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诵全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理解并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掌握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一、学习目标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人定胜天”
:他认为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靠主观努力去认识、改造、利用它。一、荀子——儒家后圣《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本文是其第一篇的节选。《荀子》其散文铺张扬厉,说理透彻,行文简洁,精炼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寻味,语言质朴,句法绵密,多用排比、善用比喻,后人多认为荀子的文章代表了先秦时期散文最高的艺术成就,誉为“诸子大成”。二、《荀子》——诸子大成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官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稷下学官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劝”:鼓励,勉励;“学”:学习。劝学即勉励人们坚持学习。三、背景解题劝学
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背景解题
1、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节奏停顿。2、给下列字词注音,找出课文内的通假字并注明。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结构。四、朗读课文,梳理字词(6)跬步()(7)骐骥()(8)驽马()(9)须臾()(10)舆马()(1)靛青()
(2)蓼蓝(
)(3)槁暴(
)(4)砺(
)(5)舟楫(
)
(11)二螯()(12)蛇鳝()(13)跂而望()(14)锲而不舍()(15)金石可镂()diànliǎogǎopùlìjíkuǐqíjìnúyúyúáoshànqǐqièlòu自读课文,找出全文以及每段的中心语句,并梳理文章结构。五、整体把握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1):提出中心论点二(2):分析学习的意义三(3):分析学习的作用四(4):阐述学习的措施
积善成德、锲而不舍、用心一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六、鉴赏分析“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可以”在古汉语中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的具体语境中,“以”已经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已:停止开门见山
提出中心论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六、鉴赏分析——学习意义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使…弯曲,“輮”通“煣”輮(之)以(之)为轮:省略句
规:测圆之器虽:即使
有:通“又”
槁暴:槁,枯。暴,晒。挺:直
然:这样受绳:经墨线量过。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靠近,接近。
砺:磨刀石日:名作状,每天参:验,检查。省:省察。
乎:相当于“于”(状语后置)。知:通“智”,智慧。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六、鉴赏分析——学习作用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须臾:片刻。跂:提起脚后跟。
博见:见得广。假:借助,利用。
舆:车。利足:脚步快。利,形作动
致:达到。能水:善于游水。水,动词,游水。绝:渡。
生:通“性”,资质,禀赋。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学人徐复观指出:“荀子认为性恶,只能靠人为的努力向外面去求,从行为道德方面向外去求,只能靠经验的积累。把经验积累到某一程度时,即可把性恶的性加以变化。由小人进而为士君子,由士君子进而为圣人,当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荀子特别注重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六、鉴赏分析——学习态度与方法焉:兼词于此
渊:深水。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骐骥:骏马。
十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锲:刻。
镂:雕刻。上、下:名作状
用:以,因为。一:数作形,专一
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知识补充:兼词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之于之于之乎于彼何不何不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劝学》)思辨活动思辨要点思考示例推理求证论说的方式
课文通篇采用比喻,能阐明“学不可以已”的抽象道理吗?评估反思论说的结论
从“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这些比喻能否直接推导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样的结论?“无论应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决不能够从譬喻当中得到判断。因为它没有依据,所用的依据是假的。用了假的依据,何能使人家信从呢?我们要知道譬喻本是一种修辞的方法,用作议论的依据,是不配的。”(叶圣陶)“全文论题鲜明、逻辑严谨,句法简练、声调铿锵,议喻交融、情文并茂,颇能代表荀子文章风格。”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试以第二段为例,分析本文比喻论证的特点。完善众人青蓝取青于蓝冰为水寒于水木轮輮不复挺木木直受绳金就砺金利君子博学知明而行无过参省提高改变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提高,甚至超越自我。比喻学习对于后天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喻主动接近、接受后天改造,可臻于至善。
虽然没有直接的阐述议论,但比喻之间构成了相对完整严谨的逻辑链,上下呼应,能够形象地突出了事理,生动地展现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对于思维还比较朴素的荀子时代,这样的论说还是挺巧妙的。学习的意义众人青蓝取青于蓝冰为水寒于水木轮輮不复挺木木直受绳金就砺金利君子博学知明而行无过参省提高改变色彩状态形状性质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提高,甚至超越自我。比喻学习对于后天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喻主动接近、接受后天改造,可臻于至善。
比喻呈现了事物变化、提升、发展的过程,其本质跟“学习”的逻辑过程是一致的,都是自我提升、从外界获取认知、服膺规则的过程。用农耕时代常见的自然、生活作喻体,形象通俗而具有普遍性。天象人象虽然在逻辑上说不通,但是《劝学》的比喻论证,喻体种类多样,排比气势充足,层次递进明朗,对比论证鲜明,具备着极其强大的感染力。议论文写作,一定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比喻论证要和说理相结合联系写作时代背景,思考《劝学》中比喻论证的适用性。1.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学习的意义的?2.作者用了几个比喻?本意是什么?作者想借此想论证什么观点?六、鉴赏分析——学习意义喻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加工会有所提高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改造能改变他原先的样子层进故喻承上:联想: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推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完美境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本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了论证这个观点用了哪些比喻?六、鉴赏分析——学习作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说明学习的效果显著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借助外物(学习)能弥补不足,达到更理想的境地。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假于物弥补不足一般人推论通过学习(客观的自然条件)善假于物达到目标君子推论善于学习(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改进创造)学不可以已六、鉴赏分析——学习态度与方法本段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学习的什么态度和方法?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正面反面事物积少成多学习需要积累,能增长学识正反对比事物坚持能够成功学习需要坚持,能有所成就正反对比事物专心能有所获学习需要专心,能有所收获推论推论推论
《劝学》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这里节选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应持的态度。作者反复论述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积累取得的。即使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具备。所以,任何人都应当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七、小结——思想主题(1)条理清析,论述严密。(2)通篇设喻,使所论观点,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事物进行比喻论证;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3)大量运用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大量运用排比,气势充沛,说理流畅,节奏和谐,又间杂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对比论证,增添了说理的力量。七、小结——艺术特色八、拓展积累荀子名句(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篇》)(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八、拓展积累读书名言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某三期护坡桩工程施工过程监测与评估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态地板安装与环保认证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推广电子商务B2B购销数字资产交易合同4篇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聘用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食品品牌形象设计与市场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农场果品出口贸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务合同中退款条款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空间面积调整补充合同4篇
- 2025年美发店大数据分析与营销策略合作合同协议书
- 课题申报参考:媒介化加速视域下社交媒体新个体文化的建构与引导研究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A卷试卷【含答案】
- 【打印版】意大利斜体英文字帖(2022年-2023年)
- 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考试版】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评课稿10篇
- 第八章 客户关系管理
-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一、选修二词汇表
- 2022年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质量控制管理考核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