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03土壤〖热点解读〗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较高。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治理和修复等知识点上,试题多以图文并重的形式进行命制。试题材料多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考察,综合考查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及土壤的养护和改良等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引导考生思考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土壤,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典例探究〗1.(2021·山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1)比较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异同点。(2)与南坡相比,同一土层深度的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较大,分析其原因。(3)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分析其原因。【答案】(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浓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土壤有机碳浓度北坡高于南坡,变化幅度北坡大于南坡。(2)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土壤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少,土晨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高,产生的有机质多,北坡气温低,有机质分解较少,土壤有机碳积累较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3)沟谷土层深厚,水分汇入,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产生与积累多,坡面径流带来的有机质在沟谷沉积,增加沟谷有机碳含量。【分析】(1)相同点:根据上图可知,无论南坡还是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跟土层深度呈负相关。不同点:北坡的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而且南坡变化比较平稳,北坡变化大。(2)根据材料,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北坡是祁连山的阴坡,太阳辐射比南坡少,所以气温低,不利于有机碳的分解;但祁连山北坡土壤含水量比南坡高,所以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3)沟谷地带土壤水分含量高,有机质生产的多,容易积累;而且沟谷地带因为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会增加有机碳含量。2.(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王老师的故乡在山东菏泽市某县,该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广阔,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王老师退休后放弃了城市的安逸生活,回到家乡,立志为家乡致富贡献余热。王老师通过走访发现,家乡的劳动力以留守老人为主,大量土地有抛荒的危险。他上网查找发现了一种省时省力的耕作方式—免耕种植技术,就是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播种后作物生长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王老师进行了春玉米(4月份播种,8月份收获)翻耕种植与免耕种植的对比试验,期间对0~80cm深度土壤平均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量,并统计成图(下图)。下表为王老师收集的家乡气候资料。表菏泽市某县1996~2008气候资料项目1月4月7月10月气温(℃)-0.914.926.814.7降水(mm)8.430.6166.539.3风速(m/s)2.02.61.71.6
(1)绘制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要求:气温用柱状、降水用实折线、风速用虚折线表示)。(2)根据王老师的统计数据,归纳该地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并分析变化的原因。(3)王老师的实验证明,免耕种植的春玉米增产明显。说明农田免耕技术给玉米地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1)(2)土壤水分含量先下降,再上升。原因:4月到6月,降水少、蒸发旺盛,随着玉米生长,土壤水分消耗增多,导致土壤水分减少;7月份进入雨季,降水量增加,雨水下渗,土壤含水量上升。(3)部分秸秆留在土中,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不翻动土壤,保护了土壤结构,保水保墒;地表有覆盖物,减少了土壤侵蚀。【分析】(1)题意表明,利用表格气候资料来绘制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首先根据数量大小建立合适的纵坐标,横坐标表示4个月份;然后结合表格中数据用柱状绘制气温变化示意图,结合表格中数据描出4个月份表示降水量的点,用实折线连接起来,结合表格中数据描出4个月份表示风速的点,用虚折线连接起来。(2)题意表明,该地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应根据王老师的统计数据进行归纳,读0~80cm深度土壤平均水分含量变化示意可知,从4月份至7月份,土壤水分含量先下降,6月下旬至7月初,土壤水分含量最低,7月初以后再上升。该地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的原因应从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作物生长消耗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月到6月,山东荷泽地区气温回升,但雨季未到,因此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减少;同时随着玉米生长,作物消耗水量增加,使得土壤水分消耗增多,导致土壤水分减少。7月份以后,华北地区进入雨季,当地降水量增加,降水大于蒸发,地表水增多,大量地表水下渗,土壤含水量上升。(3)王老师的实验证明,免耕种植的春玉米增产明显。农田免耕技术给玉米地带来的有利影响应从有机质、土壤结构、土壤水分、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说明。材料信息表明,免耕种植技术,就是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播种后作物生长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保留地表覆盖物、不清理作物残茬,使得部分秸秆留在土中,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图中显示,在春小麦种植期间大部分时间免耕比翻耕土壤水分含量较高,不翻动土壤,保护了土壤结构,保水保墒,使得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地表有覆盖物,减少了土壤侵蚀,保持表层土壤肥力,利于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备考秘籍〗根据历年考纲和考情分析,复习时,要注意土壤的物质组成、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要多方位、多角度关注对不同类型土壤的研究分析,如对黑土、红壤等具体土壤类型的了解;并针对土壤退化问题问题,找到合理的土壤养护和修复措施。1.