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1∶1B.1∶2C.3∶8D.3∶112、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rm{垄脵}减少煤燃料的使用rm{垄脷}禁止使用煤等燃料rm{垄脹}禁止滥砍滥伐rm{垄脺}开发新能源rm{垄脻}利用水力发电rm{垄脼}植树造林A.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垄脻垄脼}B.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脻垄脼}C.rm{垄脹垄脺垄脻垄脼}D.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现象解释rm{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rm{B}rm{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rm{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rm{C}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rm{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rm{A}B.rm{B}C.rm{C}D.rm{D}4、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rm{(}rm{)}A.氧元素B.氧分子C.氧原子D.氧离子5、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活动rm{.}下列家庭小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rm{A}rm{B}rm{C}rm{D}实验及装置图结论能一定程度上净化水铅笔芯有导电性蜡烛中含炭黑鸡蛋壳中含碳酸根离子A.rm{A}B.rm{B}C.rm{C}D.rm{D}6、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如图rm{(}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rm{).}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rm{(}rm{)}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B.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rm{2}rm{1}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7、下列做法不会改变rm{PM2.5}检测结果的是rm{(}rm{)}A.工厂排放烟尘B.燃放鞭炮C.露天焚烧垃圾D.海水晒盐8、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Cl②Cl2③HClO④X⑤NaCl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A.AgClB.ClO2C.KClO3D.HClO2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定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I2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
C.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质量比。
D.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10、O2不表示()A.一个氧元素B.氧气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D.两个氧原子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B.原子中原子核和质子都带正电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不能由同种原子构成12、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相同的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只有在点燃的条件下铁才能与氧气反应。
13、小明设计的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排水法;集气瓶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口内即可。
B.排气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瓶口盖上玻璃片。
C.排水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
D.排气法;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
14、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l
D.试管a中得到氢气、b中所得是氧气。
15、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l0%,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
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
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
(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______.
(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______.
(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______.17、A~E分别叙述分子的某种特性;请选择合理的解释,将序号填入下列括号中.
A.分子间有间隔;
B.受热分子运动速度加快;间隙变大;
C.分子有质量;但很小;
D.分子不断地运动;
E.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1)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mL______;
(2)在很远的地方可闻到酒的香味______;
(3)夏天自行车胎易爆______;
(4)碘的蒸气、碘的固体颗粒都能使淀粉变蓝______;
(5)一滴水里约有l.67×1021个水分子______.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rm{.}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rm{(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rm{(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rm{(3)}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rm{垄脵}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
rm{垄脷}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
rm{垄脹}原子序数为rm{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rm{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rm{(}填“得到”或“失去”rm{)}电子rm{.}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关系密切.19、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则图中字母表示rm{a}.______;rm{b}.______.20、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H2O2溶。
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
的时间/s①51200.1416.75②151200.146.04③30535249.21④30555210.76(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有关;从实验____和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___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1、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意思:
(1)2个氮原子:____;
(2)3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
(3)n个镁离子:____;
(4)写出氧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铁的化合价:____;
(5)2CO2:____;
(6)空气中体积含量最高的气体是:____;
(7)2K+:____;
(8)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后的产物:____.22、分解反应是指____的反应.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23、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铵(碳酸氢铵的简称)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很快消失;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查阅资料】
(1)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铵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NH3).
【收集证据】(1)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安装仪器的顺序是______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_
(3)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粉末,加热.将一白瓷板放在导管口的下方②将湿润的酚酞试纸与碳铵接触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③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试管口处【获得结论】碳铵受热消失了;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反思与交流】(1)实验时小王同学的试管内壁附有碳铵粉末;你的建议是______;小刘同学的试管破裂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需要做碳铵能否与湿润的酚酞试纸作用的实验;你同意吗?为什么?______.
(3)闻生成物的气味时有的同学直接把鼻子凑到试管口处;结果受到了比较强烈的刺激,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_.对于如何减少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强烈刺激,你的建议是______
(4)有的同学把导气管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他认为由此也可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你认为理由充分吗?为什么?
