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普通话测听小词表的重新编辑与评估_第1页
A04-普通话测听小词表的重新编辑与评估_第2页
A04-普通话测听小词表的重新编辑与评估_第3页
A04-普通话测听小词表的重新编辑与评估_第4页
A04-普通话测听小词表的重新编辑与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话测听小词表的重新编辑与评估张华(通讯作者)1,邵广宇1,2,曹文3,陈静1,王硕1,梁思超1,刘阳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05;2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101300;3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027,30772408);首都医学发展基金(#2005-305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200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18B12)。[摘要]目的探讨以汉语语音学理论为依据编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SpeechTestMaterials,MSTMs)单、双音节小词表,并进行等价性评估,从全新角度建立适用于临床应用的便捷有效的评估材料。方法以语音学理论为基础,将声母、韵母进行归类缩减后拼合。按照拼合后的音节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字,编制完成单、双音节小词表。对编制材料进行数字化录音以及音频处理,形成CD测试材料。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青年受试者共98例,在不同给声强度下针对普通话单、双音节完整词表和小词表,进行言语识别率的心理声学测量。结果①编辑完成了MSTMs单音节小词表24张和双音节小词表10张,每表20词。②24张单音节小词表中16张彼此难度等价,10张双音节小词表中9张彼此难度等价。结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可以明显缩短测试时间,经过验证具有难度等价性的普通话单、双音节小词表可应用于临床测试和实验研究。关键词语音学理论,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小词表,言语测听[Abstract]ObjectiveSmallmonosyllabicandbisyllabiclistsofMandarinSpeechTestMaterials(MSTMs)arecompiledbasedonChinesephonetictheories,aswellastheevaluationoftheequivalenceamongallsmallmonosyllabicandbisyllabiclists,inordertoreconstructtheassessmentmaterialsforclinicalapplication.MethodsAccordingtophonetictheories,initialvowelsandfinalconsonantsareclassified,abridgedandthenmerged.Commonwordsindailylivesarechoseninlinewiththemergedsyllables.ThematerialsweredigitallyrecordedontoCDs.Theequivalenceofthelistswasevaluatedatdifferentpresentationlevelsbytesting98mandarin-speakingyoungsubjectswithnormalaural/oralcommunicationalabilities.Results①24smallmandarinmonosyllabiclistsand10smallbisyllabiclistsofMSTMshavebeencompiledonthebasisofChinesephoneticcharacteristicswith20wordsineachlist.②16ofthe24smallmonosyllabiclistswereequivalentrespectively.9ofthe10smallbisyllabiclistswereequivalentrespectively.ConclusionsSmallmandarinmonosyllabicandbisyllabiclistsofMSTMswillreducethetimeinclinicalpractice.Itisprovedthatthesmalllistswhichhaveequaldifficultycouldbeappliedinclinicsandexperimentalstudies.[Keyword]phonetictheory;mandarinspeechtestmaterials;smalllists;speechaudiometry我国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多位专家学者开始进行言语测听的研究。自王一[1]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上发表《言语检查听力的语汇》的文章始,众多学者都开始致力于言语测听材料的开发和测试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蔡宣猷[2]、张家騄[3]、程锦元[4]、沈烨[5]、包紫薇[6]、顾瑞[7]、张华等[8]和孙喜斌[9]等均编制了不同形式的汉语词表。学者们进行了不懈努力,以期找到可用于听力损失诊断及康复效果评估的有效汉语测试材料。