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8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设置参知政事②废丞相、设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创立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2、【题文】清政府主持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A.上海B.台湾C.南京D.北京3、【题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主要手段是A.文化交流B.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C.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D.物资与物种交流4、【题文】“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5、关于下表中的中国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地方官员举荐自由报考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6、【题文】两汉时的刺史与秦朝的什么官职权相近()

A御史大夫B太尉C丞相D郡守7、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B.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C.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D.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符合“修正民族国家”的是()A.冷战导致苏联解体B.欧共体的成立扩大C.欧美建立福利制度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0、明清时期的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D.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11、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A.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B.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12、17、18世纪,英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派遣满载白银的船只来到亚洲,把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及瓷器运回本国。英国一直苦于找不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货物,直到19世纪早期大规模鸦片贸易的兴起。由此可知()A.鸦片战争后英国不再购买中、印货物B.18世纪英国使用贵金属购买中、印货物C.英国通过贩卖鸦片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处境D.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形成对华贸易的优势13、近代中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对应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4、下列表述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有()A.科举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C.专制主义不断加强D.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门第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______(判断对错)16、他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这里的“他”是董仲舒。______(判断对错)17、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典范,此外还发明出了筒车、水排、翻车等灌溉工具。18、历史老师在讲述美国联邦机构的权力结构时,绘制了如图所示图示。某同学作了如下解释:最高行政权归总统,总统对国会负责;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大法官由国会任命。______(判断对错)19、汉代出现的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至此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______(判断正误)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0、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也更加普遍,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管。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1、【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

——蔡上司《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问题:

(1)列举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8分)

(2)从察举制度的名目来看其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这种制度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造成了什么后果?(6分)

(3)根据材料;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科举制度下也有许多科目,为什么“唐朝进士科特盛”?(6分)

(4)简要评论材料三的观点。(8分)22、【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2分)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9分)

材料二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2)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6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3分)2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要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摘编自《民法大全》(1)《十二铜表法》发表的原因是什么?标志着什么?

(2)《民法大全》形成于哪位皇帝期间?其目的是什么?又标志着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内容,你认为罗马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掌握。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①设置参知政事是北宋,②废丞相、设内阁是明朝,③设立军机处是清朝,④创立三省六部制是隋朝。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解析】【答案】D2、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近代的交通通讯。

点评:电报事业的发展。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擅自架设电报线到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解析】【答案】B3、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制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70年代;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所以C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解析】【答案】C4、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的刺史导致了政治上的苛政;其原因是刺史守其职责,多数依照自己的意识办事,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制度·刺史【解析】【答案】C5、A【分析】试题分析: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九品中正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科举制与其它制度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察举、荐举、门族第望为标准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步,有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科举制的以文取士并不是重视科技素养,所以此题选择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解析】【答案】A6、A【分析】【解析】两汉时的刺史负责监察地方,享有监察权,而秦朝的御史大夫也兼有监察百官的权力,也享有监察权【解析】【答案】A7、B【分析】宗法体系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且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避亲”;可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因此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膨胀,故B项正确。

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时期地方官吏任免制度。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本题从古代地方管理的角度设计题目,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区分地方管理与地方监察的不同及其联系。本题考查的是为防止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联系唐宋时期在地方管理上的其他有效措施,如宋代的重用文官等,综合分析认识其意义。【解析】B8、D【分析】A.清朝统治者在谈判中出卖了经济主权等权益;不可能坚持国家平等的原则,故A项错误。

B.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这一表述不符合事实。

C.清;政府不愿意公示进京,主要是为了维护清朝天朝上国的颜面,不愿意与番邦小国正面交往,而不是担心公使进京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D.材料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将“公使进京”作为与英法交涉的焦点;而在开放口岸等经济主权方面很快达成了协议,可见外国公使以平等的外交地位与清政府打交道,将会打破清朝统治者维护的宗藩外交等天朝上国传统规制。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落后的外交观念;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6、《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2年1月,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引用外国军队来帮助镇压内乱。【解析】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AB【分析】A.苏联解体;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体现了材料中的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的特点。

B.战后欧洲走向联合;让渡了一部分国家主权,成立了欧共体,是材料中修正民族国家的表现。

C.建立福利制度不涉及到民族国家的修正;是分配制度的改革。

D.不结盟运动没有体现出对民族国家的修正。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要求学生结合苏联解体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对欧洲联合的过程和影响准确把握,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AB10、BCD【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是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故排除A。

BCD均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故BCD正确。

故选:BCD。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相关正确。关键信息是:明清时期的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偏低。【解析】BCD11、AD【分析】A.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这是30年代的事情;而且发生是在西北,红军在陕北地区进行会师,使中国革命力量发生了重大转移,为后来进行抗日创造了条件,对扭转时局有重大影响。

B.选项表达的是抗日战争胜利;是1945年。

C.选项表达的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中描述的事件应该是西安事变,促使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结束内战,开启共同抗日的局面,而选项中对张少帅的赞扬,就是指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故选:AD。

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要求学生结合红军长征以及西安事变的特点和影响;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安事变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AD12、BC【分析】A错在“不再购买”;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

“派遣满载白银的船只来到亚洲”说明17;18世纪英国使用贵金属购买中、印货物;所以B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了鸦片贸易前;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鸦片贸易了扭转了这种不利的局面。所以C符合题意;

D说法错误;鸦片贸易前,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故选:BC。

解答的关键是从“英国一直苦于找不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货物;直到19世纪早期大规模鸦片贸易的兴起”切入,结合鸦片战争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BC13、ABCD【分析】A.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是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2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最终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最终形成。

故选:ABCD。

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过程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ABCD14、BC【分析】科举直到隋唐才有并非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排除A。

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仅仅是在唐宋时期;排除D。

小农经济是长期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也是在不断加强,故B;C正确。

故选:B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读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解析】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的主要标准是“孝廉”;门第是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察举制。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解析】B16、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思想,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据此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关键信息是:他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结论。【解析】A17、略

【分析】试题分析:水排是鼓风设备,用于冶铁,不是水利灌溉工具。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水排【解析】【答案】B18、B【分析】依据题干所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拥有有限的否决权,国会与总统之间属于相互制衡的关系;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任命。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图片的主旨,并正确掌握美国三权分立代议制的运行机制。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B19、B【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要掌握。【解析】B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0、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只是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故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管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对宋朝城市商业发展准确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宋朝城市与商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偏低。【解析】B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1、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1)本问是古代历史上各朝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历程,分别写出即可,包括世袭、察举、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2)在材料中的信息是“孝廉”“才学出众”可以总结出。察举制度主要是依靠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方法,可能造成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3)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唐朝科举取士繁盛结合当时的国家环境和政策来回答即可。(4)材料三主要是讲述的是科举制度的弊端,结合历史所学进行论述即可,难度不大。【解析】【答案】

(1)先秦时期实行世官制度;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官人法(或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

(2)品德和才能。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或者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3)隋朝。因为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注重能力,而且思想较为自由。

(4)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