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3题,共21分)24、某同学对蜡烛rm{(}主要成分是石蜡rm{)}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rm{.}请填写下列空格:
rm{(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rm{.}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rm{(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rm{.}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rm{(}如图rm{)}大约rm{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部位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rm{(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rm{.}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25、rm{2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rm{.}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rm{(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rm{2隆芦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rm{.}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rm{(2)}实验Ⅱrm{(}如图甲所示rm{)}烧杯rm{B}中的现象是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rm{(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rm{(}如图乙所示rm{)}作为对比实验rm{.}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rm{(}填有必要或无必要rm{)}理由是:____26、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rm{(1)}如图甲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rm{垄脵}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rm{A}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__rm{.}作用是______.
rm{垄脷}该装置采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______.
rm{(2)}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rm{.垄脵}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______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rm{垄脷}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
rm{(3)}小红对天然水中的杂质进行了探究,他发现天然水中有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杂质rm{.}你认为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_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_来分离混合物.
rm{(4)}自来水厂通常用天然水进行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再送到千家万户.
rm{(5)}净化黄泥水的时候,加入明矾,其作用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8分)27、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rm{(A}rm{B}是气球rm{)}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rm{(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rm{A}气球______rm{B}气球______;
rm{(2)}氯气rm{(C1_{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rm{C1_{2}+H_{2}O=HCl+HClO(}次氯酸rm{).}若将锥形瓶中的rm{CO_{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rm{.}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rm{(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什么药品rm{(}写出一组即可rm{)}______.28、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焰心等三部分,应把受热物质放在______部分加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学习化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rm{.}小强家里有失去标签的一瓶矿泉水和一瓶消毒酒精,请你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帮助小强鉴别这两种无色液体rm{(}答出两种方法即可rm{)}.30、如表列出了硝酸钾与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1020406080100硝酸钾的溶解度(g)13.320.931.663.9110169246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036.637.338.439.8(1)现有含123g硝酸钾与17.9g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
(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
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②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
③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硝酸钾晶体,过滤,将所得硝酸钾晶体洗涤并干燥。
A.步骤②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______g水;
B.步骤③中;最多可得到硝酸钾晶体______g;
C.根据上述实验可概括出除去硝酸钾中少量氯化钠的主要步骤:
加热溶解→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D.洗涤时;应选用少量______(选填“热水”或“冷水”)。其目的是:______;
(2)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的一种方法是: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硝酸钾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氯化钠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根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它们之间的比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44=3:11.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的能力.2、B【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已经掌握到位。掌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常见措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rm{垄脵}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正确;
rm{垄脷}目前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
rm{垄脹}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禁止滥砍滥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
rm{垄脺}开发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
rm{垄脻}利用水力发电;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
rm{垄脼}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植树造林,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
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脻垄脼}
故选B。【解析】rm{B}3、D【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答】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A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rm{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rm{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B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故C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由于受热时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大,故D解释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rm{D}4、A【分析】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说明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rm{A}5、C【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判断物质的性质及结论方面的问题。A.根据净化水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进行解答;
D.根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进行解答。【解答】A.小卵石;石英砂、纱布、膨松棉等都起到过滤作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因此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故A实验结论正确;
B.该装置中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能导电,故B实验结论正确;
C.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而不是说明蜡烛含有炭黑,故C实验结论错误;
D.碎鸡蛋壳与醋酸反应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鸡蛋壳中含碳酸根离子,故D实验结论正确。
故选C。【解析】rm{C}6、D【分析】解:rm{A}图中的反应物根据图示为水;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正确;
B、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个数比为rm{2}rm{1}正确;
C;所有的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都不会发生变化;正确;
D、反应前后物质对应的分子个数为rm{2}rm{2}rm{1}分子变少了rm{.}错误.
故选:rm{D}.
