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大一统的波折大一统的恢复与发展从三国至隋唐五代十国,大一统国家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大一统的崩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二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

课5课标要求: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的……——阎步克《波峰与波谷》常态?变态?大一统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模式疆域统一或拓展经济繁荣民族交融思想统一政权分裂士族专权儒家受佛道挑战问题:相较于秦汉的“常态”,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变态”体现在哪些方面?回归?局部统一制度建设经济发展民族交融特征:南北对峙,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局部统一,统一趋势明显。时空观念Q1:通过示意图,你能感知到这一时期的哪些历史特征?一、大一统秩序的破坏(一)政权分裂正统性问题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所具有的合法性。刘备称是汉室宗亲曹魏占中原代汉孙权用天命思想、祥瑞年号用中原国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汉末,王室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始终未取汉献帝而代之。曹操薨,汉献帝下诏退位,禅让皇位于曹丕,后者故作推辞,“三让”后方答应接受,是为魏文帝。得知曹丕即位,刘备亦自称皇帝,仍用汉的国号。这表明()A.曹氏父子尊崇汉室 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C.曹魏实力强于蜀汉 D.正统观念影响深刻DQ2:阅读教材的这段材料,分析魏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面临怎样的挑战?

由此可见,东晋时期士族专权的本质是什么?一、大一统秩序的破坏(2)士族专权,门阀政治材料一

士族门阀具有“贵族化”的性质,而在官僚“贵族化”了的时候,皇权往往就比较低落,二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比如说,当门阀只凭门第就能占有官位(注:九品中正制)之时,皇帝予取予夺的权力就被分割了。——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材料二

荆楚风俗,略同扬州(东晋南朝政治中心)……南朝鼎立,皆为重镇,然兵强财富,地逼势危,称兵跋扈,无代不有。是以上游之寄,必详择其人焉。(东晋南朝数次王朝更迭均为上游荆州发兵取代扬州)——杜布《通典·州郡十三》士族专权的本质: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士族当权,皇权式微,地方势大;君主专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被削弱和异化一、大一统秩序的破坏(2)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因古代社会,读书机会就不易得。第一是书本不易得……但若你生来便在一个读书家庭中,那一切困难,便都易解决了。因此当时虽非封建社会,爵位不世袭,而书本却可世袭。……世代经学,便可世代跑进政治圈子,便无异封建传袭的贵族了。……所以说:“黄金满籯,不如遗子一经。”……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权有势的家庭。……汉代选举,是分郡限额的,每郡只有几个额;于是却永远落在几个家庭里。如是则每一郡必有几个像样的家庭,这便造成了将来之所谓“世族门第”。……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汉末,察举制逐渐演变,到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Q4:从门阀士族形成历史看,门阀士族有何特征?

士族的特征A.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B.文化上,拥有文化优势,占据高级文官职位。C.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D.经济上,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形成鼎盛渐衰消亡三国、西晋东晋东晋后期至南朝隋唐二、大一统秩序的回归1、江南经济开发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江南之变江南之变原因:(1)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2)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3)自然条件:南方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

(4)政策条件:统治者的政策支持。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商业海外贸易业迅速发展。汉代手工业分布图魏晋南北朝经济形势图意义:(1)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2)推动南方民族交融。Q5:根据所学,分析江南开发的原因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直到唐朝中期经济格局才开始变化。北方经济南方经济魏晋南北朝唐朝安史之乱后南宋江南经济开发南北方经济差距缩小

南方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秦汉二、大一统秩序的回归2、民族交融(1).五胡内迁

材料一“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单于畏汉乘其敝,乃遣使诣渔阳求和亲。……二十三年,诣西河太守求内附。”——《后汉书》卷一一九《南匈奴列传》材料二中国古代气温变化图——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Q6: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①东汉末期以来,中原统治者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②气候异常加剧游牧民族南下Q7:十六国国号有怎样特点?五胡内迁和十六国国号特点说明在战乱特点: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说明: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可;在分裂动荡中民族融合加强!二、大一统秩序的回归2、民族交融(2).十六国汉化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在南北对峙中处于优势,奠定全国统一的基础内容政治文化经济性质影响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高门,结汉亲均田制、租调制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封建化改革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贺兰贺独孤刘二、大一统秩序的回归2、民族交融(3).孝文帝改革Q8:结合教材及所学,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意义边境汉人《放牧图》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成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Q9:依据图片和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特点:①汉化为主;②双向交流;

③内容广泛;④方式多样;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