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53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生产技术的成熟B.对外交流的盛况C.西域都护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通2、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主要包括()
①阿克苏姆文明②玛雅文明③阿兹特克文明④印加文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他的诗篇《证人》里控诉看:“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的锁着铁链的尸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他们从黑漆漆的巨浪里,大声叫唤:‘我们是证人!’”材料主要反映了()A.远洋迁徙的艰难B.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C.印第安人悲惨遭遇D.近代维权思维的产生4、以下所示为某中学校园宣传栏的内容。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福建名人名言录(节选)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严复: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己。
陈嘉庚:应该广泛地团结和组织归侨、侨眷和华侨,加强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鼓励他们参加祖国建设事业
A.民族团结B.政治变革C.实业救国D.爱国主义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管子·牧民》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此材料蕴含的文化内涵是()A.以民为本B.天人合一C.崇德尚贤D.自强不息6、《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B.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C.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D.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7、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举行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在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这一协议的内容A.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B.有助于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增强各国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8、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碍)不得自达。——《后汉书·西域传》材料二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试论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简述大秦的社会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径。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奴隶贩子把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精壮人口一亿以上,造成非洲长期落后贫困。在美洲,殖民者大力推行奴隶种植园制度,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各种赚钱的农产品,如咖啡、甘蔗、靛青、烟草及棉花。他们还在矿山大规模使用黑人和印第安人奴隶,开采金银矿藏。
——摘编自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材料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规定英国船只上每发现一名奴隶,罚款100英镑(约合190美元),英国还在1833年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同月,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废除奴隶贩卖。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制定法律废除奴隶制。长达400年之久罪恶的跨大西洋奴隶贩卖活动宣告终结。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11、中国文化悠久灿烂;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唐朝经济稳步发展,文化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国家,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愿意到唐朝、到长安,来求学、贸易。当时交往国家多达70多个,外国贵族多派子弟到长安的太学学习中国文化。——倪哲《唐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高度繁荣的表现。
材料二东亚文化圈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东亚文化圈"作出合理解释。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邦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邦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材料二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据材料二;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概括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基本主张,并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材料三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13、说一说材料历史的解读:一段史话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历史的解读:一段史话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
请回答: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史产生的巨大影响。——摘编自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14、本题包括A;B两题;请任选题作答。
A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一种不可再生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豫让祠赤桥村古槐树赤桥村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子因桥而名,桥则因人而名。其人名日豫让,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智伯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智伯兵败身亡,豫让为给主公报仇,谋刺赵襄子未遂,他拔剑自刎,传说他一腔热血使渠水泛红,桥面尽赤。百姓感念其忠肝义胆,改村名为赤桥村。在赤桥村还生长着13棵千年古树。这13棵古树,除了槐树的自然属性外,还具有一种社会属性,名日“社树”。据《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这树便成了社区的边界,人们在树下乘凉、议事、祭祀,形成了礼制社会最初的模样。赤桥村108姓的融合共存,造就了赤桥村的繁荣,让“和而不同”的乡风理念开枝散叶。——摘编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山西省太原市赤桥村》
请根据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点;围绕“观中华古村探文化内涵”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B.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史观”模式提倡要把传统的以国别为基础的世界史“全球化”,要以恰当的方式把个别的文化、帝国、区域与民族国家描述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以下是某国根据这一模式颁行的历史教学国家标准中的“世界史”课程,共分为十个章节。。时代1:人类社会的开端
时代2:早期文明与农耕民族的出现,公元前4000-公元前1000年
时代3:古典传统、主要宗教和大帝国,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300年
时代4:交流与相遇区域的扩展,公元300-1000年
时代5:深化的半球互动,公元1000-1500车
时代6: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公元1450-1770年
时代7:革命的年代,公元1750-1914年
时代8:危机与成就的半个世纪,公元1900-1945年
时代9:希望与矛盾,20世纪的后半叶(1945年以来)
终章:超越时代的世界史——摘编自孟钟捷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教育:亚欧教科书叙事特征比较》
请围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结合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个“时代”,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取的时代,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以来;欧洲所接纳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移民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