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剖面(1)土壤的物质组成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比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比(2)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Ⅰ、自然土壤剖面主要土层及特点主要土层土层特点图示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基岩层坚硬的岩石Ⅱ、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主要土层特点图示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Ⅰ、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Ⅱ、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Ⅲ、气候:1)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2)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Ⅳ、地貌: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Ⅴ、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Ⅵ、人类活动: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Ⅰ、功能1)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是动物、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3)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Ⅱ、利用与保护1)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2)对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Ⅲ、土壤的改良措施主要有六种。(1)轮作换茬。(2)土壤消毒;药剂、日光法(夏季撤棚深翻,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高温(高温季节灌水闷棚),冷冻(冬季撤棚深翻,冻死病虫卵)。(3)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深翻,下层与上层混合,换土,无土栽培。(4)以水排盐;闲茬时浇大水,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夏季换茬空隙,撤膜淋雨。(5)科学施肥。(6)作物;种植绿肥作物、耐盐碱作物。Ⅳ、土壤保护的主要措施1)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在灌溉之前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2)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3)增施有机肥;4)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限时检测〗(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左图)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实验结果表明()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针叶林()A.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B.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C.生物量流动最大,枯落物分解转化多D.表土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A.针叶林 B.混交林 C.阔叶林 D.灌丛【答案】1.A2.D3.C【分析】1.读图分析,从0-10厘米到10-20厘米,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针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较显著,灌丛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基本保持不变。A正确,B错误;从0-10厘米到10-20厘米,阔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C错误;图中阔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弱,D错误;故选A。2.根据所学知识,较深的土壤层次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可能是因为针叶林地区降水少,土质较为疏松,有机质淋溶后向下淀积量大,D正确;若有机质淋失少、有机质分解快,则不会在较深的土壤层次中含有较高的有机质。AB错误;针叶林地区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受温度影响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较少,C错误;故选D。3.根据所学知识,喀斯特地区土层较薄,为了防治土壤侵蚀,应选择在0-10厘米抗侵蚀指数最强的树种,即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1·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高三月考)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科研人员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丘上栽植植物进行固沙,随固沙时间的增加,土壤生物结皮及表土层厚度增加,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研究人员对降雨后流沙和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第一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与流沙蒸发量相比有较大差异,是因为生物结皮土壤()A.雨水下渗慢,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 B.地表更粗糙,风速慢C.地表更干燥,表面水分保持时间短 D.比热容增大,增温慢5.第二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①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②生物结皮土壤持水量下降③生物结皮覆盖在土壤表面,束缚住水分④生物结皮土壤土层厚度下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4.A5.C【分析】4.读图的纵坐标,含义为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的比值,其数值越大,意味着实际蒸发量越大。在第一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尤其是后期较流沙的蒸发量更大,结合材料”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可知,由于生物结皮的存在,土壤空隙度更小,雨水下渗慢,导致土壤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再加上沙漠地区蒸发旺盛,因此蒸发量较大,A正确,C错;如果风速慢,则不利于蒸发,蒸发量应相对较小,B错;比热容增大,增温慢,蒸发量应相对较小,D错。故选A。5.随着时间延长,雨水在生物结皮下渗,生物结皮的土壤持水量上升,而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结皮表面的水分少,导致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生物结皮的存在,将土壤水分束缚而抑制了蒸发,导致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①③正确,②错。结合材料”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可知,生物结皮土壤土层厚度并没有发生变化,④错。故选C。