近年来,在言语测听的深入研究中,曹克利[10]、刘莎[11]、郑芸[12]、郗昕[13]、曹永茂[14]、魏朝刚[15]等多位专家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内都做出了丰富而有益的探索研究。言语测听对于成人及儿童评价助听器的佩戴效果、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前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康复效果的评估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我国大部分采用言语测听的单位均有较多的患者就诊,而传统词表测试时间比较长。因此,开发适于临床诊断便捷性需要的小词表并进行标准化研究,就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着眼点。1普通话测听小词表的重新编辑1.1单音节小词表的编辑[16]普通话言语测听必然跟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关。汉语语音学的传统是把汉语的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它们虽然与西方语音学的元、辅音分析传统不一样,但可以与之结合。特别是对声、韵、调仍然可以进行区别特征的分析。任何一种语言里的区别特征都是非常有限的,一般都会少于该语言中的音位数目。因此,如果从区别特征的角度出发编写词表,必定会比音素平衡的词表有所缩减。而且实际上,由于区别特征是依赖于具体的音素或音位而存在,即人不可能发出一个纯粹的“区别特征”而没有其他属性。所以理论上可以假设:听者如果确实听对了某个音素/音位,那就意味着他听出了一组区别特征。如此,词表就可以大大缩减了。汉语的声母共有21个,全部由辅音构成。它们按方法特征和部位特征(即传统所谓“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可以进行再分析。按发音方法分,有塞音(爆破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边音;按发音部位分,有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韵母是音节内出现在声母后的语音成分,由元音或者元音加辅音构成,共有39个。它们也可以进行再分类。按结构分,有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按发音初始阶段的口型分,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所有韵母中的元音还可以按舌面的高低分(即高、半高、半低和低),按舌高点的前后分(即前、央、后),以及按嘴唇的圆展分(即圆唇、不圆唇)。声母的发音特征主要依据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两种要素,韵母的发音特征主要依据元音的舌面位置与结构两种要素。先将所有的声、韵母按各自独特的发音要素分成发音近似或被考察音位相同的组,再将分好的组进行声韵拼合,最后考虑声调问题。从而达到缩减词表词量的目的,同时仍可以保证出现所需评估的语音特征。缩减后声母以选择b与p、d与t、g和k、z与c、zh与ch以及j和q六组任选其一为依据分为六组,韵母以复元音韵母中uai与uei以及ai与ei两组任选其一;在iao与iou以及ao与ou两组任选其一为依据分为四组,可通过排列组合得到24张声韵拼合表。根据拼合表选择音节,韵母出现一次并不再复现;每个声母至少出现一次。需要复现的声母按照汉语普通话日常声母频率表优先选择频率较高的,并按照此种方法确定每表的20个音节。在每张拼合表的音节确定后,在一张普通话声韵拼合总表中的相应位置累计出现次数,确保同一音节不会在24张表中出现次数过多。1.2双音节小词表的编辑[17]1.2.1声母缩减原理:①具有不可替代的语音特征的音素必选。②当一个音素的成分包含于另外一个音素之中时,如果受试者能够听对/发出后者,则其必能听对/发出前者,选择后者代表前者。③送气音比不送气音难度大,所以能够听对/发出送气音,必能发对/听出不送气音;反之不成立[18]。④声韵过渡:由于塞音和舌面音的发音时间极短,能否被识别与和其相连的韵母有很大关系,因此舌面音以及塞音(不管送气与否)都要分等呼[19]。基于以上原则,缩减后的声母考察项为:f、l、r、m、sh、t-、tu-、ti-、k-、ku/o-、qi-、qü-。共12个。1.2.2韵母是音节内出现在声母后的语音成分,由元音或者元音加辅音构成,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母缩减原理:①单元音韵母没有韵头、韵尾,因此在考察单元音韵母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韵母即可。韵母o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以uo的形式出现;a、e、i、u、ü中,a、i、u位于元音舌位图[20]最外侧,其发音部位比较极端,差别较大,不易听错-发错,因此可以缩减;单元音e的舌位位于半高位,其发音部位难度较高位和低位大,且其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单元音韵母ü可以与其它元音拼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也将其保留。②复元音韵母包括二元音韵母和三元音韵母。在选择的过程中由于三元音韵母包含的信息要多于二元音韵母,所以优先考虑三元音韵母[19]。③带鼻音韵母缩减中不能由其它的韵母拼合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必选;且保证前后鼻音都有选择。④儿化韵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特点,但由于不同地区对儿化韵的区分程度和发音难易程度不同,考虑到词表的推广和实用性在此不予考虑。