材料二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问题》材料三在社会就业层面上;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尽管移民人口的失业率远高于当地人,但许多欧洲人和某些政党依然认为,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的一体化社会融合政策,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倍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摘编自刘晓平《战后欧洲移民政策与地中海南北移民问题初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移民人数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欧洲移民对欧洲社会的影响。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这种大陆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仅使美国的“地理中心点”不断向西迁移,也使“人口中心点”开始不断由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区向中西部的城市或人口聚集点迁移。20世纪头十年美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涌入了比之前任一时期都要多的移民。在一战前,这种人口的增长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被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所吸引。1910年时的美国社会中白人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这必然决定着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向以土生白人为主的美国人口主体倾斜,移民的被强制美国化就反映了这一正在得到加强的事实。1910年人口普查便是全面反映这个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状况和其所处时代特征的最为真实的画卷。
——摘编自宋健《美国1910年人口普查研究》材料二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按户调查的项目有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有26项,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21个项目增加了许多。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短表长表技术。短表内容包括有关人的自然属性等基本指标和简单的住房状况指标,由全国90%的家庭填报;长表内容包括有关人口素质;经济活动、婚姻、妇女生育状况、住房状况等指标,在全国抽取10%的户填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人们会因就业、就学、迁居等因素迁移、流动,人户分离现象大量增加。针对这种情况,这次人口普查增设了《暂住人口调查表》,作为人口普查的附表。鉴于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希望尽快地得到普查成果,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收到了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等好处。
——摘编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特点及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头十年美国移民的特点,简析美国进行19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7、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卜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试从整体史观的视角简要评价。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共10分)18、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
史实。
秦汉。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
隋唐。
唐朝高丽了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设置节舶式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19、材料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长处结合起来的国家,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巨大整合能力。文明型国家有以下理念:实事求是、民本主义、整体思维、政府是善、民心向背、选贤任能、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和而不同、良政善治。摘编自张维为《文明型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自选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0、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21、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2、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可得出,唐朝与地中海及印度等地有交往,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故B项正确;材料与生产技术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域都护的设置”,故C项错误;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故D项错误。2、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克苏姆文明是非洲文明,①错误,古代美洲的文明包括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3、C【分析】【详解】
根据“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的锁着铁链的尸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他们从黑漆漆的巨浪里,大声叫唤:‘我们是证人!’”可得出其反映的是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掠夺,给美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反映出印第安人悲惨遭遇,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远洋迁徙的艰难,而是对美洲的掠夺,排除A项;劳动力的流动体现不出灾难,材料也与维权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4、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己”强调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亡;陈嘉庚团结和组织归侨、侨眷和华侨参加祖国建设事业,体现了其浓厚的爱国情怀。综上所述,都体现的共同思想是爱国主义,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爱国主义,未体现民族团结,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爱国主义,未涉及政治变革,排除B项;实业救国是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5、A【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可知,管子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以民为本,A项正确;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崇德尚贤与选择贤人有关,排除C项;自强不息体现努力向上,不松懈,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A【分析】【详解】
材料“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反映了《十二铜表法》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从而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故A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十二铜表法》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而是说明《十二铜表法》以成文法的形式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故B、C排除;“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的说法属于现象,不是材料的本质意义,故D排除。7、A【分析】【详解】
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有利于强化世界贸易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发展方面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故选A;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为了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消除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8、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详解】
第(1)问,根据材料一“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市无二价”可知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根据材料一“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可知经济繁荣,物产丰饶;根据材料一“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可知交通发达。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可以看出是多元开放。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包括商贸、海外殖民、战争、游历等途径。【解析】(1)经济繁荣,物产丰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对外贸易频繁。
(2)特点:多元开放。
途径:商贸、海外殖民、战争、游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第一小问,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入手,国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海外奴隶贸易。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小问,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注意从其对于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亚非拉地区影响等视角分析作答。
第(2)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807年”“1833年”,注意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工业革命过程中,其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解析】(1)因素:国际;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2)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11、略
【分析】【详解】
