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13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一大烧杯内盛有水,在一小烧杯里面放一实心小铁球,小烧杯静止后如图所示漂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球取出并沉入杯内水中,小烧杯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则()A.水面下降B.水面上升C.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变D.小烧杯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变2、人体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髂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3、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的示数为0.2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A.3.8NB.3.6NC.3.4N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是署假同学们在阿什河漂流的场景;他们对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下列议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筏能漂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
B.同学向后划水;木筏前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同学用力划水;木筏绕过礁石,是因为力能够改变木筏的运动方向。
D.同学用力划水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和木筏对该同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D.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7、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D.做直线运动的足球,被球员反踢回去,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要增大有用摩擦,有时要减小有害摩擦,车轮要做成凸凹不平的花纹是通过____来增大摩擦,许多机器的转动部分都安装了滚动轴承,是通过____来减小摩擦.9、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的.
(2)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两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____.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______℃,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状态.11、__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物理学中把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
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
______Pa
.12、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13、一物体重力为50牛,静止在桌面上,受到竖直向上的30牛拉力,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N,地面受到物体的压力为____N.14、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米,当蓄水位下降时,坝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原理.若轮船的排水量为20万吨,轮船自重为5万吨,最多能装载货物的质量为____吨.15、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
如图).
他将一支塑料软管弯成隆脡
型,一端插入左边杯中,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
纸片与杯口涂有凡士林)
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______,右杯中的水在______作用下流入左杯。16、我们选择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是因为它具有______,我们选择铜或铝作为电线的内芯,是因为它们具有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据p=可知,压强跟压力成正比,跟受力面积成反比____.(判断对错)18、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大,在河里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小.____.(判断对错)19、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____.(判断对错)20、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____(判断对错)21、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____.(判断对错)22、利用超声波可以帮助我们测定地球到月球的距离.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3、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
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
选填“能”或“不能”)
听见手机铃声。(2)
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会变____(
选填“大”或“小”)
(3)
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传播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介质.24、如图所示,为小丽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及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
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2)
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____25、如图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实心圆柱形物体A
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
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
水没有溢出容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形物体A
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
的关系.(
不计细线重,g
取10N/kg)
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
和F
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次序123456789h/cm0246810121416F/N9.07.86.65.44.23.01.81.81.8(1)
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
没有浸没之前,当h
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在物体A
浸没后,当增大h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从表格中可知:圆柱形物体A
的高度为______m
当它刚刚完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
(3)
从表格中可知:圆柱形物体A
完全浸没水中时,物体A
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物体A
的密度为______kg/m3
.26、请填写上合适的单位符号:(1)
某位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隆脕104
____;
(2)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
____;(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300
____;
(4)
铜的密度是8.9
____。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5分)27、已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500cm2.
货物与车的总质量为6t.
自行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cm2
骑车人质量为75kg
自行车质量为10kg.
哪个对地面的压强大?(g
取10N/kg)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8分)28、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宇同学的探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进行如下操作: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②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在平面镜垂直,他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①如图丙所示,小宇准备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____,说明物与像的大小____.
②移动蜡烛____(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它们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29、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如图A、B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分钟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组同学选择的是____(A或B)套装置.
。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8100101102102102102(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从甲组同学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5)乙、丙两组同学都选择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____.
(6)实验后,甲组的同学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如图D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
(7)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____.30、画出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光线.
31、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实验,如图所示.
(1)对比甲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有关.
(2)对比乙和丙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的____表现出来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将铁球和烧杯看做一个整体,根据物体的浮沉判断两种情况下浮力的大小,然后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从而得出水面的变化;再根据p=ρgh可知大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根据烧杯进入液体体积的变化可知烧杯淹没高度的变化,最后根据据p=ρgh可知小烧杯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解析】【解答】解:当铁球在小烧杯中时;小烧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小烧杯和铁球的总重力;
当将小铁球取出并沉入杯内水中时;小球下沉,小烧杯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小烧杯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总浮力减小;
由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大烧杯中的水面降低,故A正确,B错误;
由p=ρgh可知;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变小;故C错误;
当小铁球从小烧杯中取出后;小烧杯淹没的深度降低,由p=ρgh可知,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变小;故D错误.
故选A.2、A【分析】解:人在端茶杯时;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在肘关节的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茶杯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是阻力;
端茶杯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故选A.
解决此题要知道判断杠杆的类型可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联系生活经验,要判断杠杆的类型,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解析】A
3、C【分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
没有调零就去测力,也就是说没有测力时弹簧就有了一定的伸长,测力时弹簧的伸长就过大,示数就比所测力大,实际测量的力应等于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示数减去测力前的示数.【解析】【解答】解: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2N处;没有调零去测力,就相当于从0.2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3.6N,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3.6N-0.2N=3.4N.