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解读即可:
A;根据图中物质可以看出反应物为水;生成物分别为氢气和氧气;
B、黑色的微粒代表氢原子,白色的代表的是氧原子,所以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比可以直观看出,为rm{2}rm{1}
C、图中给出的原子个数不变rm{(}有时图不一定是前后不变的,那种属于转化图,所以不能视为变化,因为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所以本选项有时可以直接判定正确,而无需考虑给的图或者给定的反应等rm{)}
D;现有的图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分子为两个,反应后分子是两种共三个.
根据微观示意图进行信息解读时,一是要结合图进行,紧扣图分析,另外不要延伸太多已知知识rm{.}二是有些结论或者问题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不会改变,如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会改变,这个结论直接运用,而不需要结合题目分析.【解析】rm{D}7、D【分析】解:rm{A}工厂排放烟尘,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rm{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B、燃放鞭炮,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rm{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C、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rm{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海水晒盐不会产生微小颗粒物,所以不会改变rm{PM2.5}检测结果;故选项正确.
故选D.
r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rm{2.5娄脤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rm{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rm{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D}8、A【分析】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2属于单质,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a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在+1到+7之间。
A;银元素显+1价;Ag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不这种排列规律。
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符合这种排列规律。
C、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符合这种排列规律。
D、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HCl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这种排列规律。
故选:A。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化合价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D【分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和CO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I2的质量和CO2的质量总和;故A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334:140:254:220;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不一定相等,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0、AD【分析】解:根据O2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氧气;b.表示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氧气的一个氧气分子;b.表示一个氧气的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则由分析可知:O2既可表示氧气;又可表示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还能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以及一个氧气的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AD.
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这种物质;b、表示这种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还考查了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解析】【答案】AD11、AB【分析】略【解析】rm{AB}12、CD【分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相同的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但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在其它条件下也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如铁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D.
【解析】【答案】A;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13、AB【分析】
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口内即可.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瓶口盖上玻璃片.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时;瓶口不能向上.错误;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瓶口不能向下.错误.
故选AB.
【解析】【答案】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4、BD【分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
C;电解水所得正负两极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其体积比为1:2,故C错误;
D、试管a中得到氢气、b中所得是氧气;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A;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进行进行解答;
B;根据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进行解答;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可以知道“正氧一负氢二”;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D、根据试管a中得到氢气、b中所得是氧气进行解答.
15、AD【分析】
暗物质的存在与否可能是与人类的技术水平或证据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存在与否只能是假设,所以不可确定暗物质一定不存在,故AD均错,假设有暗物质的存在,将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空间.
故选A;D
【解析】【答案】从引力的观点确定暗物质的存在虽是假设但只能说暗物质可能存在;原因是找不到存在的证据.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解:(1)块状固体没有沿着倾斜的试管壁滑入试管中;后果是打破试管;
故填:打破试管;
(2)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不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当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时,烧杯会破裂;
故填:烧杯破裂;
(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会导致药品的污染;
故填:药品污染;
(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
故填: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
(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规则填空;
(2)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3)试管内残留的液体会与另一种溶液混合;
(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解析】打破试管;烧杯破裂;药品污染;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17、略
【分析】解:(1)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所以,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mL,故选A;
(2)由于分子不断地运动;所以在很远的地方可闻到酒的香味,故选D;
(3)夏天温度高;受热分子运动速度加快,间隙变大,所以自行车胎易爆,故选B;
(4)碘的蒸气;碘的固体颗粒;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都能使淀粉变蓝,故选E;
(5)分子有质量,但很小,一滴水里约有l.67×1021个水分子分子;故选C.
故答为:(1)A;(2)D;(3)B;(4)E;(5)C.