(1)表现:根据材料“文化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佛学繁荣,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2)解释:根据材料中的东亚文化圈影响范围及传播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东亚文化圈是以中国为中心、儒家学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文化圈。中华传统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在文字、思想、社会制度、律令、历法等方面,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中华文化的基盘上,东亚各国也培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解析】(1)表现:佛学繁荣;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2)东亚文化圈是以中国为中心、儒家学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文化圈。中华传统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在文字、思想、社会制度、律令、历法等方面,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中华文化的基盘上,东亚各国也培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1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分析可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根据“针对治国兴邦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分析可知:注重对治同安邦的研究;崇尚实际和实用。
(2)从材料中的“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可以看出,第一次是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从材料中的“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可以看出,第二次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从材料中的“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可知,第三次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3)主张:根据材料“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可知,钱玄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或打倒孔家店;看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钱玄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是为了促进新思想的传播,这有利于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全盘否定”的主张使运动带有偏激性、片面性倾向,这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解析】(1)特点:注重对治国安邦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尚实际和实用(或以经世致用为主题)。
成因: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环境的推动。
(2)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3)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得)影响: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新思想的传播(思想解放);使运动带有偏激性、片面性倾向,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13、略
【分析】【详解】
事件:据题干“一段史话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蒙古西征。
影响:据题干“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西征对亚欧大陆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据题干“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并结合所学可知,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据题干“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使亚洲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解析】示例:历史事件:蒙古西征。
影响: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洲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14、略
【分析】【详解】
A题: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明确论题,能围绕古村落写出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忠义精神的弘扬。然后,能够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文化内涵、载体及意义等角度阐述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忠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所谓“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敬爱之情。“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强调“舍生取义”、“重义轻利”。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是古代义士的先驱和楷模,是儒家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忠义精神的高度弘扬。几千年来忠义精神已经深刻地熔铸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品质,古今很多民族英雄和伟大的革命者,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把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战乱征伐,仍然能走向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进行总结,可知弘扬和传承忠义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精诚团结,爱国敬业的重要精神基石,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和伟大复兴等等。B题: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到现代的世界。首先,明确写出所选取时代,观点明确,如选取“时代6”,可拟定观点:全球史观有利于我们打破国界线的束缚,更好地理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过程。然后,选取2个或2个以上相关史实,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如“时代6”叙述的历史阶段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阶段,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广度与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说到广度,之前的交流是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为主,范围较小;而这一时期真正开启了全球化的交流时代,美洲大陆的连通,大大扩展了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范围。说到速度,“丝绸之路”时期的文明交流主要是以阿拉伯商人作为中介进行交流,而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交流转为以直接交流为主,交通方式也明显改进,大大加速了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速度。最后进行总结,可知全球史观具有合理性,它突破了过去以国别史为基础的狭隘的世界史,更深刻地挖掘出了文明的全球联系,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角度,值得学习和参考。【解析】A.评分建议:
(1)论题。论题明确;能围绕古村落写出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阐述:
第一层次:能够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文化内涵;载体及意义等角度阐述。
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第二层次:对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较充分;逻辑较严密;表述较清晰。
第三层次:对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不够充分;逻辑较为混乱;表述不清晰。
示例一:
论题: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忠义精神的弘扬。
阐述:忠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所谓“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敬爱之情。“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强调“舍生取义”;“重义轻利”。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是古代义士的先驱和楷模,是儒家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忠义精神的高度弘扬。几千年来忠义精神已经深刻地熔铸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品质,古今很多民族英雄和伟大的革命者,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把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战乱征伐,仍然能走向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弘扬和传承忠义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精诚团结,爱国敬业的重要精神基石,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和伟大复兴。
示例二:
论题:赤桥村古槐树和108姓的融合共存承载了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阐述:以“和”为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赤桥古村现有13棵千年古树;树便成了社区的边界,人们在树下乘凉;议事、祭祀,形成了礼制社会最初的模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赤桥村中108个不同姓氏的居民能够和睦共处,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让“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文化精神焕发生机,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
因此;我们要坚持推动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竭力为人类谋和平、谋发展,让“和”文化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
B.评分建议:
(1)观点。能明确写出所选取时代;观点明确,只写时代不写观点不得分。
(2)论证。
第一层次:能选取2个或2个以上相关史实;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第二层次:能选取1个相关史实;史实较准确;能基本做到史论结合,论证较充分,表述较清晰。
第三层次:史实不准确或无相关史实;做不到史论结合;表述混乱。
(3)结论。结论不得重复观点;有升华。
示例:
我选取“时代6”。
观点:全球史观有利于我们打破国界线的束缚;更好地理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过程。
论证:“时代6”叙述的历史阶段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阶段;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广度与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说到广度,之前的交流是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为主,范围较小;而这一时期真正开启了全球化的交流时代,美洲大陆的连通,大大扩展了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范围。说到速度,“丝绸之路”时期的文明交流主要是以阿拉伯商人作为中介进行交流,而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交流转为以直接交流为主,交通方式也明显改进,大大加速了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速度。
综上,我认为全球史观具有合理性,它突破了过去以国别史为基础的狭隘的世界史,更深刻地挖掘出了文明的全球联系,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角度,值得学习和参考。15、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国家政府主动吸引、西欧福利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说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移民人数增加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等信息结合所学从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等方面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一中“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及材料二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弥补了战后欧洲劳动力短缺,促进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等方面分析说明战后欧洲移民对欧洲社会的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三中“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倍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社会就业、国家安全等方面分析说明战后欧洲移民对欧洲社会的消极影响。【解析】(1)原因: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国家政府主动吸引;西欧福利制度的建立。
(2)特点: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
(3)积极影响:弥补了战后欧洲劳动力短缺;促进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冲击了欧洲原有的劳动力市场,挤压了欧洲公民的就业空间;造成了移民地国家的人才流失;对欧洲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16、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可知,更加频繁;根据“美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涌入了比之前任一时期都要多的移民”可知,城市人口的剧增和移民浪潮高涨;根据“‘人口中心点’开始不断由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区向中西部的城市或人口聚集点迁移”可知,大都市区的发展与“人口中心点”西移;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向以土生白人为主的美国人口主体倾斜,移民的被强制美国化”可知,国家政策的“白人化”与移民被强制美国化。背景: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被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所吸引”,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国中西部得到大规模开发,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旧大陆动荡不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按户调查的项目有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有26项,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21个项目增加了许多”可知,普查项目增多,内容更加充实;根据“采用了短表长表技术”“基本指标和简单的住房状况指标,由全国90%的家庭填报”“人口素质、经济活动、婚姻、妇女生育状况、住房状况等指标,在全国抽取10%的户填报”可知,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统计范围扩大,统计质量提高;根据“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收到了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等好处”可知,增加了高新技术在人口普查中的运用,普查速度快。意义: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国家管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制定并实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需要和重要依据,有利于完善政府职能、治理体系,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治理能力能力等。【解析】(1)特点:更加频繁;城市人口的剧增和移民浪潮高涨;大都市区的发展与“人口中心点”西移;国家政策的“白人化”与移民被强制美国化。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国中西部得到大规模开发;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旧大陆动荡不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特点:普查项目增多,内容更加充实;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统计范围扩大,统计质量提高;增加了高新技术在人口普查中的运用,普查速度快。意义: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制定并实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需要和重要依据;完善政府职能、治理体系;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治理能力能力等。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一中“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可得出,交通发达,根据“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可得出,范围广泛;根据“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可知,政策开放;根据“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等可得出,政府设机构管理;根据“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等可得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社会环境有关。评价:综合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整体史观,从中外文明交往等角度分析可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耕文明时代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解析】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评价: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耕文明时代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四、论述题(共2题,共10分)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表格,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运行安全管理》课件
-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卷)(解析卷)
- 《证券投f复习试题》课件
- 抗旱农作物研究汇报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 《电话呼叫礼仪》课件
- 天方大数据挖掘-洞察分析
- 文件存储优化-洞察分析
- 油漆施工行业的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洞察分析
- 网络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洞察分析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准备
- 《企业信息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 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 pe管电熔施工方案
- 抗菌药物治疗性用药前病原学送检制度
- 英文介绍中国饺子-PPT
-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模板
- 互联网+护理服务ppt
- 面包加工技术 菠萝包的制作
- 电机轴承磨损影响运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