(2021·山东·模拟预测)土壤微生物量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吸收和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下图示意我国武夷山4种不同海拔典型植被下表层(0—10cm)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武夷山四种不同海拔典型植被下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A.与海拔高度变化呈负相关 B.与土壤温度变化呈负相关C.与大气降水变化呈正相关 D.与太阳辐射变化呈正相关7.夏季武夷山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①气温较高②光照较强③风速较大④降水较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6.B7.D【详解】6.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植物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的低温季节有利于土壤微生物量磷的积累;与海拔高度变化呈正相关。故选B。7.土壤微生物量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吸收和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气温降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量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增强会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磷累积量减少。武夷山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植被茂盛,植物吸收磷多,土壤微生物量磷积累减少,①对;另外夏季降水量较大,流水侵蚀增强导致表层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磷减少,④对。故选D。(2021·山东烟台·一模)2021年3月,正值东北春耕时节,黑龙江五常发生盗采黑土、破坏耕地事件。盗挖后的黑土,经晾干处理、网络销售后,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烟台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下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主要是因为()①土质疏松②管理成本低③富含有机质④获取容易⑤来自寒地生虫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9.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A.固定并通气 B.提供无机盐 C.提供矿物质 D.增大温差10.北美五大湖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但并未形成黑土的主要因素是()A.地质作用 B.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 D.植被类型【答案】8.C9.A10.A【分析】8.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①③正确;东北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⑤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④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故选C。9.蛭石和河沙较鸡粪、牛粪、草炭密度大,重量大,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A正确;蛭石和河沙在营养土中短时间内不会风化,不能提供无机盐和矿物质,B、C错误;阳台种植花草,因室内温差较小,蛭石和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合后,对土壤温差的改变较小,D错误。故选A。10.北美五大湖地区,多冰川活动,冰川侵蚀形成洼地,洼地积水形成了五大湖,没有黑土的成土条件,而东北平原,为河流冲积平原,流水堆积作用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A正确;黑土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错误;大气环流和植被类型两地相差不大,C、D错误。故选A。(2021·山东·模拟预测)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是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较大,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生产力较高。某研究小组调查祁连山中段山地土层的土壤容重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不同。下图为祁连山中段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及其不同植被类型下0-10CM深的土壤容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祁连山中段土壤生产力较高的部位是()A.南坡,高山寒漠带 B.南坡,高山草甸草原带C.北坡,山地森林带 D.北坡,山地荒漠草原带12.与南坡海拔3200米相比,北坡同海拔不同植被土壤容重较小的原因是()A.北坡植被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B.北坡蒸发强,土壤含水较少C.南坡冰雪融水多,土壤含水多 D.北坡坡度较大,土壤含水量较小13.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是()①秸秆还田②培育良种③温室大棚种植④地膜覆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1.C12.A13.D【分析】11.“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较大,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生产力较高”,据此可知,土壤容重越小,土壤生产力越高,据图可知,山地森林的土壤容重最小,表明山地森林的土壤生产力最高,根据“祁连山中段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可知,山地森林只分布在祁连山的北坡。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据图可知,南坡海拔3200米处为山地草甸草原带,北坡同海拔为山地森林带,北坡生物量较南坡高,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所以北坡的土壤容重较小,A正确。北坡为阴坡,蒸发较南坡弱,所以北坡土壤含水较多,B错误。南坡为山地草甸草原带,北坡为山地森林带,表明北坡的土壤含水量更多,C、D错误。故选A。13.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都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生产力,①④正确;培育良种提高了种子的品质,对土壤没有影响,②错误;温室大棚种植主要改善的是热量条件,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较小,③错误。故选D。(2021·山东德州·二模)某高校地理小组在重庆酉阳龙潭槽谷进行地下水采样和动态监测,探究石漠化岩溶槽谷不同坡向的水文特征。研究发现,该地区地表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乙处坡面径流中K+、Fe3+,Al3+浓度高于甲处,但地下径流中K+、Fe3+、Al3+浓度又低于甲处。下图示意龙潭槽谷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与甲地相比,乙地()A.土层厚度更小 B.土壤肥力更高 C.流水侵蚀更快 D.坡面径流更大15.造成甲、乙两地土壤水中微量元素浓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坡度 B.海拔 C.岩层走向 D.人类活动【答案】14.B15.C【分析】14.甲的坡面径流元素浓度低于乙,但地下径流又高于乙,说明甲地的水更容易渗透到岩层以下,证明甲地流水溶蚀更快,乙地流水溶蚀更慢,所以可推测乙地的土层厚度相对较厚,土壤肥力更高,流水侵蚀更慢,坡面径流更小。故选B。15.