故选C.4、D【分析】
A;木筏能漂在水面上;木筏受到的浮力等于木筏受到的重力,故A正确;
B;同学向后划水;给水一向后的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木筏一向前的力使木筏前进,故B正确;
C;同学用力划水;改变木筏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使木筏绕过礁石,故C正确;
D;桨对水的作用力;受力物体是水;木筏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该同学,这两个力的作用物体是两个,不是平衡力,故D错.
故选D.
【解析】【答案】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判断.
5、A【分析】【解答】解:A;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上升、不变、上升,说明物体在吸热,并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
B;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
C;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下降、不变、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
D;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
故选A.
【分析】首先明确熔化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物体的温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次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一个有熔点,一个没有熔点6、B【分析】解:光速是人们认为最快的速度,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选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目前人类知道的,光的传播速度最大.【解析】【答案】B7、C【分析】解:A
紧急刹车时;刹车皮和轮胎内圈之间的摩擦力使轮胎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B;骑自行车加速运动;对自行车施加的作用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速度,速度的改变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不符合题意;
C;两手用力扳竹条;两手对竹条的作用力使竹条的形状变弯了,符合题意;
D;足球被球员反踢回去;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包括:形状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解析】C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解析】【解答】解:(1)汽车轮胎上有许多凸凹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2)车轴改装滚动轴承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
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9、略
【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解析】【解答】解:(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而且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故答案为:(1)斜射;可逆;(2)同一;法线;增大;小;大;不改变.10、略
【分析】解:(1)由图可见;乙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乙物质是晶体;
(2)图中线段过程为凝固过程;对应的温度为凝固点,从第5min开始凝固,到第10min结束,持续了5min,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第8min时;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乙;80℃、固液共存.
(1)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即凝固点,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就会降低.
(2)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之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凝固之后处于固态.
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区别,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解析】乙;80;固液共存11、略
【分析】解: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76cm=760mm
水银柱的上方为真空,所以当时大气压等于76cm
即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
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其具体数值是p=娄脩脣庐脪酶gh=13.6隆脕103kg/m3隆脕9.8N/kg隆脕0.76m隆脰1.013隆脕105Pa
.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1.013隆脕105
.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他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
1
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便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值;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其数值,1
标准大气压=1.013隆脕105Pa
.
此题考查了对托里拆利实验的掌握,同时考查了对标准大气压值的掌握,属基础性题目.【解析】托里拆利;1.013隆脕105
12、略
【分析】【分析】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造成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解析】【解答】解:(1)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
(2)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故答案为:红外线;紫外线.13、略
【分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出物体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然后求出地面受到的压力.【解析】【解答】解:(1)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50N,竖直向上的拉力F=30N,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N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2)由平衡条件可得:FN=G-F=50N-30N=20N;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物体有一个支持力FN,物体对地面有个压力,它们大小相等,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0N.
故答案为:0;20.14、减小连通器1.5×105【分析】【解答】解:(1)水的密度一定;当蓄水位下降时,h变小,根据p=ρgh可知,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
(2)据船闸的结构特点可知;其在工作时,上端开口,下部连同,即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3)m排=2×105t=2×108kg;
轮船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m排g=2×108kg×10N/kg=2×109N;
轮船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2×109N;
而轮船漂浮在水面上,G船=5×107kg×10N/kg=5×108N;
所以,货物的重力为:G货=F浮﹣G船=2×109N﹣5×108N=1.5×109N;
则最大载货量为:m货===1.5×108kg=1.5×105t.
故答案为:减小;连通器;1.5×105.
【分析】(1)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利用公式p=ρgh分析水对坝底的压强大小变化.
(2)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船闸是连通器特点的应用.
(3)根据一艘轮船的排水量可求出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自重加上货物重,从而可以计算出货物的重力,再利用公式m=计算货物的质量.15、略
【分析】解: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杯内气压减小;而右杯水面的大气压不变,右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左杯。
故答案为:减小;大气压。
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使左右两杯内的气压不同,右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左杯。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能分析得出左杯内的气压减小(
用掉氧气生成水,水变成液态)
是本题的关键。【解析】减小;大气压16、略
【分析】解:利用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了弹簧具有弹性;
电线的内芯常用铝或铜制作;是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好.
故答案为:弹性;导电性.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当外力撤销后,物体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塑性;物体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
此题考查了固体的基本性质:弹性或塑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区分.【解析】弹性;导电性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分析】【分析】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压力的大小;②压力的作用面积.
为了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压强这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解析】【解答】解:从定义和公式来看;压强的大小是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在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来增大成反比.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物体漂浮的条件是浮力等于重力.【解析】【解答】解:
轮船无论在河里还是海里;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因此所受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根据压力和重力的定义进行区分两个力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如图:
接触面受到压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
B、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C、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D、
接触面受到压力等于水平压力F;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解析】【解答】解:滑动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析】【解答】解: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析】【解答】解: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要测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能用超声波,可以利用激光.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3、(1)能
(2)小
(3)需要【分析】【分析】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本题考查了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本实验中采用了实验加推理的方法。【解答】(1)
当没有抽气时;有传声的介质,所以能听见手机铃声;
(2)
当小华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3)
由此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答案为:(1)
能;(2)
小;(3)
需要。【解析】(1)
能(2)
小(3)
需要24、(1)DEEF
(2)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分析】【分析】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结合控制变量法,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熟知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并能结实验结论运用到生活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
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应选择图DE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可知,应该通过图中的EF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2)
由图DE
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EF
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故答案为:(1)DEEF(2)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解析】(1)DEEF
(2)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25、略
【分析】解:(1)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h
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减小,在物体A
浸没后,当增大h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不变.
