动座椅,提醒驾驶员休息。驾驶员监控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还可以为车辆的其他主动安全技术提供支持,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通过集成驾驶员监控系统,车辆可以更加智能化地应对各种驾驶情况,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第九章汽车被动安全技术9.1车身结构与材料车身结构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车辆在碰撞中的安全功能。本章主要讨论车身结构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及其在被动安全中的作用。在车身结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车身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承受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力量;车身结构应具有合理的吸能特性,能够在碰撞过程中有效吸收能量,减少乘员舱的变形;车身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碰撞兼容性,即在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减少对方车辆的损害。在材料选择方面,高强度钢、铝合金、复合材料等材料在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良好的成形功能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车身结构的刚度;铝合金密度低、耐腐蚀性好,有利于减轻车辆重量;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可应用于车身结构的重点部位,提高车辆的安全功能。9.2安全气囊系统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作用是在发生碰撞时,迅速膨胀并对乘员进行保护,减轻乘员受到的伤害。安全气囊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气囊、气体发生器等组成部分。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的严重程度,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气囊,气囊和气体发生器在启动后迅速膨胀,对乘员进行保护。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快速响应,保证在碰撞发生的瞬间启动;精确控制,避免过度膨胀或膨胀不足;良好的可靠性,保证在多次碰撞中都能正常工作;以及与人体的良好匹配,减少气囊对乘员的伤害。9.3安全带系统安全带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基础设施,其作用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防止乘员因冲击力过大而受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