读图可知,两地的坡度相差不大,海拔相同,不会造成甲、乙两地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中微量元素浓度差异,AB错误;结合图中岩层线可知,甲乙两地岩层走向不同,甲地岩层走向与坡面径流走向大致一致,易发生流水侵蚀而导致坡面径流中微量元素浓度低于乙处,但甲岩层走向与坡面径流走向一致,有利于坡面径流的下渗,使得地下径流的微量元素浓度高于乙处,C正确;两地距离相近,坡度较大,人类活动的影响应不是主导因素,D错。故选C。(2021·山东章丘·高三月考)土壤容重可以反映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程度,土壤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说明土壤发育良好,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渗透。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植被对不同深度土壤容重改良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6.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裸沙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B.狗尾草草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C.樟子松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D.柠条林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17.影响图中土壤容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多少 B.根系特征C.沙丘朝向 D.气温高低18.对土壤改良作用最好的是()A.裸沙地 B.狗尾草 C.樟子松 D.柠条【答案】16.C17.B18.D【分析】16.裸沙地土容重随深度增加逐降低,A错。狗尾草草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B错。樟子松、柠条林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C正确、D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植物的根系长度越长,根系密度越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容重越低,B正确。跟降水多少、沙丘朝向和气温高低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从图中可以看出,柠条土壤容重最低,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说明土壤发育良最好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渗透,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1·山东济宁·高三月考)某科研小组在某地退耕还草的坡面进行试验观测,研究区内共设有两种不同坡面,分别为自然退耕草地和水平阶退耕草地(水平阶是山区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内切外垫,修成的外高里低的台面)。下图示意2016年测得的该研究区0~500cm土壤含水量与降雨量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反映出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因素除降雨外,还有()①植被类型②植被生长状况③地面坡度④地表温度⑤土壤颗粒状况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20.该地最可能位于()A.陕西 B.吉林 C.福建 D.新疆【答案】19.C20.A【分析】19.B、D项,由材料、图表中没有土地颗粒状况相关内容,且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不能得出该地土壤颗粒状况,所以⑤排除,故B、D项错误。A项,其中①植被类型并不是影响土地含水量的因素,因为“自然退耕草地”“水平阶还林草地”其植被类型都是草地。不能起到比较作用,所以不能得出植被是影响因素,故A项错误。C项,其中④地表温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根据图表月份可得,故②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由材料可知该地退耕还草,植被有草地、地形类型有山地。由图表可知该地夏季多雨冬季干燥。综合分析可得。A项,与分析的气候、植被、地形特点相似,故A正确。B吉林、C福建与分析所得山地地形、草地植被不符。故B、C项错误。新疆地区降水量与图表所示不符,故D项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1·山东·高三)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存场所,土壤有机碳周转取决于其形成量和分解量的相对大小。一方面是外源有机碳不断输入土壤,并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新的土壤有机碳;另一方面是土壤有机碳不断地被分解和矿化离开土壤。当形成量大于分解量时,土壤有机碳增加,表现为碳汇功能。反之,土壤有机碳减少,表现为碳源功能。调查研究表明,三江平原湿地与弱水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与三江平原湿地相比,导致弱水中游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低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生物量 D.地形22.研究发现土壤水位上升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弱,则实施退耕还湿可以()①利于碳汇②减少微生物数量③增加有机碳分解④缓解全球变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1.C22.B【分析】21.土壤有机碳周转取决于其形成量和分解量的相对大小,形成量指的是生物体的输入,分解量指的是微生物的分解速度,一般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弱水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量少,输入量少,另外弱水和三江平原相比,虽然纬度有差异,但是热量差异相对生物量差异较小,所以主导因素是输入,也就是生物量的多少。故选C。22.土壤水位上升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弱,则实施退耕还湿可以减慢微生物的分解,利于有机碳资源的积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故选B。(2021·山东·模拟预测)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有机碳输入、输出及相关土壤性质和过程。下图是艾比湖湿地7种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深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3.当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的特征是()A.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深层 B.干涸湖底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C.土壤有机碳密度距湖越远越小 D.植被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小24.艾比湖湿地盐生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大的原因是()A.土壤中有机碳分解迅速 B.盐生草甸灌溉农业发达C.盐生草甸的生物总量大 D.盐生草甸土壤含盐量高【答案】23.A24.C【分析】23.直接读图可以看出,表层土壤0~20cm有机碳密度最高,且随深度增加而下降,A正确;盐生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B错误;土壤有机碳密度距湖越远越大,C错误;由材料可知,植被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很大,D错误。故选A。24.