基于以上原则,缩减后的韵母考察项为e、ü、uai/uei与iao/iou、ie/üe、uo、ian/üan、ong/iong、en/eng,in/ing。共十组17个。根据本文所述语音学及心理学原理,编辑普通话双音节小词表10张,每表20词。2数字化录制合成录音与后期合成与MSTMs其他测试材料相同[21]。3小词表的等价性评估3.1单音节小词表的等价性评估[22]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给声强度6个等级(20、15、10、5、0、-5dBHL),测试用小词表24个。48例受试者随机进入试验。每例受试者、每张测试词表仅测试一个给声强度。每例受试者以变换的声强级依次听完24张小词表。强度从20dBHL以5dB为步距递减直到-5dBHL,共测试6个强度6张词表。从第7、13、19词表重复以上强度顺序。测试用小词表的播放顺序大循环两次,即每张表出现在第一或最后的机会均是两次。如受试者1从表1开始测试,受试者2从表2开始测试,依次类推。避免某一词表总是出现在第一或最后。且均可保证每位受试者测试初始给声强度为20dBHL。对每例受试者准备资料档案,确定每例受试者词表播放顺序和每表所对应的给声强度。3.2双音节小词表的等价性评估[17]本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针对10张普通话双音节小词表,给声强度从14dBHL以2dB为步距下降共分10个等级(14、12、10、8、6、4、2、0、-2、-4dBHL),50例受试者随机进入试验。测试用小词表的播放顺序类同于单音节小词表。4结果4.1编辑了具有语音学特性的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24张,双音节小词表10张,每表均为20个测试词。4.2表间等价性以给声强度和表号作二元方差分析,取0.05作为检验标准,24张单音节小词表表间F=3.562,p<0.001,给声强度间F=1625.47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音节小词表表间F=1.171,p=0.32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10张普通话双音节小词表总体复本信度高,具备难度等价。选用SNK-q及LSD检验进行词表间两两比较,16张单音节小词表(即表1,2,3,4,5,7,9,13,14,15,17,18,20,21,22,23)之间彼此难度等价。LSD检验中双音节小词表表9与表1、2、3、4、5、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表两两之间均无差异。5讨论5.1小词表编辑随着听力检测技术的普及,用言语测听评估患者的听障程度将逐渐成为常规。但如果日常门诊对每位患者均采用严格的音素平衡词表,则耗时较长,导致临床效率降低。课题组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决定在汉语、普通话语音声学、统计学、听力学等专家组指导下重新编辑、录制新的普通话言语测试小词表。鉴于小词表词量少,不能按照传统的音素平衡的方法,所以运用了语音学的理论,利用汉语每个字都是声母韵母拼合起来的特点,以发音相似程度分组缩减声母、韵母数量,达到完成更精炼小词表的目的。此次未采用随机抽样或半表格式。由此,这些小词表测试材料与以往的言语材料全然不同,在编制原则、选词方法方面是全新的。小词表的编辑,经过语音学家的反复论证,较好的体现了语音学特征。但同时因测试词量少,缩减原则较多,导致可供选择的常用词减少,词表之间出现部分重复或类似的测试用词。致使受试者在连续测试时因对部分测试词的熟悉,导致猜测正确的几率增大。5.2等价性评估本次研究是基于健康青年人的实验结果,已初步验证本套单、双音节小词表的等价性,筛选出具有难度等价性的词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即便选择的正常人是年龄、听力、文化水平很接近的受试者,在同一表中其言语识别率也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由于每表词量减少,不仅标准差增大,同时个体差异也增大了。但在大规模临床推广之前,尚需对听障人群进行测试验证。参考文献王一.言语检查听力的语汇.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55,3(1):40-45.蔡宣猷.言语测听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63,9:8-10.张家騄.几种语言单位清晰度试验得分的统计关系.声学学报,1964,1(2):90-94.程锦元.汉语测听词表的选编.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66,12:106-108.沈晔,王书鑫.一个言语测听材料的编制.心理学报,1983,3:316-328.包紫薇.通讯系统汉语清晰度测试方法.电声技术,1985,2:1-6.顾瑞,李兴启等.交错扬扬格词试验和竞争语句试验:测试材料的编录和正常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5,6(1):31-34.张华,曹克利,王直中.汉语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的设计及初步应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2):79-83.孙喜斌.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长春:吉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1991.1-37.曹克利,魏朝刚,王直中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