(2)
由图可知;当h=12cm=0.12m
时,测力计示数不变,即浮力不变,故圆柱形物体A
的高度为0.12m
当它刚刚完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娄脩gh=1.0隆脕103kg/m3隆脕10N/kg隆脕0.12m=1.2隆脕103Pa
.
(3)
由8910
次实验知;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F
浮隆盲=G鈭�F=9N鈭�1.8N=7.2N
根据F赂隆=娄脩脣庐gV脜脜
知,V=V脜脜=F赂隆蟻脣庐g=7.2N1.0脳103kg/m3脳10N/kg=7.2隆脕10鈭�4m3
则娄脩=mV=GgV=9.0N10N/kg脳7.2脳10鈭�4m3=1.25隆脕103kg/m3
故答案为:(1)
减小;不变;(2)0.121.2隆脕103(3)7.21.25隆脕103
.
(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
(2)
根据表格中浮力不再变化时的h
的大小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解;
(3)
根据789
得出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由F
浮=娄脩
液gV
排得出物体的体积,根据重力计算出质量,由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此题是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实验,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够读懂表格,从中确定物体的重力及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得出物体的体积,此题便可迎刃而解.【解析】减小;不变;0.121.2隆脕1037.21.25隆脕103
26、(1)g(2)mg(3)kg(4)g/cm3
【分析】【分析】
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密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最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
(1)
某位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0kg=6隆脕104g
(2)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mg80mg
(3)
教室的长度大约10m
宽度在8m
左右,高在3m
左右,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
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为m=娄脩V=1.29kg/m3隆脕10m隆脕8m隆脕3m隆脰300kg
(4)铜的密度是8.9g/cm38.9g/cm^{3}故答案为:(1)g(1)g(2)mg(2)mg(3)kg(3)kg(4)g/cm3(4)g/cm^{3}【解析】(1)g(1)g(2)mg(2)mg(3)kg(3)kg(4)g/cm3(4)g/cm^{3}
五、解答题(共1题,共5分)27、解:汽车对地面压力:
F=G=mg=6×103kg×10N/kg=6×104N;
S=1500cm2=1500×10-4m2=0.15m2;
汽车对地面压强:p===4×105Pa;
自行车对地面压力:
F′=G′=m总′g=(75kg+10kg)×10N/kg=850N;
s′=20cm2=20×10-4m2=2×10-3m2;
自行车对地面压强:p′===4.25×105Pa>p;
答: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大.【分析】
知道质量和受力面积;利用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分别计算载重汽车和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面积单位换算(1cm2=1隆脕10鈭�4m2)
是本题的关键.【解析】解:汽车对地面压力:
F=G=mg=6隆脕103kg隆脕10N/kg=6隆脕104N
S=1500cm2=1500隆脕10鈭�4m2=0.15m2
汽车对地面压强:p=FS=6隆脕104N0.15m2=4隆脕105Pa
自行车对地面压力:
F隆盲=G隆盲=m脳脺隆盲g=(75kg+10kg)隆脕10N/kg=850N
s隆盲=20cm2=20隆脕10鈭�4m2=2隆脕10鈭�3m2
自行车对地面压强:p隆盲=F隆盲S隆盲=850N2隆脕10鈭�3m2=4.25隆脕105Pa>p
答: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大.六、综合题(共4题,共8分)28、略
【分析】【分析】(1)①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②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可逆;
法线是指垂直于界面的直线;
(2)①利用等效替代法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②实验中应多次移动物体;进行实验.
平面镜成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解析】【解答】解:(1)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②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①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好像被点燃,说明B与A完全重合,可得物与像的大小相等.
②实验中;需移动物体,即移动蜡烛A,重做实验,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故答案为:(1)①B;②不能;(2)①完全重合;相同;②A;相等;垂直.29、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47
- 2024四川二滩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应届生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八单元第2课时《摸球游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2份打包)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悬浮攻丝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第三单元 数据表处理 第9课 制作电子表格 四、简单的数据处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2025年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要点
-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14张)ppt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传统节日》PPT课件
- 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
- 开学第一课我们开学啦主题班会PPT课件(带内容)
- 电源线检验报告RVV
- 体育训练队队规
- 八字命理漫画版
- 电梯工程开工报告(直梯)(共1页)
- 五年级第二学期体育知识结构图
- 复件德力西质量奖自评报告2战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