由材料“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可知,艾比湖湿地盐生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大的原因是盐生草甸的生物总量大,C正确;与土壤中有机碳分解、灌溉农业发达、土壤含盐量高与无关,A、B、D错误。故选C。(2021·山东·二模)土壤有机碳经过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碳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土壤碳矿化。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土壤碳矿化能力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强;当土壤含水量超过土壤碳矿化的最适含水量时,土壤碳矿化能力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减弱。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某盐沼湿地在不同降雨量试验处理下土壤释放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试验初期,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弱的趋势表明()A.土壤较干燥 B.土壤较湿润C.降雨量较小 D.降雨量较大26.试验后期,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不再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可能是由于()A.降水量不足 B.土质黏重C.微生物活跃 D.土壤水分饱和【答案】25.B26.D【分析】25.本题考查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随降水的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土壤碳矿化能力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呈单峰变化,即随着含水量的升高,土壤矿化能力先增强后减弱。由图可知,试验初期,随着降雨量增大,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降低,说明在初始状态就已经进入了单峰曲线的下降段,即土壤水分超过土壤碳矿化的最适水分,随着土壤水分的继续增加,土壤碳矿化能力降低,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降低。故B选项正确。26.本题考查影响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的主要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当土壤水分饱和时,土壤含水量不再继续增加,雨水只能通过径流的形式排泄,此时降雨量不再影响土壤含水量,也不再影响二氧化碳通量。故D选项正确。(2021·山东·高三开学考试)蔬菜大棚土壤主要由人工控制,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某镇蔬菜大棚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图示信息显示()A.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B.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C.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D.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28.与大田土壤相比,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大棚的保温作用强 B.蔬菜肥料施用量大 C.地膜的保湿效果好 D.大棚的复种指数高29.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蔬菜大棚内浅层土壤有机质富集快于深层,主要是由于棚内()A.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 B.蔬菜根系深,吸收深层有机养分较多C.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 D.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答案】27.D28.B29.C【分析】27.由图可知,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0~10cm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升后降,A、B错;由三条曲线的差异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减小,C错、D对。所以选D。28.与大田土壤相比,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较高主要是因为蔬菜对肥力的要求较高,大棚内持续大量施肥,所以B正确。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复种指数高会造成有机质含量降低,所以A、C、D错误。所以选B。29.大棚内雨水淋洗作用弱,浅层有机质下渗慢,使浅层土壤有机质富集快于深层,C正确。热量充足会加快蔬菜生长,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A错误;棚内蔬菜根系较浅,不易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有机质,B错误;浅层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D错误。所以选C。30.(2021·山东德州·高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苔原带的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地表状况等因素影响,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分布在海拔2000-2550m之间,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货车交易协议:2024年标准版
- 2025年度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树木种植与产业发展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协议3篇
- 主播劳务合同书(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历史文化名城虫鼠害防治与文化遗产保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贷款合同书范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商铺长期租赁合同标的物详细清单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制药研发与生产合同范本共2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建筑工地食堂承包管理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纯电动物流车辆租赁与车辆更新协议4篇
- 2025水利云播五大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预防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中药饮片验收培训
- 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总结汇报
- DB34T 1831-2013 油菜收获与秸秆粉碎机械化联合作业技术规范
- 苏州市2025届高三期初阳光调研(零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创伤处理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钢管和管件选用规定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答案
- 残疾军人新退休政策
- 白酒代理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