根据分子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准确理解分子的定义和特征,会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解析】A;D;B;E;C18、26.98BBDD失去最外层电子数【分析】解:rm{(1)}先弄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再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内容,查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rm{26.98}
rm{(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rm{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rm{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rm{(3)垄脵}根据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rm{(}或质子数rm{)}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rm{BD}中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rm{BD}故答案为:rm{BD}
rm{垄脷}根据核外电子层排布,最外层为电子数为rm{8}属于稳定结构,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rm{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m{8}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rm{D}故答案为:rm{D}
rm{垄脹}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rm{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故答案为:rm{(1)26.98}rm{(2)B}rm{(3)垄脵BD}rm{垄脷D}rm{垄脹}失去;最外层电子数.
rm{(1)}先弄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再根据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查知其相对原子质量;
rm{(2)}总结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rm{(3)垄脵}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rm{(}或质子数rm{)}同种元素的粒子核电荷数rm{(}即质子数rm{)}相同;
rm{垄脷}根据核外电子层排布:在含有多个电子层的原子里,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rm{8}个电子,最外层为电子数为rm{8}属于稳定结构;进行解答;
rm{垄脹}由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rm{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推测其得失电子情况.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解析】rm{26.98}rm{B}rm{BD}rm{D}失去最外层电子数19、略
【分析】解:由示意图可知,质子和中子构成了rm{b}rm{b}为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了原子,所以rm{c}是核外电子,原子构成了分子,所以rm{a}是原子.
故答案为:原子;原子核.
根据分子;原子的构成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构成,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解析】原子;原子核20、略
【分析】
(1)从表中分析可知: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的反应时各种量均相同;可知这一过程是考查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明显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
(2)反应物浓度大时溶液中的离子数量较多;反应的接触面较大反应速度自然变快;
(3)过氧化氢的浓度虽然改变;但过氧化氢的量并未增减,因此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故答案为:
(1)反应物浓度(或浓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不变。
【解析】【答案】(1)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这种设计是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
(2)反应物越浓在溶液中离子的密度会更大;离子间结合的机会更多,分析时应从微观离子着手.
(3)生成物只与反应物量的多少有关;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利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解决.
21、略
【分析】
(1)2个氮原子的符号就是在氮元素的符号的前边加计量数2;符号为:2N;
(2)3个过氧化氢分子就是在过氧化氢化学式的前边加计量数3,符号为:3H2O2;
(3)n个镁离子就是在镁离子符号的前边加计量数n,符号为:nMg2+;
(4)在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写出氧化铁的化学式,在铁元素的符号的正上方标出+3.符号为:
(5)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化碳分子;
(6)空气中体积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是:N2;
(7)2K+:表示两个钾离子;
(8)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后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是:Fe3O4.
故答为:(1)2N;(2)(3)nMg2+;(4)(5)两个二氧化化碳分子;(6)N2;(7)表示两个钾离子;(8)Fe3O4.
【解析】【答案】根据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还是物质的化学式;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准确理解符号的意义.
22、略
【分析】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故答案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解析】【答案】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23、略
【分析】
【收集证据】(1)安装实验仪器一般规律是:按照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安装;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微热试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由于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氨气;所以,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粉末,加热,将一白瓷板放在导管口的下方,实验现象是:白瓷板上有小液滴出现,可得出生成了水的结论;③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试管口,实验现象是:酚酞试纸变红,可得出生成了氨气的结论;
【反思与交流】
(1)实验时小王同学的试管内壁附有碳铵粉末;你的建议是把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起来,用手指弹一下纸槽或药匙;小刘同学的试管破裂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就集中加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等;
(2)因为一般物质存在着三态的变化;所以,不同意不需要做碳铵能否与湿润的酚酞试纸作用的实验,原因是: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3)由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可知;正确的做法是:离容器口稍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其飘进鼻孔;由碳酸氢铵分解的反应可知,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强烈刺激,建议是:碳铵的量不要加的太多,或实验出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打开实验室的排气扇或用水吸收生成的气体等;
(4)因为一般物质存在着三态的变化;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理由不充分,因为假设生成的是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由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所以,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故答为:【收集证据】(1)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把导管的一头放入水中,微热试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白瓷板上有小液滴出现,生成了水;酚酞试纸变红,生成了氨气.
【反思与交流】
(1)把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起来;用手指弹一下纸槽或药匙;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就集中加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等;(2)不同意,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3)离容器口稍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其飘进鼻孔;碳铵的量不要加的太多,或实验出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打开实验室的排气扇或用水吸收生成的气体等;(4)理由不充分,因为假设生成的是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解析】【答案】【收集证据】(1)根据安装实验仪器的一般规律解答;
(2)根据密闭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来进行分析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3)根据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分析实验的现象结论;
【反思与交流】(1)根据将粉末装药品加入试管中的基本操作和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一般有三态及氨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碳酸氢铵分解的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三态的变化进行分析。
(5)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进行分析贮存的方法.
五、探究题(共3题,共21分)24、(1)小(2)外焰外焰(3)水二氧化碳【分析】【分析】rm{(1)}根据蜡烛能浮在水面上;比较蜡烛和水的密度;
rm{(2)}根据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并得出结论;
rm{(3)}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和结论解答。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解答】
rm{(1)}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rm{(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rm{a}处最先变黑;
rm{(3)}由题意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rm{(1)}小;rm{(2)}外焰;外焰;rm{(3)}水;二氧化碳。【解析】rm{(1)}小rm{(2)}外焰外焰rm{(3)}水二氧化碳25、(1)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2)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3)无必要实验Ⅰ中已做过对比实验证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解答】rm{(1)}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rm{(2)}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故填: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rm{(3)}因为实验Ⅰ中已做过对比实验证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填:无必要;实验Ⅰ中已做过对比实验证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解析】rm{(1)}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rm{(2)}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rm{(3)}无必要实验Ⅰ中已做过对比实验证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6、略
【分析】解:rm{(1)垄脵}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rm{.A}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活性炭rm{.}放置该物质的目的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rm{.}故填: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rm{垄脷}该装置采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过滤和吸附;
rm{(2)垄脵}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
rm{垄脷}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rm{(3)}小红对天然水中的杂质进行了探究,他发现天然水中有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杂质rm{.}你认为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其原理是根据颗粒大小不同rm{(}或者粒子大小不同rm{)}来分离混合物.
rm{(4)}自来水厂通常用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再送到千家万户.
rm{(5)}净化黄泥水的时候;加入明矾,其作用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答案:
rm{(1)垄脵}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rm{.垄脷}过滤和吸附.
rm{(2)垄脵}气密性检查;rm{垄脷}防止液体暴沸;
rm{(3)}过滤;颗粒大小不同rm{(}或者粒子大小不同rm{)}
rm{(4)}沉降;过滤、灭菌;
rm{(5)}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rm{(1)}因为水中有时含有色素和异味;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把它们除去;
rm{(2)}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rm{(3)}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一种方法;
rm{(4)}根据净水的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rm{(5)}根据明矾的作用解答.
解答本题要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过滤和吸附;气密性检查;防止液体暴沸;过滤;颗粒大小不同rm{(}或者粒子大小不同rm{)}沉降;过滤;灭菌;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六、简答题(共4题,共8分)27、收缩;膨胀;C12+2NaOH=NaClO+NaCl+H2O;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分析】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诊断学胸部评估》课件
- 2024年黑龙江省《消防员资格证之一级防火考试》必刷500题标准卷
- 中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课件ch
- 2024年高考生物必修全部和选修1基础知识清单(以问题串形式呈现)含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人事管理】十篇
- 《盆景制作与欣赏》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部分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合集【人员管理】十篇
- 内燃机车点检方法探讨
- 2023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解析:《猫》
- 大四课件感染深部真菌病
- 就这样当班主任读书分享
-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
- 东南大学医学三基考试外科选择题及答案
- TZJASE 005-2021 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叉车)排气烟度 检验规则及方法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CB/T 749-1997固定钢质百叶窗
-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 品牌(商标)授权书(中英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